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大歷史:戰略是人類永恆的遊戲規則,懂戰略,你就能理解世界、定位他人,掌握自己的優勢
Strategy: A Histor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760
第24章 存在主義戰略
後來堅持民權運動的變成年輕人與學生(同情黑人的富裕白人),讓學生與年輕人憤恨不平的是當初立國理想與現實間的巨大落差。
上一代人成長於大蕭條、對德對日戰爭,下一代人相對舒適成長,但各種社會束縛讓人窒息(越戰、種族歧視、貧富差距),活動起頭也是訴求非暴力抗爭,但後來也陷入暴力與黨派之爭。
新的一代(戰後嬰兒潮)需要有自己的革命與反抗,讓自己的生活與存在具備意義
米爾斯與權力
Wright Mill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_Wright_Mills
為什麼在現代美國企業,菁英們無須暴力與控制,只要操控就能維持地位?(社會學大哉問),他提倡公眾和政治參與而不是無私的觀察
權力菁英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Power_Elite
這些菁英們如何透過運作維持自己的權力- 權力狡猾的面孔
- 推定的(putative)與實際的(actual)權力不同,功能和效果是兩回事
- 單單上方具備能力還不夠,還要下方願意服從上方的意願(影響力)
- 權力的狡猾在於:上方可以透過議程安排將下方的問題排除在議程之外,並且製造一種背景共識,讓下方喪失向上方發起挑戰的機會
社會學其實就是政治學=>每個人都應該努力理解自身的處境(Mills批判社會學要不講一些太狂妄的宏觀理論,要不就是講一些太微觀的抽象經驗。)
休倫港宣言
https://web-archive-2017.ait.org.tw/infousa/zhtw/PUBS/AmReader/p745.htm
作者之一海登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om_Hayden
(老婆之一是珍芳達)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6365
參與式民主的問題:
1.頻繁的討論中,誰也不敢下結論
2.任何積極主動的行動被質疑視為篡奪民主
3.人們處事溫和且不願冒風險,追求的是社會參與而非革命
英勇的組織者
Saul Alinsk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ul_Alinsky
一樣批判當代社會學不食人間煙火
要改變惡劣環境,需要營造出自己的社區、社團和組織,透過遊行抗議(挑釁、惡作劇)等活動項目標施加壓力。
不完美的社區
變革意味著運動
運動造成摩擦
磨擦造成熱與衝突
1.怕熱的不要進廚房=>適任的社會運動領導人不多,而且好球帶很窄
2.民眾抗拒衝突,遑論弱勢更難以團結與自律(可悲之人有可恨之處)
3.自下而上的運動方式有其侷限性(中下階層有其優先順序與因應之道,在道德上不見得黑白分明)
第25章 非裔民權運動
金恩認為,權力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用來達成創造一個人人有如兄弟般的社會(非暴力手段)
然而對於Stokely Carmichael 而言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okely_Carmichael
權力就是目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lack_Power:_The_Politics_of_Liberation
非暴力=不抵抗,妨礙了非裔爭取權力,鼓吹分離主義與成立黑豹黨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lack_Panther_Party
革命中的革命
在由公司權利和漠視民眾所構成的政府體制下,美國窮人和第三世界都是受害者
向洋基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帝國殖民主義)宣戰的Ernesto Che Guevar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e_Guevara
論點是
1.人民力量可以戰勝鎮壓的反動軍隊
2.不一定要等到條件成熟才發動革命,起亦可以創造條件
3.在不發達的美洲,武裝鬥爭的根據地是農村
Che Guevara是一個極有魅力的政治人物,可惜缺乏政治理性,沒有結成有效的政治聯盟,也沒有想過需要行政組織與地方領導來面對群眾。
暴力的幻影與辯論
寫出休倫港宣言的海登認為:除非你能夠證明-不是用語言、也不是用理論,而是用實際行動-讓越戰停止/消滅種族歧視,否則不應該去譴責那些等不及和平到來而採取暴力的人。
要反抗不公的社會制度、那個操弄權數與追逐名利的社會。
鄂蘭的反對意見是:使用暴力只能破壞政權,而無法建立政權;美國是個法治社會,使用暴力反抗政府絕對錯誤。
隨著從越南撤軍、結束徵兵,美國在政治上的角色不再那麼有害;人們學會不再相信菁英主義、等級制度和警惕官僚主義;年輕左派自決和解放的語言被轉用到同性戀者與婦女等團體上。
給年輕行動者的信
https://www.amazon.com/Letters-Young-Activist-Todd-Gitlin/dp/0465033067
1.放遠眼光、講究策略
2.社會運動不是表達自己或是隨心所欲
3.社會運動必須在歷史的範疇內討論或實施,而非在(政治/經濟或社會的)門外敲打
4.抓住機會煽動大眾(潛在)的信念與情緒
5.激進行為通常只是發洩情緒,讓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稍有希望
第26章 結構、典範、話語和敘事
我不是先知。我的工作是開窗破牆。
Michel Foucaul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chel_Foucault
這一章令人腦洞大開
極權與威權可以透過宣傳破壞人們對於問題的理解與認知(人的認知與注意力有限)
自由主義的回應是:無論人的認知如何有限與受限,最好的辦法是開放各種思想的可能性,分享各種的經驗與案例。人類的希望存在於思想的自由市場當中,多樣性和多元化的自由競爭與相互激發,而非將單一觀點強加於人。
媒體與學界的責任即在於- 報告和分析盡量客觀。
大哉問是:人在什麼情況下會認為事物是真實的?
三人成虎、一個謊言說上100次就會成真!
高伯瑞的傳統智慧 先天的價值判斷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Kenneth_Galbraith
指涉具有可接受性、任何時候都會被接受的觀念(common
sense)
人們所認為的真理和想法的便利性、自尊心或價值觀有密切關聯
以傳統智慧充當檢驗工具,確認各種奇特想法或觀念是否可持續或會破壞穩定
孔恩的典範科學革命 後天的摸索與否証
信念會受到根本性的非理性因素或認知所影響
如果沒有一套相互關聯的理論、方法論的信念,以進行選擇、評價和批評,那麼不可能進行科學探索(典範不見得有害或會誤導)
科學革命與典範轉移=觀念激進派和守舊派兩者間的衝突(重點不是哪個觀點比較真實,而是哪個有比較多的信眾與被執行)
哲學的追問,科學的革命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20/10/12.html
科學思考的九堂課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20/11/12.html
傅柯的真理認識論(episteme)- 權力即真理
後現代主義觀點- 知識與真理不是客觀存在! 知識與真理與權力密不可分。
在古早迷信年代,神明的代言人(祭司)或是宗教經典教義說的就是真理
在
接下來隨著資本主義與工業革命的到來,一個塑造知識與真理的機制出現了:透過學校教育或工廠行政體制控制個人行為與思想的機制,把人民打造成合格的士兵、工人與官僚、稱職的螺絲釘。
在所謂的公民社會當中,存在各種形式的控制,這些控制的法則(rule)=真理
公民如果想要自由地思考何謂真理,某種程度就是要擺脫各種後天社會法則的控制=反抗既有的權力。真理知識其實是鑲嵌在當下的詮釋何謂真理與知識的權力架構中。
欸,腦洞大開,也只有本身是個同性戀的傅柯才能如此深刻地看見這點
也難怪父母/長官總是覺得子女/部屬是錯的,除非願意放下身段(權力)、平等地站在孩子/部屬的立場思考;話語權其實正是塑造何謂真理與知識的過程。
敘事與詮釋
如何敘事或詮釋,正是一種思想與權力的鬥爭
心理學家把敘事當成一種治療手法
律師或被告用敘事來感動陪審團、改變法官觀點
和真正戰鬥相比,人們更願意進行敘事性的唇槍舌戰
大眾也開始更意識到背後的政治正確與否
印地安原住民反對好萊屋牛仔片
義大利人反對黑幫電影
政黨與各種組織越來越擅長利用各種媒體、網軍帶風向去影響那些本來不認同或支持的群眾。
權力鬥爭=爭奪塑造群眾世界觀的鬥爭
選舉勝敗取決於哪一方敘事較為成功...
第27章 種族、宗教和選舉制
打官腔就是為了縮小群眾思想的範圍。
喬治歐威爾
對於大眾傳媒影響力的研究顯示
1.改變民意,讓其違背本意朝向另一方發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黨內成員可能很投入,但多數目標受眾不在意、漫不經心,因此關鍵資訊難以有效傳達到目標受眾
3.人們對於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抱持冷漠疏忽,直覺排斥那些與自己立場相左的觀點(活在舒適圈與同溫層中)
4.朋友圈的影響力大於大眾媒體,政治說服取決於當事人所處環境
5.說服的力量=負面意見與阻力小+可靠消息提供確鑿證據+歷史敘述與認同強加在專注的選民
新政治(靠競選而非暗殺的那種)
https://www.amazon.com/New-Politics-Expanding-Technology-Manipulation/dp/B0017DAPAE
投票、行銷、電視辯論與電腦應用,取代抗議遊行、社區組織撼動舊的菁英階層
推銷總統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Selling_of_the_President_1968
競選操盤手
Lee Atwat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e_Atwater
競選有如摔角,兩個強悍的人在打鬥的過程使用戰術與欺騙來獲勝
要深入了解己方和對方候選人的長短處,為各種情況找出自圓其說的邏輯與說辭
永遠的競選
1.在每天的即時新聞中保持一定的熱度,一但出現負面新聞就要透過相對應的正面新聞來因應
2.利用對手的負面新聞加以痛擊,(民心)收益比自我推銷更大(否定式競選,選民留意負面資訊而非正面資訊)
3.以上daily base的投入不亞於長期的政策形成與政府運作(幕僚當中的網軍與新聞關主導了政策)
韋伯意在以責任倫理去阻止人們為了追求烏托邦目標而冒險。如果他還在世就會發現,要為攻擊極權主義辯護是件相當有難度的事情。無論左派還是右派,這是烏托邦革命者的勝利,他們建立先鋒黨奪取了政權。少數的成功者(列寧、毛澤東和卡斯楚)被崇拜為英雄主義戰略家。他們的成功得益於其先見之明、對理論的把握、解決問題的能力、發現並抓住凡人錯失的機會後所表現出來的奉獻精神,以及被淡化了的環境因素和因為敵人的失誤而給他們帶來的好處。
西方的自由民主國家拒絕了這個模式。他們承諾踐行法律、排斥個人崇拜,由此透過反對極權主義,來認清自我。可以推想,限制強權會使得政治策略的效用受到限制。憲法必須得到尊重,官員的任期必須有效,媒體必須抵制用虛假理由來消滅對手的行為和言論封鎖。這樣不但能降低一黨統治的可能性——由一群占主導地位的人來統治另一群人,而且也是解決爭端的最終方案。
其結果就是,雖然政治鬥爭不斷,但它們是不確定的、克制的。雖然施展範圍有限,但戰略是必須存在的。一次選舉還沒結束,下一次選舉就已經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了。立法程序必然會遭受影響、質疑,甚至還有可能被廢除。社會運動和反動運動都會在其內部出現分歧。
民權運動和福利國家就是這麼運作的。正常的政治經驗一般都比較溫和且時常失敗。並不是所有的選戰都能取得勝利,資源會限制成果,最扣人心弦的故事往往只是暫時,聯盟是脆弱的,承諾過多,最終只能聽天由命。最美好的目標有可能遭到誤解,最好的立法可能會受到干涉,最出色的候選人也可能犯下愚蠢的錯誤。當事情在進展的過程中遇到挫折,人們總是先去關注負面的個人品行,而不是關注問題本身。這也許不是倡導進步的實用主義者心裡所想的,因為他們希望找到一種超越社會分裂的手段。相反地,政治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不負責任,甚至是離譜的行為。然而,從另一種意義上看,這又是一種避開倫理最終目的的邏輯。這種亂糟糟、激怒人、無止境的政治活動反映了責任倫理邏輯的局限性。
欸,作者每章結尾寫出的評論實在是令人佩服與望塵莫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