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7日 星期六

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1)

 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經濟公民必須知道的世界運作真相與因應之道

23 Things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Capitalism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190

 

 

台灣版作者序 找出台灣特色的資本主義,讓成功模式持續進步下去

如何利用資本主義創造成功模式?

1.對外商態度友善,但嚴格控管外國直接投資(收購股權或擁有土地資產)

2.關稅與進口配額保護國內幼稚產業- 當今富裕已開發國家的虛偽與雙重標準,明明自己實施相關政策來促進經濟繁榮,卻禁止開發中國家使用

3.大力贊助研發與員工培訓等知識創造活動。

4.大幅運用與扶植國營事業(台灣國內生產總值有超過一五%是來自國營事業,新加坡的比例則是二○%)

 

資本主義相關迷思並不僅限於貿易和產業政策。正如本書中所指出,資本主義幾乎各個面向都存在迷思:舉凡市場(第11622件事)、政府(第12182123件事)、企業和創業精神(第21518件事)、生活水準(第371011件事)、不平等(第313141520件事)等不勝枚舉。希望在讀完這本書後,讀者會了解許多原以為奠基於經濟學「科學」定律的資本主義教條,其實往往是子虛烏有。

 

  這類資本主義相關迷思,不僅僅侷限我們正確分辨當代資本主義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抑制了我們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我們誤以為現狀實屬必然。本書提出另類理論欲取代主流的自由市場經濟學,並且借鑑台灣、南韓等東亞國家面對相同問題找到不同解方的歷史經驗,說明了想要解決資本主義衍生的相同問題,無論是貧富差距擴大或金融危機不斷重演,其實有許多不同的解決方案。

 

 

閱讀本書的七種方法

1.連什麼是資本主義都搞不清楚

閱讀12581316192022

2.覺得政治是浪費時間的事情

閱讀157121618192123

3.不了解為何所得一直增加、技術一直進步,但生活卻沒有變得更好

閱讀2468910171822

4.覺得有些人比較富有是因為:比較有能力、受過更好教育、有創業精神

閱讀31013-172021

5.想知道窮國為何窮以及如何富裕起來

閱讀36-12151723

6.覺得世界不平等但卻又無能為力

閱讀1-51113-1520-21

7.按照原本的順序閱讀

 

靠,作者真神,以上閱讀七法,令人佩服與崇拜

 

 

看清世界運作的真相,才能捍衛自己的權益

全球經濟陷入困境,雖然各種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刺激方案,阻止了二○○八年金融危機惡化為全球經濟的全面崩潰,卻仍是僅次於大蕭條的第二大經濟危機。

這場災難是由一九八○年代以來,在全世界引領風騷的自由市場意識形態所造成的。這些人告訴我們,任憑市場自由發展,才會產生最有效率和最公平的結果,因為個人最清楚如何利用手中的資源,而競爭激烈的市場流程,確保了個人依據自己的生產力獲得報酬。自由市場的意識形態告訴我們,應該賦予企業最大的自由。公司最接近市場,最清楚什麼對業務最有利。如果讓企業按照自身的意願自由發揮,便能創造最大財富,最終對社會也有好處。這派人士還告訴我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只會降低其效率而已。在受到平等主義的誤導之下,政府干預往往就是為了要限制財富創造的規模。即使不是如此,政府也無力改善市場的決定,因為既沒有所需的資訊,也沒有制定良好商業決策的動力。總之,這派人士告訴我們,要全心信任市場,不要試圖阻礙。

選擇的自由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7/12/13.html#more

 

可是,這些政策造成的後果卻正好相反。撇開金融崩壞不說(未來數十年將會令這世界飽受打擊),許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自由市場政策已經在許多國家造成經濟成長趨緩、經濟不平等的情況惡化,以及經濟動盪加劇。在許多富裕國家,這些問題被信貸擴張所蒙蔽。因此,美國自從一九七○年代以來,薪資停滯不前、工作時數增加,便因為信貸擴張帶動消費大增,所以看不見問題所在。這些問題在富國已經夠嚴重了,但是在開發中國家裡,這些問題更加糟糕。過去三十年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生活水準一直停滯不前,拉丁美洲的人均所得成長率下降三分之二。有些開發中國家在這段期間的成長快速(雖然分配不均的情形快速惡化),例如中國和印度,正是因為它們拒絕全面實行自由市場政策(僅部分自由化)。

 

擁護自由市場主義的人士,以及被稱為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neo-liberal economists)的說詞,頂多只能說部分正確,最糟糕的情況是通篇錯誤。誠如我在本書說的,這些人倡導的「真相」,即使不一定出於自利,也是基於懶惰的假設和盲目的願景。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要讓大家看清楚,擁護自由市場人士不願意告訴大眾的資本主義真相。

 

本書並不是反資本主義。批評自由市場的意識形態,不等於反對資本主義。儘管資本主義有種種的問題和侷限,但我相信資本主義依然是人類發明的最好經濟體系。我批判的重點,是過去三十年來在世界獨領風騷的特定資本主義學派,也就是擁護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根據過去三十年來的歷程顯示,這不是施行資本主義唯一的方法,當然也不是最好的方法。本書要告訴各位讀者的是,應該有(而且可以)讓資本主義更好的方法

 

我們無須成為流行病學家,也知道食品工廠、屠宰業從業人員,以及餐廳應有的衛生標準。對經濟的判斷也是一樣的:一旦你知道主要原則和基本事實,就可以在不了解技術細節的情況下,進行一些可靠的判斷。唯一的條件是,你願意摘下這副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希望你每天戴的、過於樂觀的眼鏡,它讓世界看起來簡單而美好,卻也使我們看不見現實的殘酷。

 

當我們一旦知道天底下沒有自由市場這回事,就不會被那些譴責「讓市場不自由」的法規的人所欺騙(見第1件事)。當人們了解,大而積極的政府可以促進,而不是抑制經濟活力,就會知道對政府的普遍不信任是沒有根據的(請見第12件事)。如果你知道我們並非生活在後工業知識經濟之中,就會質疑有些政府對工業衰退視而不見,或甚至表明樂見工業衰退的態度(請見第9件事和第17件事)。政府對富人過度減稅,我們被誤導所得會向下滲透,但其實涓滴經濟學是行不通的,這種方法並沒有讓全體人民更加富裕(參見第13件事和第20件事)。

 

世界的經濟情勢並非出自偶然,也不是肇因於無法抗拒的歷史力量。大多數美國人的薪資停滯、工作時數增加,但高層主管和銀行家的薪酬卻大幅增加,這並不是市場鐵律的緣故(請見第10件事和第14件事)。不只是因為通訊和交通技術日新月異,我們也面臨國際競爭日益加劇的局面,對工作保障感到憂慮(請見第4件事和第6件事)。過去三十年來,金融業越來越偏離實體經濟,最終造成了我們今天所面對的經濟災難(請見第18件事和第22件事)。窮國之所以貧窮,並不是因為某些難以改變的結構性因素,例如熱帶的氣候、地理位置不佳,或不良文化(請見第7件事和第11件事)。

 

事情的發生是有原因的,如我在書中所述,這些都是出於人的決定,尤其是那些有權制定規則的人。即使沒有任何決策者能夠確定,是否採取行動就能達成理想的結果,可是從某種意義上說,已經做出的決定並不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不是生活在最理想的世界,如果當初有不同決定,世界或許是另一種光景。有鑒於此,我們得問那些富人和有權力的人所制定的決策,是否基於合理的推理和有力的證據。唯有當我們這樣提出質疑時,方能要求企業、政府,以及國際機構採取正確的行動。如果沒有積極的經濟公民身份,我們將永遠是那些擁有更大決策能力之人的受害者,這些人告訴我們,事情的發生是因為情勢所逼,因此我們無能為力,儘管結果可能會令人不快和造成不平等,也無法改變。

 

 

 

1件事 根本沒有自由市場這回事

 

他們告訴你的事

市場需要自由。當政府干預市場,指示參與者什麼可以,或什麼不可以做時,資源便無法流向最具效率的用途。如果人們不能做他們認為最有利可圖的事情,便會喪失投資和創新的誘因。假設政府對房租上限設限,業主就會失去维修房產或建造新房子的動力。正如高瞻遠瞩的經濟學家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名著的書名一樣,人們必須保有「選擇的自由」。

 

他們沒有告訴你的事

自由市場並不存在。每個市場都有一些會限制選擇自由的規則和界限。市場之所

以看起來如此自由,完全是因為我們無條件接受其潛在的限制,以至看不見它們的存在。市場有多麼「自由」是無法客觀界定的,它是一種政治定義。自由市場經濟學家常宣稱他們試圖捍衛市場,避免政府出於政治動機的干預,但此一番言論並不正確。

其實政府始終都牽涉在内,而那些自由市場主義者就和任何人一樣,也是懷抱政治動機。克服「自由市場」存在客觀定義的迷思,是理解資本主義的第一步。

 

 

【林鐘雄專欄】 認識「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第一課:沒有自由市場這回事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daf406cf-df3c-4be2-9ca8-5cf478a228e8

摘錄:

自由市場或完全自由市場其實並不存在。每一市場都有一些限制選擇自由的規則和界限。市場之所以看起來如此自由,完全是因為我們已無條件接受這些基本限制,以致我們視而不見。市場有多「自由」是無法客觀界定的,它是一種政治定義,是權力與利益的衝突或妥協的後果。市場有多「自由」也不是一種靜態不變的狀況,而是一種持續演化的動態歷程。

 

你應該會發現,在所有的生物中,人應該是受到最多道德與法律制約的物種。簡單地說,人類從小到大就長期接受『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等文化、道德與法制的教養和薰陶。只是這些教養早已內化在我們的思想與行為中,這反而使我們對『人的社會就是建立在各式各樣不可勝數的管制』的事實視若無睹。」

 

什麼可以買賣?什麼不可以買賣?決定於市場的疆界。市場的疆界取決於交易的技術成本、道德成本與法律成本的邊界。

 

交易的技術成本(如運輸成本)劃定交易的可行性或可獲利邊界,有些交易供需雙方都願意進行,但在技術上是不可行的,如器官移植手術技術上不可行,或運輸成本太高,所以無法跨越交易成本的邊界進行交易。交易的道德成本劃定交易的道德邊界,有些交易在金錢與物質利益上是有利可圖的,但道德上是不允許的。跨越道德邊界不只會受到自己良心的譴責,也會受到他人的指指點點與社會輿論的制裁。交易的法律成本劃下交易的法治邊界,有些交易在金錢與物質利益上是有利可圖的,甚至在道德上也是可接受的,但是當時的法律規範不許可,跨越法律邊界必須承當被公權力制裁的風險。

 

交易技術成本的市場疆界通常決取於客觀的科技水準,道德成本與法律成本的市場疆界則取決於政府、利益團體或社運團體出於政治、私利或意識形態動機的干預。

 

勞工工作的自由

 

英國議會於1819年提出規範童工的新法案「棉花工廠管理法」。此法案明文禁止僱用九歲以下的幼童。10歲到16歲的小孩仍可工作,但是,每天工作時間限12小時。新法只適用於棉花工廠,因為棉花工廠是公認對勞工健康危害特別嚴重的工作環境。以當今的標準看來,法規「寬鬆」的程度令人難以置信。

 

  但此「寬鬆」法案卻引起激烈的爭辯。反對者認為它破壞了自由締約的神聖性,使得自由市場的基礎毀於一旦。有些上議院議員基於「勞工應該自由」的理由加以反對。他們的立論是:孩子們願意(和需要)工作,並且工廠老闆願意僱用他們,兩者同蒙其利,這有什麼不可以?

 

  時至今日,就算是最吹捧自由市場的支持者,也不會將恢復童工納入市場自由化的選項之中。然而,直至20世紀初,當歐洲和北美實施第一個重要的童工法,許多備受尊崇的人士都還認為童工法規違反自由市場的原則。

 

  由此張夏準指出,市場的「自由」,就像是美麗一樣,情人眼裡出西施。如果你認為兒童不應該工作的權利,凌駕於工廠老闆有權僱用任何他們認為最有利可圖的人,那你就不會認為禁止童工是干預勞工市場的自由。如果你的立場正好相反,那麼你看到的便是一個「不自由」的市場。

 

同樣地,張夏準又舉例說,幾十年前當環境法規(例如,汽車和工廠排汙標準)剛出現時,許多人士都抱持反對態度,認為會嚴重侵犯選擇的自由。反對者問道:如果人們想開汙染較嚴重的汽車,或者工廠覺得汙染較大的生產方法能創造更大的利潤,為什麼政府要阻止這樣的選擇呢?

 

今天,我們大多數人將這些環境法規視為是「理所當然」的積極作為。我們相信會對他人造成傷害的行為,縱然出於無心(譬如汙染),仍需要加以限制。我們也明白自然資源許多是不可再生的,謹慎利用資源才是聰明的舉措。我們也會認為,降低人類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是值得鼓勵的。

 

 

市場由法規支撐,法規規範(標準)由政治所決定

黑到白之間的灰色深淺或者從微觀到宏觀:

在迪士尼與環球影城,可以付費取得fast pass 的資格,沒有爭議

落後國家看病或者在先進國家買黃牛票或者找人代排

買春、代理孕母與器官捐贈買賣到

能不能買票?買官?賄賂法律判決?透過捐錢給大學取得入學資格?能不能透過奉獻與志工身份取得優先打疫苗?

哪些人可以參與勞動市場(是否管制外勞、保護本勞)

執業資格的限制(醫師律師要通過考試、各行各業有各種證照)

公司能否上市上櫃?貿易與交易條件?價格與利率/匯率管制

能否蓄奴?搶婚?買賣小孩?

 

 

創造金錢買不到的機會 (配對最佳化、不考慮倫理道德爭議)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7/09/blog-post.html

 

錢買不到(不該買賣)的東西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9/06/12.html

 

人活在Natural Law的規範下,所以無法感受到萬有引力(直到離開地球上太空)

人也活在Social and Moral Law的規範下,無法感受各種規範的合理或無理(直到出國或遭遇戰亂瘟疫等重大衝擊)

 

 

自由貿易公平嗎?

法規的背後是道德價值觀,從不認同對應道德價值觀的眼中看來,相關各種規範與法律就是一種不公平、不自由

右派(真小人)看左膠(假君子的空口白話/口嫌體正直)

 

西方指責中國印度的血汗工廠,採購卻惟價格是問

很難定義:工資的最低標準?人道的工作環境?負責任的商業行為準則?合理的工時長短(大陸996台灣週休2)

 

公平貿易的爭議主要跟道德價值(新聞爭議)和政治決定有關,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亦非經濟考量。

即便是經濟(或道德正義)的考量,也沒有一套技術工具可供定奪- 瑞典很難定義在中國「正確的」工資與工作條件

 

所以有心與聰明人士搞出EICCRBA、公司治理評鑑、CSR/ESG報告書,乃至於DJSI等沽名釣譽/自欺欺人的制度;讓原本定位是幫資本家應付政府規定的EHS打工仔搖身一變成為龍巖與76行者的同行- 幫法人縫合破裂的屍塊、各種分工不合作的業務,撰寫自欺欺人的CSR與永續報告書,供各路高大上的利害關係人瞻仰。

 

 

經濟與政治脫不了關係

美國為了是否繳茶葉稅而和母國英國開戰

黑奴能否自有買賣而發生內戰

英國為了貿易赤字與鴨片自由買賣而和滿清挑起鴨片戰爭

宣稱資本主義的美國,為了解決2008的金融危機,效法社會主義國家,用納稅人的7000億鎂 收購令金融市場窒息的「有毒資產」(私人投資銀行的爛帳)

 

市場的自由與否,沒有神聖或邊界可言,重新界定市場邊界與交易規則的過程,看似透過法律條文或戰爭暴力,其實背後是政治本質。

 

研究市場不能效法物理學(線性均衡的那種),而更應該把市場(的邊界與交易規則)看是一場永不止息的政治運動(左右搖擺與反覆週期循環)

 

擺脫市場具有客觀性、合理性、不受扭曲的錯覺,是理解資本主義的第一步。

 

 

果然只有真正成一家之言的大師能夠深入淺出(覺得自己學過的經濟學原理是垃圾與死人的錯誤見解、朝聞道夕死可矣)

 

 

 

2件事 經營公司不該以老闆的利益為優先

 

他們告訴你的事

股東擁有公司。因此,公司的運作應該以他們的利益為依歸。這個主張並非單純

道德上的爭論。不同於員工(有固定薪資)、供應商(支领特定費用)、貸款銀行

(獲取固定利率)和企業其他相關人員,公司股東沒有任何定額給付的保證。股東的

收入端視公司績效而定,這點是讓他們確保公司締造良好績效的最大誘因。如果公司破產,股東就血本無歸,然而,其他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至少還能得到一些東西。因此,股東承擔其他參與公司事務的人不會有的風險,這會激勵他們追求公司績效的極大化。當你為了股東的利益來經營公司,公司會締造最大的利潤(扣除所有定額的有支出之後),對社會的貢獻也會極大化。

 

他們沒有告訴你的事

股東或許是企業的所有者,但是他們是公司流動性最高的「利害關係人」,往往最不在乎公司的長期發展(除非他們是公司的大股東,拋出持股一定會對公司營運造

成衝擊)。因此,股東(尤其是小股東,但並非僅限他們)比较希望公司策略能夠締

造最大短期獲利(這些策略付出的代價通常是減少長期投資),以及自這些獲利之中取得最大的股利(這點會使得公司可用於再投資的利潤留成減少,進一步削弱公司的長期展望)為了股東的權益經營公司,通常會削弱其長期的成長潛力

 

 

馬克斯捍衛資本主義

在股份有限與責任有限公司成立之前,商人開創事業真的要賭上自己的身家與性命- 負債欠錢要被斷手斷腳(承擔無限責任)

 

直到19世紀中期,即便創造了公司企業有限責任的概念,還需要取得皇家特許狀(Royal Charter)才能成立有限責任公司。

當時的觀念是:

1.如果公司經營者不是100%擁有公司,那麼多半會拿股東的錢來冒險與亂搞

2.非公司管理階層的股東無法監督公司的運作與決策

3.連亞當史密斯都反對有限責任的公司制度安排:無法以戒慎恐懼的方式看待公司經營的財務風險(有限責任=只賠股份,其他造成的損傷不管)

 

因此當時各國政府通常只允許那些攸關國家利益的特大型與高風險公司,可以用有限責任公司的方式經營,如

荷蘭東印度公司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utch_East_India_Company

英國東印度公司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ast_India_Company

與惡名昭彰的英國南海公司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uth_Sea_Company

 

到了19世紀,隨著工業革命,鐵路、工廠、鋼鐵與化學等大規模產業的出現,對於有限責任的需求,感覺上越來越強烈,沒有幾個人有足夠的財富可以成立鋼鐵廠或鐵路公司,於是

1844年瑞典

1856年英國

1860-1870年代西歐與北美

紛紛讓有任責任的公司型態可以成立

 

欸,時至今日只有公司負責人才有人格,公司與企業沒有品格可言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8/08/12.html

 

最早領悟有限責任攸關資本主義發展的是馬克思

減少個人投資者的風險與連帶賠償責任,才能調動新興工業與創新所需的資金

但他捍衛有限責任與股份制的理由,反而是因為「股份公司」=邁向社會主義的轉捩點=>將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有助於消滅資本家!

 

 

資本階級的死亡

如同馬克思的預言與洞見,有限責任與股份有限公司的興起,讓資本主義的生產力提升到全新的層次

 

然而出現的不是共產主義/人民公社,而是專業經理人的這個階層取代了資本家與小老闆/頭家

 

專業經理人才是主角,股東對於公司經營方式的決定權越來越小

股東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

專業經理人追求的是銷售額與公司規模最大化(=最大化個人的威望)

時至今日,目標變成公司股價與市值最大化。

 

制衡經理人與越來越龐大官僚體系的只有

1.商場上的競爭與破壞性創新

2.政府的監管(時至今日的股東行動主義)

3.勞工工會

精明的經理人總是能夠將績效不彰推給種種無法控制的因素與鑽合約漏洞

 

 

股東價值最大化是聖杯還是(經理人與大股東間的)邪惡聯盟?

解決代理問題的聖杯- 股東價值最大化

手法是

1.無情刪減各種成本與報酬率不足的投資或資產

2.透過股票回購(減少分母)與股利發放(增加分子),將獲利分享給股東

3.經理人的酬勞應以股票選擇權為主

 

經理人與大股東間的邪惡聯盟

股東價值最大化的作法導致

1.員工被無情裁員(工作外包到印度東南亞)、薪資與福利被抑制(成本轉嫁社會)

2.企業威脅政府要出走(到成本更低的國家),政府被迫降低稅率或提供補貼(不擔負社會責任與義務)

3.創造的財富由大多數人分享變成集中於少數高階經理人與大股東=>加劇收入不平等

4.利潤的重分配,導致人均所得成長率低於經濟成長率、投資佔GDP比重不增反降(往國外更低成本的地方設廠)=對國家經濟成長沒幫助

5.對於公司長遠經營也沒幫助(玩炒高股價的併購務虛)

 

理論上股東是公司的所有人,實際上股東可以隨時買賣與離場,對於公司的長遠發展反而不如員工甚至供應商與銀行來得關切!

欸,老師講得真是精準

另外小股東追高殺低,看似賺到了前與沒啥風險,實際上也錯過了公司長遠經營的紅利

 

 

世界上最愚蠢的想法

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公司就是要股東權益最大化

實際上股東可以輕易退場,所以股東是公司最不可靠的守護者!

 

英美以外的富裕開發國家,逐漸透過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手段,消除自由浮動股東的影響,並試圖創造一批公司長期的利害關係人與穩定股東

e.g.,

瑞典允許不同持股等級的股東擁有差別投票權

德國公司監理會有正式的勞工代表(=董監事)

在日本,上下游與關係企業間交互持股

 

以上措施讓長期的利害關係人能夠發揮影響力,無法輕易解僱勞工、壓榨供應商、忽視投資與在長期的短多長空中葬送企業與公司的生命力與競爭力=>得利與成就的只有中間的經理人與各單位各顯神通的打工仔

 

正如倡導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傳奇人物GE Jack Welch近年的坦承:(抽象的)股東價值(最大化)或許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想法

 

如果以誰(哪個利害關係人)在意公司的存續乃至於風險承擔/感情投入的比例來看,公司的政策應該是

創辦人/大股東(無私的那種)>員工>長期合作供應商>客戶>保險公司>長期往來的銀行>股東>投資機構>新聞媒體>政府主管機關

而非

大股東>投資機構>客戶>新聞媒體>政府主管機關>銀行>員工>供應商

 

以上利害關係人的輕重緩急優先順序的安排,決定的一家公司的格局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6559

摘錄:

過去50年來,華爾街和董事會一致認為,企業的角色在於盡一切可能最大化股東利益。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就是這個派別裡最受敬重的人物。他曾投書《紐約時報》指出,「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賺更多錢」。

 

這個心態開啟了企業堅定不懈地聚焦季營收報告。福特基金會和百事董事會成員沃克(Darren Walker)說:「股東利益優先的意識型態,造就了今日美國的經濟不平等。芝加哥經濟學派如此深信著投資人心理和執行長思維。要擺脫這種想法,並不容易。」

 

但在去年,商業圓桌會議這樣的用詞卻開始顯得不合時宜。許多執行長,包含貝萊德集團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都開始呼籲企業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企業漸漸的開始承諾對抗氣候變遷、縮減收入不平等,以及增進公眾健康。在瑞士的達佛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許多討論開始環繞著企業如何能協助解決棘手的世界性問題。

 

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史瓦布(Klaus Schwab)說:「出發點大幅改變,轉向人們對企業的期待是什麼。而不只是為股東創造獲利。

 

對於真正恪守他們崇高承諾的企業而言,他們也將需要華爾街擁抱他們的理想主義。直到投資人看重企業社會影響力的程度,與季營收報告相當,系統性的改變才會發生。

 

史丹福商學研究院政治經濟學教授麥爾霍特拉( Neil Malhotra)說:「想像一下,如果我們能像財報一樣,固定獲得外部組織評估企業對環境影響、企業勞工標準的報告,而且當這些報告造假,也像財報造假一樣同等懲罰。那麼這樣的聲明,才是玩真的。

 

 

大同的失敗是台灣許多企業的縮影與未來(好多公司都有類似的問題)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7445 

摘錄:

錯誤1 未培養接班人、股權繼承人(不積極與不正視交班問題就是錯)

錯誤2 掌門人獨寵一人,成一言堂(一言堂與定於一尊就是錯)

錯誤3 繼承者重私利、缺乏制衡(德不配位-徇私濫權追求痛快就是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