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企業應該如何因應綠色風潮?

Winning in the Green Frenzy
Authors: Gregory Unruh,  Richard Ettenson
Source: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ember 2010 page110-116

這篇文章要討論的重點議題
How should companies confront the green frenzy?
Like a feeding frenzy in the wild, the green frenzy is a toothand-claw competition among a growing pack of stakeholders.
有關於所謂綠色、環保與企業社會責任,似乎是近年來的一股風潮(蛋塔熱?)
而對於綠色、環保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和標準,客戶、供應商、乃至於不同國家與產業等利害相關者都有不同標準與期待。
姑且不論這股風潮對於企業而言是威脅(競爭進入障礙被殿高)或機會(商機)
而站在企業經營的角度,則為如何利用這股風潮、借力使力搶佔事半功倍的致高點。

作者的建議與看法如下:
Our recommendation: Leverage opportunities to position your company as an influential—or, better, dominant—force in the green-standards battle.
Don't your competitors control what "sustainable" means in your industry. 



而討論包含外部與內部等兩個面向
外部:
  • Reviewing existing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in your industry, the issues surrounding them, the forums in which they’re discussed, and the roles of key stakeholders—including competitors—in driving the debate.
  • The aim is to determine how much standardization exists in your industry and what opportunities you have to engage in or even reshape the sustainability discussion.
內部
  • Evaluate your organization’s green capabilities, including technical competencies; its ability to generate superior green innovations in products and operations; its credibility as a green company; and current or potential partnerships.
  • The central question you need to answer is “Do we have the right resources and competencies to set the sustainability pace for our industry?”
而依據外部標準與內部能耐的成熟度,可以畫出以下企管顧問最愛的矩陣與四大策略選擇

策略1:採用Adopt如果產業的標準已經穩固與成熟,而你公司的環保能力十分薄弱,你或許就該採用既有標準。以營建業的情況為例,制定標準的時機基本上已過去,因為市場及包括營建商、非營利組織、政府等利害關係人,都普遍認為,能源與環境先導設計(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認證,就是業內的權威標準。(打不贏,就加入對方)
策略2:吸收/塑造標準Co-Opt如果產業標準和公司的環保能力均尚未成熟,最好的方式是和相關的利害關係者,乃至於供應商一同擬定與塑造產業標準:尋找一個可靠的伙伴,吸收對方研擬的標準,協商調整出一套兼顧商業現實、社會與環境考量的準則(共同把餅做大)。
策略3:定義標準Define如果你公司的環保能耐十分強大,而相對的產業標準尚未穩固與成熟,而這是創造產業標準/主導遊戲規則的有利情境,然而企業若是想成功,企業必須掌握專門知識、有能力處理永續性議題、在精明的利害關係人之間享有信譽、能有效溝通,以及擁有樂意配合的伙伴。公司往往必須和非政府組織、大學,或是信譽良好的機構結成伙伴。
企業如想在多種標準混戰的亂局中脫穎而出,確立自己的一套標準,就必須致力經營伙伴關係、培養互信、發揮政治影響力、妥善處理衝突,並克服其他領導上的難題。

策略 4:擺脫Break Away如果業界已確立的標準,和自家公司的優勢或策略格格不入,或是會顯著損害自家競爭力;那麼由於被自家公司先前的所建立的核心能耐套牢,或許只能採取此一策略,文章中提到的是APPLE的例子(宣稱自己的標準比業界的標準更優與轉移評比的重點!不過令人好奇的是所必須對應付出的代價為何?而作者也提到:Whether it will succeed in the long run remains to
be seen.)

作者的結論:
  • To shape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will transform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and 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actices of companies in every industry.
  • The risk that your business will be left behind or marginalized in the growing green marketplace should serve as a wake-up call.
  • Tackling the standards challenge head on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diff erentiate your off erings, bolster your reputation as a responsible enterprise, and influence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well into the future.

個人感想與省思(台灣在地製造業觀點)
作者舉的例子似乎都是一些消費產品與品牌大廠
這些所謂的綠化策略是否只是為了讓產品通過認證與塑造品牌形象?
爭奪制訂遊戲規則與標準的制高點本來就是商業競爭策略上很重要的一點
只不過標準從ISO-9000,一路演化到ISO-14001,再到目前各行各業百花齊放的各項綠色認證
扣除掉綠色的認證標準,這件事的本質是紅色血腥的標準制定與主導權之爭

就個人對於台灣製造業的觀察,基本上是Cost-Leadership的策略
而所謂的綠色策略,或許可以視為一種差異化的策略
導入這些綠色的設計與認證,基本上會造成成本增加與Cost-Leadership衝突的後遺症
是否因此在中小型的製造業沒有觀察到有在"綠化"的公司
只有規模相對較大公司,由於規模經濟與多角化的緣由才會高調地談"綠化"

如果就文章當中Break Away的策略而言,個人更好奇=>Cost-Leadership的製造業,要如何突圍;亦或目前正在火線上的台塑/國光石化應該如何漂白與綠化?

大企業相對於小公司享有規模經濟與資源上的優勢,相對的造成的污染與須面對環境、社會責任也較大。

理想上期望:能力越強責任越重(電影功夫當中的台詞),就綠化與降低地球負擔這件事,其實大家也還在摸索=>
  • 如何將外部的環境和社會成本內部化(由企業來承擔)?
  • 該如何明確界定企業所需達成的綠化標準與環境責任?(這些標準是會變動的!)
  • 效率與公平的trade-off & Balance(經濟學中的"老"難題)
  • 政府與第三機構在此一議題當中的責任與義務為何?
  • 制度建置與維繫必需付出代價,企業也在觀察外部利害關係者是否拿的出硬實力!
同意作者所言
在這態勢不明之際,其實聰明與有遠見的企業家,應該把這股綠化熱視為"危機"
=>被滅頂的危險+沽名釣譽/塑造企業品牌形象(從中獲利)機會

提前佈局與塑造對於公司發展有利的遊戲規則,才是策略管理的王道。


後記:
看到以下資訊
http://protectsousachinensis.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_947.html
裡面提到
國際上現在推行「碳揭露」專案(CarbonDisclosure Project),要求企業揭露年度製造多少碳排放量,以調查全球大型企業揭露與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現況與策略,彰顯企業責任。

李鴻源表示,去年台灣已有38家企業被要求「碳揭露」,包括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台灣最有錢企業,占台灣總市值已超過新台幣9.1兆元。

他說,這38家企業再加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和台灣電力公司,就占台灣能源與工業燃料燃燒排放量83%,「若照此專案,我們不需要動用能源三法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目前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平均值3倍,李鴻源表示,這將影響台灣經濟整體運作,且台灣相關法規落後,若繼續維持現狀,他預估2025年台灣碳排放量會超過全球目標值100%,屆時台灣會被國際課3540億元碳稅,到時台灣產業在哪裡?


可以再觀察看看,這盤在台灣上演的產業綠色棋局變化。
特別是目前露出頹勢的台塑集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