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二)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2512

 
這本書幫我補修了政治學分,讓人腦洞大開與釋懷😈
1.為政治服務的法律與政府
2.各種政治現象與亂象
3.各種制度背後的人性與社會脈絡

 
不同章節介紹的不同國家,彷彿走入時空隧道與另一個平行世界,讓人思索不同發展的樣貌與可能性
 


 

第七章  義大利與低信任泥淖
 

義大利南部地方政府的效率低落不是因為結構性的政治或經濟因素,而是公民參與與社會信任程度低落(當地有長久的侍從主義習慣)
 

義大利北部熱那亞、威尼斯、佛羅倫斯從中世紀就是自我管理的城市政府,具備忠誠與信任的社會資本

南部的西西里與那不勒斯受到諾曼國王的專制統治,社會模式是保護者與被保護者的關係

義大利南部也比較像匈牙利和波蘭-積弱不振的中央集權國王,無力阻止貴族對於農民的剝削

傳統政治的酬庸逐步演變成侍從主義

在統一的政府底下,關稅變成保護北方的產業與南方沒有效率的地主,犧牲產業發展機會,間接鼓勵中產階級不要創業加入當地寡頭政治,導致南部比較像非洲部落,而非歐洲社會。

 

弱勢政府無法提供基本公共服務,黑手黨取而代之填補空白
功能:
仲介地主與佃農
幫助討債、執行財產權(因為政府法院與司法效能不彰)
提供保護變成勒索,或者製造威脅在提供保護=>大幅降低社會的互信=>大家更依賴黑手黨
極權政黨和黑幫兩者是競爭對手
 
黑手黨
 

本來近代政府的投資應該可以幫助南部帶來經濟成長與政治轉型,然而政府的資金變成侍從主義的致富之道(大家分贓)

如同希臘:擁有人脈與懂得操弄政府比苦幹與冒險創業更安全與更容易致富,公共建設資金為各種形式的貪污提供大量機會。黑手黨透協助當地政治人物贏得選舉,當選政客提供公共工程合約給黑手黨。

 

 

黑金賄賂之都
Diego Gambetta1996)在其《西西里黑手黨》(The Sicilian Mafia)是這樣定義黑手黨的:「在供給者與需求者之間的缺乏互信的情形下,市場會出現「仲裁者」(peppe)來扮演供給者與需求者之間的溝通橋樑」。然而這個「仲裁者」為了確保他在市場的地位,會利用暴力及政治權勢當作工具,並且將這種保護市場仲介的功能變成「暴力產業」(lindustria della violenza):以私有團體的暴力壟斷組織(Leopoldo Franchetti1876)。而為了鞏固仲裁者的角色,黑手黨則會鞏固它與國家、企業之間的迂腐結構,藉此保護自己的生意,並且打擊任何試圖破壞這種結構的對手(Hess1986)。

 

 

社會信任與政府法律是否值得信任是一種演化的結果

信任沒有天生的好或壞

住在一個充斥小偷與騙子的社區,盲目信任他人會惹上麻煩;人會依據週遭環境的狀況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

在低信任度的社會,大家習以為常(留人在家避免鄰居侵入),沒有體會過相互信任與合作的優點,也不可能信任政府法規、發展出大企業,形成低檔均衡的惡性循環。

 

一但整個社會對他人的不信任變成一種文化的印記,就會轉為民間的自助解決方案:例如逃稅(為什麼繳稅給貪污效能不彰的政府?)、保護圖利自家人、依靠幫派來保障財產權、不會想佔別人便宜當然也不會期待和陌生人合作。
 

欸,台灣的社會情境脈絡也很類似

先前是國民黨黨國不分與恩庇,政黨輪替之後,民進黨也有樣學樣酬庸與分贓

近年民智漸開,卻又覺得選出的這些民意代表 大多數都是腦袋空空的花瓶或政治世家二代,只顧著選票與選區選民服務,沒有能力制定法律,那大家幹麻遵守這些很鳥的法律?

 

 

 

第八章  酬庸與改革 

政治與政府開始是酬庸,把行政機關的官位與各項利益分配給支持者
因此民主程序反而讓改革更困難(誰會把票投給不偏袒自己人的候選人) 

公部門如何能夠維持中立與專業掛帥?(而非靠關係與酬庸)
1.不斷被驗證能力,e.g., 常常打仗的軍隊
2.透過公平的考試制度取才
3.文官教育機制與能力考核
4.監督與淘汰機制

 

酬庸與侍從主義並不是文化上的特異現象,它是在民主初期階段,為了動員時而自然發展出來的現象 

而民主和所謂的良好治理well governance之間其實存在緊張關係

 

 

 

第九章  美國的侍從主義
 

米國的獨特之處
一個移居的土地,人人機會均等,沒有傳承歐洲的封建階級體制
沒有太多既有社會階級的不平等,自然不需要強大的政府重新分配財富
米國移民是在反抗英國國王的極權中誕生,因此對政府存在不信任感
為限制政府的權力,設計了分權與制衡
地域廣大+沒有足以產生威脅的強鄰,因此採取各州分治與小中央政府的建制

 

一開始的政府官員,都是華盛頓的朋友(擁有土地的菁英階層,有助於以長遠的眼光思考制度規劃),而華盛頓特區也只不過是一個小鎮

 

侍從主義源自於民主選舉與大眾政黨的脈絡
今天鄉民的一人一票角度批判精英寡頭政治,或許理所當然覺得黑箱;然而就當年精英的角度,更擔心政權交給一群沒有遠見與自制力的鄉民會出亂子
政黨只代表一部份社群,政黨間的彼此競爭會造成分裂與不團結
具有公眾精神的菁英來領導國家,才會尋求國家整體與長期的利益

 

有選舉投票制度,就會產生政黨,政黨的作用與功能如下
1.為心態與利益相近的人提供行動機會
2.表達立場與政策提供選民參考
3.政黨比單一候選人更能提供穩定的預期
4.動員選民讓選舉有足夠的投票率
5.提供一個溝通平台協調各方利益 

美國一開始的投票權就比較普遍,不像英國認為有繳稅/擁有財產的人才有投票權(擁有國家的股份)
 

米國傑克遜總統
 

把從本來是精英家產的公職,變成是給他支持者的戰利品分配

分配公職變成是建立政治聯盟的一部份

 

南北戰爭讓中央政府很快膨脹演變成大型科層組織,內戰結束後,國家又回到過去傳統,對於政府資源的掌控又回到政黨手中

 

美國的侍從主義在各都市得到最高度的發展,紐約、芝加哥、波士頓、費城等大都市,因為接收移民,這些移民較貧窮/教育程度較低,侍從主義較具吸引力

各選區的政治老闆招募幹事與助選員做為媒介,以號召選民、分配資源和監督選民投票行為;而這些政客也非常懂得利用自己的控制力或影響力,選擇性執行法律、幫忙安插工作與服務選民(感恩節火雞、鏟雪的鏟子)以操縱選舉

 

紐約坦慕尼協會(偽裝成慈善組織的政治機器)

窮人與移民雖然從這些政治機器當中獲得若干好處,但長期利益卻被犧牲了

民主和共和兩黨,透過種種政治機器掌握美國勞工階層的選票(+反共與抹黑社會主義),因此共黨與社會主義在米國沒有掌權。


侍從主義很容易變成腐化:本來應該要分配選民的利益與金錢,很容易直接流入工務人員與其政治老闆的口袋。(反正本質都是分贓)

 

 

 

第十章  分贓制度的終結 

改革運動常常需要外部突發事件來撼動原有制度穩定與均衡,以朝向不同的制度改變 

加爾菲德總統遇刺
詹姆斯.艾布拉姆.加菲爾德(18311881, 美國第20位總統)。他是共和黨提名大會上的折衷人選,在黨內派別相互妥協的情況下于1880年當選的總統.加爾菲德一直成爲共和黨內兩派的爭奪者,而他本人也態度暧昧.由于對官職分配不均,188172,加菲爾德在華盛頓一個火車站上被共和黨頑固派分子查爾斯.吉托開槍吉中,919,加菲爾德不治身亡。吉托于次年被處絞刑。
 

潘德頓法案
在過去被任用的文官必須繳回一部分的收入給任用他的政黨

之後文官依據能力與經由考評進行任用

 

然而文官委員會的權力,依主席能力與白宮支持度而異
1882,只有11%的文官受到考評
二戰期間,85%的文官受到考評,但之後下降
 

諷刺的是鼓吹公平任用與考核文官的,通常是社會上層精英份子,而從侍從主義當中獲利與當家的通常是中下階層,而就這些人的角度而言,鼓吹公正文官體制的是一群偽君子。

 

政黨機器與政治聯盟本身就是政治的一部份,要成為領導人背後必須有政黨機器與政治聯盟,而成員間不一定有共同的目標,會組成聯盟通常一定是賄賂、利誘、被收買或受到脅迫。

 

 

米國分贓制度改革的原因

1.經濟發展導致的社會變化
產生新的商業群體,和舊的侍從體制沒有任何關聯,希望政府更有效率與公正
舊制度底下,鐵路與郵政業者很容易透過酬庸制度收買政府官員以保或自己的利益 

2.同時間社會觀念的轉變
民智漸開,大量受過專業教育的中產階層,開始意識與批判酬庸制度與侍從體制的不合理,不想讓自己辛苦賺得的錢進入政治機器的政客口袋中
另外還有社會團體與知識份子=>他們擁有知識與技能,卻很少得到現任掌權者的尊重與重用。

 

 

米國(侍從主義轉變提供)經驗教訓

1.改革是一種複雜的政治過程,而不單只是技術或制度而已
侍從主義的存在是因為所有人都能從中得到好處
光是引入組織制度或是換人當家無法改變原來的體制與均衡

2.改革來自於(和原有體制沒有利害關係的)新團體
這樣的團體之所以會出現,因為它們是經濟成長與社會變遷的副產品
e.g., 被屏除除在現行酬庸體制外的新公司、新型行業(Ubber)、政治素人的中產階級與專業人士(P)、不滿足的公民組織
而既有侍從體制的政治人物也會懂得吸收與利用以上這些新興團體 

3.民眾看待個人利益的觀點(人往往沒有立場、只會人云亦云/看風向調整立場)
大多數的中產階層選民其實非常樂意被賄賂、接受別人提供的政府工作;因而支持侍從與酬庸的共犯體制(利益優先於道德口號) 

4.改革需要很長的時間
員先防弊與防止國家獨裁濫權的分權與制衡制度,讓政治變革遭遇更多路障
想要打破原來惡性循環與均衡,通常需要極端的意外事件(總統遭刺)或外力(遭遇戰爭外患),才能讓大家願意犧牲自由與部份權力,讓強力領導主導進行改革。 

5.黑暗勢力的反撲
抑制政治侍從與酬庸,成立以績效而非關係為任用標準的文官體制之後,文官體制反過來要求國會立法保障公務人員的薪資、地位與工作權,不容易擺脫與開除效率不彰的公務體系,公務體系也有各式各樣的工會組織與方式抵制以能力作為僱用與升遷的依據。

 

公務體系是執政的基礎與工具,政治人物也不願意得罪公務人員,結果就是行政效率不彰與政治衰敗。

 

 

 

第十一章  鐵路、森林與美國的政府建造 

不從是腐化或酬庸還稱不上是高素質,公務人員可能道德正直,但缺乏把工作做好的良好技能、人數過多沒有效率或缺乏必要的財政資源 

以下是兩個管理公共財的對照案例


監管鐵路的州際商業委員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state_Commerce_Commission

19世紀,鐵路可以決定特定地區的生死,米國鐵路不受政府監管是自由市場的產物

1880 亞特蘭大與聖路易之間有20條相互競爭的鐵路
鐵路業者給予長途貨運較大的折扣=>得罪當地小型業者與短途貨運
鐵路業者與工人之間,也有很大的衝突
當年的鐵路業者如同今日的醫療業者是最大經濟部門,花費佔美國GDP很大一部份

由於各州各自擁有管理其經濟活動的權力,不同業者有各式各樣的計價規則,造成政治上的一股壓力要求聯邦統一規範跨越州際的鐵路,以使提供和使用雙方更加公平=>純粹的自由市場競爭,無法調和各方不同的利益。

 


 

以上案例的啟發:

1.公共財的管理不能依靠市場自由競爭
不同的利益無法彼此自然調和 

2.政府管理經濟的權力有潛在的風險
法規會受到大利益團體的把持,犧牲一般大眾的利益 

3.主管機關隨時間過去會越來越受到法規束縛
法規會受到大利益團體的把持,主管機關必須依法行政,很難有自主專業性或順應民意 

欸,政治與歷史是淚之谷,解決問題的方式創造出了新的問題
兩難取捨不可能有終極的均衡解

 

 

美國森林管理局


一開始也是酬庸體制的一部份,只是分送的是種子
 

Pinchot之所以能夠把公有土地與森林從內政部轉移給農業部林管局,不是透過行政程序,而是政治結盟運動

任用高度訓練與投入的公職人員和永續林業的理想緊密連結

 

 

以上兩個組織的對照

州際商業委員會永遠不會有自主性,只是創造它的背後政治力量的俘虜

隨著時間不知變通,在雷根政府成為第一批被鬆綁的政府單位

 

林業管理局靠著局長和總統的良好關係(某種程度上可謂是文官干預政治),進行各項遊說、主動接觸各商業與科學團體利害關係人,創造與凸顯了自己的存在價值與必要性。(把持操弄政策與捍衛專業自主性,可謂是一體的兩面)

政府機關要回應利益團體,但應該本於專業與長遠思考,不受制於利益團體(經濟學上講的委託與代理,不是解決政府失靈的良好辦法)

Pinchot出生在大地主世族,清教徒意識認為自己的一生應該do something成就上帝

 

在建立現代政府與克服侍從與酬庸上,除了新興中產階層的力量外,相對於其他歐洲國家訴諸民族主義,米國有超越種族與宗教基礎的國家認同與政治價值,大家強調的是效忠國家,而非那些個別的家族或利益團體。

 

 

 

第十二章  國家建造

人民認同國家對於政府的建造很關鍵

當代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贏得統治的正當性,除了經濟成就外還有訴諸中華民族(以克服人民對於家庭、部落、宗教的私心)

國家的認同,通常是在對於其他民族的排斥與敵人的仇恨當中形塑生成。
 

國家認同與現代化 

遠古時代,基於家族種性制度,住在哪裡、從事什麼工作、與誰結婚受制於家族長老、部落首領與階層 

歐洲16世紀出現商業主義與印刷術,讀相同版本聖經的形成一個想像的族群

19世紀報紙對於受教育讀者國家意識的建立也有強大的影響力 

民族主義在複雜的社會變遷當中出現

傳統農耕社會雖然穩定,但沒有文化的單一性,不同階層的使用的語言及習俗都有很大的差異(以利維持階層穩定) 

工業社會不斷變動與創新,民眾職業會受到影響而改變,轉換工作需要與不同社會地位的人溝通與合作,也透過學校教育讓大家有共同的認知與相近的知識。

本來各地方有各地方的方言,為了社會流動性與提升社經地位,讓農民移居工業都市,放棄自己的方言,逐漸使用統一的語言,關注相同的事物。

到了遭遇第一次世界大戰,語言統一與經濟整合的需求,加上民眾思考:「我是誰」的自我認同,成就了民族主義的國家認同
 

建造國家的四種途徑
1.清楚界定地理疆界,以符合fit掌握具有共同特徵的族群人口
可以by單一民族,也可以用口號來含括疆域內各民族(e.g., 前蘇聯與中國漢滿蒙回藏苗

2.移動或消滅某些族群
種族清洗以提高自己國家內部的同質性 

3.文化的認同
透過公共教育與共同的官方語言
中國是個範例,不斷派漢人移居新疆與西藏,以同化回族與藏族 

4.調整國家認同以符合政治現實
遭遇政治實際困難時,國家認同,從地理疆域、種族乃至於意識形態都可以有所調整與改變

 

國家建立過程的歷史健忘與認知失調 

開國的起源與歷程,往往不堪回首,都是後世統治者美化歷史與經由教育竄改史實形塑國民對於國家的良好感覺與盲從

羅馬起源於兄弟相殘

米國建國強調民主平等與保障人權,卻屠殺驅趕原住民 

事業起源於犯罪(破壞式創新打破原來有利於既得利益者的法規)國家起源於叛亂(美其名為革命或解放,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第十三章  好政府,壞政府

所有社會一開始都是家產式社會,政府由統治者的親友掌控,透過酬庸與利益交換來維持統治地位外,加上透過宗教、規矩與君權神授來制約底層農民。
 

走向現代政府的途徑

1.戰爭與軍備競賽
塑造出對於高效率政府組織機器的需求
稅收的背後是人口統計與地力調查
也需要財政規劃與後勤補給支撐軍隊
軍隊打仗論功行賞,形塑出不論關係只看績效的觀念
e.g.,
德國普魯士
政府=>法制=>經濟成長=>社會動員=>問責 

2.和平的政治改革
源自於工業化與都市化造就出來新興中產階層
e.g.,
米國
法制(憲法)=>問責=>經濟成長=>社會動員=>政府建造


 

腐化與中產階層

如果工業化較晚,中產階層反而會被侍從主義所吸收(希臘南義)
中產階層不見得都會支持改革反侍從主義的聯盟(米國大城市)
民眾對於侍從主義的認知觀念與認同程度

 

 

二次家產化


雖然有民主選舉制度,政治人物也會熟悉與利用政策影響文官體制圖利自己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