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究竟從何而來?(改版)——從神經科學看人類心智與自我的演化
Self Comes to Mind: Constructing the
Conscious Brain
本書從神經生理的角度,解釋人的認知為何容易出錯與偏誤
人其實有三個自我,三個自我時常相互衝突/不一致,所以大腦只好自我欺騙(能夠維持自我的一致性與自信心才是怪異的地方)
原始自我=>腦幹/神經反射、本能慾望,感情用事=>不學而能/生而知之(只考慮當下,受慾望所制約)
核心自我=>可以思考算計與模仿學習、跳脫慾望直覺/趨吉避凶=>學而習知(追求快樂=滿足慾望) = 考慮更長遠一些≒理性、智慧(受自私的基因/求生本能所制約)
社會自我=>成就永恆與大我,活在對自己的想像與自我期待乃至於他人的記憶當中(為了所謂自我實現而冒險犯難、為了所謂正義公理而犧牲奉獻)=>困而(不得不)學之(學習必須透過痛苦與深刻教訓;受到道德觀/法律的制約)
第十章 組裝成型
用概括的方式
1.意識在大腦皮質區域與上腦幹中浮現與組裝
2.大腦皮質無法獨自完成” 意識”
3.大腦越複雜、神經與連結越多,意識越豐富
4.意識包含感覺與感情,沒有感情與感覺=沒有意識(至少就人類的狀態而言)
5.感情與(清醒的)感覺由腦幹產生
意識的神經學
意識的三要素:覺醒狀態、心智與自我
腦幹
與下視丘通力合作促成了覺醒狀態,也負責建立原我與原始感覺
生物自我生理機能調節與生物價值的神經發源地。
視丘
多個區域訊號整合與連結之處(對於視丘的理解還不足夠)
也是皮質活動的協調者
大腦皮質
皮質使人保持清醒、並且幫助選擇所要關注的事情
提供一個身份(idenity),讓人處於一個奇妙、不斷前進的景觀中心=個人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