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出處來源: 東南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系/許家偉助理教授
企業如何創造CSR價值簡報
|
一邊是股東權益最大化的右派觀點:
企業的唯一責任就是股東權益最大化,其餘都是婦人之仁與不務正業=>賺錢回饋股東員工,讓股東與員工自己決定該如何運用些盈餘。企業存在的目的本來就是要解決社會的問題、滿足未被滿足的需求;在政府市場失靈的時候,企業應該替天行道,兼顧所有利害關係人。
然而商業競爭激烈,失敗、倒閉與虧損其實是商場上的常態,有時候連求生存都很困難,有些公司與主事者,往往為求生存而不擇手段,走火入魔時可謂利用資訊不對稱、剝削員工或污染轉嫁社區環境….在此一情境脈絡下,產生了所謂的希望企業善盡社會責任的訴求。
從治療右派觀點放任後遺症的CSR訴求(相對消極),再進化到更後面偏左派的觀點時,產生了相對積極的所謂”社會企業”。
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企業,是一體的兩面與從黑到白的灰色漸層(從純黑到純白之間,存在著無限多、不同深淺的灰色色階)
圖片出處來源: 東南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系/許家偉助理教授
企業如何創造CSR價值簡報
|
談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其實很像在談所謂道德,很難有一把絕對正確的量尺來評估,只能說:用大的公司、能力越強的企業集團,它們所應該注意與肩負的責任(在利害關係人與社會鄉民的眼中)也越重大 (不能牽拖其他同業也搞同樣的黑心事)
以下這篇文章提到
一、老闆至少要遵守上市上櫃的法令規章。
二、老闆至少要讓公司能賺錢。
三、老闆至少要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而敝人剛ㄜ不正的認為,其實所有的老闆都和你我一樣是凡人、不是如同陳樹菊般借錢來捐做善事的聖人;做生意不過是將本求利、賺錢求生,因此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也不應該無限上綱。
淺見認為,從消極的談企業社會責任,到高尚高調地談社會企業,中間的漸層不過是:
第零層:不要虧損、求生存;對於創業的老闆與團隊而言,身家財產與性命都押在上面了,每天忙著調頭寸,無須再奢言遵守各項法規;對於一些家庭與地下工廠而言,連工廠登記證都沒有,自然也無須關注所謂的環保法規(政府也管不到);能夠趕快賺錢、存活成長到下一階段,才是這階段的重點與行有餘力之後,才能談企業社會責任。
談企業社會責任的第一層是遵守法規、做好本份,以食品業來看,就是要管好產品品質不好、不要用黑心與過期原料,公司有賺錢的時候,不要再滿腦子想著壓力成本、提升毛利率;本分沒做好,不用想去搞廣告、品牌與行銷=>這幾年的黑心食品與相關負面新聞,應該是最佳的案例(關鍵字:鼎王、義美、大統)
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經營的第二層是風險的控管,減少意外的損失與衝擊,包含對上下游與供應鏈環節的確認;這部份要投入更多的”額外”心力,也是規模更大、更行有餘力的產業龍頭廠商才需要擔心與作得到。(特別對於行銷國外/市佔率高的龍頭廠商而言,不要洋洋得意/自以為可以主宰市場,專利與反托斯等法規正對貴公司虎視眈眈…)
第三層才是塑造企業正面形象與建立利害關係人的(正面)認知(避免負面新聞,沒有負面新聞,就是Good news)
特別是對於上市公開發行與B to C消費型產品的公司而言,負面的新聞資訊,對於股價與營收可是會有相當的影響。
然而,大部分的公司往往只是為了沽名釣譽而CSR,亦或為了CSR而CSR,背後沒有一些宏觀的想法支撐,第一層的馬步都沒蹲好,寫出來的永續報告書更是蓋在沙灘上的海市蜃樓(例如:日月光被撤銷企業永續獎)。第二層的風險管理,其實也沒幾家公司做得好,例如很多公司都有BCP的程序書,談遇到地震、天災、Sars時,如何維持正常營運與供貨=>往往只是用來應付客戶擔憂供應鍊中斷;
公司真正的風險可能來自內線交易、貪腐收賄、內鬥等內部問題和反托拉斯與專利侵權等外部問題,這許許多多的風險未爆彈,一但炸開 輕者毀壞戳破企業形象,重者危及公司的存續….
許多主事者,腦筋單純想抄捷徑=>直接搞第三層的企業形象塑造,以為捐錢、成立基金會/辦辦公益活動,亦或找公關公司炒作新聞與幫忙撰寫CSR報告書,就可以塑造出所謂企業社會形象;然而一些持續關切的NGO與公民團體都不是笨蛋、而是明眼人….。
第一二層的馬步沒蹲好、基礎不扎實,往上的建構出來的企業品牌形象都是虛的,不牢固也不會長久。
最後所謂的第四層,靠CSR來創造產品差異化與塑造帶來競爭優勢,感覺是個聽起來很美好但很空洞的說法(事實上也往往只是嘴砲自嗨);對於大部分中小企業或上游製造的公司而言,其實很難去創造話題、改變社會潮流風向;此一構想,往往能在於美好的想像當中
例如以下文章的批判
個人猜想消費性產品(
而說穿了,這也不是什麼企業社會責任或是社會企業,其實不過只是多角化的經營策略,搭配上CSR來行銷與塑造公司/品牌形象。
所謂黑心無良企業、企業社會責任或社會企業的分野與差別,或許在於以下抉擇:
不同利害關係人的不同考量面,如何放在一起比出大小、排出優先順序?
勞工注重自身福利、股東重視報酬率、客戶注重產品物廉價美
是客戶>員工>股東?(戴勝益)
還是股東(利益)>員工>客戶(資訊不對稱的外人)?(傳統觀點)
以上這個大哉問,可以做為試金石,測試出主事者的觀念與心中的那一把尺
應然從道德觀點來談,實然從賽局/角力/風險的觀點來看
理想應然:客戶、居民、員工、股東同等重要、兼顧
現實實然:客戶/政府官員>大股東/高層>幹部>供應商/承攬商>小股東>基層員工>居民>自然環境(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的角力)
企業在道德上犯錯,有如英雄難過美人關(=男人偷腥)一般,非常合情合理?!
例如鼎王為何自毀商譽
對於所謂社會企業,下面這篇文章
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昨天在社會企業論壇指出,社會企業在解決社會問題時,也應有法治精神;包括設定明確公益目的、獲利以擴大公益事業為主、盈餘分派不可大於盈餘的三分之一、公益董事至少二名且不得低於四分之一、財務須申報主管機關,且做公益年報等。
施振榮昨天演講「用王道文化推動社會創新創業」,指出在台灣現有領域,最該轉為社企的應是教育及醫療產業,「企業精神是以有限資源創造最高價值,若透過企業模式,就能適當調整政府資源,立刻發揮效果。」
台大創意與創業學程主任李吉仁回應指出,台灣有些問題乍看沒商機,但也許可靠創新方法改善。以偏鄉教育來說,若照傳統方法,弱勢者沒法付錢,市場只能是單邊,很難做大;但創新科技或制度,比如靠網路教育,就可能讓偏鄉有機會。
「創新的點子一定要靠商業模式,創造雙邊或多邊市場!」李吉仁說,以「多扶接送」公司來說,若他們只設定要取代復康巴士,一定不會賺錢,因為政府對復康巴士早有補助,顧客終會選擇便宜的;但多扶推廣到沒人做的無障礙旅遊,創造雙邊市場,立刻創造未來。
李吉仁說,在解決社會問題上,創新與創業的精神特別重要,因為一般人看問題,不會看到機會;只有創業家看問題,也看到機會。
以下這篇更提到
在企業創立時就設定利潤分配方式:百分之五十用於投入企業「再發展」;百分之卅用於企業創辦人關心的社會議題或社會企業;百分之廿用於股東及員工間的分紅。
其實暗示意味者=>
客戶(盈餘50%用於產品服務再發展)>回饋社會的重要性(30%用於回饋社會)>股東與員工(20%)
心胸開闊來地來發想:
可以把社會企業與企業社會責任當成是一種RD投資的觀念,而非(回饋地方的)不樂之捐與費用..(只是大部分貪婪的員工和股東往往想把利潤想留為己有私用…)
可以把社會企業與企業社會責任當成是一種RD投資的觀念,而非(回饋地方的)不樂之捐與費用..(只是大部分貪婪的員工和股東往往想把利潤想留為己有私用…)
想起以下笑話:
有位乞丐在某個天橋上乞食,路上行人川流不息;有一個年輕人常常經過這座天橋,看到乞丐便心生憐憫,每天都投100元給乞丐,乞丐收到這100元非常高興,說了許多感激以及祝福的話語; 過了一陣子年輕人每天變成只投50元,乞丐覺得奇怪,祝福的話也少說了一半;又過一陣子,年輕人每日更只施予10元而已;一天在年輕人給了10元後,乞丐實在受不了了,追上前問年輕人為什麼錢越給越少。 年輕人回答,一開始經濟能力許可所以能給乞丐100元,一陣子後年輕人結婚了,經濟壓力變大所以只能給予50元;
再過一陣子妻子懷孕生子,經濟負擔更重了,因此每日只能投10元給乞丐。想不到乞丐聽了年輕人的一番話後喊著:「什麼?!你把我的錢拿去給別人啦?!」
或許從股東與員工的角度,覺得主事者把他們的錢拿去給別人了....
延伸以上觀念來發想,公司行有餘力(賺錢)的時候,可以編列多一點的社會企業投資預算,不景氣賠錢的時候,則要度小月…
對於長到一定程度與規模的公司,多角化經營與探究其他產品市場的機會,有其必要性,企業投資社會企業,其實就是多角化經營、(披著回饋社會、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美名)找尋下一隻金雞母。
高明的主事者,會投資在和自己本業相關的企業社會/投資機會上
不夠高明的,可能會變成捐錢給學校或醫院,蓋一些以自己為名的蚊子館/領取榮譽博士學位…
社會企業需要的是協助,不是贊助。社會企業與台灣多數的小微企業一樣,往往因為新創或是規模過小,拿不到銀行的融資,這些企業需要的是一套正常的融資管道;隨機性的捐贈、贊助,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社會企業既然稱之為企業,就必須財務自主、永續經營,如果也去爭取贊助,反而會排擠慈善機構、非營利組織的資源。
大企業要做公益當然很好,這是屬於企業社會責任(CSR)的範疇,與社會企業的發展是兩條路。
解決青年的高失業率,或幫助弱勢就業等促進就業方案,最重要的是讓就業者找到在職場的價值,才不會在補助方案結束後,面臨另一次失業。
例如目前面臨轉型的鴻海,吸納了龐大的就業勞工,集團轉型的過程,如果能夠適當地”疏散”這些員工,其實對於安定社會與企業社會責任而言,就已經是功德無量。
它們家的八屏一雲一網,如果能夠作為輔助這些社會企業的infrastructure與產業生態圈,更會是美事一樁。
像是鴻海自從 1990 年進入大陸之後,就開始了一連串的擴廠與成長。因為鴻海是一個適應「工業生產」的極權式廠商,與大陸的極權政府,以及服從性高的貧窮人民相適應。
但是當進入「資訊時代」之後,數位式的位元生產與複製並不需要很多的勞動力,相反的需要較多的智力與創造力,此時那些「第二波」的「工業型公司」反而成了配角,而像 Google 與 Apple 這樣的軟體創造公司,逐漸成為「資訊社會」的核心公司。
全球的格局與產業的脈絡,由工業社會製造導向,轉為資訊社會與創造導向時,這隻酷斯拉會不會像恐龍一般滅絕,端視=>其如何能夠由硬轉軟,融入資訊社會的情境,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是關鍵;而問題冰山的低下則是其自身體質、文化與觀念是否能夠轉型成功。
不管待遇再怎麼好,充滿怠惰、腐敗、權力爭奪的組織,從來都不會是人才的首選。郭台銘董事長更該理解的是,在這場已經起跑的世界性人才爭奪戰中,鴻海真正的對手從來不是Google、FB或者IBM,而是自身的企業文化。
回歸企業存在的目的:
創造價值、滿足未被滿足的需求
能夠被客戶需要、創造經濟利益(成本<收入)的公司與企業,都對社會有貢獻、被社會需要的企業;那些虧損、創造不了經濟收益(成本>收入)的組織或事業構想,大概也不必談永續與對社會的貢獻。
正面來想,企業本來就是去成就個人與國家做不到的事業,能力越強的個人與企業責任越重,這個(不公平)觀點可以是不可承擔的重量、也可以是一份特權(只有少數人、少數夠大的公司才擁有的特權機會),端看主事者如何思考:
- 光想者商場競爭、獲利與毛利率,就會覺得外部利害關係人/NGO麻煩難搞,拖累了公司經營
- 然而另一方面,經營者如果能夠轉念思考,用多角化、擴充事業版圖的角度來投資社會企業、因應掌握市場脈動/消費者潮流,或許更能夠掌握下一代的商機、讓企業永續。
所謂的CSR與社會企業,只是個橫跨政府、企業與社會之間的空泛、虛假議題,從主事者界定其自身的社會責任當中,可以看出經營智慧與人生格局,絲毫騙不了人。
而該如何拿捏政府、企業與社會三者間模糊地帶的分寸,掌握時機調整力道深淺,是個需要高度智慧與小心謹慎的挑戰。
圖片出處:企業與社會的鑲嵌與接軌:企業社會責任的省思
陳欽春(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
企業也是社會的一分子,理當順應(商業與社會)環境的變化,才能永續經營
(只怕主事者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
如以下文章所提
責任可以微妙的區分為三:對自己(公司)的責任(我們有責任讓公司賺錢,不要賠錢愧對股東;讓公司與自己變得更好=>基本的商業道德),
對於行為客體(客戶)的責任(我們有責任提供實在與更好的服務,讓客戶與上游廠商變得更好)
最後則是對社會大眾的責任(我們有責任讓社會整體變得更好、對地球環境友善,選擇去做對的事、看得遠一點,而非只是追逐利益賺錢)。
下一篇將延續以上小乘佛教的觀點,先看看別人怎麼做、怎麼玩,再回過頭依據以上中心思想來發想該怎麼做與如何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