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 Occupational injury and accident researc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Source:Safety Science 50 (2012) 1355–1367
Authors:Vivek V. Khanzode, J. Maiti, P.K. Ray,
真是太感激這三位印度大德先進了,如此有條理與架構性的整理過去近百年的相關理論,讓人反省自己所持觀點與背後的哲學觀(Again, 自己想做的議題被捷足先登,而且做得比我想像還要好)
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職災情境分析工具方法
目的:了解意外事故發生的原因與背後各項因素的關連性情境,是預防職災災害的基礎
參考文獻(有pdf電子全文):
- 重大職災暨營造業墜落職災之情境分析與預防措施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92/博士 研究生:張庭彰 指導教授:紀佳芬
- 製造業職災情境分析與致災行為研究 IOSH99-S316 研究主持人:曹常成、謝賢書、蔡永銘
- 中小企業重大職災特性探討 IOSH100-S318 研究主持人:曹常成
Disclaimer : 內容著重於使用的統計手法,未提及上述研究之管理義涵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職涯自我盤點
是說上班族的願(怨?)望很單純,不外乎升官發財,只是關於How卻往往沒想清楚,轉載以下好文,其實想傳達的是相同的意義與fu
40歲! 你憑什麼留下來?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53&f_SUB_ID=1118&f_ART_ID=410768
身為資深上班族,工作幾年後,你會為了興趣和理想,勇於跳脫原本的行業,開創一條新路?還是寧願遺憾,留在雖然穩定但平淡無味、缺乏熱忱的老本行?好不容易在專業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你可曾攤開履歷,看看還欠缺什麼能力,願意到別的單位歷練?抑或不願放下老鳥的身段,把自己當菜鳥從頭學起?而就算再怎麼經驗老到,你會習慣回頭檢視上一份工作或專案時自己的缺點?或者刻意忽略自己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求職勝出,先問自己兩個問題?http://www.projectup.net/blo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415:2012-05-10-08-14-57&catid=9:life&Itemid=25
你未來想在職場上達到什麼成就?要達成這樣的成就與職位,需要具備什麼的條件?
老屁股履歷健檢
http://eshmanager.blogspot.tw/2011/01/blog-post_30.html
40歲! 你憑什麼留下來?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53&f_SUB_ID=1118&f_ART_ID=410768
身為資深上班族,工作幾年後,你會為了興趣和理想,勇於跳脫原本的行業,開創一條新路?還是寧願遺憾,留在雖然穩定但平淡無味、缺乏熱忱的老本行?好不容易在專業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你可曾攤開履歷,看看還欠缺什麼能力,願意到別的單位歷練?抑或不願放下老鳥的身段,把自己當菜鳥從頭學起?而就算再怎麼經驗老到,你會習慣回頭檢視上一份工作或專案時自己的缺點?或者刻意忽略自己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求職勝出,先問自己兩個問題?http://www.projectup.net/blo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415:2012-05-10-08-14-57&catid=9:life&Itemid=25
你未來想在職場上達到什麼成就?要達成這樣的成就與職位,需要具備什麼的條件?
老屁股履歷健檢
http://eshmanager.blogspot.tw/2011/01/blog-post_30.html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2012年9月2日 星期日
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實務導向的環安衛課程(4)
是說覺得學校教育和業界實務差距落差太大,來幻想一下自己會如何安排相關的銜接課程
教學方法是個案教學與蘇格拉底式的問答,教案教材幾乎已經是現成
對象是大四或碩班的學生
重點有三個
一是法規與實務的彈性(=扭曲變形),讓學生認清現實的社會樣貌二是邏輯問題分析的提升(=基於數據事實與統計分析,外加一些人類與社會學田野研究的觀察和訪談技巧,校正學生白目與無厘頭的毛病)
教學方法是個案教學與蘇格拉底式的問答,教案教材幾乎已經是現成
對象是大四或碩班的學生
重點有三個
一是法規與實務的彈性(=扭曲變形),讓學生認清現實的社會樣貌二是邏輯問題分析的提升(=基於數據事實與統計分析,外加一些人類與社會學田野研究的觀察和訪談技巧,
三 習形以忘形(讓學生跳脫學過的法規條文與統計,看見這些工具的用法與背後呈現的意義)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