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8日 星期六

美鋁Paul O'Neill的故事

 Alcoa美國鋁業的故事。

故事開端、ㄧ位退休的公務員二度就業來到一個快倒閉的公司擔任CEO。

他第一次與大眾見面沒有浮誇彰顯自己、除了基本介紹就專注跟在座投資人講「工廠的安全問題」。 投資人第一次見到這樣的人做CEO嚇死了。心想,完蛋了、看樣子要立刻賣掉手上的美鋁股票!因爲他ㄧ點建樹可能都不會有、沒有給出任何的願景與政策;只是強調安全?而當下他們並不理解!

結果一年之後,美鋁的獲利竟創了歷史新高,Alcoa經過他的帶領在2000年退休時,美鋁的淨收入(年)成長500%,市值成長到270億美元。他成就這一切的方法是找出核心習慣問題「工安」,那是最重要的習慣。美鋁靠著改善工作環境,使員工有更安全更舒適的工作場所,搖身一變成為當時道瓊指數表現最佳的成長股票。


2023年10月21日 星期六

不同角度看重大事故與意外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書中

闡述了以下三種評論對錯的觀點,或可借用來發想不同的可能與更好的作法:

例如:

壞人A誘騙好人B進入C的沒有鎖門的工地,B失足摔死了。

請問,這是誰的錯?


法學家的對錯觀

對於上述情況,法學家可能會說:「這當然是A的錯,這就是蓄意謀殺,還有什麼好討論的!」

是的,如果證據確鑿,在法學家眼中,這就是A的錯。但是,這種「大快人心」的對錯觀,不一定能避免類似案件再度發生。


經濟學家的對錯觀

對於上述情況,經濟學家可能有不同看法:是C的錯。

也許有人會說:「啊?為什麼啊?C也太冤了吧?」

經濟學家是這樣考慮的:整個社會為避免B被A誘騙進入C的工地要付出的成本,比C把工地的門鎖上的成本高得多,雖然懲罰C會讓其覺得冤,但是以後所有工地的擁有者就都會把門鎖上了,於是這樣的事情會大量減少。經濟學家是從「社會總成本」的角度來判斷一件事的對錯在誰。雖然有時這樣的判斷看上去不合理,但會比從「純粹的道義」的角度更有「效果」。


商人的對錯觀

對於上述情況,商人可能這樣想:不管是A的錯還是C的錯,B都死了;不管讓誰承擔責任,B都無法起死回生-從個體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B只能怪自己。

也許B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會想:「這是我的錯,我不該蠢到被A誘騙至此。」

 

再看一個例子。一個人走在人行橫道上時,一輛卡車衝他疾馳而來,所有人都大聲呼喊,叫他讓開,他卻淡定地說:「他不能撞我。他撞我是違反交通法規的,他要負全責。我就不讓。」最後,這個行人被卡車撞死了。

 

這是誰的錯,卡車司機的錯?當然。但是,這樣的判斷無法救回行人的命。

(聰明的)行人應該這樣想:不讓,就是我錯,因為不讓開我就會死。


就這個例子而言,法學家認為A錯,經濟學家認為C錯,商人認為B錯,這就是三種「對錯觀」

2023年10月14日 星期六

多模型思維3

多模型思維:天才的32個思考策略

The Model Thinker:What You Need to Know to Make Data Work for You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2068 


作者Scott E. Page

https://sites.lsa.umich.edu/scottepage/bio/ 


複雜性科學的學者,腦子的思考方式與語言完全不同於一般人

一般人的語言與世界是:個人(social atom)的感受與情感

複雜性科學的語言與世界是:宏觀的(social atom)互動模式

讀這些神人的著作,有如閱讀窺探另一個宇宙世界及平行時空,讓人腦洞大開。


以下這本書可以找個時間Re-read

微觀動機宏觀行為(現象)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2/11/blog-post.html 


2023年10月7日 星期六

大家都是有病的豬八戒

 一個很棒的影片

道出了應然與實然間的差距,而每份工作或多或少都有矛盾與價值衝突的部分(每個工作者都是豬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