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杜邦百年的智慧、秘密與陰影

是說同業對杜邦的安全水準往往非常的崇拜與羨慕
約了在杜邦任職服務過的捧油TY兄,分享杜邦的工作經驗,也特別感謝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鞠躬)

以下為個人片斷、不負責任的感想紀錄



1. Ownership
工安本來就是生產與作業的一部份,不應該分開來談、也不能分開來談只是很多人(特別是官員)的想法往往是:既然要重視工安,那麼就應該設置專職單位與專責人員

既然工安是生產作業管理的一部份,那麼只要現場發生事故,一定是直線的主管要跟高層報告,而非工安主管去跟高層報告(工安代勞報告會被質疑與警告)。

製程安全管理與危害評估,是由現場各專業的人進行與簽字,不是不專業的工安來主導。

關於教育訓練的部份,牽扯到專業的部份,由對應的專門單位來進行,例如電力就由專門電力的人員來講,機械安全就由機械專門的人來講,絕對不是外行、半吊子的工安可以來擔任講師。

在杜邦人人都可以是食神,誤,每個人都是工安,因為工安是生產的一部份,擔任工安的人也可以擔任廠區生產單位的主管(因為工安也懂製程)





2. 主管的以身作則與篩選

做火藥起家的杜邦,從創辦人以降的高階主管,應該都深刻體會工安的重要性,既然工安是生產作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最高階的主管視察各地,第一件事情就是聽取該廠區的安全簡報,而且是由該廠區的最高主管進行報告,如果不是該廠區最高主管自己報告、而是由該廠區工安代勞,或著報告開始不是安全的話,總部的最高主管會K人,而且也暗示這樣子你會昇不了官。
這如同上下樓梯要手扶扶手、千筆尖朝下一般,沒有寫在任何內部的規範文件上,然而卻是一定要遵守的組織潛規則。
如果是主管自己無意觸犯天條,自己遞辭呈以示負責(令人欽佩)。

沒有辦法掌握事故內容狀況與自己廠區安全績效的廠區或部門主管,一定沒有辦法獲地晉升。相對的有些東施效顰的外行人,以為重視安全,就是績效考核當中,一定要列一個安全方面的比重與比例到績效考評當中。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3. 展示決心

工安不編預算,工安費用只要覺得必要,通常不會否決亦無上限
只要有需要,花大錢也要把全球上百個廠區的主管集中過來開會與宣導(想想看這背後的差旅費?!)
只要員工違反天條,即便罪不及死或與當地勞動法規有所衝突,公司也寧願冒著被告與打官司的風險,執意開除此一員工。
外行人以為重視安全,就是一定要編列大筆預算,預算金額逐年升高。



--------------------------------------------------------------------------------------------------


幾點反思
1. 杜邦是特例還是典範?

就很多人而言,杜邦是工業安全的典範
可是就鄙人看來,覺得杜邦是特例:絕大多數公司不像會杜邦這樣近乎病態偏執地強調工安,也不會故意去幹玩命的蠢事,換言之介於重視與忽視之間的灰色地帶,不是每個行業的製程危害都像化工業那麼刺激(換言之,不需要對安全那麼執著)。

2.杜邦會如此偏執的原因?
鄙人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行業製程先天特質與必要性,搞火藥的公司重視安全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組織文化是種長時間的演化結果,搞火藥又不重視工安的主管,一定沒辦法在杜邦昇官,長久下來,公司的主管當然視安全為己任,也只有認同此一價值理念的人才能升官(重視安全成為該組織的DNA)。
*美國獨特的法律訴訟制度:化工廠發生火災爆炸是天大的事情,相關的業務過失,在非常喜歡訴訟的米國,懲罰可是非常的嚴重;這點也間接促成這家公司必須偏執地堅持安全第一(杜邦應該累積不少被告被罰的經驗)。

3. 杜邦的陰影-這套規範能夠放諸四海嗎?

不是每個人都能夠buy in 杜邦的這套組織價值觀,特別是在外商在商言商,business unit的買賣是家常便飯,被買進來的,要一段時間改造
化工業的那套製程安全管理要套到其他不同行業,可能也不見得fit
違反天條、價值取捨的衝突可謂是組織內家常便飯。

4. 杜邦沒告訴大家與大家不知道的是…..*

高風險高報酬的行業必須重視工安,唯有重視工安的公司才能通過時間的考驗,存活下來(大多數的公司,壽命太短,還來不及體認到這短空長多的工安投資必要性)
*杜邦所謂的安全文化,核心其實是很多的組織潛規則,這些潛規則是百年演化下所發展出來,換言之,想要移植它的那套,結果往往是橘逾淮為枳。
*杜邦高明只是讓安全回歸到生產與作業管理,也讓安全內化為生產與作業管理的一部份。(獨立談安全專案,往往只是工安幕僚作秀)
所謂的績效在於落實,而非專案數目多寡,要投入資源不斷稽核與實證(誇大作秀唬爛是人性X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