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畏系統:洞察事物背後的規則,在不確定時代做出對的選擇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39305
第六章 邏輯講硬道理
學點邏輯思維
為什麼知識可以是錯的,數學定理卻絕對是對的?
知識從經驗歸納而來,e.g., 太陽打東邊升起=>可能只適用在這個星系或宇宙
數學1+1=2=>不會變也不能變
科學講證據,但真實世界的證據的蒐集可能不夠充分
而邏輯推導則基於數學,數學是抽象世界(數學≒邏輯);犯邏輯錯誤=睜眼說瞎話
抽象思維的好處
1.讓你認識事物的本質
e.g., 型一型二錯誤
國家應增加社會福利支出幫助窮苦的人,就算制度有漏洞養了一些懶人,那也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人要死的時候,一般後悔自己想做沒做的事,而不會後悔自己做(錯)的事
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
2.邏輯讓你舉一反三,把這個邏輯用在別的地方
決策都會面臨型一型二錯誤,社會很多現象都有如囚徒的困境
讓你知道複雜的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
3.消除歧義,幫助我們對各種問題達成一致的意見
現代西醫是邏輯化操作,原理ABC,步驟一二三,判斷準則若A則B,若C則D
而中醫是抽象非邏輯的系統,沒有明確的定義,e.g., 「上火」、「寒體」
邏輯怎麼用?
若A則B
e.g., 亞里斯多德三段論
前提1 台灣人是人(台灣人=>人)
前提2 是人都要吃飯(人=>吃飯)
所以
結論:台灣人要吃飯(台灣人=>人=>吃飯)
邏輯推導的立足點是彼此對同一事件的前提假設及相關事物的假設相同
但,不同人對於同一事件的前提假設及相關事物的假設可能不同
e.g.,
我認為人人平等,但有人認為人分三六九等,有些人高級/有些人低賤
我認為的「人才」是有能力的人,但有人認為的「人才」是忠心聽話的人,有的人認為的「人才」是高學歷的人...
有人認為只要是公民就享有投票權,有的人認為只有一定教育程度+有繳稅的才能享有投票權。
三個常見的邏輯錯誤
1.逆命題(反向不成立,逆推論的誤謬)
e.g.,
國家隊成員=>國民
國民≠你是國家隊成員(只有少數體育才能優異的國民,才能當選為國手)
女性=>經歷過歧視
經歷過歧視≠你是女性
2.否命題(Yes or No與非黑即白的誤謬)
命題:歐巴馬是黑人
對立命題:歐巴馬是白人
邏輯否定:歐巴馬是混血兒(爸爸是黑人、媽媽是白人)
命題:上帝存在
對立命題:上帝不存在
邏輯否定:我們沒有辦法證明上帝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或不存在都有證據支持)
命題:所有女性都經過性別歧視
對立命題:根本不存在性別歧視,女性地位比男性高
邏輯否定:有些女性沒經過性別歧視,而有些男性經歷過性別歧視(相對少數),
3.因果關係推論的誤謬
小明考試不及格=>結果C
原因可能是
A小明不認真讀書
或(or) +及(and)
B老師教得不好
因果革命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20/06/34.html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愚蠢爭論的根源
稻草人攻擊=雞同鴨講+穿鑿附會
https://vocus.cc/article/5f6313a1fd89780001e8a92f
A:我吃葷
B:所以你認為應該殺死所有素食者
常見於政論節目上XD
愚蠢爭辯的根源
- 彼此處於敵對陣營=>目地是否定對方,而非認同對方的邏輯與道理
- 感情因素=>情緒遮蓋了理智、被激怒
- 一般人的邏輯敏感度太低、反應太慢=>不太能接受邏輯推論與自身眼界所能理解以外的東西
灰度認知和黑白決策
比如,天氣預報說今天下雨的機率是四○%,那意思就是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這就是灰度認知。可是在行動上,你要麼帶傘,要麼不帶傘,你不可能帶一把四○%的傘,這就是黑白決策。
「思圓行方」,思維是圓的,行動是方的,這不就是灰度認知、黑白決策嗎?達到這個境界的人,才可以託付大事。那到底怎麼思圓行方,怎麼把握原則性和靈活性呢?這裡面有邏輯。
在講靈活性之前,你得先學會原則性。並不是所有認知都是灰度的。
這個部份萬維剛有講=沒講
要黑白決策,其實是要估算誤判風險=錯了怎麼辦
e.g.,
穿西裝/洋裝參加重要會議或戶外活動,不能被淋濕,所以傘一定要帶著(不能嫌麻煩,沒下雨就算了)
穿著輕便在夏天去戶外活動,傘可以不要帶(下雨淋濕了無所謂,反正本來就會流汗+回家換衣服很方便)
為什麼要講原則
講原則,你才能講邏輯,你才是講理的,你說的話才值得聽,你的行為才是可預期的,別人才會和你合作。如果一個人沒原則,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那就絕對不能讓他承擔任何重要責任,這樣的人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講原則,最符合邏輯的做法,是效法數學。數學講「公理」,也就是無須證明的事實,是邏輯推導的起點。
怎麼找到自己的原則呢?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停地追問自己:我為什麼這麼認為?一直追問到沒有為什麼、我就相信這個為止——那就是你的原則。
比如說,有的人認為政府應該透過社會福利專案,救助窮苦人;有的人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自立自強,別指望別人。那你要問,你為什麼這麼認為呢?如果一個人的回答是:政府本來就應該這麼幹,我就這麼認為。那層次就有點低了。
高水準的回答得像這樣:人不是孤立的動物,人與人之間充滿了聯繫。窮苦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不僅僅對他們自己有好處,他的親友、他周圍的人都會受益,整個社會環境變好了,對繳稅的人也有好處。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幫助自己。
這個答案提供了一個更底層的邏輯,一個更基本的原則。我們現在特別愛說「底層邏輯」「第一原理」這些詞,其實就是在追問你這套邏輯體系的公理是什麼——也就是你的原則。
兩個講原則的人哪怕有矛盾,也可以談,講一講各自相信什麼,也許就能在某一層原則上達成共識。你是國民黨,我是共產黨,咱倆政治理念不同,但是抗日救國你得贊成吧?那現在我的部隊是去打日本人的,你怎麼就不能給個方便呢?這就叫求同存異。
效法數學的精神,原則應該是分層的,越深層的原則越少、越簡單、越不容違反。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把什麼東西都當作原則,只知道說我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不知道為什麼喜歡、為什麼不喜歡,那其實只剩下任性。
但是話說回來,我們能不能用原則指導我們的一切行為,讓每一個決策都那麼有邏輯呢?答案是不能。
灰度認知
所謂灰度認知,就是真實世界有些事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邏輯。我要保持健康,所以我重視食品安全,所以我不吃過期的食物,這很符合邏輯。如果有一瓶牛奶,上頭寫著三月二十六日過期,而現在是三月二十五日深夜,我為了不浪費,是不是應該趁零點還沒到,趕緊喝掉呢?
珍.奧斯汀的小說《傲慢與偏見》的一個情節。伊莉莎白問達西先生是什麼時候愛上她的,達西先生回答說:「我不知道是在哪一個時刻、哪一個地點,或者是你的哪一個形象、哪一句話讓我愛上你。那是在很長時間之前,在我意識到愛上你之前,我就已經愛上你了。」
愛上一個人也不是非黑即白,從完全沒愛到確定愛上,是一個連續過渡的過程。這種灰色地帶特別不好決策。
比如你為了減肥,決心要少吃餅乾,但是你真的喜歡吃餅乾。你想,只吃一小口餅乾,難道還能影響減肥大業嗎?肯定不會。那再吃一口呢?應該也沒事。符合邏輯的結論是,不管今天你已經吃了多少餅乾,再多吃一小口也不會有本質上的區別。那你到底應該吃幾口呢?
再比如,前一段時間熱議的「Me Too」話題。到底什麼行為構成性騷擾?握手肯定沒事,那碰一下肩膀算不算呢?
要畫線,邏輯上不支援絕對的畫線。不畫線,就有了得寸進尺的機會。吃一小口餅乾沒事,再吃一小口也沒事,吃著吃著你就胖了。如果握個手沒事,碰一下肩膀也沒事,最後你可能就被性騷擾了。那這條線到底應該怎麼畫呢?
黑白決策
所謂黑白決策,就是哪怕不符合邏輯,也要畫線。考大學有錄取分數線,六百七十九分就能上清華,六百七十八分就不能。兩個同學只差一分,這一分之差完全可以用偶然來解釋,也許六百七十八分那個同學平時的水準更高。這不符合邏輯,但是沒辦法,大學只能錄取這麼多人,就只能有這麼一條線。
左邊是白,右邊是黑,中間是灰。你的線要畫在非常靠左的位置,過線之後的很大一塊灰色區域仍然是比較白的——那塊區域就是緩衝區。過了緩衝區,灰色才變得比較黑。
把線畫在這裡,有了緩衝區,你就有足夠的安全感。哪怕稍微越線一點,你仍然是安全的。你的堅持、你的原則、你的紀律,應該在緩衝區之外。
比如吃餅乾,如果每天吃三塊太多了,吃兩塊在模稜兩可之間,那你就應該規定自己每天吃一塊。吃一塊餅乾是絕對安全的,偶爾越線其實問題不大,但這條線的存在會讓你在越線的時候感到很內疚。
再比如職場性騷擾,我們可以這麼畫線,除了女方主動握手之外,男女之間應該沒有任何身體接觸。這條線有點嚴厲,但是非常安全。輕微的越線行為,不會給女性帶來巨大的傷害,但是能給男性帶來很大的警醒。
其實,商家在設定食品過期時間的時候,就已經留了一定的緩衝區。寧可過分安全,也不能有一點危險。考慮到這一點,我們不應該過分在意過期時間。
這就是黑白決策。黑白決策保證了原則性。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就比較高級了,來說說「靈活性」。
原則性和靈活性
如果一個人完全沒有靈活性,畫了線就寸土不讓,那似乎也不能叫灰度認知、黑白決策,因為這跟黑白認知、黑白決策沒有區別。
比如我認為應該增加社會福利,你認為應該避免濫發福利。表面上看來,咱倆針鋒相對,但是坐下來談之後,我發現雖然你反對濫發福利,但其實也贊同提供一部分福利——最起碼,如果士兵在戰場上受傷、殘疾了,國家不能不管吧?
這麼說來,咱倆的分歧就不是本質的問題,而是怎麼把握「度」的問題。這個度,就是你和我之間灰色區域中的某一條線。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有了討價還價的可能性,就不至於勢同水火。
明朝的基本國策是絕對不跟外族侵略者妥協,什麼和親、割地,絕對沒有。成祖朱棣把首都放在北京,直面北方威脅,天子守國門,就是明確不妥協這條線。但是請注意,當初的人畫這條線,未嘗沒有設定緩衝區的意思——就算北京遭到重大威脅,至少南方大好江山還在。這是灰度認知之下的黑白決策。可是到了朱由檢這一代,就只剩下黑白決策,灰度認知已經沒有了。和談不能提,撤退不能議,一點靈活性都沒有。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嗎?
有原則,但為了更高的原則,可以跟你討價還價,那仍然是有原則。首都放北京,這就是有原則。那跟沒原則的區別在哪呢?有本質上的區別,但的確不好把握。這裡面沒有統一的演算法,只能自己斟酌,要不怎麼說中庸那麼難呢?
供給側的邏輯使用者
先說個笑話。三個邏輯學家走進酒吧,酒保問他們,三位是都喝啤酒嗎?
第一個邏輯學家說,我不知道。
第二個邏輯學家說,我不知道。
第三個邏輯學家說,是的。
這個笑話有點冷,需要用一點邏輯才能欣賞。要想否定「三人都喝啤酒」,只要有一個人知道自己不喝就行了。前兩個邏輯學家說不知道,就說明他們自己是想喝的,只是不知道別人喝不喝。而第三個人一看前兩個人都說不知道,那就說明這兩個人肯定都是要喝,而他自己也想喝啤酒,所以他就可以判斷三人是都想喝啤酒。他們的回答有點怪,但是非常準確。
完全符合邏輯的言行就是會有點怪異。你可能會覺得,人有必要這樣說話嗎?我們學習邏輯學並不是為了變成一個迂腐的人。今天這一講說的是,你應該嘗試做一個供給側的邏輯使用者。
1.邏輯與抬槓
上一講我們說了三種最常見的邏輯錯誤。其實還有一種更常見的邏輯錯誤,但是因為實在太常見了,我們已經不好說這到底算不算錯誤了。這個錯誤叫做「籠統陳述(sweeping statements)」。
比如有個女性,經歷過幾次不成功的戀愛,她說「男人沒一個好東西」 —— 這就是籠統陳述。這顯然是個邏輯錯誤,全天下這麼多男人,怎麼可能一個好的都沒有呢?
再比如夫妻吵架,妻子說:「你從來都不打掃房間!」丈夫說:「你胡說!上個月5號我就打掃過!」妻子說:「你總是把廚房弄得一團糟!」丈夫說:「我剛去廚房倒了一盆水,現在廚房是一團糟嗎?」
當然你可以說丈夫是在抬槓,但妻子這種籠統陳述確實有問題。你打擊的是一大片,我只要舉出一個反例來,就把你的命題給反駁了。
我們在正式場合也能看到籠統陳述,比如一個女權人士發表演講,說「每一個女性都是性別歧視的受害人」 —— 可是難道我們就真的找不出來一個沒有受過性別歧視的女性嗎?犯這種錯誤是授人以柄,遇到抬槓的就等於吵邏輯架,吵來吵去沒有新信息。
要避免籠統陳述,你說話的時候就需要加一些限定語(qualifiers),縮小陳述的範圍。不要說「男人沒一個好東西」,你應該說「從我近期接觸過的幾個男性看來,其中大部分人的表現似乎不怎麼樣。」
「我自己的經驗」、「近期」、「大部分」、「似乎」,這些就是限定語。有了限定語,你的話就精確了。類似的限定語還有 ——
以我之見
有時候
可能
大多數情況下
看起來
至少
等等。
這個精神是有一說一,別說二和三,別擴大範圍。
我以前聽過一個笑話是這樣的。一個工程師、一個物理學家和一個數學家,三個人坐火車在蘇格蘭旅行。他們看見窗外有一隻黑色的羊。
工程師說:「哈!蘇格蘭的羊是黑色的!」
然後物理學家說:「不能這麼說,你只能說蘇格蘭有些羊是黑色的。」
這時候數學家說:「蘇格蘭至少有一個地方,其中至少存在這麼一隻羊,它至少有一面是黑色的。」
這就是限定語的精確性。如果你覺得這些太麻煩,我們還有一句幾乎是萬能的限定語,叫做「在某種意義上」,英文用法是「there is a sense in which...」
比如說,「在某種意義上,趙本山是最偉大的人」。對此別人很難從邏輯上反駁,因為他不知道你說的某種意義是哪種意義 —— 也許在趙本山的女兒還是個三歲小孩的時候,對她來說,趙本山就是最偉大的人。
「在某種意義上」,能讓你的言論立於不敗之地。可既然精確的說法這麼好,為什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這麼說話呢?
2.邏輯與表達
那是因為我們想表達強烈的信息。當你妻子說你「從來都不打掃房間」的時候,她是在對你表達一種不滿。她這句話有邏輯缺陷,但是她提供了一個信息。很可能你就是在家裏不怎麼幹活。你不能因為這句話有邏輯缺陷就認為這句話完全沒意義。
誇張,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傳說甲骨文 CEO 拉里•埃里森到耶魯大學做過一次演講:
請你看一眼你左邊的同學,這是一個loser。你再看一眼你右邊的同學,他也是一個loser。那你想想你自己是什麼人呢?當然也是個loser —— 因為你們沒有退學。我是世界第二富的人,我是個退學生。第一富的比爾•蓋茨是個退學生。第三富的保羅•艾倫是個退學生。我們這些人退學創業所以才會獲得成功,你們這些好學生不退學,所以你們將來只能給我們打工。
這裏面每一句話都有邏輯問題。可是你不能不承認,他說的很有意思。他傳達了一個讓你無法忘懷的信息。
3.邏輯與情境
相對於精確的邏輯表達,感情表達之所以容易引起誤解,是因為說話的人和聽話的人所處的思維情境不同。他默認和你處於同一頻道,你應該能理解他的意思,但是你不在這個頻道。
尤金伲亞•程在《不講邏輯的世界裏的邏輯藝術》這本書中有一個重要例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4260
我們知道在美國,白人男性相對於少數族裔和女性來說是有一定的優勢的。比如哪個公司招人,會不自覺地就優先錄用白男。我們可以說白男在美國是有特權的。
可是如果你在公共演講中說這句話,馬上就會有人站出來反駁你:「我就是個白人男性,可是我的收入就很低,日子過得很難,很多女性、黑人和墨西哥人的收入比我高很多,哪有什麼白男特權?」
這個人顯然犯了一個邏輯錯誤。白男特權的意思並不是說任何一個白男的境遇都好於其他所有人
—— 是說在其他各方麵條件都一樣的情況下,如果這個人是白男,他會受到額外的優待。這個優待也許並不明顯,只是一個因素而已,而人生的境遇畢竟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一個白男境遇差,並不能說明不存在白男特權。
那你能說這個人沒邏輯,然後你就把他否定了,然後就乾脆忽略他嗎?
我們學邏輯不是為了打擊別人。我們應該使用邏輯分析,去理解對方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看看我們的分歧到底在哪裏。很多情況下,是因為大家處在不同的情境,看問題的視角不同。
在你的視角來看,你可以考察三種特權:富人特權,白人特權,男性特權。我們可以把這些特權的擁有者分成三層,如下圖所示 ——
最頂層的是白富男,三個特權都有。第二層是三個特權中佔了兩項,第三層是三個特權中佔了一項,最底下一層是什麼特權都沒有。那麼在你這個分類邏輯中,一個窮白男雖然窮,但是仍然擁有白、男兩項特權,身處第二層,可以說是個很高的地位。
可是窮白男本人可不是這麼看的。他認為自己的地位很低!你們倆說的其實是兩回事。你的邏輯模型平等對待三項特權,可是在他看來,富這一項的作用實在是太大了,遠遠超過白和男。
考慮到這一點,你應該做的不是否定他的看法,而是優化自己的邏輯模型。考慮到富的作用遠遠大於白和男,你的模型應該是下面這樣的 ——
在這個圖裏,窮白男的地位就大大降低了。他仍然位列所有窮人之首(這符合你的「特權」邏輯),同時又列於所有富人之後(這符合他的切身感受)。
這才是使用邏輯的正途。邏輯只是對真實世界的一個抽象描述,不符合你邏輯的東西不一定就是錯的,很可能只是你們抽象的方式不同。
4.邏輯與供給側改革
我發明了一個詞,叫做「供給側的邏輯使用者」。需求側的人是把邏輯當成了攻防手段,把辯論當成了文字遊戲。供給側的邏輯使用者,應該主動改變這個各說各話的局面,我們應該發揮自己邏輯分析的特長,給別人提供邏輯服務。
假想這麼一個場景。你過年回家,遇到你的表弟和你的舅媽正在爭執。 表弟說:「那些保健品根本沒有科學根據!」你舅媽說:「不對,我吃了保健品明顯感覺身體好多了!」這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
需求側的邏輯使用者會說舅媽不懂邏輯,竟然用自己的個例質疑科學結論。這個話是沒錯,但是這麼說不能解決問題。供給側的邏輯使用者,應該分析他們兩人的分歧點在哪裏。
事實上,表弟和舅媽說的是兩回事。表弟說的是保健品在統計上沒有顯著的療效 —— 但這並不等於對誰都沒有療效,只不過有效的人數不夠多,不能排除是安慰劑效應而已。舅媽說的是自己的親身體會 —— 她不是在睜眼說瞎話,只不過她這個體會不能作為科學結論而已。
你應該給舅媽講講,她感覺身體好了可能是正好碰巧了,不一定是保健品的作用,也可能是安慰劑效應。然後你再給表弟講講,所謂科學結論都是怎麼來的,統計顯著有一定的標準,沒有大規模隨機試驗的結論也未必靠譜。你把話說明白了,爭議可能就解決了。智者,應該幫人們互相理解。
很多爭議都是因為大家說的不是一回事兒。很多爭議是因為大家不在一個情感頻道上。「在某種意義上」,可能每個說法都有道理 —— 而我們要做的是體察他說的到底是哪種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