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

POMS 2014(3.會議外的見聞與省思)


參加這樣一個世界級的會議,帶來的體驗、感動與改變是一輩子

 

首先第一個衝擊是時差

台北和美國亞特蘭大相差十二個鐘頭(其實是十三個鐘頭,因為美國還有日光節約時間的制度),飛到那邊大約是當地時間的下午三點,我的身體還停留在台灣的半夜三點、體溫很低,下飛機穿輕量羽絨衣,結果當地人士短袖短褲,形成強烈對比;到了當地的第一天晚上,身體卻處於台灣的白天,躺在床上,心跳很快/身體發熱,很累卻一整個睡不著。

 
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電影當中,主角少年Pi,很痛苦地跟自己的另一面相處與對抗;
一篇超讚的影評=>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210/137938.htm



在這這個調適生理時鐘與時差的過程(難以成眠、神智恍惚與瀕臨精神崩潰的邊緣)中,必須和自己的身體搏鬥、對話與共存,深刻感受到心智對於身體的依賴
後來第二、三天撐不住,早上靠咖啡(感謝大會無限量供應)、中午小睡、白天下午多到戶外曬太陽(讓陽光幫助身體調整時差jet lag) & 晚上吃當地買的退黑激素melatonin才撐過來(除了melatonin外,在研討會迎賓晚宴上和大家聊天時,遇到在那邊工作的大陸朋友(女博士)介紹可以吃motion sickness releaser (隔天她還特地準備帶了過來要給我)與飲食上Vegetarian)
好心的&在米國業界工作的大陸博士


 
 


 第二個衝擊是打破刻版印象
 來之前,對於白人黑人都有些擔憂(白人種族優越傲慢、黑人粗俗流氓)與想像米國人都很守法


到了亞特蘭大(不知道美國其他城市是否相同?存在sampling bias的可能性)後,發現其實大部分的人都很友善(沒禮貌的也是有,還是美國跟台灣一樣:南方人比較熱情親切,北方人比較冷淡?):見面會打個招呼、點頭微笑,也看到有很多黑白配的朋友組合;感覺不同種族間的差異比較健康的觀點應有如性別差異般,不需要過份去強調男女之間的差異。

其次是所謂美國人都很守法這件事,這完全是台灣人自己的刻版印象(或者是一些也沒到過米國的官員或學校老師用來欺騙百姓學生守規矩的說詞),看到的例子如過馬路等紅綠燈,不論白黑人我都看到有大剌剌穿越馬路Jail Work。

另外在Marta捷運,理論上跟台灣一樣,禁止飲食,但是除了一般民眾以外,我看到連捷運警察都很大刺刺地嚼口香糖。

這讓我體會:法律永遠只是一把僅供參考的尺,也有輕重緩急,有些雞毛蒜皮的枝節法律條文,其實就讓它僅供參考吧;所謂美國人比較守法,其實是種誤解,我猜想其實是他們比較重視個人權益,當個人權益受損時,他們會比較理直氣壯的爭取/花心力跳出來打訴訟(有太多靠打官司賺錢、鼓勵大家上法院的訟棍?!)

例如:在那邊第三天的時候,和一些黑人偷懶搭捷運的殘障電梯,結果碰到一位坐電動殘障輪椅的白人女士要進來,她很不高興地問我們都是殘障人士嗎?出去之後直接向捷運警察投訴,要求管理;還好黑人捷運警察也只跟她說:是的,女士,之後就沒了=>沒有把我和其他黑人抓去關
相較之下,台灣人自己的權益受損的時候(以前活在高壓恐怖統治底下,政府裁判兼球員,沒迫害你就已經偷笑了),相對的比較忍氣吞聲,不到最後關頭也通常不會願意跑法院(法院與司法判決的可靠度與正確性也令人擔憂);加上海洋與大陸法系的差別等背景脈絡,實在是不應該比較哪一方比較守法。剛ㄜ不正地來想,會倡導守法觀念的往往都是公務體系的人。如果政府制定法律有害人民的時候,人民該不該守法?(我用這個問題來回答遇到的大陸捧油詢問關於台灣太陽花學運學生大吵大鬧的看法)




第三個收穫是天涯若彼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來自於在那幾天會議中和各國的人交流的感想,大家見面通常先問來自哪裡?做哪方面的研究?國家與家鄉有哪些特色?對於對方國家的印象?(加拿大的金髮美女助理教授邀請我去加拿大玩、宣揚她們國家好山好水;我宣揚台灣有7-11&夜市小吃..XD)學生好不好教?家人小孩…等;可惜自己英語能力薄弱,不然應該可以有更多的對話與收穫,然而這不就是天涯若彼鄰嗎?



和一些在美國的大陸人,除了聊研究之外,比較能夠用中文聊一些敏感話題,大陸人問我太陽花與福貿,我問他關於六四與疆獨,再從電影海角七號、塞德克巴來聊到台灣的國家認同;他問我台灣民主制度與立委,我問他大陸人大代表與黨委書記;彼此對於對岸原來的一些僵固偏誤觀念,都在對話當中獲得相對深入與健康一些的理解。扣除掉兩岸高層的政治口號與意識形態,其實大家都是低層的小老百姓,無須把國家認同/統戰對方這種大擔子附加套在對方身上。
在加拿大做博後的大陸研究人員,相談甚歡

在米國那幾天,往往一個點頭與微笑,在加上How are you & where are you came from?就可以交到朋友、彼此攀談幾句;甚至在會場用中文對話時,自然就有同鄉會過來相認(例如我的台灣國語被聽出來,有位叫陳怡安在MIT唸書的台灣女生跳出來相認,真讓人高興)。





第四個收穫是要樂在其中
 不論是對自己的工作專業還是生活,我發現會不遠千里而來的人,其實都有份熱誠,不要說學會的主席,光是各議題的主持人與聽眾,那種投入、參與討論而忘了時間的感覺,真的是讓人感動=>很多時候在每天例行性的事務當中,我們忘了做些事情的目的與意義,變得漫不經心、行屍走肉,這樣子會議的交流與討論,會讓人想起當初的動心起念,與對於事情應該有的責任尊重與嚴謹態度=>水準程度如何,或許外人無法一探究竟,但是圈內同行間自有一把無法明說但確非常明白的尺在衡量著!

 不要自欺欺人不但是科學的重要準則,更也是為人處世的準則吧!樂在自己的工作與作為當中,才能持續成長精進也才是負責任的生活態度吧




第五項收穫與感觸是相信自己與信任上天的安排

電影三個傻瓜當中有句台詞:All is Well. 一切都會安好

在來美國之前,其實有很多的擔憂(這算是個人第一次全自助出國旅行,先前都只是傻瓜跟團),遇到時差調適、人生地不熟等種種的問題,後來都有了好的發展(Survival bias?!);很深刻感受到:
*自己沒有想像中堅強:飛機飛到太平洋中央,就想收工回家了;靠著和家人skype,朋友的FB&line度過失眠的痛苦夜晚
*自己沒有想像脆弱:做好規劃/homework,飛到地球的另一邊短暫工作、生活和旅遊不是困難/不可能的事情(覺得一些同學出國唸書/在當地落地生根真偉大+過程心酸淚水不為人知)



回想自己生活扣掉出國旅遊就是在台灣這個小島上,工作經歷也只是在製造業工廠當中,難怪打破、跳出自己的舒適圈會充滿焦慮、需要勇氣。經過這一切,自己又有了一些轉變(或許一個禮拜後就恢復原形),一些潛能也被激發出來,知道自己有其他的可能性,可以再更大膽去想像與嘗試,一些的危險與恐懼其實只是自己腦子中的想像;過程經歷或許不盡如人意,但是相信自己與信任老天的安排,可以讓你安渡這一切(如果不行,那麼至少也是安心)。

人生真正的inner peace,來自於相信自己與相信上天的安排(心神不寧、疑神疑鬼都來自於自以為萬能/想要掌控一切)
 
 



第六與最後一項收穫=>人生的意義是….
有人說當你的人生感到困頓時,到你最想去的地方找尋人生問題的解答
在亞特蘭大奧運紀念公園與喬治亞理工的校園中,我自問到這裡的目的與意義收穫為何?






我想電影白日夢冒險王的台詞,很適合做為註解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另外在亞特蘭大奧運紀念公園發呆放空的時候,Google Map上看到的奧運五環其實是個水舞舞台




那天水舞表演的曲目是獅子王Circle of Life


聽到歌詞
There's more to see than can ever be seen
More to do than can ever be done
There’s far too much to take in here
More to find than ever be found

深受感動

 

人活著就是去找尋與定義自己存在的意義吧。

(那個答案的正確與否只有你自己與上天才知道,不是老師能夠告訴你或別人能夠幫你定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