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

環工與環境教育的回顧及展望


環境工程會刊
2012/11 23(4)的專輯討論

 

 

 
葉欣誠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政務副署長
摘錄
在環境教育法通過、實施的這二年多以來,許多人都在問:「什麼是環境教育?」事實上,美國1970 年就通過環境教育法,北美環境教育學會(NAAEE)已經辦到第41 屆的年會,但對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從未終止。環境教育的意義在不同的階段也有其實質的變化。本文即以「什麼是環境教育?」這個命題為核心,探討環境教育的意義(定義)、範疇、權益相關者,同時也探討其專業性與基本原則。

若以永續發展教育的角度看待環境教育,我們其實更可以說「所有的教育都是環境教育」(all education i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若教育系統的設計不再以就業為重點導向,而是以訓練出能夠讓人類這族群永續為目標,則我們從事的所有教育活動都可以說是環境教育。這「所有的教育都是環境教育」也是現在世界環境教育發展的最新觀點與未來趨勢。 

這句話讓人感覺環境教育一點用處都沒有,重點是「教育」而非「環境」 

IUCN 說明環境教育的應用為:「環境教育也需要應用在有關環境品質問題的決策及自我定位的行為規範」。美國的全國環境教育協會與英國的環境教育學會均採用此項定義。(楊冠政,1998UNESCO, 1978)。除此之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聯合國環境署(UNEP)1977年於前蘇聯喬治亞共和國的伯利西(Tbilisi)舉行了跨政府國際環境教育會議(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會議中發表的伯利西宣言對環境教育下了以下的定義:「環境教育是一種教育過程,在這過程中,個人和社會認識他們的環境,以及組成環境的生物、物理和社會文化成分間的交互作用,得到知識、技能和價值觀,並能個別地或集體地解決現在和將來的環境問題。(UNESCO, 1978)。在這二個主要定義中,我們均發現了環境教育的基本精神在於「教育過程」、「價值澄清」、「知識、態度與技能」、「解決問題」等幾項特質。也就是說,環境教育本身是個教育過程,其目的在於價值澄清,教育的內涵包括了價值觀、知識、態度、技能等,而具有解決問題的積極目的。 

重點是教育而非環境,而教育的重點在於改變人的舊有思維、讓人意識到舊有的思維與作法造成的問題,進而思考如何改變作法、解決問題

1970 年,在美國內華達州卡森市舉行了「國際環境教育學校課程工作會議」(UNESCO-sponsored IUCN World Seminar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School Curricula),就對於中小學生的環境教育內容範疇進行了界定,而包括以下各主題:「地形、土壤、礦物質」、「大氣與宇宙」、「社會組織」、「美學、倫理與語言」、「經濟」、「區域」、「植物與動物」、「水」、「人群」等。這四十餘年前,在美國通過環境教育法同年即界定的學童環境教育的範疇,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仍可提醒我們對於「環境教育」的內容範疇應廣義而具體,除了哲學與倫理層次的討論之外,也應務實地面對生活與人類生存於經濟社會的事實。美國學者Schug (2000)認為,美國許多環境教育課程的內涵因為缺乏了對於經濟學概念與經濟實務的思考,因此常使環境教育的結果被扭曲。他以人口成長對於環境造成的壓力為例,說明隨著人口增加,在有些國家並不會衍生太多的環境問題,因為資源的應用方式可以改善,但若純以直觀或過於化約的環境教育教材教導學生,學生對於許多問題的思考將趨向一元化,而更值得擔憂的是,這樣得到的解答往往是不正確的 

1987 2007 的這二十年,環境教育在我國社會中,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然而,外界對於「環境教育」的理解,卻集中在「資源回收」或「校園綠美化」這樣較為明確的實務工作。許多人認為環境教育就是環保教育,甚至認為環境工程就是環境教育。環境教育的「價值教育」與「跨領域整合」的本質並未受到廣泛的理解。這樣的狀態,也讓環境教育的立法遲遲未能成功。然而同時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5 年啟動了永續發展教育十年(UNDESD),南韓、日本、巴西、菲律賓等國的環境教育法也呼之欲出,為我國環境教育立法提供了良好的國際展望背景。這段時間可以說是我國環境教育的發展期。

在接下來的三年中,環境教育法的立法條件逐步成熟。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馬英九總統將環境教育法立法列為參選2008 年中華民國總統的環境保護政見中,且在當選之後即將其列為政策法案,積極推動。同時間,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於2008 5 月提出民間版本,由吳育昇立委提案。

如果說不清楚「什麼是環境教育?」與「環境教育該教什麼與怎麼教?」定成法規又有何意義?
 
 
 
師大環境教育系所
師資背景多為生態與環境管理,看不出有真正社會領域強的人,所謂的策略應該指的是國土規畫與防災
在我國的環境教育法中,規範了各公營事業與高中以下的各級學校的所有成員每年必須接受四個小時以上的環境教育,是一大特色。這法條的關鍵用意是要公務人員與學校優先接受環境教育,以帶動全國民眾接受環境教育。然而,對大部分公務人員而言,環境教育仍屬陌生的領域,許多政府單位仍以「因應」的態度面對環境教育法。
欸,這是搞當官、搞環教的人為自己規劃退休後安排的出路
幾個敝人很過敏的唬爛關鍵字:
「永續發展」、「規劃與管理」、「全球暖化」、「綠色」、「企業社會責任」、「公民素養」 
作者對於環境教育的展望
()定位國家級的全民環境教育
我國環境教育發展的首要之務,應為提昇環境教育的高度,並且延伸環境教育的範疇,藉以擴大環境教育的參與度,每位國民都能感受到環境教育與其相關。環境教育必須是全民的環境教育,不是某一特定學術領域、專業領域、產業領域或政策領域的環境教育,才能夠受到全民的認同與重視。
人人有責=人人沒責任
()建立環境教育認證機制的專業性與接受度
目前環境教育的人員、設施場所與機構認證辦法與實施過程反映出諸多待改善之處。環境保護署正加速蒐集各方意見,並且訂定指導原則,希望能夠讓環境教育認證制度回應其設計目的,但避免橫生枝節。環境教育認證的目的是提昇環境教育推動的專業性,自然因為有篩選機制,可能引發無法取得認證者的不悅。然而,環境教育認證不能因此成為環境教育推廣的阻力,應該透過務實修法、多管道增能與輔導等工作,讓環境教育認證能夠達到建立全民對於環境教育人員的尊重,與對於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與機構的認同。
搶食環境大餅的人爭食吵架,有環教證照的人會比原住民長老更懂得如何與大自然共存嗎?
()環境教育產業化
過去許多人對於環境教育的印象多限於戶外教學、上課、聽演講等,且多為政府或學校公辦的活動,都是政府補助的經費舉辦者,參加無須付費。
然而,若環境教育在全國推廣後無法擺脫「免費服務」的刻板印象,環境教育便很難透過市場機制蓬勃發展。
「使用者付費」的觀念應該引進環境教育領域,引領環境教育的產業化。
譬如,過去許多環境教育工作者認為遊樂區並非環境教育的適當場域,對其多抱持非我族類的想法。然而,若能夠換一種方式思考,設法教育與影響遊樂園,使其成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則環境教育便可成為一種有價商品,且可快速擴散。
既然要付費,那麼請問學生可以學到與收穫的是什麼?還是各森林遊樂區的門票要內含環境教育設施與人員的成本費用? 
()與高等教育連結
我國環境教育法並未規範大學的教職員生每年要接受四小時以上的環境教育,但有大學應推動環境教育的意旨。事實上,大學作為中等與初等教育的延伸,也是學生進入社會的介面,環境教育扮演的角色更形重要,但往往因為大學的自主性與學生缺乏主動性,讓自小學開始累積到高中畢業的環境教育成果在大學中逐步消逝。
在國際社會中,校園永續性(campus sustainability)或綠色大學(green university)運動起始於1980 年代,在初期時是以校園的環境安全衛生與環境保護為主要目標,後來逐漸將環境教育的精神融入,整合為各種具有環境教育意義的行動。
大學的垃圾學分已經太多(不應該浪費孩子青春在這些愛地球的空洞口號),環教適合做為通識課程(好好引導,可以有很深刻的探討)
()倡導環境教育的再學習
綜合本文以上的各種分析,無論是那個領域的學者專家或那個部會的公務人員,或是民間團體的環境工作者,都需要學習環境教育中的知識與策略。
也就是說,環境教育本身具有持續學習與在訓練的特質,當我們認知自己仍有需要學習的素材時,我們就不會認為僅有自己主張的才是環境教育,或誤認自己不夠成熟或完整的材料或方案就可以當作環境教育。唯有大家都認為自己都還有東西要學習,環境教育的品質才能夠不斷提昇。
欸,終身學習沒錯,可是搞得要終身腦殘學習環教,那就走火入魔了(空汎的東西,沒有必要一再複習)
 
大大養成所的超讚文章
同學如果你想要投入環境生態教育解說,你應該具備什麼知識與技巧?
摘錄:
  • 你得瞭解很多政策與法律:台灣的環境之所以糟糕,就是因為從科學研究、教育體系、人民素養到政府施政都出了問題。不過相關的政府單位和法律有多少呢?相信多數的民眾是不瞭解的。如果你想要當一個很厲害的解說者,當民眾提出問題的時候,你不一定有答案,但你可以告知尋求解答的方向。例如民眾如果問你:"為什麼不應該餵食野鳥擺拍?"那麼你認為這違了什麼法?是野保法?還是動保法?如果民眾問:"為什麼這邊有這麼多入侵性的魚都沒有單位要處理?" 那你就得知道移除、打撈等事務可能是那些單位的權責。
  • 你還得瞭解生物與環境以外的世界:前面提到,台灣的環境與生態問題不會只有生物相關知識的涉入。當你看到一條野溪被整治時,你得曉得這可能和經建會、水利署、或當地里長有關係。當你看到清境附近的森林消失了,你得知道這和都市計畫、水土保持、退輔會、原民會都有關係。這很複雜,但這就是我們要對一般大眾描繪的世界現況,而不只是呈現自然界美好的那一面;
  • 你得知道你有多少競爭者:我們不要太天真,自從環教法實施以後,有很多單位都會想要填滿環境教育課程的時數,所以就[有可能]需要一些講員。但是生物/教育相關科系的畢業生那麼多,很多同學都會修教育學程、環教學程,那麼你為什麼比較好?是因為你修過了課?你知道怎麼使用教育學或生物學上的術語來套用?或是你對不同的環境、議題、但群眾尺度的拿捏得當?這其實是一個相當競爭的場域。那你有沒有辦法讓自己更好?還有,當你的專業總是被當成"轉包就好領時薪就好"的時候怎麼辦?
------------------------------------------------------------------------------------
 
 
陳麗貞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保護人員訓練所所長
摘錄:
環境問題多元且複雜,各事業於生產或營運過程中,所製造之廢棄物或排放污染物等,可能造成環境負荷,必須受到各項環境保護法令的管制約束,且因各類污染物特性不同,有必要予專業分類分工防治與管理,以減輕對環境之衝擊。
為落實污染源頭管理及減量,環保署自76 年成立起即積極推動環保專責證照制度,當事業體達到一定規模或者排放之污染物達一定量以上,則必須分別設置具備該項污染物防治及處理專業領域知能之專責(技術)人員,負責規劃研擬環境管理及污染防治計畫、措施或操作相關處理設施等環保業務。
環保證照訓練平均每年約有 74百人次參加訓練。經測驗及格,核發之合格證書約六千張。迄1016月底止,累計總參訓人數約194千餘人,核發合格證書已達157千餘張,其中約有20%設置於公私場所擔任專責人員,顯示環保證照市場人力充裕。 
事業單位大概有七萬家,其中只有一半配置環保証照與專責人員=>這是夠還是不夠?有設置專責的專業人員,就能夠解決對於環境的衝擊嗎?
有牌的環保專責人員分兩種,一種是掛名的行政總務主管,另一種是真的有在負責各項污染防治設施的操作
專責人員主要職掌,包括釐訂污染防制(治)設施及改善計畫,確保污染防制(治)設施之正常運作,辦理污染源設置、變更及操作許可申請、監督操作及相關申報,協助事業管理及減輕污染源、危害預防及突發事故之緊急應變措施等,此外,並居於列管事業處所與政府機關間,擔任政策推行的溝通橋樑之角色。因此,環保專責人員證照訓練制度的推行,對於我國污染防制(治)及環境品質維護,扮演著奠定基礎的角色。
一般稍有規模或具備環保issue的公司,以上職掌會被區分成:
搞對外(反稽核)與文書許可的環保課
搞現場污然防治措施正常運作的廠務工設課
現場操作實務和文書許可登錄的資料,往往有一些(官逼民反的)落差
 
就在校學生將來想投入事業單位而言,1-4項的證照最好具備兩張以上(用到的頻率:廢>>>),其餘證照帶主要環境檢測與顧問公司才用得到。
作者對於環保證照的未來展望
()培訓專業環保證照人力,以應世界潮流發展
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環保法令管制範圍逐漸延伸趨廣,且因民眾對環境品質的殷切需求,促使各項管制法令必須更為周延精緻,以滿足民眾對環保政策之期待。未來將持續新增環保證照訓練類別,以因應政策管制需求。近期已配合100 年公布的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即將於101 11 月底前實施,環訓所已規劃籌備新增「室內空氣品質維護管理專責人員訓練」,同時延續辦理既有空氣污染防制、廢水處理…等14類環保專責人員證照訓練,以提供充裕的專業環保證照從業人力。
()緊密結合專業新知,優質化的專責人員訓練
在面臨全球性的環保問題及各項國際環保公約的規範下,企業欲落實環保,其所屬環保專責人員居於舉足輕重的角色。透過證照訓練,提供展新全方位的環保新知,提升專責人員專業知能。
未來將借重民間專業資源,輔助即時編修證照訓練教材,能迅速融入專業新知,使教材與現行規範同步,以利專責人員掌握環保政策脈動。每年並擇定一訓練類別,進行教材重新編訂工作,使專責人員訓練緊密結合科技新知,以創新且優質的服務人力,貢獻於職場之污染防制()工作。
()簡化行政作業程序,提升整體訓練效能
針對訓練相關行政作業程序,諸如教材編訂、學員資格審核、測驗作業等,訂定標準作業程序,提升行政作業效能。為加速閱卷效率,減輕人力負荷及降低人工作業可能產生之錯誤率,除部分課程,有特殊專業考量外,全面實施證照測驗之電子化閱卷作業,以提高測驗試務效能。
()活用民間資源,擴展訓練在地發展為確保設置任職於職場之專責人員,不與最新環保政策脫節,對於環保專責人員,均定期調訓在職專責人員,施予專業新知。此專責人員定期回訓機制,現行由政府直接執行之模式,將檢討考量改以結合現行證照訓練方式,委由各訓練機構按學員需求,接辦在職訓練,除減輕政府行政及人力負荷外,更能善用及發揮民間充裕的人力資源,且利於專責人員逕擇適合之訓練機構,就近參加訓練,行政資源用於提升管理績效,除能持續提升在職環保專業人員職能及事業單位的污染防治成效,並能培養在地訓練資源,進一步擴展培訓量能,提昇訓練服務品質。
()發展優質數位化學習
因應資訊網路之發展,未來將依課程特性研究建立數位學習機制,並結合實體訓練,推動初步混成學習模式,以提供便捷無時空限制之訓練服務。
環訓所未來將持續秉持專業、創新、服務三大理念並進,提供民眾高品質且專業之證照訓練服務。 
欸,感覺官方做事情,腦筋心力都放在法規上打轉,如果要對症下藥的話,應該考量這些專責人員在業界工作的情境與脈絡,加以分流、因材施教。
參考文章
 
--------------------------------------------------------------------------------------
 
林財富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教授
謝孟伶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助教
李文智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教授兼系主任
摘錄:
現代所謂的環境工程,最早是由土木衛生工程(sanitary engineering)開始[Aitken et al. 2004],在1960 年代以前,以自來水及污水處理、自來水輸配水、污水收集等為主。隨著經濟發展,環境議題自1970 年代開始受到重視,環境工程包括範疇,也愈來愈廣。
環境工程的定義為:為工程的一支系,指應用科學原理以預防、控制、與管理對人類身心健康及其福祉造成影響之環境因子的工程。
會議中並提出環境工程以物理、化學、生物、社會科學、設計及系統為課程核心,包括衛生工程、公共衛生工程、空氣資源、固體廢棄物、及輻射工程等範疇[Hendricks and Baumann, 1990]。到了1979 年,美國工程師專業發展委員會(Engineers Council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CPD)(Accreditation Board for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ABET、現僅稱ABET 的前身)進一步定義環境工程為:
為工程的一支系,與保護人類免於受負面環境因子影響、保護區域及全球環境免於受人類活動影響、以及改善環境品質以提升人類健康及福祉等相關的工程[Patterson 1980]。美國環境工程師學院(The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Engineers, AAEE)則定義為:應用工程原理管理環境,以保護人類健康、自然良好生態系統、以及促進人類生活品質的環境[Bishop, 2000]。雖然日後,Safferman et al. [1996]也提出環境工程指應用工程與科學原理,以保護人類健康與生態系統的工程;美國環境工教授學會環境工程論壇也提出[Aiken et al. 2004],環境工程主要在於應用工程方法,以保護大眾健康及環境,但是在定義上,與1979 ECPD 所提出之定義差異並不大。
 
 
分子生物應用、環境奈米=>感覺是化工的延伸
地理資訊系統=>IT/資管在環境上的應用
綠色科技=>範疇是指綠建築、油電混合車?核心是土木與機械、電機整合
新興污染物=>環境賀爾蒙、食品添加物、生物毒物?核心是毒物學、化學分析
永續發展=>個更空洞模糊的字眼,包山包海,通常包含社會經濟與環境三大構面,政治、新聞、經濟與商管的人都可以跳進來談
全球氣候變遷=>可謂是眾人之事的是政治議題,跳脫超越傳統工程的範疇(除非談碳捕捉技術、工程防災或從經濟角度切入談各種管制手法的效益與效率)
 
學校環工學門的快樂大家庭
依據教育部統計處資料顯示[教育部統計處,2012],民國101 (2012 )台灣共有55 間大專院校設立85 個與環境工程、衛生工程、職安衛、環安衛、防災及資源管理相關之系所,其中環境工程學系共11 所、公共衛生學系7 所、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9 所、職業安全()衛生學系12 所、土木與環境相關學系6 所、環境資源管理11 所及其他相關系所(如:海洋環境、土壤環境、生物環境等)29 ,如表2 所示。自民國65 年以來投入環境相關領域教學之教師逐年增加,94 年後教師數約840 人,一般大學教師比例約51.6%,技職學院教師約占45%,師範學院之教師占3.4%(1)
在學生人數部份,自 1976 年環境相關科系成立以來,至2010 年已培育出65,024 位畢業生,學士學位畢業生2000 2004 年每年畢業人數成長率平均為28.3%,而2005 2010 年每年畢業生人數均維持小幅度成長,畢業生人數成長率平均為5.7%;碩士學位2000 2004 年畢業生人數成長率平均為21.2%20052010 年畢業生人數較為穩定,平均成長率為1.47%2005 年後每年培育碩士畢業平均約1200 人,博士畢業平均約80 (2)


90所相關院校,老師才840人,每個系所平均老師約8-10.
大學部每年的產出約3500
碩班約1200
博班80
 
學校的教育核心課程與希望培養的學生能耐

 
感覺每一間講得都差不多,我個人覺得真正有用、讓學生有feeling的反而是實作、現場參訪與幫老師作計畫會比課程講解具體。

至於系所名稱與課程安排,名稱與內容一點都不重要,能夠讓學生充抵相關證照考試的學分比較重要

一些很硬的課程,如單操流力、環境數理,雖然是傳統環工的基礎,但是只有比較前面的幾所國立大學的學生比較能夠受教吧。 

作者提到的展望與挑戰

()全球新興環境與產業環保議題
傳統上,環境工程是以水、空氣、資源與廢棄物、土壤地下水等幾個介質的工程與技術為核心,加上環境管理組合而成。但是隨著經濟發展、社會變動、新技術發現、新產業與新議題出現,環境工程領域的內涵一直增加變化。事實上,Mino[2000]再比較日本三所重要大學(東京、京都、與北海道)環工教育時,也指出環境研究的新面向,例如環境影響評估、生態與生態工程、環境社會學、國際關係也是重要的問題。廣義的環境工程已擴展更多面向,例如包括化學品與健康風險的[工業安全與衛生]、社會與經濟面的[永續發展]、新製造技術的[綠色科技]、政策面的[環保政策][氣候變遷與調適]、新製造業的[奈米應用與污染][分子生物應用]等。
面臨這些變動時,大學需要投入相對應的課程及模組、新的教材、以及新的教學方式。

設在工學院的環工相關系所,能夠接受社科背景的老師,從經濟、政治與心理的角度與管理學院個案討論的教學手法來探討環境問題嗎?

再者這些所謂的新興議題真的是環境的issue & problem(對學生的就業有幫助)?http://eshmanager.blogspot.tw/2011/03/cso.html

 
()通識、基礎與專業課程競合
近年來,教育部推動大學部畢業學分縮減,環境工程科系也多朝此方向發展。以成大環工系為例,畢業學分近幾年已經由145 學分逐漸縮減為129學分,其他傳統的環境工程科系例如中興大學為140 學分、逢甲大學134 學分、東海大學為128 學分;前述各校畢業學分中,至少要求28-30 個語言與通識課程的學分[參考自中興、東海、逢甲各校環境工程系網頁資料]。由於環境工程為跨領域學門,學生需要修習的基礎與專業科目也相當多元,在高畢業學分時代,通識、基礎與專業課程間之競合,比較不是問題,但是隨著畢業學分減少,課程間之規劃、與彼此競合問題就需要深入考量。尤其在考試院自2013 1 1 日起實施修正專技人員高考環境工程技師應考資格,規定應考人除具備專科以上學校畢業之學歷外,尚須修習一定之學科學分數,符合規定始得報考環境工程技師考試。考量學生考試權益,環境工程系專業科目課程,更是課程中的重要科目。因此,建議各校應針對其學生特質、課程限制、學生未來發展(含升學與就業)等因素,訂定出最合適之課程模組,並整合內容相近之課程,提高每門課之學習密度,以因應學分縮減趨勢。
So many lectures, so little time. 貪多嚼不爛,學分多只是表象,學生的態度與解決問題的思維才是真正的就業能耐 

()學生就業機會更競爭
雖然整體環境工程工作機會在過去 30 年來呈增加的趨勢,但是因為就學人口也是增加,因就業機會應該較過去以更競爭的現象。李氏等[2009]報告指出,國內環工科系大學(學士)畢業生,任職於環工領域者,研究型大學畢業者約為58%、一般大學畢業者約為56%、技職大學畢業者約為52% 碩士畢業則可以提高到70%。雖然環境工程系畢業生未必一定要就職於環境工程相關工作,且部分畢業生可能任職於電子業,但是此數據仍可以部份顯示,我國環境工程就業市場人力需求,比環工學程的大學畢業人力少。
欸,環工的job function依附在高污染高危害的製造業

以往製造業往大陸(奴隸銀行上很多徵求派駐大陸的環安)製造業的未來聽說是東協

所以應該教導學生的課程是?
大陸/台灣/東南亞環保工安法規比較
大陸/台灣/東南亞環安管理實務

通識課程應該是泰語、越南語與印尼話,乃至於當地文化風俗(而非英文日語)


()人才流動國際化
國際專業人才市場越來越流動,環境工程專業也無法免於其外。由於台灣環境工程就業市場相對較小,以及近年來國內薪資增長速度相對於亞洲鄰近國家較低,因此環境工程專業人員,以個人身分或由公司派遣前往其他國家發展有愈來越多的趨勢。另一方面,台灣環境工程專業發展較亞洲許多國家早,因此已經培養一批具有經驗的環工技術與管理人才,除了前述人才輸出外,也吸引鄰進國家專業人才前來交流。此外,在台灣也有越來越多的環境工程類公司參與國際公司運作、或是設立海外分公司。例如2012 年京華工程顧問公司即出售給美國艾奕康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AECOM Corporation),成為艾奕康公司台灣分公司,原京華公司100 多名員工立即面對語言、以及與國際團隊共同工作之挑戰。除了人才流動外,許多環境問題為跨國問題,必須要透過國際合作與交流,才可以解決問題[Mino 2000]

學生的出路大概有以下幾種可能
頂尖的=>出國唸書、考公務人員(這群不必替他/她們擔心,可以安心上路)

資質還可以、茫茫然的(這是需要擔心的一群人)=>大概會繼續考研究所,然後靠奴隸銀行變成事業單位的環安或者任職於工程顧問公司

工程顧問公司的生態不同,可以安排相關自己當老闆的校友回來講述分享經驗
但是應該提供給這群人的課程反而是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r)

興趣志向不在環工的=>可以轉行,再念別的研究所或者從事其他職務(也不必擔心)

目前學校的因應對策:各種套餐與特色學程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在土木環工系中,除原先環境工程組外,近年來並成立能源、土木建設及氣候組(Energy, Civil Infrastructure and Climate),其中包括土木、環工的老師,其目的在於使學生具備分析工程、環境、經濟、管理特質的複雜議題,例如建築能源效率、運輸系統設計、建築材料能源、再生能源與生質油、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等(http://www.ce.berkeley.edu/programs)

國內大學在環境工程相關領域中,已經開始設立相關領域學程,以提供學生跨領域的學習方向,除傳統環境科技外,亦加入人文、社會、經濟、安全、能源等不同領域之知識與技能,以增加學生知識廣度,因應新環境議題挑戰。例如成功大學在2009 年時結合環工、土木、都計、環醫、生科、政治經濟等不同科系,設立「跨領域永續發展英語課程」,2004 年時結合土木、水利、環境與測量等等四學系成立「土木環境國際學程」,2012 年結合機械、

化工、航太、環工、材料、資源等系成立「能源國際學程」等;中興環工在2012 年開設「環境永續學程」;逢甲環工開授「勞工安全衛生學程」、東海環工亦開授「綠能產業學程」,「高科技模組課程」等。

因應全球新興環境與新興產業環保議題,環境工程相關科系,除前述設 立系內、跨系學程外,相關新議題課程之開授,亦是加大課程廣度,提昇學生之就業競爭力的必要條件之一。以成大環工系為例近年來開授課程如「環境管理」、「能源與環境特論」、「高科技產業與環境保護」、「永續科學導論」、「綠色能源技術」、「永續環境」、「清潔生產」與「技術永續性評估」等課程;中興環工系則開授「環境毒理」、「奈米科技與環境保護」、「環境生物技術」、「環境政策與法規」、「環境衛生學」、「生態學」等課程。
以上學程讓環工老骨頭感覺學校變成學店、換湯不換藥&幾個科系相互拉抬:所謂的國際學程,其實就是用英語授課、招收外籍生;一些很炫的學程,其實從實務界人士、應徵工作乃至於考試拿證照的角度看來,無三小路用...

 

一份學界觀點的環工出路與課程規劃調查

 
------------------------------------------------------------------------
 

張添晉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教授
蔡青純、翁菁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哀,技職教育體系崩潰,毀了基層的操作人員摘錄:
建議技職環工教育體系朝品質精緻化方向努力,將技職學校以質的提升,代替量的擴充,並充實和提升技職學校的教學設備及師資素質,奠定基礎能力及強化學生人格文化陶冶,使學生素質提升。在學制制度上建議彈性化調整,建議建立「升學-就業-再升學-再就業」的進修方式,以完成學業。另課程應多樣化設計,政府設置技職課程研究專責機構,進行有系統的課程規劃與設計,增加語文、通識及資訊應用等課程以加強學生能力,及提升學生素質。



看似合理卻完全不make sense的一張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