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日 星期六

讀書會543

是說以身為一個平凡的工人為榮(51勞工節可以放假)
(其實是沒有那個條件成為somebody,年紀越大越清楚自己沒有那個本事條件與企圖心)

前陣子偶然以濫竽充數的身分加入了一個讀書會群組,成員是很牛逼的那種:
外商經理人、公司總經理/負責人、竹科副總退休、OO協會理事長/理監事、著名週刊主筆….

會想要加入當然是吃飽太閑覺得自己可以有所貢獻




討論的文章與主題取材知名週刊,包含領導與管理、經營策略與世界趨勢脈絡。

慢慢地開始搞清楚狀況:
讀書會其實內在是某種網路獅子會與青商會
誤入歧途其實只能怪自己年幼無知/涉世不深/想法單純:離開學校之後,其實相關的人際關係多半帶有利益的考量,而非是單純的學習與分享。


而敝人欣賞與欽佩金惟純先生,買了他的書
還在學

工作上也有些觀察感觸

印象與記憶深刻的是先生的自我反省與覺察能力

想起不知何時曾讀到先生與採訪編輯的對話,大意大概是:
週刊的編輯很擔心與緊張不知如何採訪大老闆,先生教導夥伴說:見大人藐之,這些企業大老闆其實心態跟小孩子沒兩樣,其實不過一直在比較與炫耀誰的公司比較富麗堂皇、誰的事業比較偉大(=誰的遊戲好玩、場子比較熱、玩具比較炫)….

心態與內心戲,說穿了就是焦慮
  • 當老闆的焦慮有朝一日走下坡,焦慮地探尋與找尋新的機會與可能
  • 當打工仔的,焦慮有朝一日中年失業,焦慮地透過各種管道建立人脈(身在曹營心在漢)
  • 而已經退休的,焦慮失去人生意義,透過依老賣老來刷存在感



What Can I Say? 保持自己的清明與單純,遠離是非自求多福。


很多時候上天是公平的,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與老天才知道的壽命長短
/妳的時間與心力用在哪裡,那裡就是你的人生

人生得失的守恆是一種冥冥當中的天理


摘錄:
依道理解釋,福德具足,智慧具足,所以叫兩足尊。這個世界上,一般都是有錢人沒有學問,有學問的人沒有錢;有福報沒有智慧,有智慧沒有福報

當上總經理與自己開公司就是要面對各種內外的瑣事與雜念,時間與心力自然沒有辦法聚焦在學習、反省與智慧的增長。(想出讀書會的濫招,其實目的是在Social +等著別人教)

同樣的道理可以應用在如何判斷(被這些大老闆邀請來誇耀牛B)講者的水準:
真的有學術本事的講者,應該不會喜歡對一般業界演講(對牛彈琴/沒有共鳴)
而會很喜歡到業界演講的大咖學者,其實學問水準只夠欺騙外行人

自覺有點像費曼先生,搞不懂這些會友們到底想講述與表達什麼

謎之聲:
學習只能夠靠自己,也只會是個人的事


想清楚了以上道理與認清楚了利害關係人的心態,覺得自己似乎又過了人生上的一道崁
(朝向圓寂又接近了一大步TAT)

年輕人與老年人、乃至與winnerloser 之間的差別如下
前者每週看A片,後者每週看商周與K
前者在foodpanda送吃的給後者在公司過勞
前者追劇,後者追各種政治新聞與商業趨勢


與其奢言幫助別人、創立一番事業與改變社會,不如:
1.不要自欺,誠實面對自己
2.自學自立自強,幫助自己比幫助別人難
3.安份認命、自得其樂(與其迷信大師不如相信自己)



題外話,因為喜歡+欽佩金惟純先生的文章
連帶也好奇:先生的人生經歷以及如何影響與塑造他寫出這樣的文章

結論感想為
先生是一代牛人,而自己只是一介凡人(無法透過學習與努力成為類似的風流/風雲人物)

牛人與凡人的差別在於
1.天生才智與聰穎
大學讀歷史,研究所念政治,一到 中時 就展露才華獲得賞識,後來再到美國中時/MBA

2.廣結善緣上司上師的加持
中時余董的提拔、從事新聞工作得以接觸各領域頂尖人物(牛的其實被採訪的人,而不是採訪他們的人,記者也可以把普通人報導的很牛)

3.刻意跳出舒適圈、以捨換得
一般人當到報社總編主筆,不會出國離開舒適圈
創業經營成功不會急流勇退去當義工

4.種種打擊與挫折是一種豐富人生的養分
遺腹子從小冷暖點滴在心頭
自己的才華與事業對於妻子竟是一種不能承受之重
事業的挫敗與陷入絕境讓人反思與深刻反省創業與人生

5.時勢造英雄
先生1952年出生,遇上了大時代風起雲湧與台灣的經濟起飛
早十年出生,如果他人留在中國大陸,會遇上"三年自然災害"與文化大革命
如果同樣留在台灣,他晚十年出生,一樣資質聰穎的先生或許會成為大學教授或者政務官(但人生不會如此精采與曲折)


------------------------------------------------------------------------------------------------------- 
金惟純
出生日期: 1952
性別:男
籍貫:浙江溫州
出生地:台灣高雄空軍眷村,出生前父親因意外事故喪生(遺腹子),靠不識字的母親到紗廠做女工養家。

學經歷:
政治大學歷史系畢業23 1975
政治大學政治所碩士25 1977年,
當兵兩年 1979年投入社會,27歲當完兵那年正好解嚴,金惟純進入《中國時報》當記者,當時《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偏好破格拔擢三十歲不到的年輕人,其中金惟純因文筆老練、犀利而受重用;平時直達天聽,在辦公室走路有風。
曾為《中國時報》專欄組主任、主筆
1981年,29歲便成為《中國時報》主筆(名利雙收)
當年也在《中國時報》擔任記者、現任城邦文化出版集團執行長何飛鵬形容金惟純,「他是天上的人,每天寫專欄、長篇大論,哪像我們每天跑新聞、跑江湖。」
錢多、事少、地位高、離家近,日子好過得不得了,反而觸動金惟純個性裡的不安全感,他毫不戀棧的離職、赴美念書,「我習慣找苦吃,每在人人羨慕的順境,我就覺得無聊、空虛,然後離開。」

1982年,30歲負笈美國就讀美國紐約大學企管所碩士,在美國遇到龍君兒,生了女兒金質靈
君兒24歲當紅時閃電結婚,但因前夫好賭又會動粗,她為此段婚姻付出慘痛代價,至於第2段婚姻,她與《商業週刊》發行人金惟純在紐約認識三四個月就結婚
在紐約遇到國學大師南懷瑾?

1987台灣錢淹腳踝35歲,回台創辦《商業周刊》
金擔任社長、何擔任總編輯。一年不到,一千二百萬元燒光,「脊椎比槍桿直」的金惟純被迫拉下臉,四處借錢救急。七年間,他白天風光的周旋於達官顯貴間,晚上卻得低聲下氣找親朋好友借錢。他不能不借,一放棄便會因觸犯《票據法》坐牢,身敗名裂。
七年內,《商業周刊》從一千二百萬增資到七千二百萬,金惟純軋進近萬張支票,也開出近萬張支票,最高紀錄負債六千萬。
金惟純決定如實面對台灣市場規模小的現況,他連換兩任總編輯,親自下海、重新定位《商業周刊》,將原本主打金字塔頂端讀者的訴求,改為「高中以上教育程度、對商業感興趣」的讀者,提出「先進觀念、輕鬆掌握」的主軸,跳脫以往商業雜誌菁英路線的舊有模式。另方面,在何飛鵬主導下出版了暢銷書《一九九五年閏八月》,賺進三千萬現金,解決現金燃眉之急,並打開知名度。
在創業十二年後、一九九九年轉虧為盈,並在二○○七年成為台灣發行量最大雜誌,也讓台灣成為全世界唯一一個財經雜誌發行量超越八卦雜誌的國家。

返台後,妻子君兒才知道老公是新聞界才子,身邊朋友又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讓她為自己學歷不高感到自卑,始終無法融入他的生活圈。
她自認配不上對方,常需藉大量鎮定劑來控制情緒,情況嚴重時,還住進榮總精神科,甚至出現昏迷或自殘現象。一次她因服藥過量,差點丟了性命,醒來後終於覺悟,離婚是唯一的解脫。

200412月,金惟純踏上了回故鄉的尋親路——在溫州永嘉縣楓林鎮花坦鄉鳳岙村,姑姑金銀燕一直遵照祖父囑託,不外嫁,堅持守護著金家的深宅大院,等待金瑩輝歸來。40年的等待,等來的,是金瑩輝的兒子金惟純。


2009年(剛過金融風暴),57歲,他毅然卸下商周集團執行長一職,轉向自我內省,投身擔任教育探索方面的國際志工,放下上千萬年薪,到教育基金會做志工,一做 7 年。
「每次我覺得自己停滯成長的時候,通常都是我在舒適圈的時候,也就是一般所謂』成功』的時候。我會很不舒服,想要離開那個環境,把已經有的東西都放下,再重新來一次。這變成了我的一個慣性。」金惟純解釋, 「我可以躺在自己的大辦公室里看武俠小說——我就覺得自己又完蛋了。」




摘錄:
人生成敗=運氣x奮鬥。
對於任何際遇,可以用幾種方式來解釋:因果論、目的論與演化論。演化論與前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因果論與目的論都認為一件事情的決定是「自上而下」的,就好像有某一套法則在控制世上一切事物,但是演化論則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碰運氣和奮鬥的結果,結果是隨機的。
如果我們能接受演化論的觀點,基本上我們已經接受了用客觀的態度去面對人生,我們的心態會變得更有彈性,接納新的、更好的東西,這樣才算擁有高手的思維。一個相信「演化思想」的人生觀,有幾點特徵:
不會迷信權威,不相信什麼救世主,更願意靠自己。
不會有那麼多人生困惑,質疑命運不公平與不停抱怨,會更容易接受現實。
會比較謙虛,知道好東西都是靠自發演化出來的,而不會對自己過度自信。
更好的是,如果接受了演化的價值觀,我們會去學習前人的成功經驗,並傳承下去。我們會學習如何交流合作,提高綜效。我們更可以大膽的創造新的行事方式,做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可以讓我們更快樂,獲得更多成就感、幫助我們更快的達到成功。


預測模型的偏誤
摘錄:
大多數的人類活動,直到今天都缺乏足夠數據來建立演算模型,更不用說,在設法找出故障原因的過程中,最後卻發現其中一個重要的零件是在自己的腦袋裡。也因此,在決策流程中,我們必須加入人為判斷,並找出模型和人為判斷的優勢和缺點。
我們認為是我們的大腦在控制我們的行為,那誰在控制我們的大腦呢?其中一個答案就是「環境」。這就像在這本書中的描述,人類會設定一個參考點,這這個參考點長備用來操弄人類的決策行為:用現狀當參考點,比現狀慘就是損失。參考點會變成判斷獲利或損失的依據,它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而是一種心理狀態。「究竟是獲利或損失,端視於問題所處的情境」所以只要改變情境描述,讓獲利看起來像損失,損失看起來像獲利,就可以改變人類的態度。
在特定的環境中,我們會形成特定的想法。為了適應環境,我們可以讓自己變得不可理喻。羅輯思維在文中也引述一段話:「上帝的規則,是先給痛苦,然後給出路。魔鬼的規則,是製造麻煩,然後把麻煩合理化。」所以最後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把麻煩合理化,從此再無出路。
設法提高答案的可能性,而不是放棄追尋答案。
人類心智的一大偏誤:過度自信,或是「對於不確定的事情,要裝作百分之百確定」,但是,許多重要的問題,答案卻是:「無法確定」,我們只能利用統計模型,主要的功能在於排除主觀偏見,並迫使我們提出正確的問題,把重點放在決策的過程,審慎評估每一項決策的機率,然後好好操作,才是提高正確預測的關鍵。


快思慢想與展望理論的起源
摘錄:
為什麼我們有時候違背了傳統的決策理論,不選擇期望值最大化的結果?反而是對於選擇結果的情緒感受,決定了我們的決策行為。丹尼爾和阿莫斯提出的「後悔理論」,告訴我們是「預期感到後悔的心理因素,再加上對於其他結果的預期,影響了人們的決策行為。」我們是用比較的方式,不是客觀的絕對值而是相對值的因素去考量得失的。快樂的人不會老是想著沒有發生的不快樂事件,而不快樂的人想的擇是當初如果選擇不同。人們在做出人生的重大決定時,策略也是想像自己在做了某些選擇後會有多少遺憾,然後選擇遺憾最少的那一個。
他們繼續探尋人類的決策行為,發現「人類基本上就是一部追求快樂的機器。」
對多數人來說,獲得一樣東西的快樂,遠小於失去一樣東西的痛苦。這時,丹尼爾和阿莫斯很快的拋棄了後悔理論,建構了新的「價值理論」,或「風險價值理論」,當人們面對有風險的選擇時,會個別評估有風險的選項,而不同的描述方法會影響人們的選擇,只要改變情境描述,讓獲利看起來像損失,就可以改變人們對於風險的態度,從趨避風險轉為追求風險,這也是「展望理論」的前身。

「那些替代的想像世界,其情境將決定我們對現實的期望、解讀、記憶與歸因,以及由現實所觸發的情緒狀態。」用一句話來總結:「現實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的一朵雲,而非一個點。」

到底哪個選擇會讓我們更後悔?是做了沒結果,還是該做的沒做?


What a Crazy Word?!
1.倡導不要用$而要用幸福感來衡量人生的學者,為了錢而棄學從商(開顧問公司成為心靈導師Seafood)
2.風險管理界的大師(seafood)提醒大家:婚姻成敗是影響人生幸福的七大關鍵風險之一,然而他結了四次婚
3.高聲疾呼轉型、提升組織執行力與建立制度的,往往正是讓組織動彈不得的障礙、缺乏執行力的絆腳石與亂源
對於幸福(正向心理)學的批判
名為零錯誤的書,內容書寫的其實是種種(難以避免)的錯誤
  
「切膚之痛」(Skin in the Game)說的是,別管人們(大師與seafood)說什麼,只看他們做什麼,冒多大風險(有沒有依據自己的理念過活)
當下最成功者與其所謂的成功策略,遭遇不確定的未來時,往往是糟糕與失敗的(未來不同於過去,可預期的是完全的失敗。成敗與勝負看的是長期的縱斷面,而非一時的橫斷面)
需要管理與管理時間的人其實是被管理與被時間管理的人(道理不過是老莊思想講的"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結論與建議:
  1. 幸福與風險管理其實都是非常個人的事情與抉擇(無需外求於人,請問大師/旁人絕對不會比你自己更清楚)
  2. 人往往缺乏自信與自知之明、不相信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才會需要心靈寄託(迷信大師)、口是心非(口嫌體正直)與盲信從眾(想要跟別人一樣的/卻沒想過要付出對等代價)
  3. 得失守恆是天理,要得到先想清楚代價與自己要付出什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