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筆記-黑天鵝效應(上)


黑天鵝效應

 

大家都引用,背後有著非常深的哲理的一本書;從事與談論風險管理必看的一本書(然而讀完與讀懂的人真的很少)。




黑天鵝事件(Black Swan),具有下列三項特性的事件。 
  1. 是個離群值(outlier),因為它出現在通常的期望範圍之外,因為過去的經驗無法讓人相信其出現的可能性。
  2. 它帶來極大的衝擊。
  3. 儘管處於離群位置,一旦發生之後,我們會因為天性使然而去捏造解釋,讓這事件成為可解釋及可預測。

這三要素:稀少性、極度衝擊,和事後諸葛(而不是先見之明)。ㄧ隻黑天鵝的出現可以否證所以先前關於天鵝都是白色的論證
黑天鵝事件源自冪次分配(power law)而非常態分配(normal distribution)

 

前言 

黑天鵝事件使得你所不知的事遠比你所知的事更為重要。考慮這點:許多黑天鵝事件可能因為我們預期它們不太可能發生而發生,並且惡化。 

我們對離群值的預測無能為力,這隱含了我們沒有能力預測歷史的發展軌跡,但我們的一舉一動,卻好像是我們有能力預測歷史事件似的,或者更過分,好像我們有能力改變歷史軌跡似的。我們預測三十年後的社會保險赤字和油價,卻不知道我們連明年夏季的狀況都無法預測─我們在政治和經濟事件上所累積的預測錯誤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每次我看到實際數字時,都要捏一捏自己,以確定我不是在作夢。令人驚訝的不是我們的預測錯得有多離譜,而是我們竟然不知道預測錯得很離譜。 

既然黑天鵝事件無法預測,我們就必須去適應這些事件的存在(而不是天真地企圖去預測)。如果我們專注在反知識(antiknowledge),或是我們所不知道的事,則我們可以做許多事。這種效益有很多種,其中之一是,你可以盡可能地把自己暴露在(有利型的)黑天鵝事件中,僥倖獲利。 

學習去學習
人類一個相關的缺陷是過度專注於我們所知的事;我們傾向於學習精確的細節而非整體。

我們並沒有同時學到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問題在於我們心智的結構:我們學不到規則,只是學到事實,而且只有事實。我們似乎不善於瞭解超規則(metarules,例如「我們傾向於學不到規則」這個規則)。

人類其實還不擅長於去思考,人腦只擅長於背誦細節與聽故事穿鑿附會

我們前面所談到的「我們所不知道事物」的價值,也適用同樣的逆向邏輯;大家都知道預防勝於治療,但很少人會給予預防行為獎賞。我們頌揚那些名留千古者,代價是讓有貢獻的人在史書上沒沒無聞。我們人類不只是個膚淺的物種(這個毛病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醫治);我們是非常不公平的物種。有遠見能夠阻止911的英雄沒沒無聞,不會得到任何肯定。


研究現象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把異常剔除,而專注於「正常」。檢視者把「離群值」丟在一旁,而去研究普通的案例。第二種方法則是想,若要瞭解一個現象,首先必須考慮極端事件─尤其是它們如果和黑天鵝事件一樣時,會帶著異常的累積效果。 

我不會特別去關心普通事物。如果你想瞭解一位朋友的氣質、道德,和格調,你必須去看他在嚴格環境測試下的表現,而不是在優雅的日常生活中的狀況。光是檢視一個人的日常舉止,你能察覺他的犯罪行為有多危險嗎?如果不考慮病毒和傳染病,我們能真正瞭解健康嗎?事實上,常態通常不重要
 

在社會生活中,幾乎每一樣事物都是由稀有而重要的衝擊和跳躍所產生;然而,幾乎所有有關社會生活的研究卻始終聚焦於「常態」,尤其是在推論上所採用的「鐘形曲線」法所告訴你的東西,和沒有告訴你任何東西差不多。為什麼?因為鐘形曲線忽略了大偏異(large deviation),無法處理它們,卻給我們信心,以為我們已經馴服了不確定性。它在本書中的暱稱為GIF,即「知識大騙局」(Great Intellectual Fraud)。 

結論
本書中的惡獸並不只是鐘形曲線和自欺的統計學家,也不是需要用理論來愚弄自己的柏拉圖式學者。而是造成我們「專注」於大家認為合理事物的驅動力。今天,生活在這個星球上所需要的想像力,比我們天生的想像力還多。我們缺乏想像力,還壓制其他人的想像力。

請注意,我這本書並不靠收集選擇性「佐證」這種惡劣的手法。根據我在第五章所說明的理由,我稱這種過度舉例行為為天真的經驗主義(native empiricism)──挑選一連串合適的文章以拼湊成一個故事,並不能構成證據。任何尋求確認的人,將可以找到足夠的故事來欺騙自己─毫無疑問,還有欺騙他的同儕。

 

 

第一部 艾可的反圖書館,或我們如何尋求確認

造成黑天鵝問題的三個面向
1.確認的誤謬error,只看支持論述的部份證據(沒看到那些否証論述的證據)
2.敘事的誤謬fallency,因果關係被故事愚弄、情感成為推論上的障礙
3.沉默證據的問題problemsurvival bias,特別是關於歷史

  

1一名經驗懷疑論者的見習
這章作者從他的生命經歷當中,剖析他如何成為一位(柏拉圖知識論)懷疑者 

歷史不是透明的,你讀到的只是結果,你看不見事件產生的腳本、也看不見它運作的機制

人類的心智在接觸歷史時,遂產生以下毛病與認知誤謬
*理解力的幻覺(後見之明),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知道事情的全貌(實際上還存在平行宇宙與太多的可能發展)

*回顧性扭曲:導果為因,把事情發展的時間上的先後視為因果關聯

*聽信各種權威事後的解釋(其實也只是說故事,專家學者只會事後穿鑿附會、事前預測不高明)

 

歷史不是用爬的,而是跳的
事件的發展,往往沒人能預測,只是事後來看卻又順理成章、不是那麼瘋狂
人的心智習慣把所有的事物合理化

研究過去歷史只能帶給你幻覺,讓你自以為了解歷史與事情的因果,人的記憶力有限,只會記得那些支持他自己看法的證據 

新聞媒體報導往往相互參考,造成看法與意件相互影響,最後只收歛成一些少數見解,造成新聞看越多、知道的越少。(不同意見間的差距,小於平均意見和事實之間的差異)

分類與歸納造成事件真實度的減損,事實真實度減損=扭曲,讓人造成誤解。

 

世上最強大國度裏的最知名的商學院,請來最強大企業的執行長陳述他們如何賺錢,但往往他們其實不知道錢是如何賺來的(組織運作的全貌)

認識論、歷史哲學和統計學的目標是:了解事實、研究事實產生的機制,並從歷史事件當中把規律與巧合分離出來。(而作者自稱是經驗懷疑論者,論點最主要的差別在於:規律與巧合不可能分離)
 

黑天鵝事件所造成的衝擊與問題,不是在於事件的罕見與重大性,而是在於人們理解事物時心理上的盲點。 

理解到這點的作者,事業焦點純粹放在數理統計等技術面的問題,不參加商務會議、避開名聲大的公司(以免裝模作樣、言不及義浪費生命)、避開穿西裝卻不讀書的人(自欺欺人的騙子),平均每三年休假一次,以補充自己在科學與哲學上的不足。




 
2.尤金尼亞的黑天鵝事件
虛構的小說作家,有時候一些很奇怪的作品與標新立異的作家就是會紅。
作者用這個虛擬作家,來讓大家看看自己多麼容易被虛擬的故事所愚弄
 
 
3.投機者和妓女
所謂的忠告,通常只是沒有意義的common sense 
Scale-free的行業:作家、炒股投機者與騙子(通常符合power law
Non Scale-free的行業:醫師、麵包師傅與妓女(一分付出/一分收穫)
Scale-free的行業有非常少數的巨人與非常多的侏儒,只有當你是通吃的贏家才是好的行業。
天澤的演化也是Scale-free,不論運氣或是些許生存優勢差異的DNA會自我繁殖到處複製,其他落敗的基因則會滅絕(好一點點卻拿走整塊大餅)
你如何判斷各種微小差異的DNA(組織運作差異、各種隨機變數),最後何者會贏家通吃?
 
電影與許多文學作品的成功出線,來自於一大票的非線性運氣。 
兩種世界與隨機性
平庸世界(第一種隨機性):平均值有意義,身高、體重、汽車事故、死亡率、智商=>例行公事、了無新意、集體行動。不可能出現黑天鵝,可以靠研究歷史資料掌握未來。
極端視界(第二種隨機性):最大值才有意義,財富、強度、金融市場的變異、經濟資料。=>無法預料、意外事故、奇異事件。=>會有黑天鵝事件,無法靠研究過去來預測未來。
 
 
 
4.一千零一天,或如何才能不當傻瓜
嘲笑前輩就是科學家所從事的事業=>把前人的傳統智慧與科學信仰,用違反直覺的新事証將其粉碎;有朝一日自以為創新洞見的想法,也會被後人嘲笑。
所有從觀察與歸納得到的知識,先天上都存在著陷阱。
一隻過去三年都活著火雞,沒有辦法歸納明天它還會活著。 
看似保守的銀行與保險公司,其實非常善於自欺欺人(表現的一副高於他人),把大規模損失的可能性藏起來:他們的利潤來自於向死神所預借的現金,而償還日期則是隨機發生。
博學之士對於自己的知識感到不滿足,而這種不滿足是避免誤謬的最佳防護,以免落入柏拉圖式的簡化思考、經理人五分鐘的簡化言論或是過度專精學者的庸俗。任何事件都有很多的原因與可能性,要訓練自己有系統的、心理平靜地質疑所有事物,雖然生性保守、遵守各項習俗與傳統,但在反抗教條上卻兇猛清晰。
我們只見到全部可能性的一小部份,而且歷史還把一些黑天鵝事件掩蓋起來。 
不是不要冒任何風險,而是不要蒙著眼睛過馬路。(遵守傳統教條=蒙著眼睛)
 


 
5.確認個頭!
找不到證據不代表沒有或不存在,EX:健康檢查、癌細胞篩檢
必須避開斬釘截鐵的推論與封閉式想法 
證據的偏誤:各行各業的專家通常只會展示他們的成就與對社會的貢獻,而非誤導讓社會付出慘痛代價之處
如何在不完整資訊下行動,是人類最迫切的目標
 
否証背後的哲理:資訊與證據重要性的不相等=>
那些證明你原先看法是錯的證據比那些支持你是對的更重要。你知道什麼是錯的比你知道什麼是對的更有信心。 
真正自信的人,檢視真實世界時,不是找尋證明自己是對的跡象,而是特別留意那些與自己推論相反的證據與現象(不斷尋找自己的弱點與誤謬) 
原古時代環境當中,沒有那麼多的突發事件與黑天鵝,因此人類只要需要簡單的歸納能力即可,而現代環境複雜、資訊密集,需用否証來篩選資訊、考量極端事件。
 
 
 
6.敘事謬誤
因果連結其實是人類心智的產物,而非實際存在的事物。人們嘗試有系統地解釋各種極端事件往往是很愚蠢的一件事。
人類看待一連串事實時,很難不去編織故事,我們喜歡故事、喜歡總結、喜歡簡化。人的心智在處理資訊時會加以扭曲與簡化。 
看到事實的時候,不去判斷也不去詮釋是要跟人類神經生理特性對抗(=困難)的一件事。這是一種無意識的活動,如同呼吸,所以要去控制非常困難。
人類對於各種事物添加意義與觀念的傾向,妨礙了我們對於這些事物全貌的理解。
人腦會不斷專求各種pattern 與規則,以簡化外界的複雜性與隨機性,所謂的知識對於人腦而言就是一種pattern;注射左旋多巴(L-dopa)的人,會特別容易沉迷於各種事物:占星述、塔羅牌、經濟學
人的腦容量與記憶有限(資訊的儲存耗費能量),越能簡化、越容易記住,有限的心智能力,造成我們誤解世界的複雜性與隨機性。黑天鵝就是人腦在簡化過程當中視而不見的部份。
而且對於事物的記憶,每一次事後的回想,都會在自圓其說的情況下,不知不覺加以修改(以免認知錯亂、符合自己的利益)。
例如買賣股票的散戶,總會對自己的賺賠講出一套自欺欺人的故事。
而股價的變動,財經台的記者也總是(覺得有專業義務)加上一些解釋的說法。
 
內容敘述沒有出現不合理現象,不代表這件事情為真
同一事件現象,可以有好幾種不同的解釋=>如何判斷哪一個解釋比較正確?
奧卡姆剃刀準則
如果有兩個說法,它們都能解釋觀測到的事實,那麼你應該使用簡單的那個,直到發現更多的證據。對於現象最簡單的解釋往往比較複雜的解釋更正確
如何治療自己不要落入事後的敘事(自我檢討)糾纏?
Eg: 為何死的他、不是我?為何我得癌症?為何我會犯錯賠了上千萬?
 
 
1.把事情的發生當成是命中注定

2.把事情的經過與感受紀錄寫下來(然後忘掉)
 
 
 
 
 
人的大腦就是沒辦法正確看待風險與機率
低估被親友跳票倒債、騎摩托車發生事故的風險(from第一思考系統=>直覺快思)
高估常被談論的風險(核電災害、墜機死亡=>from 第二思考系統,慢想)
人對於機率,不斷犯型一(你以為它不會發生)與型二錯誤(你以為它會再次發生)
人腦在接收和解釋上外部事件上都存在缺陷,在反應外部事件與資訊方面也存在缺陷。
 
避免落入故事誤謬的方法
多使用系統二的思考:重實驗輕故事、重經驗輕歷史、重臨床輕理論
強迫自己寫下預測,讓結果發展來驗證自己的預測與猜想
靠實驗來驗證因果關係,而非空口爭辯
用鑽石來切割鑽石:用另一個(更合理的)故事來駁斥原本(荒謬)的故事
 
 
 
7.活在希望的等候室裡
在學術研究、藝術活動、商業世界當中,成功具有極端的集中性:極少數的贏家拿走大部分的資源;然而大部分身在其中的參與者,卻沒有意識到這點(power law的殘酷分配型態)
 
科學、藝術與創業,正面成果的出現往往都是飄忽不定的,只有很少數的幸運兒成為明星,其他大多數的人往往都是一生一事無成(旁人的眼光、尊嚴掃地、的不到肯定其實就是地獄)。
人類最高的財富其實是尊嚴。 
出版商往往比學術研究者賺得更多、創投公司往往賺得比創業企業家更多,科學家與創業家會想投入賭局的原因在於有朝一日會名揚四海的希望 
而人的感官就是
看短不看長
只看結果、不問過程
看重具體有形的事物或利益,遠大於無形的風險與機率
偏愛大英雄、忽略不可或缺的小人物
幾千年來,人類的快樂來自於食物和水,以及性
對於大腦感受的快樂而言,許多不斷的溫和好消息,比一次大好消息來得好
把許多痛苦集中在很短的時間內,比拉長到一段長時間來的好。
而對於這些藝術家、科學家、創業家,他們沒想到會發生的事,往往就是他們最渴望發生的事(他們人生受盡苦難寂寥的目的與意義)
而這些藝術家、科學家、創業家在得到回報微乎其微的情況下,往往需要找到同伴、自成一個被放逐的小天地才能持續下去。
 
世界分兩群人
一群是火雞(例如散戶):偏愛一次賺一點小錢,然後在某個無預警黑天鵝事件發生的時候,一次賠光=>符合人性、適合普通人 
另一群人是反火雞(例如創業家、科學家、藝術家):不斷地嘗試與失敗(數十年),以求某個黑天鵝事件的發生,一次翻紅=>需要具備人格上的毅力與智慧上的魄力
作法:
看長期而非短期:可以每年檢討、就不要每季檢討;可以每季檢討、就不要每月檢討;可以每月檢討、就不要每週檢討(以保護自己免於精神分裂)
對於談話的對象保持輕微的輕蔑,在別人面前保持低調與超然的冷靜,以讓對方覺得你對自己所作所為高度自信
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黑天鵝一定會出現
 
8.卡薩諾瓦久不失靈的運氣:沉默證據的問題
歷史當中只有那些存活者的證言,卻沒有那些逝去者的證詞=>漫不經心觀察者被愚弄、相信神的存在!
聽信那些scale free行業成功者的話,很容易誤以為他們的成功和出線可歸功於努力或某些天份,而非只是幸運(因為其他沒成功的,其實也一樣努力或更有天份) 
成功往往是運氣,或者詭計與促銷的產物;與當事人的天份或努力、甚至作品的優劣無關。一些偉人傳記不過只是在當事人性格與其經歷的事件當中,武斷地詮釋兩者的因果。
不是這些人比較強/克服環境挑戰,而是比較強的人才能在險惡的環境與變局中存活下來
罪犯的形象:來自於電視節目,往往是那些比較不聰明被抓的族群,其他聰明到沒被抓的(竊國的高官與紅頂商人),則不容易聯想到其罪惡與可能犯行。 
人類該為物種滅絕負(道義)責?
:在人類破壞地球環境之前,物種本來就是生生滅滅,99.5%曾經在地球上出現的物種已經滅絕,不需要為每一個瀕臨滅絕的物種負道義上的責任。 
()手的運氣:其實是第一次賭贏的人才會繼續賭下去,造成新手運氣的江湖傳說。
身材好的人才會繼續游泳,而不是游泳可以讓人保持身材好。
我們只能看到政府做了什麼卻看不到政府該做的替代選項(機會成本):看到政府動用預算救災,去看不到預算可以用來降低赤字或幫助其他弱勢。
政府非常善於告訴你他們做了什麼事,卻隱瞞他們沒做什麼事(員工亦同)
通常政府的行動只會讓某些人受益(能見度高),卻讓另一些人承擔負面後果(能見度低)
911當天約有2500人死亡,之後大家害怕搭飛機,開車的人多,車禍事故多,剩下的三個月當中,死於車禍的人多了1000
 
宣揚制定汽車安全帶的法案制定者,其實救了更多的人,只不過推銷「看,我為你做了多少事遠比推銷「看,我幫你避開多少災難更為容易 
人類也只是地球歷史上非常幸運的物種,一般人會去冒險,不是出於勇氣,而是對於機率的忽視與盲目。
我們因為出於意外而有今日的成就,不表示應該繼續冒同樣的險。
1.我們現在的境遇與存活只是好運,而非過去的選擇,不應該對未來過度樂觀。我們每個人之所以活著,是很低機率下的結果,而你我傾向於忘記這件事(用天意或宗教轉世來解釋自己的存在)
2.其實只是幸運者生存,而非適者生存!演化是一連串的僥倖,有些是好的,然而多數是壞的,後人只看到存活下來的物種與基因,然而遭遇變局之前,你不知到何種基因特性會是好的!
 
教育最大的問題在於強塞很多(看似科學的)解釋給學生,也強迫學生一定要提出自己的解釋
然而從機率的角度來看,很多歷史事件的因為(前因後果),根本是多餘的穿鑿附會!
 
 
 
9戲局謬誤,或書呆子的不確定性
學校的填鴨教育(與宗教教條),讓我們對很多事物在尚未深入了解之前,就已經解除了對這些事物的懷疑。 
我們對於機率的認識很膚淺,機率是抽象思考之母,對於機率的描述必須保持模糊,因為真實世界當中的黑天鵝發生機率往往不能估算(怪異的鐘型曲線與數學算式不存在於現實生活),這樣的模糊正是不確定性的特質機率是懷疑論的後代,而非用來滿足想要產生確定結果慾望的工具。在現實生活中,機率不可知,而且不確定因素的來源沒有限定範圍
賭博是人類投機行為當中,機率已知、呈現高斯分配者,然而賭場花費上億元在他們想像得到的風險,例如郎中作弊等,然而發生的實際損失情境卻遠在他們意料之外(與賭場業務無關)
1.賭場訓獸秀的獅子抓狂咬了訓獸師(賭場只想到獅子逃出籠子、咬了觀眾)
2.賭場飯店承包商,施工過程受傷,對於賭場和解條件不爽,計畫在賭場地下樑柱置放炸藥
3.賭客營超過某個金額,必須向國稅局申報,賭場員工出於怠惰,沒把申報表單提供給贏錢賭客,造成賭場被國稅局重罰
4.賭場股東或老闆親人被綁架,意圖挪用金庫內的錢
 
 
 
 


人天生喜愛與注意有形、可確認、可觸摸、真實的、已知的、已見過的、有記憶的、投入情感的、戲劇性的、專業與權威的人事物

忽略那些我們未見過和不知道的人事物,我們擔心那些已經發生的而非哪些可能發生卻還沒發生的事=>這就是黑天鵝的來源。


照亮(認知到)那些我們忽略看不到的事物需要耗費能量計算與心智上的努力。 




真正能夠測試我們對於世界與人事物暸解程度的方式是透過預測,而非敘事與故事詮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