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2日 星期六

意識究竟從何而來?(4/4)

意識究竟從何而來?(改版)——從神經科學看人類心智與自我的演化
Self Comes to Mind: Constructing the Conscious Brain

本書從神經生理的角度,解釋人的認知為何容易出錯與偏誤
人其實有三個自我,三個自我時常相互衝突/不一致,所以大腦只好自我欺騙(能夠維持自我的一致性與自信心才是怪異的地方)
原始自我=>腦幹/神經反射、本能慾望,感情用事=>不學而能/生而知之(只考慮當下,受慾望所制約
核心自我=>可以思考算計與模仿學習、跳脫慾望直覺/趨吉避凶=>學而習知(追求快樂=滿足慾望) = 考慮更長遠一些理性、智慧(受自私的基因/求生本能所制約
社會自我=>成就永恆與大我,活在對自己的想像與自我期待乃至於他人的記憶當中(為了所謂自我實現而冒險犯難、為了所謂正義公理而犧牲奉獻)=>困而(不得不)學之(學習必須透過痛苦與深刻教訓;受到道德觀/法律的制約)



第十章    組裝成型
用概括的方式
1.意識在大腦皮質區域與上腦幹中浮現與組裝
2.大腦皮質無法獨自完成意識
3.大腦越複雜、神經與連結越多,意識越豐富
4.意識包含感覺與感情,沒有感情與感覺=沒有意識(至少就人類的狀態而言)
5.感情與(清醒的)感覺由腦幹產生


意識的神經學
意識的三要素:覺醒狀態、心智與自我

腦幹
與下視丘通力合作促成了覺醒狀態,也負責建立原我與原始感覺
生物自我生理機能調節與生物價值的神經發源地。

視丘
多個區域訊號整合與連結之處(對於視丘的理解還不足夠)
也是皮質活動的協調者

大腦皮質
皮質使人保持清醒、並且幫助選擇所要關注的事情
提供一個身份(idenity),讓人處於一個奇妙、不斷前進的景觀中心=個人意識




意識心智背後的解剖學瓶頸
以上三個區域相連結與合作,不能獨厚皮質
就生命功能而言,腦幹>視丘>皮質


從大型解剖結構區域的整體工作到神經元的工作
微觀的神經元放電與鏈結,到宏觀的神經圖像與地圖
原始感覺=小至大疊加成大型迴路的過程


當我們感覺到自己的知覺時
愉悅感、痛苦不適感
扣除掉外在感官(視覺、嗅覺、聽覺、觸覺…)的感覺
大哉問:
為何屬於身體性、神經反應的知覺性地圖建構,得感覺起來像某個東西(感情與情緒)


感質問題一
看見或聽見當下,「感情與情緒」也被挑動
情緒與感情反映當下的感覺、也受到當下刺激的挑撥

百解憂之類的受體阻斷劑,能夠直接抑制個人在情緒上的回應能力=>讓人不產生情緒與感受

正常的意識狀態=不停辨識外界各種訊號與輸入刺激=>透過整合方式與不均等強化來產生圖像(=情緒與感受)
聽到音樂有兩部份
一是耳蝸、二是身體隨音源刺激出現相對應變化


感質問題二
從演化論的角度來看,如果身體的知覺與價值判斷要讓有效引領生物個體避苦趨樂,那麼這些抽象的價值判斷與感情感受,就應該像個具體的事物
愉悅:內部生理機能正常+外部生存環境前景看好
痛苦:生理機能管控出現異常(受傷)+預見前景困難受阻
體內各種化學分子(血清素、多巴胺、腎上腺素)等也導致情緒反應
感情與感受其實是以下三者的組合:
1.感覺裝置(眼、耳、口鼻、皮膚)產生的感官地圖:景象、氣味與聲音等
2.身體感影門戶活動而產生的地圖:緊繃或放鬆
3.縱合1+2產生的情緒-反應地圖,以及紀錄的記憶與聯想。


感質與自我
將感覺到的感質+主體的「我」=個人意識


未竟之功
還是有很多無法理解與未知之謎。(意識是什麼與腦部做什麼理解的不夠清晰與深入)


欸,人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事業,可是無法決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事業是什麼?乃至於理解為什麼(是這個事情或事業)



第四部 有意識之後
第十一章  與意識共存
意識為何勝出?
從生物生命管理與演化的角度看
1.對於環境狀況最初更好的回應(Situation Awareness)
2.滿足內在生理調節+探索外部環境
3.意識產生記憶、推理與語言等高等功能與延遲滿足(以獲得更多)

吃了智慧之果讓人產生意識,一方面生存能耐大增,二方面也讓人失去純真(可以邪惡地算計)、產生羞恥感與不斷自問:我是誰?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為何(特別是吃飽沒事幹的時候)


自我及控制的課題
人很多時候,雖然醒著,但卻是無意識
e.g., 開車、演奏樂器、人格的塑造與習慣的養成

有意識的記憶與無意識的行動,兩者之間存在落差與出入

1.人在不不知不覺當中,受到無意識的控制
2.無意識過程當中,有一部分受到意識的指導
e.g., 人格的塑造與習慣的養成受到家庭與學校教育的影響
3.意識並未因無意識而貶低,反而擴大意識的可用性與範圍
e.g. 走路回家過程可以一邊想著問題;運動員有意識的不斷練習,讓身體形成無意識的反應
4.意識與無意識兩者之間是夥伴關係,由演化過程所塑造
意識=邏輯推理慢想(論點與道理),無意識=直覺反應快思(感情與感覺)
意識是生命過程的附帶現象與裝飾,沒有意識,大腦一樣可以進行生命管理工作(一樣可以吃喝拉撒睡與性交)
然而具備慎思明辨與同理心才能成就人類社會與文化文明
5.意識很難抗拒無意識
抗拒毒癮/菸酒癮是長期抗戰


關於無意識的其他討論
摘錄:
無意識思想能夠執行超出自身意識的任務,並且無意識思想(UT)比有意識思想(CT)更好地解決了考慮了許多變量的複雜任務,但是在變量較少的任務中,有意識的思考勝過其他人。

On making the right choice: the deliberation-without-attention effect.

難怪學術研究結論(特別是量性)往往不適用於現實世界(只考慮少數變量)
真實生活中的任務- 如婚姻找對象、選擇職業與評量風險報酬等,都是多變量的複雜任務,隨心所欲/相信直覺其實比follow SOP好?!

花時間與心力作出評估,要看這件事情對於當事人的重要性
你沒有無限的時間與心力,也不會把所有的時間與心力用在評估單一事件的模擬與計算上,抄捷徑(感情用事/直覺判斷)是個好辦法,好消息是:你過去的情緒記憶紀錄與直覺感受就是這些判斷的捷徑

壞消息是:
  1. 情緒反應與直覺判斷都存在誤判的機率與可能性(以人貌像)。
  2. 經驗越少越不相關,直覺反應與判斷的偏誤率越高
  3. 政治決策容易受到多數人不理性、無意識與情緒性因素的影響(特別是民主投票=鄉民的正義與霸凌)



關於基因體無意識
包含對飲食、擇偶與生活習慣的偏好,乃至於許多社會的風俗與道德規則,其實都是受到基因體無意識的影響

自私的基因- 性衝動、盲目的忌妒、報復與復仇
是很多文學與藝術作品的元素


有意識的意志感
行動與行為除了有感情衝動與感覺之外,慎思明辨與(postpone)獲得充分的資訊不可少=>承擔行為後果與肩負道德責任


訓練認知性無意識
我們以為可以掌握自我,其實不然
e.g.,
無法節食與養成運動習慣,抵抗肥胖、高血壓與心臟病、藥物成癮
被廣告洗腦,衝動性購物
受制於各種宗教或組織的文化儀式
被各種負面情緒所主宰(忿怒、恐懼、忌妒)

良心反對者conscientious objector的衝突

無意識的反應必須接受意識心智的訓練


大腦與正義
欸,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情緒走在理由解釋之前


自然與文化
從生物演化的過程
原始的生命調節機能=>複雜的生理協調=>心智的出現=>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的浮現,與腦部、行為和心智的演化發展有關,最終導致的社會文化=群體的心智與意識(群眾的智慧與政經結構)

個人的獨立與生命的價值取決於思考(我思故我在)
1.個人與群體的命運
2.提出關於過去與未來的問題
3.想像如何減少痛苦、降低損失風險、增加幸福與達成目標


自我加入心智
人類遠祖約20萬年前出現
3萬年前人類留下壁畫、雕刻與首飾
5000年前出現文字

自傳體自我是道德、司法、經濟貿易政治活動、科學技術的基礎=理性與記憶


反思性自我的重要性
人對自己感到好奇、對身邊的人有感情與依賴、經歷七情六慾/愛恨情仇
好奇與困惑著:「自己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早期人類追求的是:食物、性、棲身之地與安全
狩獵成敗與生死主導了人的行為(情緒與感情相對單純:喜怒哀樂、敬畏與恐懼)

今日人類追求的是尊嚴、自我實現與成就感
情緒相對複雜:信任、羞恥、忌妒、同情、藐視、驕傲、厭惡、小確幸

人體內部有生理的衡定,社群組織也有內部的社會文化衡定(透過道德觀、愧疚與罪惡感等皮層設定,想像有懲罰的鬼神與善惡因果)
Sociocultural homeostasis(物極必反、陰陽調和)  透過道德與法律制約脫軌的個體、達成群體的合作與協調

出現文化、藝術、嘉年華、宗教儀式是一種社會文化衡定的代償homeostasis compensation:凝聚社會群體與建立組織




文化性的建構正在逐漸改變人類的基因組
e.g., 乳糖耐受基因

意識給人類最大的禮物是:透過想像來操縱自己的未來(成為超人)
人類大歷史
人類的身世與未來
人類大命運

附錄
謝詞

 ------------------------------------------------------------------------------------

機器能否產生意識(一):人工智慧與意識心靈
摘錄:
機器不僅能夠展現出有智慧的行為,更能產生真實的、有意識的心靈,這是「強人工智慧(strong AI)」的假定。相對地,「弱人工智慧(weak AI)」則只假定人造的系統能夠表現得好像有智慧的樣子,不能產生意識。目前的人工智慧,頂多符合弱人工智慧的假定。

有沒有可能有一天,當人造系統足夠複雜的時候,能夠跟人一樣產生意識?這是個非常吸引人的假定,但我們不確定是否是正確的。這是一個和人工智慧、心理學、神經科學與哲學都有關係的問題,但以目前科學的進展來看,還無法回答。所以,此時此刻必須從哲學的層面來探索。


機器能否產生意識(二):「義腦(Brain Prostheses)」實驗
摘錄:
為了回答「機器能否產生意識」的問題,人工智慧研究者 Hans Moravec 設計了一個稱為「義腦(brain prostheses)」的思考實驗(thought experiment)。這個實驗有幾個假定:第一,我們的神經科學已經進展到能夠完全了解大腦中每一個神經元的運作。第二,我們能夠製造人造的神經元,不僅能夠模擬任一真實神經元的運作,更能與真實的神經元連結。第三,我們的顯微手術已經進步到能夠在不干擾大腦整體運作的情況下,將大腦中的任一個神經元以功能完全相同的人造神經元替換。

實驗的程序是,將真實的神經元逐一替換為人造神經元,直到整個大腦全由人造神經元組成。然後,再將人造神經元逐一換回真實的神經元,直到整個大腦還原為實驗前的狀態。請問,在實驗過程中,受試者外顯的行為會不會改變?內在的意識狀態會不會改變?

外顯行為的問題,很容易回答。既然在功能上每一個人造的神經元都和被它換掉的真實神經一模一樣,外顯行為就不會改變。至於受試者的內在意識狀態會不會改變,就比較難回答。

採取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觀點的 Moravec 認為,既然每一個人造神經元與真實神經元的功能都是全等的,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受試者的意識都不會改變。反對「強人工智慧」假定的哲學家 John Searle 則認為意識是一種生物現象、人造系統無法產生。他認為當被換掉的真實神經元愈來愈多時,受試者的外顯行為不會改變,但意識會逐漸消失。


機器能否產生意識(三):「中文室(Chinese Room)」實驗
摘錄:
Searle 不認為人造的系統可以產生意識。他的「中文室(Chinese Room)」思考實驗,就是設計來證明一個系統可以展現出看起來有智慧的行為,但完全不懂自己在做什麼,也不可能有意識。

這個系統是一間大房間,裡面有:一個只懂英語的人,一本用英語寫的中文規則書,一疊寫有中文字的紙,一疊白紙。房間只有一個小窗口,外面的人會送進來一張寫有中文句子的紙條。房間裡的人會根據紙條上的、他看不懂的符號,查閱規則書,並照書中的規則做一些事。例如,規則可能叫他在紙上畫出某個符號,可能叫他找出某個符號,或是叫他排列某些符號,諸如此類。規則執行到最後,裡面的人會寫下一串符號,並透過窗口傳出去。

對外面問問題的人來說,這個房間可以回答他的每個中文問句,看起來是有智慧的。可是,這間房間、房間內的人、規則書、紙張,都完全不懂中文。也就是說,一個完全不懂中文的系統,可以表現得像是懂中文的樣子。據此,Searle 認為,機器無法產生心靈。

這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思考實驗,論證也非常有吸引力,但也不乏反對的聲音。例如,主修醫學的你或許想要反問:「我的視神經不懂中文、我的皮質神經元不懂中文、我的胼胝體不懂中文。但是,我懂中文、我也有心靈呀!」然而,不論支持或反對,都一樣突顯了「中文室」實驗要問的核心問題:簡單的運作與複雜的心靈之間的關係為何?跟 Searle 一樣認為「中文室」不懂中文的人,必須試著解釋為什麼我們的大腦可以產生有意識的心靈。認為「中文室」懂中文的人,也必須試著解釋,機器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能產生有意識的心靈。這些,都仍然是沒有明確解答的問題。


機器能否產生意識(四):「桶中之腦(Brain in a Vat)」實驗
摘錄:
用另一個思考實驗,「桶中之腦(brain in a vat)」,來幫助我們分析這個問題。假定我可以把一個人的腦從你的身體中移出來,放在一個超級培養皿中繼續運作與發展。同時我也用一部超級電腦模擬一個虛擬的世界刺激這個大腦,而從你大腦傳出的動作訊號也被電腦用來改變虛擬的世界。

是的,這正是電影「香草天空(Vanilla Sky)」與「駭客任務(Matrix)」的基本假定。不過,電影和「桶中之腦」實驗,還是有些不同。第一,在電影中,身體是被保留的。在「香草天空」中,目的是等待以後更進步的醫學能治療目前無法治療的問題。在「駭客任務」中,目的是把人的身體當作 Matrix 的電源供應器。第二,兩部電影中的電腦都有臭蟲(bugs),所以「香草天空」中的 David 夢境會出問題,所以「駭客任務」中的某些人會察覺到自己並非活在真實的世界。

如果一個桶中之腦跟現在你的腦接收到完全一樣的剌激(只不過前者的刺激來自電腦、後者來自真實世界),而兩個腦作出反應後知覺到世界的改變也完全一樣,你覺得你和桶中之腦會不會有完全一樣的主觀經驗?從旁觀者的角度,我們是可以看出兩個腦處於截然不同的環境。但是,兩個腦的主觀經驗,「應該」是一樣的。不過,經驗完全是內在的,我們也只能如此推測。

就以色彩為例,電磁波是沒有顏色的,神經衝動也是沒有顏色的。色彩不存在於外界,完全是內在的意識經驗。你或許可以推論,不同的人看到同樣波長的光線,主觀感覺到的色彩經驗「應該」也一樣。但那只是推論,你永遠不會知道我經驗到的紅色跟你經驗到的紅色是不是完全一樣的。就好像你看到一隻狗在草地上打滾,你覺得牠「應該」很舒服。但那狗究竟感受到怎樣的舒服?你永遠也不會知道。

機器能否產生意識(五):結語
機器能否產生有意識的心靈?我們覺得蟑螂可能沒有意識,我們覺得烏賊可能沒有意識,但我們覺得黑猩猩有意識,也覺得人有意識。你的電腦沒有意識,民航機的自動駕駛系統也沒有意識,但是如果有一天我們能製造出運算能力和人腦一樣強大的機器,這樣的機器會不會像「魔鬼終結者」中的 Skynet 一樣產生意識?在一般人的直覺中這是可能的,否則也不會有這麼多基於類似假定的電影。

然而,電影終究只是一種想像,直覺也未必正確。事實是否就是如此?我們並不知道。「機器能否產生有意識的心靈」其實跟著幾個相關的問題:「物質與意識的關係為何?」「心與腦關係為何?」「人腦是不是一種機器?」而這些問題,也都還沒有確切的答案。這些不只是哲學問題,也是人工智慧、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問題。


假如人工智能(AI)有靈魂:這意味著什麼
摘錄:
圖靈(Alan Turing 英國數學家,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在其1950年的論文《計算機與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提到了針對被他稱之為"思考機器"thinking machines)的許多質疑。第一項異議是神學上的:
思考是人類不朽的靈魂的一項功能。上帝把不朽的靈魂賜給了每一個男人和女人,但沒有給任何動物或是機器。因此沒有動物或機器可以思考。
圖靈坦白說,他對這一質疑的"任何一部分都無法接受",但是由於這種宗教的想像曾經並且仍然在普羅大眾的心裏有著重大的地位,而且又涉及到他的看法,他認為還是有必要回答這一異議。他說,這一質疑"意味著萬能的上帝實際能力也是很有限的……難道我們不是該相信,如果上帝認為合適,他有自由把靈魂賜予一頭大象嗎?"
柏拉圖(Plato)的《 斐德羅篇》(Phaedro)中,蘇格拉底(Socrates)稱靈魂是一種元素,"出現在身體中,讓身體活起來。"死後,靈魂"從身體的枷鎖中釋放出來。"於是靈魂是人類被賦予生命的凖則,它在我們體內,驅使我們到達某一個終點。
靈魂"不是身體自我(physical self,個體對與自己身體有關的自我意識)之外的本質,而是血肉之軀的個體之人與上帝(精神上的),或是人類彼此之間的交往和溝通這些遭遇的總和。這種交流和溝通深入到我們作為生命體、作為歷史存在的人類、以及作為社群方式存在的人類之本質之中。
從這一觀點來看,靈魂不是上帝直接創造的,而是一種演生屬性(emergent property,高層次結構但具有還原到低層次結構就不復存在的屬性)。演生屬性存在於複雜的有機體中,而不存在於其組成這個有機體的部分結構中。正如安德森(PW Anderson)在其1972年著名的論文《多者異也》(More is Different)中所寫,"一個系統和其零部件的關係就好像一條單行道。"換句話說,這種屬性可能會在複雜的系統中演生——人類就是這樣的系統——儘管當我們"放大"構成人類的不同系統時會發現這種屬性並不存在於這些分系統中。
當我們說一個人是聰明的,我們的意思是"那個人會按照某種方式行事,或者具備按照某種方式行事的性情;我們並不是假定有一種(叫做)智力的物質的存在。""靈魂"的概念上我們也許做著相同的事。
換句話說,你不是擁有一個靈魂(you have a soul)——你是靈性行為的存在著( you soul) 。在這裏soul是動詞,這即是說,一個人的所感所思所作所為就是我們所謂的靈魂。
靈魂的神秘徘徊於我們所認識的"名詞"have a soul)和"動詞"(to soul )之間或超越之上。正如他所說,對於亞裏士多德,用靈魂這個詞可以首先挑選出自行活動的生物。比如說一棵樹,可以把自己從一顆種子變為一棵橡樹。對亞裏士多德來說這是最低層次的靈魂:可以自我養育並繁殖的實體。第二層次的靈魂,以第一層為先決條件並依賴於第一層,是有感覺的,包括一切有感性知覺的動物。第三層是理性的靈魂,具備抽像思考的能力,亞裏士多德認為僅限於人類。基於亞裏士多德對靈魂三層次的定義,最根本的含義是朝向某一特別目的的運動。這就是靈魂的意義:內在的渴求實現某種目的之生命力。
金伯利爾說,"說某一存在實體有靈魂就是在說它不只是可被外部所推動,而且還可以自我運動。某一存在可以自己運動,因為它想要獲得某些東西,而這種想要獲得的慾望是有意義和結構(structure)的。"
人工智能先驅、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明斯基(Marvin Minsky)認為是可以的。2013年他接受《耶路撒冷郵報》(Jerusalem Post)的採訪說,人工智能某天可能進化出靈魂,他把這種靈魂定義為"我們用來描述每個個體關於他們是什麼以及為什麼的觀點的那個詞"
他繼續說:"我相信每個人都必須建立一個心智模型(mental model),關於他們是什麼、他們從哪裏來、為什麼他們是這樣。說到每個個體的靈魂,這個詞指的就是一個人本性已完全成型的觀念中那些特別的混雜物。"
"……如果你讓一台電腦自行運作下去,或者把一堆電腦連在一起讓其運作,它們最終會試圖思考它們來自何處,它們是什麼。"
明斯基假設,機器很有可能進化出一種世界上特殊的存在,這種存在以探索自我身份和目的為基礎,而且這種存在方法和人類自己的存在形式可能很相似。
你的想法、你的身體感受和你的情感感受都是相關的,不可能在它們之間劃上嚴格的界限。想想在宗教場合你可能會做的事情:下跪、五體投地、低頭鞠躬、高舉雙手,握著身旁者的手、燃點蠟燭、一道進餐。這些肢體動作傳達、實現並塑造了宗教思想。或者想想倫理道德,一直以來在肢體語言上與宗教傳統是相通的:比如以牙還牙,或者耶穌所教導的:別人打你的左臉,把右臉也伸過去。
進化為人類就意味著被放置,被定位。進化為人類也意味著到達了我們被定位的地方。數萬年前,智人(homo sapiens)還未出現,或還沒有完全成形。我們人類的出現來之不易,並非常之漫長。我們花了數十億年才達到現在的狀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