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7日 星期六

犯錯的價值(1/3)

犯錯的價值:別只想找「正確模式」,記得存下「失誤紅利」!
Being Wrong: Adventures in the Margin of Error



第一部 錯誤的概念/The Idea of Error
歷史上人類對於錯誤的見解與對錯對立觀點的誕生

1 錯誤學
明明知道自己是對的卻錯了,這讓我憤怒不已。
──法國劇作家莫里哀

知道(認定)自己是對的,是一種快感與幸福感
人在日常生活中:政治觀、知識信念、宗教道德觀、對他人的評價與自我認知,的前提是-自以為無所不知/自己都是對的
然而我們不可能永遠是對的,我們不想了解、不想承認自己是錯誤的

不認錯與正視自己會犯錯,才是終極錯誤
犯錯不是道德上的缺陷,而是人性的一部份,如同同理心、樂觀、想像力等都是人性的一部份,透過錯誤才能修正對於自身的看法與對於世界的理解=>犯錯是發展智慧的必經過程。錯誤是透視人類天性的一道窗。







「我錯故我在」
犯錯是生活的一部份,也是證明自己還活著

錯誤其實很普遍,不稀有;只是我們善於指出與看出別人的錯誤,卻不善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我們比較願意接受自己犯了無傷大雅的小錯,而不承認自己鑄下大錯(與其承認了要謝罪,不如死不認錯;越是影響深遠的決策,越要正視那些反面/暗示我們是錯的證據)
世界上的紛爭源自於我對你錯

科學之所以會進步,源自於-假定所有理論都只是暫代(可能是錯誤的)直到被更正確的理論推翻;如果連科學理論都不能宣稱自己正確,那麼我們又如何能夠宣稱與判斷:何謂「真實」與「對錯」

錯誤就是「將偽判定為真」或「將真判定為偽」
研究錯誤的學科:「人為因素」、「決策分析」
工安就是研究犯錯的學門,用5Why, 4M1E, 5W1H來詮釋錯誤現象(事故)發生的原因;工安的專業在於分類錯誤


為什麼要大費周章談「犯錯」?
道德
1.道德跟智慧有一定的相關,然而道德感覺與對錯是兩碼子事:婚前性行為不令人憎恨、素食者不見得道德高上
2.知識上的錯誤讓道德上的邪惡得以存在:相信種性制度與黑人低下
3.錯誤的道德涵義:我們犯錯的可能性有多大?自己犯錯要承擔多大的責任?該如何對待犯錯了的別人?

真相
真相與事實往往沒有絕對的標準-「將偽判定為真」或「將真判定為偽」代表背後有恒定的真實
「品味」與「事實」是兩回事:事情有對錯,好惡卻沒有。(蘋果使用者覺得自己的品味比較高級…) 假定任何有智慧與眼光的人,看法一定和我相同才是
真理的問題:對或錯往往只是人類的主觀判斷,而非世界真實的狀態;我們不知道:真理是否存在?該如何判斷找出真理?也不知道誰有資格裁定對錯好壞?

不要讓對錯綁住智性發展
討論對錯時,保持彈性(理智上)
要能夠拋棄自己的信念,保持轉換觀念的彈性(心智上)
我們會犯錯,也能夠發現錯誤,只是兩者不能同時(發現自己正在犯錯)-我們通常不知道自己正在犯錯(所以Drucker說要定期自我誠實檢討)
人腦記憶與資料庫當中,沒有一個分類與欄位是-我犯錯的錯誤
錯誤讓人看見世界不時之處(與自己想像間的落差):絕望與痛苦的深淵,正巧是希望與發明的契機




2 兩種錯誤模式
錯誤絕非那麼嚴重駭人的事情,活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我們多麼小心翼翼都免不了犯錯,偶爾放鬆心情度日,要比整天緊張兮兮來得健康多了。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信仰的意志》(The Will to Believe

悲觀負面模式(看待錯誤)
1.讓人有困窘尷尬、想吐消化不良的感受與情緒
2.錯誤造成的真實傷害其實不如人類對於錯誤的恐懼、嫌噁與抵賴(矢口否認)
3.背後的世界觀:不應該有瑕疵、意外
4.關於是非對錯有一個標準,未達或不符合此一標準,都應該被消滅
5.犯錯是輕微的瘋狂,瘋狂則是堅持撤投+


樂觀正面模式(看待錯誤)
1.背後的世界觀:瑕疵與意外(隨機變異)是世界與日常的一部份
2.放鬆心情看待錯誤,害怕錯誤反而會扭曲事實,映照出陰影與怪物;自我反省(承認錯誤)是智慧的來源
3.學習成長=明辨是非,而明辨是非=試誤的學習過程;想要擺脫錯誤=>不要犯錯,而不要做任何嘗試可以達成不要犯錯的目標。
4.犯錯跟智慧與其他好事是一體的兩面,消滅錯誤的同時,也會一併消滅掉智慧與學習的契機
5.世界是多樣與多元價值,是非對錯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
6.知識與科學要進步,現有的觀念要讓位給新觀念與新發現,錯誤與和以前不同引導大家更接近真理=>錯誤本身就(通向真理的)道路
7.錯誤產生洞察力:犯錯就是徘徊,徘徊=讓思緒遊蕩、探索世界=>了解自己的一種方法;正確無誤讓人心滿意足/志得意滿但另一面是死氣沉沉;犯錯令人困窘/甚至讓人陷入危機,但引導人謙卑/發掘新的旅程(搞砸犯錯就是冒險故事)




第二部 錯誤的起源/The Origins of Error
人類出錯的種種原因

3 感官與錯覺
曾有位女士問我是否相信世上有鬼魂和幽靈,我直接了當地回答她:「不信,夫人,我看到的全是自己的幻覺。」
──山繆.泰勒.柯立芝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海市蜃樓:眼睛看見的幻象,讓人誤判距離與事實
地球的光線折射,欺騙了很多沙漠中的旅人與船長

看見了解與理解(事實)
錯誤源自於感官失誤
感官失誤源自於自己腦中的念頭與渴望=>被自己的感覺所欺騙(e.g/, 人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感覺與感官的不可靠,讓哲學家否定了經驗論:感官不是知識的來源,我們不能只依靠感官來判別真偽
客觀的事實會讓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詮釋:詮釋意味著模擬兩可、有商量的餘地
不同的詮釋不代表都是誤解,說不定不拘泥於字面的意義可讓人看見更深層的意義與另一種可能的事實:物體越變越小,說不定是這個物體離我們越來越遠而非體積變小


我們察覺不到「察覺」的過程
我們無法注意到可能犯錯的地方,就覺得自己不會犯錯

乍看之下,覺得下圖A格比較深,B格是淺色(其實AB兩格顏色是相同深淺)
錯覺三大特徵
1.雙眼與大腦總是買單(即便已經知道答案)
2.沒有辦法改正錯誤
3.所有人都產生相同的錯覺



為什麼你沒看到大猩猩

這些錯覺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在人類生存的演化過程,這些誤判有助於99%狀況下人類的存活(被錯覺愚弄無傷大雅)

(注意力)眼盲造成車禍與墜機
障眼法讓古代祭司與近代魔術師有飯吃


錯覺教導我們的人生課
最有說服力的景象,未必是事實
錯覺讓人更人更深入研究腦神經察覺的過程與理解的心智過程
發現自己錯了,要比發現自己對了更令人喜悅(有建設性)



4 大腦首部曲:知、不知,編造事實
「我知道」這句話似乎描述了一種狀態,保證我們已知的均為事實,大家總是忘了還有另一種表達方式,「我以為我知道」。
──维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論確定性》(On Certainty

身為盲人卻不知道自己盲目



知識總有出錯的風險
人很擅長忽視自己的無知。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用知道的部分去解釋未知/不知道的部份
「自以為知道」跟「真正知道」兩者之間有巨大的鴻溝
「自以為知道」=個人信念=你對世界的種種觀點

知識的定義(柏拉圖)
「合乎情理的真實信念(justified true believe)
1.此事為真 (可能是大家共同的錯覺)
2.有好理由說明 為何此事為真 (偽知識可以有眾多信徒的信念與頗具說服力理論解釋)

科學與真實知識只能透過反例來否證,然而想不出反例的知識卻不一定為真


記憶與知識的誤謬
閃光燈式的記憶
戲劇性情節栩栩如生讓人印象,但內容正確性與準確度隨時間過去而降低

我們依賴感覺,而非事實或邏輯來判斷真偽
記憶是由大腦多重特殊過程所構成:型成記憶的那一刻已失真,日後每次喚醒記憶的時侯,重組又再次失真

大腦習慣自編自導
每個人內心有一位作家和一位事實檢核員
睡覺作夢的時候,那位檢核員沒有發揮功能,所以不能判別夢中情境的真偽/無法意識到自己犯錯

人天生喜歡解釋事情,即便不知道、也找不出原因
左腦主司語言能力,右腦語言能力有限,但能理解指令/聽令行事
腦裂患者,左腦不斷依據(自己無知的)行為編織出合理的解釋

瞎扯蠢蛋症候群:大部分人不願承認自己無知、「不知道」
寧願胡說八道、信心滿滿地說出一些自己不清楚的事
治療瞎扯蠢蛋症候群的方法:找一個人負責質疑你每一個詞的語義與反駁澄清每一句話的論點
現在想想,一些心海羅盤教授、舌花蓮燦的上屍與Seafood,其實都是這個疾病的極重度患者,只是對於聆聽的信徒而言,那些瞎扯與堆砌的空洞詞彙,對於他/她們的大腦與認知竟然是一種刺激….真是令人驚奇與讚嘆啊
瞎扯bullshit多了,會讓人變成蠢蛋(然後被人劫財騙色)


腦神經教導我們的人生課
明白自己不知道、所知有限,是智慧的開端
承認萬事皆不確定(其中有些確定性高一些)
「信念」與「相信」區別出了人類與機器,然而我們的「信念」與「相信」必須經常被檢視(特別是犯錯的時候)



5 大腦二部曲:信念
判斷有如手錶,沒一只相同,但人人都相信自己的最準確。
──亞歷山大.波普(Alexander Pope),《論批評》(An Essay On Criticism


危機事實摧毀專家的信念
2008金融海嘯摧毀葛林斯潘對於自由市場運作的信念-對於金融市場運作的看法與意識形態全部錯誤!


「信念」是什麼?
一般人:有關重要事物或議題的公開看法,而這些看法來自於個人相關經驗,可以為之辯護(相信神與上帝的存在or岳父討厭你)

哲學家:相信太陽東昇西落、不會有人突然破門而入,包含各種沒說出口的內隱假設

信念世界觀,大部分對於外界運作方式的心態與觀念讓人渾然不知,卻是對於自身與這個世界的運作至為關鍵;我們的信念與世界觀幫助我們預測與制定行為模式(成就了自我-「我是誰的認知」、在社會上立足)

信念幫助我們採取行動,也造成後果1964民權法案讓種族平等的信念實現、2008金融海嘯摧毀政府不要干預市場的信念、實驗證明廣義相對論-時空一體可以被扭曲的信念

遠古人類為了求生,必須要很擅長猜測四周動靜/搞清楚原因(=建立理論、穿鑿附會的迷信或是八卦交換猜想)
七個月大的嬰兒知道物體會掉地上,兩歲的幼兒探索週遭建立世界觀

人的信念可以背離現實
Sally–Anne test
四歲的孩子已經能夠用全能全知的視角敘事


人是如何選擇自己相信的事?
心理表徵
人類經知覺而將外在環境中周遭的事物或事件轉換為內在的心理事件的過程,稱為認知表徵或知識表徵
自以為所不知、掌握所有事實與證據

個人利益的牽制
包含$, 親情, social utility and bonding, 有利於當下的情境
套在別人身上不見得可行,可以抹黑當事人的信念是因為利益蒙蔽了判斷(e.g., 大家信奉上帝只是為了降低對於死亡的恐懼)
專家投入大半生時間研究各種理論,對於這些理論產生感情,因此深信這些理論(反而不如外人客觀)

而我們只憑他人外在的表現來下評論,以是否對當事人有利來認定他有偏見(信念不正確),但卻用內心的感受來衡量自己是否客觀

信念在潛意識當中形成,頂多只能承認自己可能被某些偏見所矇蔽(我們總是自覺客觀、深信自己的信念與為之辯護)對於信念的信心會受到各種非客觀因素(e.g., 週遭言論)的影響
只提那些符合個人信念的例子與部分事實,忽略與忽視哪些不幅與衝突的部份


人如何辯護自己的信念(自我保護)
假設
1.他人無知
我的信念是基於事實=正確,別人有不同的信念一定是他缺乏正確資訊
前提與假設是:我們自己無所不知,掌握所有事實與證據

2.他人愚蠢迷信盲從
有同樣的資訊,還得出不同的信念,對方一定是具備某種意識形態的邪教教徒
前提與假設是:我們不認為他人有比自己更高的修養、見識、智慧與道德能力

3.對方是不懷好意的白痴
非我族類的異教徒,批判對方沒有活在(我們所認可的)現實世界中
當雙方都如此簡化二分法敵我(=走火入魔)時,流血衝突不可避免


信念教導我們的人生課
人有解釋各種事物的傾向,也渴望自己的解釋是正確的=>如果沒有慎思與自我反省,我們很快會把自己編造的故事與說法奉為至高無上的真理、把他人與對立的話語當成惡意的謊言。



6 大腦三部曲:證據
羅森況:那裡一定是東方了,我想我們可以這麼推斷。
紀思騰:我可沒推斷什麼。
羅森況:不,沒關係的,那是太陽,那裡是東方。
紀思騰(抬頭):在哪裡?
羅森況:我看著太陽升起來了。
紀思騰:不是……天一直都亮著,你瞧瞧,是你在很慢很慢地睜開眼睛,如果你換個方向睜開眼睛,你就會說另一邊是東方了。
──湯姆.史滔柏(Tom Stoppard),《羅森況與紀思騰死了》(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

哪種才算證據?如何判斷各種證據的可信程度?
古代獵巫,把邪靈托夢當成判定某人是否為女巫的證據(天ㄚ)

信念背後應該有冠關的事實與邏輯推理作為後盾
然而信念必須由個人自行塑造,「錯誤只不過是誤信了證據不足的觀點,笛卡爾」

多少證據算充分?找不到新證據時該怎麼辦?
人腦的認知(系統二)很懶惰、啟動也很耗費能量
人往往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做出判斷與決定

透過歸納(分類)與推理(因果關係)來學習、猜測最佳答案
只是歸納推理也會導致一些重大與深遠的錯誤(黑天鵝)
大部分時候猜對(反應快效率高),少部份情境猜錯(成見與偏見)


孔恩的科學革命

先有理論,才去找支持此一理論的證據;而不是先收集證據,再依據證據建構理論


理論(更早是宗教經典)讓我們知道:
1.該問什麼問題(哪些不用問或不該問)
2.找尋什麼答案
3.該去哪裡找答案

理論=生存、面對現實的概念框架
很多時候大家對於反証視而不見(削足適履,以確保理論可以繼續適用)=>確認偏誤
主流的觀念在面對反証時或變成箭靶(e.g., 自由市場vs 2008金融海嘯; 地心說vs 哥白尼日心說)
面對世界一定要有一套思想框架與意識形態,這套思想框架永遠不出錯才是奇怪

如何忽略反証
1.故意不去看(禁止報導與談論)
2.把反証與反例視為例外(不適用正常理論)
3.精神勝利法(政客話術)
雖然不幸發生事故,但歸功於公司平時管理與訓練確實,所以全體人員順利逃生無人傷亡


追求知識的四種方式
1.前人/祖先的智慧與經驗法則
透過神話/傳說、宗教與鬼神信仰流傳

2.訴諸權威=>就教於專家/書本
行家達人的經驗/智慧,但這些行家達人的知識,可能有所侷限、只是暫時/暫代(tentative)真理的說法

3.邏輯推論與規納
在設定的前提條件下,對於一個或多個現象背後因果關係的推測
邏輯理論必須和現實世界中的經驗和證據一致=>用實際數據來證明邏輯理論的有效性

4.科學實驗與實證
透過持續的研究與試驗,導入新的理論與觀察、不斷推翻舊有的邏輯推理,進而更新知識與提升對真理的了解


------------------------------------------------------------------------------------

Evidence-based medicine
摘錄:
meta-analyses, systematic reviews, 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ase-control studies有更強的證據力
Level I: Evidence obtained from at least one properly design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Level II-1: Evidence obtained from well-designed controlled trials without randomization.
Level II-2: Evidence obtained from well-designed cohort studies or case-control studies, preferably from more than one center or research group.
Level II-3: Evidence obtained from multiple time series designs with or without the intervention. Dramatic results in uncontrolled trials might also be regarded as this type of evidence.
Level III: Opinions of respected authorities, based on clinical experience, descriptive studies, or reports of expert committees.

證據力
摘錄
米國USA的分類
Level I: Evidence from at least on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Level II1: Evidence from at least one well designed cohort study or case control study, i.e. a controlled trial which is not randomized
Level II2: Comparisons between times and places with or without the intervention
Level III: Opinions of respected authorities, based on clinical experience, descriptive studies or reports of expert committees.
證據力大小排序:
隨機抽樣的控制對照實驗>時間縱短面的cohort study或樣本橫斷面的case control study>不同時間與地區的觀察比較>專家意見
呵呵,大家把專家意見看的太重

米字旗國UK的分類
1a: Systematic reviews (with homogeneity)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1b: Individu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ith narrow confidence interval)
1c: All or non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2a: Systematic reviews (with homogeneity) of cohort studies
   2b: Individual cohort study or low qualit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e.g. <80% follow-up)
   2c: "Outcomes" Research; ecological studies
       3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homogeneity) of case-control studies
       3b: Individual case-control study
4: Case series (and poor quality cohort and case-control studies)
5: Expert opinion without explicit critical appraisal, or based on physiology, bench research or "first principle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