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4日 星期六

犯錯的價值(2/3)

犯錯的價值:別只想找「正確模式」,記得存下「失誤紅利」!
Being Wrong: Adventures in the Margin of Error


作者Kathryn Schulz


  
能夠寫出這樣一本書真是好樣的(讓人好奇她的心境與緣由),另外從每一章的引用的格言當中,也讓人讚嘆她閱讀的廣泛。




7 當我們生活在社會
我們的信仰就是信任別人的信仰,在最重大的事情上,我們特別仰賴他人。
──威廉.詹姆士,《信仰的意志》

進步國家也會有落後的地方
瑞士到1971女性才有投票權
瑞士大多數的行政區紛紛修法配合,然而其中兩個行政區仍然等到高等行政法院裁決,才在1989賦與當地女性投票權
當地反對女性取得投票權的理由
1.女性參與違反當地論政/議事傳統
2.參予政治讓女人不像女人、破壞家庭和諧
3.女人不可靠,不能商談國家大事
4.過去政治傳統維持政治正確,不需要改變
5.男性浮冰義才有投票權


導致錯誤與落後的四大因素
1.用假知識與基本教義來掩蓋無知
2.權威當局的阻擾
3.盲從習俗與舊有觀念
4.大眾觀點與從眾

錯誤=一群人搞出來的錯亂、差異與瘋狂行為流行


為何獨立思考不可行/不常見?
1.獨立思考≒離經叛道、特立獨行
2.自己個人一手的觀察、思考與經驗未必比專家的二手知識可靠
3.獨立思考其實太花心力(不可能行萬里路、親自檢證各種事物)
4.資訊時代,每個人都依賴二手傳播與媒體上的資訊;現代工作與生活專業分工,每個人都依賴他人局部的專業
5.信賴他人的知識與資訊可以幫助自己生活豐富、有效率

我們先判斷這個證人或資訊來源是否可信,再決定是否相信相關資訊與證據
而同類相吸,造成資訊上的同溫層與缺少對立見解/反証=>具備相似信念的成為有情感皈依的族群/群體。


組織內部的贊成意見過剩
導致反對意見不足
1.組織或社區支持原有作法與觀念(保守)
2.組織或社區封閉,不太受外界非議與壓力
3.組織或社區自成一體,也不太理會外界非議與壓力
4.組織或社區追求內部和協,異見與異議自動消失
5.組織成員不適應衝突、太少接觸與不善處理不同意見
6.不開口表達意見,一方面是想表示有禮貌,二方面是不想引起衝突/被批評。
導致小團體內的思考制約(聽不見多元與反對意見)與集體盲目


如何避免一言堂與集體盲目
1.鼓勵異議
2.指定魔鬼代言人負責規諫
3.主動尋求外部意見
呵呵,感覺以上三點對於封閉型組織是緣木求魚
組織內會消弭異議,形成主流意見與強權即是公理
組織內只要有一個不聽話的異議份子與說國王新衣的小孩,如果沒有馬上處理,會有其他人很快跟進,摧毀與崩解組織原來的信念=>這才是異議份子引來殺機的原因與理由(而非講出真話或有不同見解)
社區與團隊的功能都是凝聚共識(=消滅異議/壓抑衝突)
欸,難怪老師再三提醒:Junior的經理人大鳴大放,其實是stupid與自尋死路的行徑


如何平衡團體與個人間信念的抉擇?
在二戰納粹佔領期間,只有2%的法國人挺身反抗
我們無法知道今日的信念與信仰是否明日會成為偏見與錯誤
要不沒有個人(遵守團體規範與信念)
要不脫離社會、孤單個人自我對話

眾人皆睡我獨醒是常態,另外醒著的時候要低調,不要吵醒其他睡著的人,不然會引來殺機



8 確定的誘惑力
嚴格說來,沒有所謂的確定,只有自以為確定的人罷了。
──查爾斯.雷諾維葉(Charles Renouvier),《批判概論》(Essais de Critique Générale

歷史不缺狂熱份子帶來的暴行
狂熱份子:堅信自己絕對正確,徹底否定自己犯錯的可能性,不計代價讓反對者閉嘴,絕對的信念挑起順理成章的暴行。

狂熱始於對於異己者的厭惡確定感受,確定感讓人忽視知識與邏輯判斷,用最高分貝的音量犯錯、用更激烈的手段表達對信念的確定與自我正確的陶醉

狂熱確信的副作用是:
喪失道德感、同情心、想像力、判斷能力與不利觀點轉變(已經到了寧願殉道而不願意改變信念承認錯誤的地步)
呵呵,好漢不吃眼前虧與牆頭草見風轉舵才是理性的正常人


確定感與信念是雙面刃
有足夠的確定感與信念,才能讓人成就困難的事情
懷疑、猶豫與不確定,輕則無濟於事,重則帶來危險讓人誤事
在極端的情境下,不容懷疑;而面對生活,我們也得把某些信念當成基礎,才能夠感覺踏實地把日子過下去。

信念本身比各種客觀事實更具備力量(Placebo Effect)
呵呵,我對於各種信念的信心程度源自於對這些信念的質疑與批判,質疑批判越多而不改變(越能掌握對立與反面)的,信心度越高

就腦神經與認知心力而言,懷疑是奢侈品,人先學會信任之後才學會懷疑,也找不出其他會懷疑的動物。
欸,多少父母猶豫於什麼時候要告訴小孩沒有聖誕老公公XD
確定感其實是系統一,幫助人很快直覺反應與有安全感(一些危機與風險其實很抽象,沒有必要過度浪費心力去擔憂)



是優柔寡斷還是慎思明辨?
哈姆雷特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
是父親的鬼魂還是意圖誤導的惡魔?
多疑卻又證據不足
人們渴望領導人果決(受到篤定的人吸引),然而魯莽行事的多半誤事居多
哈姆雷特的劇情張力在於他的猶豫不決的內心戲,另一方面也在於他的身分是王子(不是市井小民,可以反覆無常、魯莽行事)


確定跟懷疑,如同流感都會傳染
兵敗如山倒、犯錯的領導人好過猶豫不決的領導人
民眾一方面擔憂領導人冥頑不靈、另一方面擔憂搖擺不定


承認錯誤、改弦易轍是政府單位最令民眾反感的行為(一例一休)
讓人覺得公家不可靠、政治人物討厭
其實可以認錯與謹慎懷疑,是很可貴的
凱因斯:事情起了變化,我只好改變想法與做法,那麼你呢?

猶豫不決的中間選民一樣令政治人物頭痛
其實拿不定主意、等待政客端出更多牛肉再表態才是理性正確
最健康的態度不是毫不懷疑的相信,而是保持懷疑的相信

願意檢視錯誤比完全拒絕犯錯要好的多
只要是人,都會想逃避犯錯的可能
吵架辯論的時候,之所以越來越大聲,不是因為相信自己是對的,而是害怕自己錯了
因為恐懼犯錯,我們反而更容易犯錯與錯上加錯(無法認錯改錯)



第三部 犯錯的經驗/The Experience of Error
人類為何會犯錯與犯錯的情緒反應

9 出錯中
既然我的梯子不見了,我便得躺在眾梯起始之處,在汙穢的心之回收品店鋪。
──葉慈(W. B. Yeats),《馬戲團動物大逃亡》(The Circus Animals’ Desertion

犯錯的心理反應
習慣性自圓其說
記憶不可靠
先是態度轉弱,然後放棄原有觀點,再來不承認自己曾經持有錯誤觀念
悄悄第抹去自己曾經錯誤的記憶紀錄

錯誤如同科學理論
不是因為自身缺陷而瓦解,而是出現更好的解釋、理由與藉口時才會被取代


絕望與痛苦的深淵也正是創造與重生的瞬間
失去信仰(與信心)的感覺是恐懼與虛無(遭遇重大挫敗的心理衝擊如同失戀、失去至親、突然失業、移民到另一個國家)
舊的信念幻滅有如玻璃破碎,再也回不去
在其他信念取而代之前的空窗期(重新建立信心之前),是迷失自我、惶惶不安,有若迷路找不到父母的小孩。

在錯誤抹煞就有信念的時刻,會讓人迷失自我
一次是迷失在這世間,另一次是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如何立足、該往哪去

重新找尋自我的過程讓人成長
不要活在別人的信念裡,從新探索自我的樣貌與可能性
透過受挫把別人的意見聽進來,不能躲在舊有認知的舒適圈內(殺不死我的,讓我更強大)
打碎歸零、從心(改變內隱的認知觀念與外顯的態度)開始
如果不是事實的撞牆與打臉,人很難改變觀念與態度,有所成長(只會越來越固執,糾結於舊觀念)
高階主管很少受到挑戰與外界壓力,所以也特別難改變

沉沒成本
人厭惡錯誤與損失,以致於不能認賠殺出、認錯改過
我是否安全?聰明?正直?正確?擁有一個回答以上問題答案的信念,背後是難以計量的心理成本
心理的沉沒成本越高,我們對於相關信念的忠誠度越高,即便忠誠度與此一信念的正確度無關

嘲笑異教徒/青少年只會適得其反
讓他們更難承認自己迷信盲從(畢竟他/她們每天都都有進行那麼多的儀式與功課)
青少年的特點就是認為自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承認錯誤需要智慧,更需要心理與情感上的技巧
認錯的能力與生命閱歷有關,也決定了我們是怎麼樣的人
老年人的智慧與謙遜,來自於種種錯誤與經驗,他們知道:人往往高估自己/低估他人;一代代重覆相同錯誤

能夠承擔多大的錯誤取決心理與情緒的耐受程度與韌性
有的老年人卻脾氣古怪、墨守成規(比青少年更龜毛難搞),目的是為了保護自我脆弱的內心(不然個人世界會崩潰)


不要逃避錯誤、也不要錯過錯誤(帶來的祝福與成長)
如果你不曾經歷過心碎,那麼你不曾真正活過



10 哪裡出錯了?
一旦漏掉第一個扣孔,你就永遠也扣不好了。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米勒主義
沒有到來的與爽約的救世主



當深信不疑的事情竟然錯了
信念是一連串邏輯的綜合體,各種觀點與想法是綁在一起的,想要移除或改變其中一個,一定會牽扯到其他的;造成難以改變核心的信念
保守(不正視犯錯的現實)是一種心理的防衛機制,是否接受與接受的程度因人而異
推卸責任與避面負面情緒上,人非常的有創意(e.g., 現在看來不如預期,你等明年看看;欸,只差一點點;我很意外/事情出人意料;雖然我的預言錯了,然而我如果沒有提醒大家/事情又發生了的話,我才會是罪人)
彷佛只要開始解釋,錯誤就不再是錯誤(我們的本意是好的)
可以解釋辯駁說明:只有錯一小部份,而不是全部錯誤



11 矢口否認與全盤接受
「我不願意犯錯,」白羅說道。「犯錯可不是──該怎麼說好呢?──我的本行。」
──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羅傑疑案》(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目擊者的記憶誤謬
最準確的目擊者,弄錯了25%的事實內容(3/4正確)
相較之下,DNA檢測雖然可能貼錯標籤、樣本遭受污染、搞砸檢測、檢測結果遭竄改;還是比目擊者證詞準確多了
第一人稱與當事人的敘述證詞,無論再有說服力,都不能證明是完整的事實
出錯的受害者記憶:生命當中的某些時刻,我們是受害者,另一些時刻我們是加害者:少數錯誤指認加害者的受害者,往往難以接受自己的記憶有錯
面對錯誤如同面對創傷,典型反應是:「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和「接受」
「否認」的規則是儘可能遠離「錯誤」
騙自己-就像是真的:不願意面對證據確鑿的真相,那麼就必須欺騙自己(左右腦分工,自我欺騙其實不難;否認錯誤可以不用承擔連帶而來的責任)
檢察官也很難承認:自己認定有罪起訴的犯人,竟然被無罪定讞(不願意正視各種DNA科學證據,只認為撤銷告訴是因為時間拖太長,而非當事人無罪)
檢察官、檢驗分析人員與專業證人的事業成敗與名聲繫於此,承認錯誤=一夕之間身敗名裂


為什麼被害人會做出錯誤證詞
1.每個人都會提醒當事人第一次的證詞(第一次不確定,第二次確定,第三次完全肯定)
2.律師建議當事人的證詞要100%確定肯定
3.警察與治安單位通常懶得再找其他證據/沒有空再追查其他嫌疑人
4.當事人自我的情緒反應與否定
5.公正調查罪犯與查證犯罪事實其實是檢警的責任,而非受害人的責任(欸,檢警的怠惰與過失)


否認永遠是選項,接受與承認錯誤需要很大的勇氣,
人生最大的慈悲:
錯誤發生就發生了,就讓事情過去吧
不論是否找出事實與真相大白,日子都要繼續過下去


缺席的證據與邏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