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0日 星期六

佛畏系統(4)-情感人生篇

佛畏系統:洞察事物背後的規則,在不確定時代做出對的選擇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39305 




第四章 情感人生系統


你和你的渴望

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種有明確的目標

e.g., 收入從百萬到千萬;體重從90到60


另一種不是明確的目標

e.g., 想成為音樂家、出國留學



願望有兩種

一種是欲望與需求(desire),肚子餓要吃東西,想吃拉麵=>吃到了麵不會改變的價值觀(我還是原來的我)

另一種是渴望(aspire),e.g., 成為一個懂欣賞音樂的人,價值觀與人生觀會改變


價值觀≒「我喜歡什麼」和「我想要什麼」


價值觀(偏好)不變的願望≒你是一個“理性人” —— 而經濟學中理性的意思,就是你對事物的偏好是固定的。決策就是做選擇,根據什麼選擇呢?歸根結底是根據你的價值觀選擇。


這麼說的話,想要成為會欣賞古典音樂的人,這件事因為涉及到了價值觀的改變,就不是理性決策了。

有個以色列女哲學家叫埃德娜•烏爾曼-瑪格麗特(Edna Ullmann-Margalit),現在已經去世了,她在 2006 年寫過一篇文章 ,說人生的很多決策其實都不是理性的,因為人的價值觀會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zOdIio4sZw 


比如說有個人,本來過著自由快樂的單身生活,每天下班想打遊戲就打遊戲,想學習藝術就學藝術。後來他遭遇愛情,就結婚了,然後就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要不要孩子。


他觀察自己身邊那些有孩子的人,覺得他們的生活實在太辛苦了,而且很沒意思!簡直都是孩奴。因此並不十分想成為一個父親……但是既然結婚了不生孩子好像也不對,後來他還是跟妻子生了一個孩子。


可是當他把孩子抱在手裡的那一刹那,他的感覺完全變了。他突然覺得,當父親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生孩子之前的你和之後的你,是兩個不同的你,有兩套不同的價值觀。

那之前的你,又怎麼能理性決定要不要成為之後的你呢?


這簡直是一個悖論。耶魯大學的哲學家 L. A. 保羅,提出一個“維吉麥原則(Vegemite Principle)”。維吉麥是澳大利亞的土產,是一種食物醬,可以抹在麵包上吃。這個原則說,如果一個人從來沒吃過維吉麥,那你不論如何向他描述維吉麥的味道,他都無法判斷自己到底喜不喜歡 —— 他必須嘗過之後才知道那種感覺。


看別人帶孩子,哪怕你幫別人帶過孩子,都不能讓你真正體驗到,擁有自己的孩子,是一種怎樣的感覺。聽不懂古典音樂的人,怎麼也理解不了欣賞古典音樂是怎樣一種享受。


那你說一個連薛定諤方程都不會解的人,又憑什麼說渴望成為物理學家呢?如果人的行動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觀,你又如何能想要改變自己的價值觀呢?


這個渴望的悖論,直到 2018 年才被芝加哥大學的一位女哲學家,艾格尼斯•卡拉德(Agnes Callard),給解決。


卡拉德寫了一本書叫《渴望:成為的自主過程》(Aspiration: The Agency of Becoming)[3]。


卡拉德的答案很簡單:人生本來就是這樣的。


渴望,不是一個理性決策的過程,但也不是什麼事情發生的一瞬間就把你改變了。渴望是一個逐漸的過程。


一開始你並不十分想成為父親,你一聽古典音樂就睡覺。但是成為父親這個前景的某一方面打動了你,某支曲子的某個段落打動了你,你看到了那個“新的你”的可能性,你模模糊糊地覺得那是一個“更好的自己”。這就是渴望。


“新自己”的價值觀和“舊自己”是不一樣的,但是因為你渴望成為新自己,你就採取了行動,準備接受新價值觀。可能你會主動去瞭解古典音樂,你懂得越多就越能欣賞,你逐漸變成了一個愛好古典音樂的人,你的價值觀就變了。


體育、藝術、慈善、信仰、包括品酒 —— 世間凡是有門檻的愛好,都是這麼培養起來的。


從對價值觀的改變這個意義上講,“需求”是 “want to”,而渴望則是 “want to want to” —— 是你想從一個想聽通俗歌曲的人變成一個想聽古典音樂的人。


我要強行用數學語言給你形容的話,需求是對現狀的改變,是現狀的一階導數;渴望是對需求的改變,可以說是現狀的二階導數。


而二階導數是不太容易說清楚的東西。你問一個人為啥好好的突然聽起古典音樂來了,他要跟你說“古典音樂有一種深刻的美感,我要體會這種美感”,那肯定是吹牛,他這時候其實還欣賞不了那種美感。所以他更可能說“我聽古典樂是為了獲得放鬆的感覺”,而這其實是刻意的輕描淡寫。


他其實是在渴望。哲學家比他自己更瞭解他。


我們很慶幸人有渴望的能力。如果沒有渴望這種機制,每個人都會一直沉浸在自己現有的價值觀之中,不願意探索新的價值觀,這樣的世界就太沒意思了。


哈拉瑞在《人類大命運》裡說人沒有決定自己喜歡什麼的自由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7/09/15.html 


現在看來他這個說法是不對的。他沒有考慮到“渴望”。


我看這個渴望理論能解釋很多事情。


什麼叫青春呢?青春就是充滿渴望的那個狀態。


年輕人沒有穩定的價值觀。他們有很多偶像,他們追逐明星,他們想成為各種各樣的人 —— 他們其實並不完全理解那些偶像人物做的事情。但是他們勇於探索。他們並不知道那個所謂更好的自己是什麼樣的,但是他們反正不想停留在現在的自己這個狀態,他們不論如何都要超越自己。


劉邦和項羽觀看秦始皇的儀仗隊,十分羡慕,其實他倆那時候並不知道當皇帝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但是一個說“大丈夫當如是”、一個說“彼可取而代之”!青春少年就得有點這樣的勁頭。


而探索總是有危險的。比如有個人原本的價值觀是“歲月靜好、賺錢養家”,在銀行有個收入很好的職位……有一天,他突然煥發了第二青春,產生了當藝術家的渴望。為此他決定從銀行辭職,全職學習藝術。


可是學藝術是需要時間的。在舊的價值觀已經不好使、新的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的時候,這個人對藝術的決心並沒有那麼堅定。他會有一段迷茫的狀態。


所以青春總是跟迷茫聯繫在一起。


什麼是“中年油膩”呢?就是這個人的價值觀已經定死了。他再也沒有了渴望,他認為他的價值觀就是最好的了,他所有願望都只不過是欲望,他鄙視其他一切價值。


不再渴望,是青春徹底死去的標誌。


“渴望”理論告訴我們,人生的重大決策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裡說,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 那你可能會說,為什麼城外的人不問問城裡的人為什麼想出來呢?為什麼大家在結婚之前不好好做一番計算呢?


因為這不是一個純理性的決策。一旦遭遇愛情,你的價值觀就變了,你就不是以前的你了 —— 以前的你,不能給以後的你拿主意。


上大學選專業,到底是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還是選一個賺錢的專業呢?“渴望”理論告訴我們,上大學之前的你,其實並不完全知道受到專業訓練之後的那個你喜歡什麼……你真正應該選擇的其實是變成什麼樣的人,而不是單純的愛好和賺錢。


讓人產生渴望的那個最初契機,可能是非常渺小而又模糊的。但是你感受到了一個召喚,你想要去追求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你意識到自己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你產生了渴望。


正是因為有了渴望,我們才可能擺脫那個“舊自己”的價值觀的束縛。

人生中的選擇不僅僅是“根據價值觀選擇”,而且有“選擇價值觀”


納粹集中營裡活下來的那位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曾經說過,自我實現是自我超越的副產品。人應該追求自我超越。超越之後是什麼狀態,你其實並不知道,不知道就對了。你就是想成為一個自己不知道的人,一個現在的自己理解不了的人


還記得《權力的遊戲》裡那句臺詞嗎?布蘭問他的父親:“一個人如果害怕,他還能勇敢嗎?” 回答是:“人在害怕時候的勇敢,才是真的勇敢。”


如果你不完全知道一個地方有什麼,還能去那裡探險嗎?你不知道會有什麼的探險,才是真的探險。


現在的你理解不了的自己,才是真正值得你渴望成為的自己。



大人物不走直線路徑


你注意過沒有,中美兩國人民對人才的期許有個系統性的差異。中國人鼓勵學生或者同事,一般都是說“你要好好學習”“你要像XXX一樣”“你要考個好大學”“你要找份好工作”,這些要求不但非常具體,而且都是讓“你”變成一個榜樣化、標準化的人。對比之下,美國人鼓勵別人的時候總愛說什麼“你要做你自己”。


這其中有社會文化的原因,美國人更講個人主義。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美國人說的太虛了,評價人才就是要有具體要求才行 —— 如果連大學都沒考上,說什麼“做自己”不純屬自我安慰嗎?


不一定。這裡面還有個格局的差距。中國人自詡最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但人才觀格局太低。



當代中國對人才培養的注意力都集中在 30 歲之前,而且是年齡越小越重視。


對於還在上幼稚園上小學的孩子,我們不但不惜重金聘請名師給補習、期待他們有各種天賦,而且家長本人還要親自指導、直接干預。可是到了中學,家長就指導不了,只能搞搞後勤了。到了大學就只剩下鼓勵。等到人才大學畢業之後,很多家長就會勸他別努力了,趕緊找個安穩工作,老老實實上班等著升職加薪別惹事,買房結婚生小孩……然後等生出小孩,再來新一輪培養。


這個充滿關愛之情的人才觀,其實是個燕雀之志。規劃來規劃去,其實是在設定一個最保險的人生路線。各種不計成本的高投入,只不過是為了一個平庸的目標。


你考清華北大就為買房子生孩子嗎?中國的英雄豪傑都哪去了?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中國需要的不僅僅是這幫整天研究升職加薪的人,中國還需要能治國安邦、經天緯地的大人物。古代讀書人都要講個“修齊治平”,認為人才就得做大事,但是現在我們對“做大事”研究得太少了。


說得直白點,當今的人才觀,都是“打工者心態”

社會上都有些什麼位置、哪個行業掙錢多、哪個職位待遇好,我就爭取去成為這樣的人。公務員穩定可是程式師收入高,那我就得在穩定和高收入之間做個取捨……這種心態出來的人再厲害也不過是一隻優秀的綿羊,還不如幾十年前受教育程度很低的那一代人敢想敢幹。


打工者人才觀的本質是把人變成標準化的產品,去填充現成的位置,是削足適履。大人物的成長,可不是這樣的路線。偉大的國家不可能全靠打工者建成,我們需要一個更高級的人才觀。



哈佛大學的陶德•羅斯(Todd Rose)和歐吉•歐格斯(Ogi Ogas)的這本《成為黑馬:在個性化時代獲得成功的最佳方案》(Dark Horse: Achieving Success Through the Pursuit of Fulfillment),描寫了一種關於大人物的人才觀。這本書是他們一項歷時多年的研究 —— 叫“黑馬專案(The Dark Horse Project)” —— 的總結。兩人專門調查各行各業的大人物,看看他們是如何有了今天的成就,想從他們的成長經歷中找到共同點。


我們精英日課專欄的讀者很熟悉陶德•羅斯,他 2016 年出過一本書叫《平均的終結》,我們專門講過。羅斯這兩本書的思想一以貫之,那就是人才不應該是標準化的產品,沒有固定的成長路線:高級人才是自由發展的產物。


什麼叫標準化呢?比如你要培養一位女子鉛球世界冠軍。你判斷她肯定要有很強的上肢力量,於是你就從青少年中就開始選拔,專門挑那些具有男子體格特徵的女孩訓練。這沒錯吧?這正是前蘇聯培養鉛球運動員的模式,這個模式的確也能出世界冠軍,但是世界冠軍並不是只有一個模式。


2016年裡約奧運會女子鉛球金牌得主,美國黑人選手蜜雪兒•卡特(Michelle Carter),就完全不符合標準化的選拔標準。她的身材曲線很優美,並不男性化。她在高中、甚至在大學的時候,上肢力量都不強,連一個俯臥撐都做不起來。蘇聯肯定不會選她,幸虧美國不搞舉國體制,才沒有埋沒這個人才。


黑馬專案中所有的人才走的都不是直線。有的人上學的時候表現不行,甚至輟學,後來竟然成為了某個領域的專家;也有人原本在一個領域做得很好,突然就不想幹了,結果轉行做得更好。像這樣的故事會讓人擔心其中有沒有“倖存者偏差” —— 畢竟“黑馬專案”這個選題選的就是……“黑馬”,而黑馬的定義就是那些出乎意料的獲勝者。有沒有可能書中這些人物都是特例呢?有沒有可能大多數不走尋常路的人都失敗了呢?


好在還有別的研究可以和羅斯這個研究互相印證。大衛•愛潑斯坦(David J. Epstein)有本書叫《範圍》,就提供了更多的證據。一方面是像公司 CEO 這種級別的人物,統計表明他們的確往往都是大器晚成,嘗試過很多不一樣的工作。一方面那些敢於跨領域嘗試不同工作的人,最後結局也的確是比一般人更好。


比如有一項研究追蹤了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地區學生的職業生涯。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學生們高中時就要選定自己的專業,一直到大學都是上對口專業。但蘇格蘭正好相反,學生們在大學頭兩年都不需要選專業,到了大三才分專業。結果跟蹤研究發現,定型越晚的人,越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收入也更高。而那些早早定型的人則最好工作一段時間趕緊換個專業 —— 統計表明換專業能讓他們的收入增長速度加快。


這個普遍規律是如果你一開始就想好了這輩子要做什麼,你不太可能取得特別大的成功;反而是一開始走錯了,後來才找到人生目標的人,更容易取得高水準成功。


真正的人才,都有黑馬的氣質。那黑馬氣質都是什麼氣質呢?


羅斯和歐格斯找到這些黑馬的共同點並不包括什麼“特立獨行”“叛逆精神”那些,其實黑馬有各種各樣的性格,有很多人都是非常溫順的。書中總結了幾點,在我看來,最主要的黑馬氣質就是兩點。


第一是黑馬總是在追求“做自己”

這些人不問這一行好不好找工作、這個工作掙多少錢、這個職位的地位高不高,他們也不問社會需要什麼人。他們問的是“我到底喜歡做什麼”。他們更在意對工作本身的享受,他們想要一種“滿足感” —— 不是因為收穫而滿足,而是做這件事就很滿足。他們不是因為卓越而滿足,而是在滿足中達到卓越。


第二個特點是黑馬沒有長遠的目標

標準化思維總是樹立一個長遠的目標並為之奮鬥。如果你認為金融工作最厲害,那你就要先考上一所 985 院校的金融專業,最好再去國外留學幾年,然後拿著亮麗的學歷加入一家頂尖金融公司,一路努力拼搏最後成為一個成功的金融人士……這樣可以是可以,但是這是金融打工者的攻略。


事實是你去看看那些最厲害的、說了算的、對市場有影響力的金融人士,他們並不是這條標準化流水線的產物。他們有的大學學的是歷史,有的學哲學,有的以前是物理學家或者數學家,有的從小愛好賭博……他們是自己用五花八門的方式折騰出來的。


經歷複雜思想才能複雜,思想複雜才能想大事兒 — 經歷簡單思想簡單的都是工具人。


但黑馬們並不是為了複雜而複雜,他們只是在探索。


這個道理是你不太可能大學一畢業就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那些一直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的人並不是早早知道了自己想幹什麼,而是根本沒想過自己想幹什麼。連想都沒想好的人,又怎麼能幹好呢?


那你說為了“做自己”而選擇工作,這是不是不夠理性呢?不理性就對了。人生的重大決策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


芝加哥大學的女哲學家艾格尼斯•卡拉德(Agnes Callard),2018年提出了一個理論叫“渴望理論”,說現在的你,並不知道未來的你喜歡什麼。人的價值觀是會變的。


所以黑馬們的策略是走一步看一步,他們不講長遠目標,只有近期目標。近期目標符合你現在的價值觀,想方設法完成這個目標,完了幹什麼,那時候的你自然知道。每次選擇一個自己最關心最適合最能取得滿足感的專案去做,從一個個局部最優中尋找全域最優,這才是不確定世界中的最佳路徑策略。



羅斯強烈批評了標準化思維,但是我們也得知道,這個批評只在今天才成立。標準化思維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過去標準化的生產方式的產物。要是生產就是同樣的流水線同樣的操作流程,那人們就必須得步調一致才行。機械化生產方式本來就是讓人去適應機器,而不是讓機器適應人。


但是現在已經不同了。人工智慧、機器人和 3D 列印正在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標準化的事情應該都交給機器去做。現在連製造業都越來越講個性定制、講創造性、講多樣性合作,每個人做什麼事情都得做出自己的特色來才好。這種社會分工要求人是一個一個的、而不是一批一批的。你做的跟老張老李他們做的都不一樣,這個工作才值得讓你做。


所以標準化只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插曲。古代人不講標準化,未來的人也不會講標準化。標準化思維是按照固定的模式批量生產人才,事實證明那樣的人才既不快樂也不厲害,都是教育工業化製造的殘次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發揮自己的個性,這並不是對人的一種祝福或者一種願望,而是一個要求。


真正的奢侈是冒險,真正的富足是自選探索方向,真正的優秀是藐視標準,真正的自由是個性發揮。英雄豪傑應該人生由我,偉大的國家應該人人如龍。



才華和野心


一個從小到大心苦讀書、考試,取得博士學位,擔任兼任教師,月收入五六萬

國中同學成績不如他,一路玩,野雞大學畢業後,出來作生意,月收入數十萬


學歷與收入正相關,但高學歷不保證高收入

民主與繁榮亦然=民主與繁榮正相關,但民主不保證經濟繁榮


財富的分配是個傳遞信號與獎勵的機制=你「做」什麼,比你「是」什麼更重要。

想要很多錢,要去做跟賺錢有關的事情與工作

而很多高學歷或自傲的人,不願作事或為錢低頭,有才華≠能作事


小說 那不勒斯故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8950 


莉拉有天才的才華,但是卻沒有取得任何成就,原因是?

1.缺少追求名利的野心=>享受自己的才華

2.要賺錢=要跟世界各路人馬接觸,虛心接受遊戲規則、耐心跟人合作、苦心作各種繁文縟節、忍受各種無理的規矩與刁難

3.世上多數凡人,為了個人名聲/利益與成就,而妥協、裝模作樣與自欺欺人


才華高/野心小=>讓人親近的大師

才華低/野心大=>算計他人的小人、自我感覺良好的笨蛋

才華高/野心高=>狂人/大咖

才華低/野心小=>小確性的鄉民


人生而在世,有野心不是壞事,但要修練心性、預防自己走火入魔



千金一諾

誓詞是無條件的自我約束(合約是雙方的約束)

為什麼有人願意自己束縛自己?


可以從「心」、「靈魂」與「大腦」的角度來看


「大腦」與理性思維的角度來看

依據賽局理論,誓詞=釋放訊號,確保對方能夠相信自己,本質上自己也可以獲益


從「心」與渴望的角度看

人生最大的渴望是”被愛”,想做個值得被愛的人,你得愛人;有心你的生活才有目的。


從「靈魂」與道德的角度看

道德與靈魂決定有些事不能作、有些是必須做,世上沒有文明或民族會讚揚那些從戰場逃跑與出賣朋友的人。道德具有某些價值判斷,有了靈魂才有是非對錯的判斷標準。


心與靈魂的系統一,通常高於系統二的理性思維

心的最高追求是愛,靈魂的要求是作正直的事,這就是誓約的來源。


父母與子女、朋友同袍、人與事業之間的愛=把自己生命的某部分奉獻出來


誓約帶給人痛苦,卻也給了一個人身分認同、責任感與生命/生活意義。

免於恐懼的自由(不用作OO)是低層次的自由

能夠主動選擇去作OO的意志,才是高層次的自由

自由不是沒有限制,而是主動去選擇接受哪些限制


強大的誓約=品格與讓人變得更加強大。



婚姻是什麼


婚姻可能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美國的資料顯示,幸福的婚姻不到一半;25歲之前就結婚,得到壞結局的概率更大,而身處壞的婚姻中,你得病的概率增加35%,預期壽命減少4年。


然而吊詭的事情是:結婚需要理性判斷,但結婚的決定是依據心理與靈魂的感覺與使命召喚的誓約- 婚姻是二人的關係與每個人的自我之間的鬥爭


婚姻關係大約分成七個階段:

  1. 一見鍾情(喜歡=意外+熟悉);
  2. 想要瞭解對方、想著對方是什麼樣的人
  3. 對話與約會;這種對話講究分寸與節奏,話題越來越深入- 各自的人生經歷、快樂與痛苦的記憶。 熱戀=進入心流狀態,電話一講好幾個小時
  4. 燃燒(第一次親密接觸),正式確定戀愛關係——這是雙方對對方的印象最理想化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你覺得對方越完美,將來你們的婚姻就越長
  5. 危機——兩人不會永遠都越看對方越理想,彼此的本性與缺點都會暴露出來。每一個好故事裡都有危機階段;
  6. 原諒:彼此的關係與信任必須夠強大,才敢指責對方與原諒對方。一方願意原諒,一方願意改變,關係才能進入下一層;
  7. 融合,當個人的自我能夠讓步於二人的關係的時候,你們就可以步入婚姻了


正式決定結婚之前,你還需要最後一次理性的考慮——

到底要不要跟這個人結婚,理性層面核心問題是

  • 你願不願意為了婚姻而放棄自己對生活的控制權?
  • 你愛個這人,愛到一輩子願意跟他聊的程度?


最後結婚前的三個問題

1.道德,這個人是不是你可以接受的好人

如果你從內心鄙視這個人,那這個婚姻無論如何都不能維持

2.對象的性格是?

一個人小時候,從18個月大開始,父母對他照料的情況,跟他一生的情感生活都有莫大的關係

「安全型」約有60%的人屬於安全型,跟愛人相處放鬆自在,其中90%都會結婚,離婚率低至21%;

「焦慮型」害怕失去親密關係,跟愛人相處反而緊張焦慮

「回避型」的人為了不受傷害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跟別人建立親密關係,結婚率只有70%,而結婚之後離婚率高達50%。

大多數人都是選擇跟自己同一類型的人結婚

3.你對這個人的愛是哪種愛

希臘人把愛分為三種:朋友之間的愛,你喜歡他是因為他是個有趣的人,跟他在一起覺得很好玩;男女之間激情之愛,這個愛讓你深迷對方;無私的愛,崇拜的愛

結婚,三種愛都有才行


結婚後的現實

15%的婚姻,兩人關係一直都像初戀一樣美好,一天不見甚是想念,激情永不消散——完美姻緣中的妻子,需要把自己父親扮演的那個理想丈夫形象投射到自己丈夫身上,而丈夫得強烈相信愛,同時又強烈需要愛——最好是有個特別美好的同年,但後來又失去了某個親愛的人

大部分婚姻是湊合著過,很多婚姻是陪伴式的,沒什麼戲劇性也沒什麼激情,好處是雙方都比較自由

但是我們還是應該追求完美的婚姻,結婚不是為了湊和,是為了愛,是我們內心就想要跟另一個人融合

事實上不管對方是個多麼好的人,婚姻終究會限制你的個人自由——結婚就意味著你的生活被人入侵了,你始終被不間斷的監控,你身邊一直有個人對你做出各種評判,你的所有缺點——即便你沒意識到,也會暴露在對方的火力之下——所以婚姻是對你的教育,婚姻能不能搞好,取決於你願不願意被改變!

良好的婚姻中,兩個人必須都失去一部分自我,讓位給婚姻關係。關係比個人重要,這就是美滿婚姻的秘密。


從這個意義上,婚姻是第二座山,你在實踐誓約的過程中慢慢改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



但是人終將老去

有的少年不想放棄撒嬌的權利。有的青年會在六一兒童節發朋友圈慶祝。有的中年倔強地命令自己每年跑兩次馬拉松。現代社會的整個情緒是大家假裝都還年輕,誰也不會老。我們喜歡聽未來生物技術能延長壽命的預測,我們強調終身學習。

但是人終將老去。“不老”只是一種 wishful thinking。人類預期壽命的提升速度衰減得很快,未來也許會有新的突破,但是我不太相信現在活著的人之中有很多人能堅持直立行走到 135 歲。自然規律終究會在某個程度上起作用。也許你當年是「十歲裁詩走馬成」,你曾經在每個房間裡都是最年輕最聰明的人,可是總有一日,你只能看著別人「雛鳳清於老鳳聲」。

現實是我們不能總回避衰老,我們應該學會正確面對衰老。這一講咱們說幾個有關衰老的新研究,也許你能從中獲得一點新的認識。

好消息是你不會像你的父輩老得那麼快

這期間發生了什麼呢?這裡面沒有任何神奇的效應,跟基因突變什麼的沒關係。你老得慢是因為你生活條件好。


有一項芬蘭的研究,對 1910 年代出生和 1940 年代出生的兩代人進行了長期的跟蹤調查 [1]。兩代人都在 75 歲和 80 歲的時候做了體檢,然後對比記錄,發現1940 年代出生的這一代走路速度更快,手的握力更強,小腿力量更足,語言流暢性更好,大腦反應得分更高。他們更能獨立完成像洗澡和穿衣服這樣的日常活動。還有其他研究得到了同樣的結果,人真的是一代比一代活得年輕。

現在的 70 歲,就如同過去的 60 歲。


而科學家分析,對身體影響最大的因素是營養。芬蘭在 1943 年成為世界第一個給學生提供免費午餐的國家。那一代人從小吃得就好,自然長得就好。這表現在他們的體型更大,身體更靈活。當然成年以後的生活肯定也有作用,最起碼新一代人的醫療水準更高。


對大腦來說,基本上唯一的影響因素就是受教育的年限。新一代老人之所以腦子更好使,是因為他們普遍接受了更長時間的教育。他們二十來歲的時候正好趕上大學教育普及,而老一代普遍沒上過大學。但是老一代之中上過大學的那些人,他們到老的時候腦子就如同新一代一樣好使。


這是令人鼓舞的結論。“受教育”不是舉行什麼神奇儀式對大腦做手術,我們完全可以把終身學習視為增加受教育年限 — 這就意味著你可以主動讓自己老得慢一點。


真能讓人長壽的藥現在還沒有靠譜的,但是有些經過科學驗證的方法可以幫你延緩衰老。


一個是走路。注意不是那種悠閒地慢走,對健康作用最好的走法是快走:速度要達到讓你有點略微喘不上氣來才好,得走出汗來才算達標。最好在戶外走,順便曬曬太陽,建議每天 30 分鐘。


一個是間歇性斷食。你可能聽說過用老鼠做的實驗,每頓不給喂飽能顯著延長老鼠的壽命 —— 但是人不是老鼠,人的壽命本來就很長。不過仍然有一系列的研究支持間歇性地斷食這個做法。現在最流行的方法叫“5 : 2 飲食法”:每週七天之中,你選五天正常吃飯,兩天節食。節食的日子中一天只攝入 500 到 600 卡路里,而且最好有 14 到 16 個小時的隔夜禁食。有研究表明這個方法能對抗II型糖尿病和老年癡呆症。


一個是運動。40 歲以上的人每年流失 1%的肌肉。上力量上強度的有氧運動對肌肉有好處,比如說划船或者負重訓練。跑跑跳跳的無氧運動則對骨骼密度有好處。如果你的關節能承受得住,建議每天蹦跳十到二十下。


一個是讀書。沒錯,讀書也能增加壽命。耶魯大學有個研究認為每週閱讀時間超過 3.5 小時能讓你增壽兩年。但是注意是讀書,不是讀報紙雜誌、更不是讀手機,可能是因為沉浸感不一樣。哪怕每天讀 30 分鐘也有好處。專家建議睡前讀,讀不進去的話至少有利於睡眠。


一個是繼續工作。如果工作不太累,最好晚點退休。工作能帶給你社交互動,能給你一個目標感……最起碼能讓你每天都動一動。


一個是學習新東西。並不是這個東西非得對你有什麼實用價值,現在的目的是鍛煉大腦,讓你的神經元再長一點新的連接。有的人學做新菜,有的人學唱歌跳舞,這些都行。關鍵字是「新」:書法、老幹部體詩詞、廣場舞之類的老年大學項目沒啥意義。


還有些別的。比如多做好事,為社區做貢獻。白天可以小睡片刻,但是以 25 分鐘為好,超過 90 分鐘則有害處。可以喝咖啡。要有朋友。要樂觀。可以選擇橄欖油之類的健康食物。等等等。


然而即便你做到這些,你還是會變老。


我們面對現實吧,這只是速度快一點慢一點的問題。你的身體機能必然會下降。從某一天開始,你的膝蓋將不能再承受蹦跳。你想走快也快不了,可能需要借助拐杖才能站起來。


但是你可能更接受不了認知能力上的變化。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會有很多操心的事,有研究說 53 歲是人生自我評估最不幸福的年齡。不過如果你受過足夠好的教育,保持了持續的學習,中年的大腦其實是非常好用的。你的晶體智力正處在巔峰狀態。你會非常善於主動調節情緒。你可以選擇性地看什麼東西都覺得挺好。中國人勸人的時候愛說“想開點”,中年人最會想開點。


但是到了老年,可就不是這樣了。也許八十歲,也許七十歲,也許六十歲,你的認知能力、你的情緒調節能力會變差。


人的性格並不會定型在中年。心理學家喜歡用所謂“大五人格”來考察性格的五個維度:開放性、盡責性、外向性、宜人性、神經性。現在有證據表明,除了“宜人性”不會隨著變老而改變,其他四個方面都會變 。而且不是往好的方向變。


人的開放性、盡責性和外向性會從某一年開始逐漸下降。老人慢慢地就對新事物不再感興趣了,再也聽不進去跟自己想法不同的意見,也不願意到陌生的地方住,不想接觸陌生人。老人慢慢地就不想操心了,你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我以後不管了。老人會收縮自己的社交網路,只跟最熟悉的幾個人來往。


而神經性則會增加。神經性代表這個人會不會暴躁易怒,會不會充滿焦慮。本來人在中年神經性是下降的,人剛退休的時候可能覺得再也不用焦慮了,享受人生就完事兒了。但是到了真正的老年,人會再次焦慮,甚至疑神疑鬼。只不過這一次焦慮可不是像年輕時候那樣“為國家的前途擔憂”,而是為自己的身體害怕。


人並不像自己年輕時候想的那樣能夠從容面對死亡。


有的老學問家七八十歲還能跟年輕人談笑風生。他們仍然會說一些很文藝或者很有激情的話。但是如果你仔細品,那裡面其實已經沒有新東西了。一說個什麼思想都是以前的理論。你要讓他說說對某一本新書有什麼看法,他會告訴你那都是他三十年前就知道的事情。我以前遇到這樣的事兒會對他們很不服氣,現在神經性下降,更多地是感到同情。


有沒有什麼心法能像積極面對衰老一樣積極面對死亡呢?請允許我效法一下王國維,借用三句名言,說明面對老去的三個高級認識。它們可以是衰老路上的三個人生階段,也可以說是三個境界。


第一個境界是「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這是王國維自己的詩句,意思是自然規律不可抗拒。人人都嚮往年輕,我們真是不服老,可是沒辦法


第二個境界是「通會之際,人書俱老」。這是書法家孫過庭的話,意思是高級的技法你年輕時候怎麼學也練不到火候,必須到了老年,有了足夠的閱歷,融會貫通,才能達到巔峰。這是對年老的慶祝,讓人一直有希望


第三個境界是「諸行無常」。這是佛經的說法。巴厘語中無常叫 anitya,我最近讀到這個詞卻是來自一位元演化生物學家,大衛•巴拉什(David P. Barash)的文章。


在巴拉什用生物學的視角看來,年輕跟年老沒有什麼哪個好哪個不好的區別,活著跟死去也都是同樣正常的存在。萬事萬物都在不停變化,留是肯定留不住的,但是巴拉什說“無常”並不僅僅是變化的意思 —— 無常還代表物質的流動性。組成生命的每一個粒子都是環境中因緣際會而來的,生物死後也只是回歸環境而已


考慮到自己是整個大自然的一部分,死亡也並沒有讓世界少了什麼。巴拉什有一次在野外,偶然聽到一個護林員用對講機說的一句話,很有佛學精神 ——


「發現阿格尼斯溪有一隻死麋鹿,分解得很好。完畢。」

“Dead elk in Agnes Creek decomposing nicely. Over.”


英文是 nicely。死亡了,分解了,但是這也很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