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6日 星期六

高手思維(3/4)

高手思維:《羅輯思維》人氣作家,要新、要硬、要讓你「得到」最有用的知識


高手思維這本書的心智圖

這是本另類的成功學與立志書籍XD


第九章 斯多噶學派的「處變不驚」哲學
斯多噶學派
作一個遇事堅定、有德性不輕易動感情的人

斯多噶控制二分法
想要更幸福就更加關注你能控制的東西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區別可控與不可控,讓人在面對人生起伏與意外無常,做到寵辱不驚



轉念,豁然開朗
沒有辦法控制錢包被偷、被敵人俘虜刑求
所以坦然接受
做做該做的事,去吃該吃的飯、做該做的事,乃至於規畫逃獄。

將外部期待轉為內在目標。


聚焦內部目標
外部期待:有一個升職機會,提交自己的工作成就與簡歷給老闆,希望可以得到升遷。

內部目標:能否升職不是你所能控制,你能控制的就是寫出最佳的簡歷與做好面試準備期待的心情其實只是不必要的自我傷害。你只要須關注好自己是否做好準備,不用去牽拖外在(不可控的)運氣與對手敵人的出招。


  
第十章       天才和瘋子只是一線之隔   
如果你認為你是天才,那麼你就是個瘋子
If you think you’re a Genius, you ‘re Crazy.
摘錄:
創造力天才的最重要過程是傾向於注意通常應該忽略或濾除的事物
許多天才的確在正常與異常之間徘徊。對他們而言,他們所感知的衝動和思想之流是創造力的源泉。


天才從重要小細節中找尋領感
生活中,人無時不刻接受大量資訊量 約數M/sec
然而大腦注意力所能處理的資訊量:50bite/ sec
見到陌生人,你只會注意到他的眼神與表情,無法注意到他的衣服樣是與鈕扣數=「認知抑制」

認知抑制對於大腦與人的行為決策而言是理性的,然而天才或創意反而是從這些該忽略大量雜訊中篩選出有意義的訊號(多半是false alarm與假訊號)=非理性的!


天才與瘋子的差別
天才=智能高,篩選資訊的方式不同,解除認知抑制後,留下重要的成為靈感,然後再次刪除各種非相關的雜訊
而瘋子智能低,欠缺篩選資訊的能力,腦中充滿各種想法與資訊,不能控制自己的想法=瘋子

「智能」與「想法」是兩個維度,「智能」=對「想法」加工處理,有想法而沒智能是瘋子,有致能沒想法則會沒有創造性。

創造力=大膽嘗試新想法*智能
智能高*想法多=天才
智能低*想法多=瘋子
智能低*想法少=普通人
智能高*想法少=能幹/可靠官僚


      
第十一章 塞車也是一種納許均衡          
納許均衡
你想得到的小路或繞路,別人也會想得到(大家都是老司機),最後小路跟原路一樣塞/到達的時間相仿。


理性與非理性行為共舞
行為經濟學
所謂的非理性出自於處理不熟悉事物的表現,多數人可以被騙一兩次,之後成為老司機
而日常的各種經濟行為與決策是大家熟悉的事務(每個人都是理性的老司機)
1.大多數狀況下,人是理性的,市場也大致均衡
2.少數極端情境下,人事非理性、而市場偏離均衡
3.非理性與偏離均衡,可以給世界帶來創新、活力與教訓。

納許用自己的理性戰勝了妄想症的病魔,他說身體康復的快樂>成為一個理性人的快樂(他跟妻子死於2015的車禍)



第十二章 跟《冰雪奇緣》學創造力魔法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

發揮創造力的三個配方

壓力
在壓力與絕望情境下的(個人領悟)創造與啟發
絕望的深淵=創造的瞬間

人生經歷的價值
Let it go這首歌源自於不要在乎別人怎麼看與各種道德議論,做好自己就好,不必當個凡事符合他人預期的好女孩

擾動
透過各種小意外來增加人物活潑與劇情張力


自己感動的才能感動別人
1.列出你最想要的東西、如何解決問題的思維與如何實現它
2.把虛構的人物與劇情和真實的人生經歷與情感連結在一起,就是創作
3.旁觀者清,主動換不同的視角來看故事。



第十三章 贏家都有個碗豆公主心          
真正的公主有三個條件
1.對所有人都有禮貌
2.對富人與窮人都有愛心
3.能感覺到20層床墊下的豌豆(嬌生慣養、懂吃穿也很敏感)
1 & 2 只要是好人都能做到

知識=體驗*敏感度
故事背後的寓意是:「敏感度」區分人的高低貴賤
一個人如果在人際交往中缺乏敏感度,做事就沒有分寸、說話不知輕重,無法理解別人的暗示與肢體語言。

知識=體驗*敏感(感性)

敏感度與感性,就是人文主義者與美學的自我修煉- 對於錯誤與不搭調的言行與週遭事物非常敏感;然而敏感的代價是:過敏、難以容忍其他粗人與粗茶淡飯


忽略雜訊、見微知著
提升敏感度的同時,人需要另一項技能與修煉:忽略。
只對重要的事情保持敏感,對於其他不重要的事情忽略與放鬆(保持糊塗)
至於哪些該重要與保持敏感,其實是上級與領導說了算TAT

有錢人的習慣和你不一樣
1.有錢人習慣往好的方向思考,進入好循環;薪水族經常朝壞的方面抱怨,陷入壞循環
2.有錢人專注於全部財產的增加;薪水族只關心工資漲幅有多少
3. 有錢人慷慨不親力親為,擁有許多消極收入;薪水族吝嗇只能靠自己,頂多兩個積極收入
4. 有錢人做錢的主人,樂於分享不計較;薪水族受金錢控制,分毫計算怕吃虧
5. 有錢人掌握時機,為自己賺大筆利潤;薪水族希望安穩,每月只領固定薪水
6. 有錢人會不斷學習,讓自己成長;薪水族在畢業之後,就不願學習
7. 有錢人精算得失敢冒險;薪水族害怕離開舒適圈
8. 有錢人樂於改變;薪水族抗拒改變
9. 有錢人談觀念;薪水族聊是非
10. 有錢人在乎一年可賺多少;薪水族計較一個月領多少

人有三種與三個等級
1.上等人談論想法,讓事情發生
2.中等人談論事件,看著事情發生
3.下等人議論他人,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

想法來自於觀察,觀察需要敏感度。觀察的敏感度=pattern recognition



第十四章 成熟度=對小機率事件的接受程度  
「見多識廣」、「見怪不怪」=閱歷豐富,遇事不會大驚小怪。

而透過文學作品、科幻小說可以幫助人從不同角度感知世界,經歷沒有經歷過的事情。
「經歷讓人成熟」:有數學機率上的、也有心理經驗上的。




第十五章 聲望是一門好生意,別搞砸了!      
為何大學要付費訂購各種學術期刊?文章與審稿人都是自己人付出心力

聲望沒有替代品
一般賺錢的雜誌與期刊,要養記者、給稿費與辦理各種工作,最後利潤不到5%(遑論其他賠錢與銷售額不佳的)

最大的學術期刊公司Elsevier 其下有上千份期刊,營業額規模約20-30億鎂,毛利率40%


聲望不只是面子問題
最好的期刊需要聲望,各種期刊在學術鄙視鏈中都有自己的地位(impact factor),想要提昇非常困難

新創期刊往往會向各山頭邀稿,但山頭掌門人往往愛惜羽毛也只願意自己的文章發表在頂級期刊;頂級期刊對於投稿文章也挑三揀四,不容易發表。

而免費開放的期刊,卻很難撼動既有的學術聲望鄙視鏈

於是整個學術圈就被聲望與攀比而綁架,形成廢話自我引用的偽科學與虛假生態體系

摘錄:
學術界在創新與發現方面貢獻非常少,除了眼盲的理論理性信念外,他們一心追求的是更複雜、華麗具新聞宣傳價值的事物,很少去尋找與意識到背後能夠發揮作用的簡單原則。

從審稿看paper industry的機會



第十六章 先做好這三件事,再道歉!  
ethic(社會倫理)對別人進行道德綁架=>懦弱的表現
不管別人怎麼想,專注於自己的moral(道德選擇)=>王者的表現

先別急著道歉
真正的道歉需要的是什麼What a Real Apology Requires?
Most of what has been written about apologies is fundamentally manipulative, because the focus is on technique — on applying psychology to extract forgiveness from others, as in: “What do I need to say in order to get my boss/child/neighbor to trust me again?” This view of apologies is one of today’s most pernicious assaults on trust.
道歉應該是從這件事(所犯錯誤)上吸取教訓,從而改變與進步,而不是說服的一種工具或渴望他人原諒與再次信任。

從被傷害的對方來看待這件事情,而非只是想要逃避責任與批評。
只有當你分析和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你的道歉才值得被人原諒。
道歉不是為了從對方獲得原諒,這操之在對方,你只能控制你自己。


道歉三部曲
1.明確動機:不是為了贏回別人的信任或應付、取悅別人、而是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
2.學到東西:態度有問題就解決態度問題、問題出在能力上就解決能力問題(內在的反省而非外現的社交行為)
3.改進說明:說明你對於錯誤的反省分析、改變與改進,把是否原諒與接受的決定權留給對方。



第十七章 浪漫的真諦:愛比自私更有價值      
你屬於哪個浪漫體制What Romantic Regime Are You In

婚姻是天生注定還是體制化?
命運體制(俄國)
愛情天注定,遇到真愛無法抗拒,只能犧牲與承擔;指腹為婚或某些宗教的指定配偶

選擇體制(美國)
自由戀愛、理性地權衡與比較,有如挑選一件適合自己的商品。(實際上不到30歲生了孩子的女性,一半以上都是未婚媽媽)

現實指標體制(中國)
門當戶對,依據薪水、學歷、身高與家世

命運體制太過草率,選擇體制太過現實


契約體制婚姻,讓「我們」白首偕老
婚姻不是命運也不是選擇,而是一個承諾與一個契約;雙方都需要改變自己

婚姻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見得可以挑到最好的,動心就可以結婚
但結婚後要想辦法把這關係維繫下去
我們>對方需求>你自己的需求;不該強調個人的獨立性而應該彼此相互依靠。

Something is bigger than yourself. 可以為了小孩,愛比自私更有價值
學會愛別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追求「更好的」成就
不是好男人(收入更高)都結婚了,而是結了婚才變成好男人。

婚姻與事業都一樣,與其整天問自己喜歡什麼,永遠都在騎驢找馬=沒有長性,其實生活不會幸福與愉快。
把現有的關係與事業經營好,乃至於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其實更值得追求。



第十八章 平庸公司的厚黑學      
大家注意的bias: 關注的是高大上與風光的大公司/跨國企業

平庸的組織靠愚蠢生存
愚蠢化:為什麼組織會獎勵愚蠢與鼓勵雇員不帶腦子

組織的愚蠢化來自於以下五方面
流程和規定
組織的business model 有其固定流程,老闆與客戶要的可能不是實際的解決方案而是亮麗與依規定的文件檔案
組織的SOP如同麥當勞確保各地每個員工都能做出口味一致(=平庸)的漢堡

領導力
講得嚇死人,實際上只不過是開會、填表、簽名蓋章與傳遞資訊

品牌與公司形象
用於自欺欺人,欺騙客戶與讓老闆自我感覺良好

學習與效法
其實是模仿與東施效顰
學習最新的管理理念與效法領頭羊的作法,通常都沒有正面效益

企業文化
是果不是因,通常只不過是口號、標語與不切實際願景的組合


短多長空=故意愚蠢
在一個普通化與平庸化的組織當中,
普通級厚黑,可以確保你的生存
1.領導要你做什麼就做什麼(出錯是領導的錯,不是自作聰明)
2.別人與同業做什麼你就跟著做什麼(錯了也有藉口理由與台階下,不是自作聰明)
3.用話術與專業詞彙把人弄暈、弄糊塗(讓大家沒辦法判斷你想說什麼?想做什麼?乃至於無法判對做的對錯與好壞)
4.如果要做一件沒把握的事,要先對所有同事宣傳說這件事是對公司好或依據公司OO方針(如果搞砸了就是公司方針與營運方向錯誤)

高段級厚黑,可以確保你的升官帶來昇遷機會
1.見好就收,因為愚蠢的計畫通常是短多長空,趁著還是短多的時候趕快下庄
2.少下功夫做事,多下功夫做簡報:表現漂亮比做事漂亮更重要,主管也記不住你的簡報當中有什麼。

真實商場的競爭沒有學者講得那麼完全=市場效率沒那麼高
新創公司存活下來必須掌握利基與有一把刷子
之後公司運作穩定,隨波逐流得過且過即可,領導、創新與提升管理效率都是隨便說說
如果沒出大事,大多數熬過開創期的公司就這麼生存下來,讓後進者必須適應組織的陋習與潛規則
新進人員與空降主管的自作聰明,恰恰對這類公司的運作效率與均衡是一種妨礙(打普通的仗與日常出操不需要特別強的將領與士兵,保持隊形與按表操課即可)
愚蠢化恰恰是組織運作效能的最佳化與保障,直到遭遇危機為止。

呵呵,這一章和提到的這一本書真是讓愚蠢化組織內的庸才心有戚戚焉啊!




PART 3 高手的學習方法

第十九章 行為設計學,創造推力          
推力:決定你的健康、財富與快樂 Nudge


簡化體驗流程,黏住用戶
APP使人上癮的科學

如何讓人聽你的去做一件事:
1.他自己想做這件事- 有意願
2.他能做到這件事- 有能力與難度不高
3.提醒他做這件事- 目前APP與廣告的用途


人之所以每天看150次手機,是為了看發文有沒有人點讚

變換獎勵原則- 激勵隨機更能給大腦刺激



第二十章 喜歡=熟悉+意外      
What Makes Things Cool

美不美未必是高大上
多時侯,美=熟悉,多看幾次=產生熟悉感=喜歡=
但熟悉跟重複不同,重複=產生審美疲乏與厭惡
美與創意=在新奇陌生與熟悉重複之間尋求均衡,人厭惡完全陌生與不斷重複。

善用MAYA
MAYA Principle
Most Advanced Yet Acceptable,” or MAYA principle, which states that people like things that are familiar but surprising and vice versa.


在學習區刻意練習
「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
最容易被人接受的東西,往往存在於熟悉重複與陌生新奇之間的微妙平衡。



第二十一章 學習不簡單,兩種技能增長曲線  
The Structure of Growth: Learning Is Not Easy Task

Two Types of Growth

成長的兩種類型
一分耕耘不見得有一分收獲

對數增長Logarithmic Growth

短多長空


可以很快像不像三分樣
e.g.,
體運運動成績的提升,幸福感隨薪水增加的幅度,各種技能(音樂、美術)的掌握
需要投入多達十倍的精力來對我們試圖掌握的特定技能進行微小的改進。有時這會將我們推到放棄的邊緣,因為它很難繼續前進。

解決方案是:
  1. 與其關注結果,不如將注意力轉移到進度上,養成習慣,以可持續的速度促進增長。
  2. 注意的微小改進會帶來巨大的變化=>“贏家通吃的效應”,其中的微小差異和優勢對在競爭環境中勝出有重大影響。



指數增長Exponential Growth

短空長多
一開始需要累積動能與基礎
e.g., 企業的成長、複利滾存、科技與技術的進展、學術的增長

解決方案與對策是:
  1. 不要急於達到指數增長的門檻,如此一來的風險是:可能無法應對隨之而來的突然增長。這是許多創業公司常犯的錯誤。他們在沒有基礎和經驗的情況下擴展得太快,無法將其維持到最終崩潰的地步。
  2. 請確定運作所需的關鍵基礎。找出並關注於可以改進的元素,不要為了追求增長而增長。




認清本質,持之以恆
  • 選擇技能與職業之前,應先考慮其增長方程式,以及你是否能夠承受這個模式
  • 認清:這個成長的速率不是你個人是否努力而能加以左右,跟外部環境也沒多大關係,純粹是由這個技能或職業的規則所決定
  • 業餘嗜好通常是對數型成長,很容易能夠贏得讚賞,但成為專業卻很難=>需要持之以恆、忍受枯燥/沒有成就感的練習
  • 指數增長的風險在於太早放棄,還沒等到雪球滾大/雞生蛋蛋生雞,就殺雞取卵
  • 不論成長是對數型還是指數型,持之以恆都是勝出的關鍵




第二十二章 持之以恆,成功運跟著來  
一帆風順取得終身教職(看似風光)的老王 vs 58歲大器晚成(名留青史)的老張
張益唐

創造力與年齡無關
Don’t give up: Older people can have creative breakthrough
研究上萬個科學研究工作者
論文產量:
研究生到40+歲,是論文產量最高的黃金20
論文品質:
最有影響力的那篇論文,則是隨機,跟年齡年紀無關


不堅持則退
科學研究不是體育運動(體力隨年齡下降),人的創意與靈感不會隨年齡而下降,無法取得重大成就與突破的原因,不是因為失去創造力,而是沒有堅持下去- 50+歲就沒有重大發現的人不是因為太老、腦子不靈光,而是因為他們不做了。

靈感其實是很大的運氣成分隨著年紀的增長,人的創造力沒有衰退,但是也不會增加!

老王之所以會輸給老張,是因為當上系主任與榮譽教授,再去幹院長與副校長,時間都花在行政事務上,而非本科的專業突破與探索發掘上!



第二十三章 活用資訊管理,事半功倍  
知識工作者:大量吸收外界資訊,讓資訊在腦中發生化學反應,然後創造與提供新資訊。

資訊管理在於儲存記憶
人腦用在想事情,而非記事情
透過Evernote 蒐集資訊、分享/編輯筆記,甚至錄音紀錄想法,插入各想法的補充link,乃至於檢索出相關內容;AI可以就相關內容提供更多建議與協助。

與其花時間分門別類資訊(58 s找到),不如用搜尋的方式(17s找到)

活用 Evernote 改變職場工作效率的 10 條關鍵筆記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