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5日 星期六

書評筆記-How the Mighty Fall

書評筆記-How the Mighty Fall: And Why Some Companies Never Give In
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
作者:Jim Collins
榮譽博士學位. Jim holds degrees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 from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honorary doctoral degre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nd the Peter F. Drucker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 at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

其實本書的重點在於How(這些偉大企業逐步衰退與老化),其次才是Why(造成這些企業說退與老化的一些現象與可能的詮釋)出版社知道大家比較想知道Why也比較吸睛,然而看完這本書的內容,嚴格來說並沒有回答How=>如何幫助已經很棒的企業不要衰退、老化

作者歸納出企業衰敗的五個階段與其現象是:
一、成功之後的傲慢自滿;
二、不知節制,不斷追求更大、更快、更多;
三、輕忽風險,罔顧危險;
四、病急亂投醫;
五、放棄掙扎,變得無足輕重或走向敗亡。


假如以癌症來比喻的話:一樣分好幾期,每一期不同人的症狀或許有所差異,然而或許問題真正的關鍵在於: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每個企業與每家公司內,也或多或少存在以上問題與病徵),為什麼有的人一發作,四個月就掛點,而有的人卻能夠撐個十幾年乃至於終生不發病?

對作者而言,比較尷尬的是,大家會拿這本來和他的第一本基業長青(Build to Last)與從AA+相比=>感覺這些所謂成功的樣本公司也都只是機率因素與運氣好(乃至於受限於觀察的期間長短),時候到了也就下台一鞠躬,所謂的成功與失敗只是機率性的問題,在學理上不存在著secret ingredients.
而在本書當中,交大朱博湧教授的導讀寫得相當精闢=>成功通常有其前提跟條件,而這些條件會跟隨著環境以及時間改變,企業若在嘗到成功的甜美果實後就只想複製這樣的模式,而忘掉大環境的變化,常常就容易邁向衰敗。

研究方法來說,是先找出實驗組與對照組(由盛轉衰的公司11家),然後觀察與歸納這些公司在由盛轉衰的這段期間出現了哪些現象。(一般的研究,是先從文獻研究當中,把前人研究發現理論,進行演繹與假定在現實當中可能會觀察到的現象與預測的結果,兩者進行比對與實證)
作者直接跳過「文獻回顧」的部份,直接用商業周刊式的報導與半實驗的方式進行對照解說,雖然信效度存疑,但就暢銷書而言無可厚非。


而回歸到Jim Collins的觀點來談如何讓這些A咖公司走出頹勢與險境,其核心乃至不脫先前的從AA+: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面對殘酷的現實,有紀律的文化
而此一觀點延續前兩本書的研究:謙遜、默默耕耘與自家培養的第五級領導人,而非空降的明星CEO;復活過程應該是一次解決一個問題的緩慢過程,而沒有驚天動地的逆轉劇情。
不過就企業發生問題的過程,其實人才的投入可以形成飛輪越轉越快的正向循環,而另一方面卻也會形成兵敗如山倒的惡性循環(優秀與有許多工作機會可以選擇的員工看壞公司前景,提前下車趨吉避凶)
從以上觀點看來,國內的A咖模範企業=>台積電與鴻海的危機發生,指日可待
(教父與神木下台交接的時候,就是公司發生危機的時候;而歷史上的例子則是諸葛孔明)


回到一開始作者對這個題目產生興趣的緣起=>
一位家很成功企業的執行長詢問作者:怎麼樣才會知道自己公司已經開始走下坡?
要回答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其實看財務報表就知道
=>為什麼毛利率、存貨週轉率等指標出現持續的惡化趨勢;而這部份財務會計方面有很多實證的研究可供參考。
引發的另一個更深一層問題是:為什麼這些優異、人才濟濟的A咖公司會無發抗拒成功的誘惑、惰性陷阱與認清事實

而關於以上的這個問題,推薦另一本也很精采的書:
創新者的兩難
至於學術研究的部份可以看這篇
The paradox of success : an archival and a laboratory study of strategic persistence following radical environmental change
作者透過二手資料與實驗來探討成功所帶來的兩難困境:
企業過往的成功或許取決對策略的堅持,而這種堅持對於未來的發展卻是雙面刃=>
當未外部環境穩定時,堅持以往的策略,有助於促進組織學習、將低營運風險(提高成功的機率)
然而當外部環境變動時,堅持以往的策略定位,卻會矇蔽高層認清外部環境變化,進而喪失改變的契機與延滯變革。

個人的觀察是:
高層逐漸遠離經營實務面,只能或只看財務數字,而財務數字只是經營的結果而已,乃至於很容易被扭曲與錯誤詮釋(更遑論股價);慢慢只看有形的數字、忽略了無形的競爭力;追求短期績效與獲利、看短不看長。
所以外部經營環境改變所造成的危機與風險,也正是在考驗著經營階層一個基本的問題:
到底公司是怎麼賺到錢的?怎麼樣去詮釋相關的財務數字與比率?怎麼樣才能驗證這些詮釋是否正確?
深入的思考與小心驗證才是風險管理的真正核心與心法。
=>從董事會與高階主管的會議決策過程中就可以看出徵兆

春江水暖鴨先知


關於此一A咖公司也會跌倒的現象與議題,個人認為詮釋很棒的還有下者
Adizes企業生命週期理論
參考資料
從組織與人力資源的角度,
生命週期的理論解答了:企業興衰的原因還有組織該如何更新延後死亡的大哉問
而換個角度來說,或許失敗與死亡才是"常態",不必對於A咖公司的衰敗過度驚訝
至於已經步入衰退的公司如何回升,其實不過是以下兩大選項:



一、轉型創新與走一條新的路
1992年,藍色巨人IBM找來外人(Louis V. Gerstner)擔任執行長,讓瀕臨破產的IBM由製造業變革轉型成為服務業的案例是個啟示:No Pain No Gain.  痛下決心去轉型,該轉進放棄的就要放棄,雖然轉型失敗的風險很大,但隨著時間過去與外部環境的變化,不掌握窗口轉型的風險會更大。

二、改善現況效率再提升
效率再提升又有兩個方向的作法:一是內部的整合與效率再提升,二是策略上講的供應鏈垂直整合與相關多角化
內部運作效率的再提升就是合理化與持續改善的概念:隨著組織越來越大,內部溝通所要耗費的能量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容易有所謂分工不合作與內鬥的組織病,而這種問題在官僚體系當中特別明顯,看不見卻很重要的整合,可參見以下連結新聞報導
另一個面相的整合,是指策略上講的垂直整合與相關多角化,意思就是要發揮縱效,以供應鏈整體的最佳化來彌補部份環節的效率不彰。
以生命週期的角度來看,效率提升的作法,雖然相對風險小、可延長第一個cycle的週期,但也需要不斷的付出與努力。

而此一企業生命週期的現象,可以引申出以下的有趣問題:
企業的風險管理者,幫企業降低風險之虞,或許也應該幫企業做好送終的準備吧!
永續經營的假設,只是會計準則裏的便宜行事與企業家的夢想。
沒有所謂大到不能倒的企業,不讓這些已經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倒下,其實拖累的是整個國家與社會)。
就風險管理而言,其實這情境正如同很多人都聽過的溫水煮青蛙故事,端看如何拿捏與在臨界點之前跳出,只是有多少有識之士能夠意識到:外部環境與世界局勢的鍋子正在緩慢的改變升溫....... ?

誰來決定國家或企業何時應該停損?
如果人跟組織最終都脫離不了死亡與結束的命運,能不能用服輸的運動家精神,在盡全力以後優雅地下臺,不要讓員工、股東、債權人與社會大眾承受沒有必要的爛尾?


人的死亡與企業的衰敗,讓取之於天地的一切,釋放與歸還給社會。
失敗與結束不全然是那麼負面的事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