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管理三大守則


管理的原則很簡單,然而卻知易行難,失敗與錯誤的案例有如滔滔江水隨處可見 

感覺騷不到癢處 

以下是敝人自我感覺良好的歸納

 

 


1.從事件決策的角度來看,必須權責相符

有權無責謂之賊
有責無權造成怠惰、不作為
權責越集中,決策越單純、越接近賭博;權責越分散、意見越分歧,決策越流於政治
極權的好處在於行政效能、缺點在於犧牲部分少數(代理人問題)
分權的好處在於多樣化與差異化,缺點在於不具規模與效益(一盤散沙)

 

 

2.從時間縱斷面的角度來看,必須平衡短期與長期
 
想清楚決策是短多長空還是短空長多?
要兼顧短期的成本利益與長期的發展
是走一步算一步(摸著石頭過河)還是設定短中長期的目標與mile stone?
面對越模糊的情境,應該採取試誤的方式找尋方向與機會;而環境越穩定,越應該做長規劃、未雨綢繆
針對空的部份,該擬定哪些配套措施?
國家、產業、集團公司與產品如同人,會有春夏秋冬、生老病死與因果循環

 

 

3.從橫斷面來看,必須平衡不同利害關係人

利益的分配不患寡、患不均(忌妒與報復是可怕的負面力量)
市場交易不是單一回合的博弈,而是長期的賽局
資訊的充分揭露與溝通(大部分時候我們不知道事情未來與長期會如何演化,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尊重不同的選擇、偏好與老天的安排(人不是完全理性、有時候種豆得瓜,羊毛出在豬身上)

 

 

管理不要出錯,只要遵守以上三大原則,通常出錯與負面案例的發生都是以上三者之一(或者二者以上)沒有拿捏妥當。

因為然而說比做簡單,出錯只是冰山浮出的一角,冰山的底下是:

以上原則,背後共同的議題與修煉

1.Trade off與取捨:魚與熊掌無法兼得,決策只能追求利益最大化或傷害最小化(保留最大的彈性)=>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2.兼顧法理情:不要迷信法規,法規只是一種工具,人性與經濟誘因是更強大的力量

3.審時度勢與知己識人是人生的基礎與智慧,需要花長時間不斷與自己對話、認識自己=>明心見性;越認識自己,越不會隨著世俗打轉,越能認清別人的動機與人格

 

 

 

延伸參考資料
管理難在於弔詭的本質
摘錄
管理工作之所以如此瑣碎、匆促、膚淺,是因為它原本就包含了太多的弔詭。  

弔詭一:你必須為別人所做的事負責
工作績效是主管存亡之所繫,但它指的是你團隊的工作表現。這就是你必須負責的事情。當你的老闆發現某項工作出了問題,他不會把你的團隊叫過去,他只會把你找去。你必須為此負責,沒別人了。然而,真正做事的人並不是你,也不該是你。
為別人的工作負責說來簡單,但我們常常未能真正理解其中隱含的困難。事實上,為別人做的事情負責是多麼困難。要成功,你必須透過別人來完成工作,你必須接納他們、一起完成任務,而非直接下令。對於喜歡親力親為、享受自己工作成果的人而言,這真不容易。 

弔詭二:要完成工作,你必須專注於工作的人
主管必須為工作負起責任,但要做到這件事,他們必須影響做這些工作的人。如彼得.杜拉克所言,當你雇用一雙手工作時,還附帶了一個腦袋和一顆心。你必須付出很多注意力在「人」,包括腦袋和心,所以,工作者真的關心、在意自己所做的工作,就變得非常重要。你不能只是下命令,然後等著評估工作成果。你需要運用一些迂迴但卻更有效的方式,例如支持、鼓勵、協助他們進步等。

弔詭三:身兼教練與裁判,協助進步與評量表現並進
培養同仁的能力與決定同仁去留,都是主管應盡的職責。邏輯上而言,要培養同仁的能力就得進行評估,弔詭的是,當某些同仁的表現無法符合團隊的需求,而必須走人時,主管就面對放棄培養個別同仁的職責,完全以團隊的利益為考量。主管如何決定何時應該做出這個殘酷的抉擇?你怎麼可能在投入那麼多心血、努力培養一位同仁、幫助他力求進步之後,又決定放棄他呢?你如何判斷一位同仁到底是需要更多的訓練與培育,還是應該被放棄?如何找到培養同仁與要求表現之間的最佳平衡點?這不僅是邏輯上,更是心理層面的弔詭,因此會讓管理工作益發困難。扮演教練與裁判的雙重角色,常為主管帶來情緒及管理上最嚴酷的挑戰。最終,你會痛苦到想要放棄其中一個角色。 

弔詭四:你必須創造團隊,又不能輕忽個人差異
許多主管都將「團隊」直接當作是自己轄下管理的那群人的代名詞。管理的成功與否,在於主管能否將「一群人」變成真正的「團隊」:為了追求共同的目標而團結打拚的一群人。每個團隊都是由一群人所組成的,但每一群人並不都能成為團隊。「團隊」會產生一種強烈的群體感,每位成員也都相信,不論成敗,「我們」休戚與共。團隊也必須擁有多元的特質,你將不斷在「凝聚」與「多元」的雙重需求中掙扎、力求最佳平衡。 

弔詭五:要管理你的團隊,先管理團隊外圍的大環境
你或許只想管好自己的團隊,然而,許多研究指出,任何團隊都無法自外於外圍組織或環境中的更多團隊,且彼此唇齒相依。由於組織資源有限,每個團隊的任務又不相同,因此每個團隊的目標、優先順序、需求及利益也大不相同。如要成功,你必須在兼顧別人的需求及利益下管理自己的團隊。
為了達成自己的團隊目標,有時你還必須努力去影響、甚至挑戰組織中的其他個人或團隊,包括你的上司、其他高層主管、同僚,以及組織外的利益關係人。太多主管狹隘地視自己為組織的禁臠,以為只能屈從上面、別無選擇。為達成任務,有時你得成為變革的動力,包括團隊內及團隊外的變革。你必須為自己的成功創造出必要的環境。 

弔詭六:你必須著眼今天,又放眼未來
你今天當然必須拿出成績,若非今天就為明天做準備,當明天變成今天時,你又會面臨拿不出該有成績的窘境。著眼今天與放眼明天之間當然必須有所取捨,因為資源有限,你無法兩者同時兼顧。哪一個應該優先呢? 

弔詭七:完成任務的同時,你還必須努力創新
要成功,所有的團隊都必須同時完成執行任務與前瞻創新、堅定步伐與推動變革的任務。然而,創新、變革與穩定執行任務所需的能力與心態卻完全不同。優秀的主管必須同時身兼變革的動力與穩定的執行者,並隨時判斷何者為先。
當今許多企管理論區分「管理」與「領導」,認為管理主要的責任是確保在預定的時程及預算之內,達成預定的目標,也就是穩定執行任務;而「領導」則強調變革及創新。多年之前,廣義的「管理」包含了領導。本書決定回到廣義定義。領導和管理不僅同等重要,而且必須相輔相成。我們決定以「管理」來涵蓋以發揮影響力幫助別人提昇績效的工作,其中就包括執行與創新、穩定與變革、管理與領導。

弔詭八:有時你必須犧牲某些人來成就更大的利益
隨著影響力及權威的提升,傷害某些人或團體的利益來成就更大利益會隨之增加。比方說,當你必須削減開支、裁員,或從三位同仁中挑選一位升遷。你無意造成傷害,但對那些受影響的人,傷害是真實而痛苦的。
身為主管,你無法不做出影響某些人的工作或生計的決定。真正困難的是,你必須盱衡全局、判斷得失、做出清楚而明確的抉擇。一位新手主管說:「沒有任何事是黑白分明,一切都在灰色地帶。我必須做的只是權衡輕重、做出取捨。」
既然無法逃避道德難題,你對必然會引發的憤怒情緒要有心理準備。你不是有意傷害別人,要面對這種難題,你必須擁有成熟的心智以及一套透過經驗慢慢形成的價值觀,這也是為什麼當主管必然是漫長而困難的旅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