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0日 星期六

不用數字的研究(1)

 積欠的書債太多,老師的好書已經出到第五版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4199 

 

先前的筆記- 思考的脈絡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4/07/blog-post_13.html

 

欸,老師的書不值錢- 意思不是說本書內容沒有料或不值得買,而是必須要親自坐在課堂中聆聽他授課、被他問得瞠目結舌,收穫會比自己看書大上100

少根筋的工廠老粗,只能從老思的隻字片語當中來自我修煉(「看得懂」的會有所意會與收穫,然而更多的是看不懂與不得其門而入的)

謝蕭老師的心法大揭祕與分享普渡眾生。

 

深度思考力—研究,不一定要用數字

由長期角度來看,決定社會興衰的,是人的思維模式,也就是看一個社會中的菁英有沒有嚴謹的思考力,以解讀及因應各種社會現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 North

 


企業界對員工的要求原本著重在專業力與執行力。例如,企業會依據求職者的專長(像是會不會寫軟體程式)與做事的積極性來評估是否錄用此人,並決定給薪的標準。專業力與執行力愈強,薪資也就拿得愈多。現在,如日本知名管理顧問大前研一所預言,思考力將首度取代專業力與執行力,成為企業擇才的第一要項。會不會批判式思考,將決定一個人的成就與格局。

 

過去,我們熟悉的是歸納與演繹的邏輯思考。但是,批判性的思考必須超越歸納與演繹,更強調辯證邏輯。我們可以大膽地說,這種辯證邏輯就是培育批判性思考力的基本功。沒學會辯證邏輯就去學個案或教個案,可能都會如霧裡看花,最後雖能學會武功招式,卻會忽略內力的養成。因此,用個案教獨立思考將會是緣木求魚。學生所學到的只是更多的故事,不是深度的思考。這種批判式思考的內功,必須透過質性研究的培育。

 

本書第五版做了結構性的調整,將書分為四個部分:觀念篇、招式篇、風格篇、完結篇。我倒不是想寫一本「烹飪手冊」,市面上已經很多這樣的書,而是期待形成一套更具系統性的知識體系。

 

  在觀念篇,我準備五個章節,介紹質性研究的基本觀念。質性研究與思考力有何關係(第一章)?質性與量化研究有何差異(第二章)?為何學習質性研究必須要先練基本功,學好歸納、推理、辯證三大技巧(第三章)?質性研究具有哪些特質?如何評估質性研究的品質(第四章)?學術研究背後有哪些門派(第五章)?本篇會逐一解答這些問題,以建立讀者的基礎知識。

 

  招式篇解釋論文寫作的方法。一篇質性研究論文約分為六個章節,因此我就以此架構來逐一說明。這將分為兩個部分來說明:論文之前段構成(第七章,前三招)說明研究的設計與布局要如何展開;論文之後段構成(第八章,後三招)則是說明案例要如何呈現,以及要如何思考學術與實務的貢獻。先介紹一份論文需要經歷的旅程,再將六個章節分別整理為六大招式,讓讀者方便理解。第一招是雕塑浮睿明,解釋如何寫緒論。第二招是思辯正反合,解釋如何寫文獻回顧。第三招是專業陌生人,解釋如何寫研究方法。第四招是脈絡以敘事,解釋如何撰寫研究發現。第五招是捭闔提論述,解釋如何寫討論。第六招是雋永求經典,解釋如何寫結論。讀完這一篇,應該對論文每一章節要處理哪些重要事項,會一清二楚。

 

  在風格篇介紹具代表性的案例,都是取自國際優質期刊,作者也都是學壇領袖。之所以會想分析辯證風格是受到《質性研究典範錄》這本書所啟發的。編者找了七篇代表性作品,記錄原作者創作的心路歷程與研究時所遭遇到的挑戰,再找領域專家點評。但是,坦白說,我覺得這本書並沒有點評到重點。編者整理得沒頭沒尾,專家點評得不痛不癢。我認為,分析一部作品應該要讓讀者知道一份論文的優缺點,以及如何臨摹到自己的論文中。

 

  於是,我挑了九篇作風迥異的文章,作者各自也都筆法獨特。每篇會導讀重點,再分別就真實度(案例豐富性)、可信度(推理品質)、批判度(文章亮點)加以評論。雖然會給予稱讚,但也會銳利地點出缺失,提醒讀者不要重蹈覆轍。〈好萊塢找創意〉介紹如何運用「對偶互動」的方式來分析創意潛力(第十章)。〈快樂的電子郵件〉介紹如何運用「層次變化」的方式來分析電子郵件的愛恨情仇(第十一章)。〈擾人的例規〉介紹如何運用「對比反差」的方式來分析科技導入失敗的原因(第十二章)。〈劍橋大學的晚餐〉介紹如何運用「解讀意涵」的方式來分析儀式如何維繫機構之千年不墜(第十三章)。〈決策失速陷阱〉介紹如何以「因果循環」的手法來分析決策的迷思(第十四章)。〈愛迪生計中計〉介紹如何以「策略回應」的手法來理解弱勢者如何回應機構(第十五章)。〈時時留意鏡中人〉介紹如何運用「調適歷程」的方式來分析組織轉型(第十六章)。〈潛移默化微變革〉介紹如何運用「階段演化」的方式來分析「微變革」,是一份很有深度的案例(第十七章)。〈溫柔成為危險的控制〉探討英國美體小舖的領導問題,為了鼓勵感性的管理,結果卻造成「隱形宰制」(第十八章)。

 

  在完結篇,〈學術這一行〉(第十九章),我概要介紹質性研究的時代背景,同時邀請讀者省思當前我們所面對的困境與挑戰。就像危機與轉機總是像雙胞胎一樣,形影不離;困境與創新也是。理解時代中根深蒂固的問題,我們才能思考自己(與未來子孫)要面對的未來。

 

 

觀念篇

 

 

脈絡:質性是一種思維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9/10/blog-post_8.html

基本元素:故事

質性研究的基本元素,簡單的說,就是「寫故事」,以故事讓人看見。

 

個案中記載了什麼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個案的分析能為我們帶來什啟示。透過某個視角來看現象,如何能解讀出新的含義,使人有恍然大悟之喜

 

有了故事,質性研究還可以放入時間軸,由當下往後看,透過歷史過程去觀察現象的演變。分析歷史過程需要更多的耐心。知道過去可以讓人了解未來風險,這我們知道。但追蹤歷史軌跡來建構理論,可就得費一番思索。在歷程分析中,研究者需回溯時光,將事件有條理的歸納,找出事件之間的關聯,理出其中脈絡,找出特定的行為模式,並且有意義的解讀。透過歷史,可以知道過去事件如何逐漸演化成為今日的問題,我們才能透視問題的本質如果不認識問題的過去,便將很難理解問題於現在所代表的意義。不了解問題現在的意涵,就無法預想未來可能衍生的挑戰。如此,就不可能了解「真相」。

 

觀察一件事情時間的長短,將決定你對一個現象認識的深淺。有歷史內涵的故事,會讓我們看到現象背後輾轉曲折的來歷。

 

 

質性研究,是一種思維

不管是運用案例,或是以歷程來進行質性研究,背後都必須要有一套思考模式支持,也就是辯證。辯證思考不是一個問題對準一個解答,而是反覆的思索可能的解讀,評估各方的優缺點,藉而找出更深的議題,獲得深刻的解讀。

 

Discovery 討討忽必烈征日失敗的節目

 

辯證思維是一種「正、反、合」(thesis, antithesis and synthesis)的思考模式。透過正、反之間的反覆推理,得出一個超越正、反的觀點,也就是「合」的觀點。學會這套辯證思考方式,才算是真正學會質性研究。

 

 

觀念、招式、風格

質化研究,也稱之為定性研究,是以文字為基礎,但不限於文字的研究方法,著重在解讀文字或數字背後的意義,由這些意義來推理出重要的原則。相對地,量化方法,或稱為定量方法,則著重以數據來驗證某種假設或定律。驗證是否對與錯是重點,目的在破除管理現象的迷思。前者需要證據來說明,後者需要數據來證明。一項合格質化研究最後的產出應該是提出有趣的質疑,整理出有質感的發現,點出擲地有聲的洞見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質性研究法是一門詮釋的工作,我們可以透過文字、數字、圖表去詮釋事件、形成對問題的理解。要做好詮釋,就必須解釋是由哪一種角度、什麼樣的假設來分析這件事,以使真相浮現出來。質性研究的重點在了解人的主觀想法與行為模式,因此觀察的角度很重要。「角度」對的話,可以使觀察更敏銳,提出根本的問題,直指問題的核心。

 

牛頓說,如果我曾經能夠比別人看得更遠,或看的更深,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對質性研究來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學會站在更高的格局,以全新的角度來解讀一切事情。

 

 

 

差異:質性與量化的不相容

第二章介紹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的差異。我們會理解到,其實研究方法並沒有好與壞之分,各有利弊。對初學者而言,質化研究的特質約可分為兩類,以事件脈絡來說故事,提煉出一套道理;或者是以時間脈絡來講故事,點出一些原則。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7/01/04.html

 

尋找再尋找,哪一種比較好?

一般人對研究的印象是:要有模式,要蒐集數據,然後要透過嚴謹的計算與推理,得出一個最佳解或驗證一個公式。例如,有一位數學家為瞭解如何讓乘客更有效率的上飛機,蒐集各種飛機乘客排序的樣本,設計出一個數學模式,然後把資料送入電腦,分析出上飛機會卡位的部分,然後再模擬各種登上飛機的方式。譬如,看是讓前排先進順,還是後排先進好。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工程或自然科學中,有數據才算客觀,有模式才算科學,要跑統計才算嚴謹。

 

可是,在社會科學中,這樣的方法適用嗎?試想,如果蓋一間房子以一百個人要蓋三年,請問三百個人要蓋幾年?用嚴謹的科學方法會算出蓋一間房子需要一年的結論。可是如果用社會科學的方式來分析,如此蓋一間房子可能需要三年、九年或三十年,端看是誰來蓋,用什麼方法。社會中充滿假象,人常常被操控於某種機制之中而不自知。世界也充斥著詭辯者與容易受騙的大眾。社會科學處理的是一個爾虞我詐的現實世界。因此,在社會科學中的「科學」,目標在透視社會假象,尋找問題發生的源頭,要對問題,由尋找、再尋找(search and re-search)的追蹤精神,對假象進行不斷的辯證,使真相得以還原。

 

在人類社會中,「真相」有時像車子的照後鏡一樣,要反過來看,才看得到真相。例如,有些都市街頭到處都張貼著「節約用水、人人有責」,原來是當地缺水已久。在印度新德里坐計程車時,遇到紅燈時會看到交通號誌燈上打出大大「RELAX」(放輕鬆)的字樣。當綠燈一亮,全部的車輛就擠成一團,誰也不讓,造成交通大亂,真是令人無法放鬆。

我們的生活周圍充滿標語,隱含許多重要訊息,反映出社會中的「真理」。我們必須解讀這些符號,才能體會其中真意。

 

 

量化的陷阱

先理解量化研究的陷阱,再來看質性研究的問題。

 

量性研究的招式與武功祕笈可以歸納成五個步驟:

 

1.清楚的定義研究問題:例如,你想研究的主題可能是「導入數位學習系統與教學成效的關係」

2.根據現有文獻建立假設理論:研究者首先必須根據過去的文獻建立一系列的假說,讓我們以韋伯斯特與黑克立(Webster and Hackley, 1997)的研究為例,說明如何針對「科技媒介學習」(Technology-mediated Learning)發展出因果關聯的假說。先舉其中的兩個假說為例:

Hypothesis 1: The reliability of the technology used in distance learning should relate positively to learning outcomes.(假說一:遠距教學所使用科技的穩定度與學習效果成正比)

Hypothesis 2: The quality of the technology used in distance learning should relate positively to learning outcomes. (假說二:遠距教學所使用科技的品質與學習效果成正比)

3.建構因果關聯架構圖(但不是因果關係):研究者可以依此建立一系列因果關聯式的假說,形成一組理論。在這組理論中,研究者可以依照過去累積的知識而列出所有可能的變項,並且建構這些變項所要衡量的結果。在此例中,該研究要了解有哪些變項會影響遠距教學的效果與學生的學習品質。

 

4.界定研究對象然後發出大量問卷:如果幸運的話,發出一千份問卷,大概可以回收四百份左右,運氣不好的話你就必須打電話到每一家公司去催收問卷。等到問卷收齊之後,接下來就是把問卷的答案放到統計軟體中分析。通常由此你可看出哪幾個「變項」與所要觀察的「結果」有比較強的因果關連性

 

再說一次:是因果關連(correlation),不是因果關係(causation。例如,在此「遠距教學」的研究中就針對247位學生的問卷調查進行分析,找出哪幾個「變項」與「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學習品質」有因果關連。

 

5.檢驗因果定律:以統計的結果逐一檢驗所提出的因果關連性。此時,研究者便可根據統計運算中所得出的數據,決定「接受」因果關連比較強的假說,或「拒絕」因果關連比較弱的假說。最後,說明這些被「驗證」過的假說。如此,研究論文就出爐了。

 

米契爾進一步指出,一個完美的量化研究設計必須將假說建構得天衣無縫。怎麼做呢?他提出三項祕訣。

 

祕訣之一,建構的假說必須符合因果關聯邏輯,例如:「如果X愈多的話,Y就會愈多」,並且在敘述你的假說時必須言簡意賅。同時,所建構的假說必須明確,例如要說:「X愈大則Y愈大」,而非只是「XY相關」。再者,在建構假說時必須指出因果關連的方向性,例如:「Y條件下的X,會大於在Z條件下的X」,而不要寫成「XY條件下和Z條件下會有所不同」。此外,在建構理論時要儘量避免使用虛無假說。

 

祕訣之二:所有的假說都必須相互有關,而且一篇論文中不要提出太多的假說。

 

祕訣之三:在假說中所提及的相關名詞都必須事先定義,而且這些定義必須和過去研究所提出過的定義相連結。

 

 

從質性研究批判量性研究

1.Data Dependant

2.穿鑿附會因果關係(fooled by randomness correlations )

3.對於自然科學而言,通常觀察不會改變被觀察對象的行為(扣除量子糾纏的現象),但就社會科學而言,觀察會改變被觀察對象的行為(霍桑研究)

 

質性研究是透過個案分析,以文字為主描繪出實況細節,將讀者帶入情境、體會問題,然後對所觀察的社會現象加以反思,從中產生知識。一般而言,質性研究不會宣稱產出「放諸四海皆準」的定律,而是在特定脈絡下觀察到的規律(context-dependent patterns)。

 

或許,分析自然科學問題時是可以如此客觀的。但在社會科學中,這種研究方法就顯得有點不足。社會科學家認為運用量化研究法在探索人文的問題時,至少有以下三大陷阱。

 

(1) 可信度,令人質疑

量化研究企圖將社會科學現象完全以客觀的數學關係表達,在先天上有兩個層面的問題難以克服。首先,研究中的變項真的是可以衡量的嗎?數字會誤導人。人文科學中,有些概念很難科學化、客觀地去「衡量」。

「構念construct操作型定義

 

量化研究法的資料蒐集過程很容易流於草率與敷衍了事。常常在學術會議上聽到研究者誇耀自己回收了數百份以上的問卷,因此自認其研究可信度很高。但是,我們很難確認他是否檢查了到底是「誰」在填問卷。產業界的朋友經常收到一大堆問卷,由於工作太忙,沒時間回覆這些問卷,又往往礙於人情必須填寫這些表格作業,所以就找祕書代答。秘書也就依自己當時的情緒揮筆作答,當然就是胡湊一些資料填上問卷。我們不禁要懷疑這樣的研究可信度有多大?

 

 

(2) 因果關聯性,過度簡化

量化研究法另一個讓人難以信服之處,在於它常過於簡化問題。人文的問題往往錯綜複雜,很難以直線式的因果關係來分析問題。量化研究容易產生結論,卻要犧牲對問題本質的深入分析。直線式的因果關連很容易過度簡化我們對問題內涵的理解。

 

研究者無法知道填問卷的人是不是在「說謊」。填問卷的人可能無意說謊,只因他對問題了解不夠深入;他也可能故意說謊,否則他的職位將會不保;他更可能不得已說謊,因為要保護公司。

 

社會中有許多文化衝突、政治鬥爭,這些都不一定能直接觀察到。只透過幾張問卷,是很難弄清楚這些複雜關係。每個人的心門之後,都有一些難以告人的祕密。真相,是在你嘗試了解心門之後的感受與困擾才能得知,不能單純依賴問卷

 

(3) 線性邏輯,見樹不見林

我想很少人會天真的認為有一良藥可治百病。既然如此,我們為何認為世界上會有放諸四海而皆可以通用的法則呢?任何知識都要通權達變,因人、因事、因地、因時而修正運用之法。幾條簡單的因果關聯定律並無法理解複雜的社會現象。

社會問題也多如此這般,有著各種不同的看法和觀點。我們又如何能找到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理論呢?當然,一般而言,量化研究通常會說明其樣本可推論的侷限範圍。但量化研究還是聲稱,其理論在可推論的範圍內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

 

在人文的世界中不容易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定律。

 

質性研究有兩種爭議性極高的兩種作法-「驗證型」與「詮釋型」

 

驗證型的質性研究- 歸納假說(量性研究與實証主義的靈魂)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7/01/05.html

 

(1) 啟動前的準備

研究者首先要定出初步的「研究問題」(research question)。定出一個研究問題其實只是爲了找到一個「參考點」,研究者要不斷的反思、調整,才能讓研究主題明朗化。有了初步問題,研究者也才能知道要選什麼個案、蒐集什麼資料。

接著,研究者根據相關文獻定出構念(construct),也就是構成觀念的元素

 

(2) 個案選擇原則

在個案研究中,個案的選擇是取決於理論的相關度,而非統計上的樣本數。在量化研究中,爲了驗證理論,研究者必須由抽取一定數量的樣本來類比母群體(population),以達到信度(validity)與效度(reliability)的要求。然而,在質性研究中,個案的選擇是爲了「解釋」某一社會現象。因此,個案選擇所考慮的是理論的代表性(theoretical sampling,而非統計抽樣(statistical sampling)。

 

有時為使研究更具張力,研究者也可能選取兩種極端的個案以進行比較。例如,你可以選一個成功與一個失敗的個案來進行對比,以瞭解策略變革的理論。教授認為,選擇410個案例來跨案分析較為理想。低於4個可能太少,不易產生樣貌,缺乏效度;多於10個又嫌太多,不好處理。當然,這只是「實證主義」的想法,不能代表質性研究者發言。

 

(3) 資料收集規範

 

就像自然科學的實驗一樣,研究者要在進行實地訪談之前,也要先選擇好要使用的儀器與訂出採訪通信協定(interview protocol),如此到了現場後才不會驚慌失措,不知該問哪些問題,又該先處理哪些議題。訂出這些規範後有兩大好處:其一,如果你不是一個人在進行這項研究,那麽這些規範將可以讓所有的研究者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基礎。大家可以分頭進行訪問,不用擔心蒐集資料時東缺西缺,與理論脫節。其二,如果你要同時訪問多家公司,這些規範可以讓所收集的資料更具一致性。

 

(4) 進入現場

撰寫田野筆記時通常要注意兩件事。

第一,研究者要儘量把所見所聞忠實地記錄下來,先不要主觀地去省略某些觀察到的事件。「筆記」到用時方恨少,你永遠不知道哪些資料可能會成爲未來的重要線索。

第二,在筆記中,要分開註解自己的觀察與評論。不要把收集到的資料與自己的意見混在一起。這個案例與前幾個案例有何不同?不斷地調整訪談問題,便能將資料與理論漸漸整合起來。

 

(5) 資料分析

由現場回來後有兩件重要工作:一是去分析個案內的資料,二則是去分析跨個案的資料。這時你的工作就是要把資料變成個案,要決定哪些資料該放進個案,哪些資料必須放棄。接著,研究者嘗試找出資料中共通的樣貌。在進行跨個案分析時,嘗試著以構念整理出表格來分析個案,找出相同或相異之處。研究者也必須由不同的資料來源來分析個案,依照訪談資料、檔案及觀察等來源分類。跨案分析的重點是找出個案間會有什麼有趣的關聯。

 

(6) 形成假說

經由前述的諸多步驟,整理與現象相關的構念,找出構念間的關係。接下來就是整理構念,讓構念與資料進行對話,以形成假說。這個過程和量化研究是相似的。研究者要發展出構念,並且歸納原則,不同的是這個過程並不像量化研究一樣事先設定,而是從資料蒐集、分析的過程中浮現的。這些假說也需要驗證,但不是以大樣本進行驗證,而是以案例做為發展假說的基礎。

 

(7) 擁抱文獻

學術論文要能夠找到理論發展的定位,因此要熟悉相關文獻。在文獻回顧過程中找出意見相同的文獻,可以佐證研究的內部信度(internal validity),而找到意見不一致的文獻則可拓展可推論程度(generalizability)。

 

(8) 結束研究

什麼時候可以結束個案,不用再分析資料,也不必再到田野。其實這是個見人見智的看法。在質性研究中一個約定俗成的看法是,等到「理論飽和」(theoretical saturation)時就可以退出現場了。但什麼是理論飽和呢?簡單的說,在理論飽和時,你蒐集再多的資料也不會對發現有更多的幫助,也就是由資料學到的東西已經不多了,論點相對成熟,需要改變的幅度也不大了。理論飽和不是很多蒐集資料,多到書架都滿出來了。理論有沒有飽和,是必須由專業角度判斷,不是研究者自己一廂情願的認為。

 

 

詮釋型的質性研究- 見所未見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7/01/06.html

 

(1) 案例數目在精,不在多

案例多通常代表不深入。太多個案反而會使內涵變膚淺,無法反映真實現象,所建構的理論自然也就會受到質疑。質性研究也不一定需要跨案比較,特別是以構念、驗證為主的跨案研究。

 

(2) 重新認識問題,才是重點

大多數質性研究的目的不在「解決」問題,而是在重新「認識」問題。

 

(3) 角度,決定解析度

質性研究方法本就假設這個世界不可能有絕對的、單一的詮釋。因此,研究者唯一能做的就是以一顆開放的心,不斷透過各種管道、各種資料、不同人的說法,去審視問題的本質。

 

(4) 推理,必須融入辯證

質性研究不是一種因果關連式的推理邏輯,而是一種過程式的邏輯。因果關連式的邏輯強調的是去了解,若改變數X會如何影響變數Y;歷程式的邏輯是嘗試了解構念X與構念Y之間不易直接觀察到的複雜過程。

 

(5) 看見,原先沒看見的

質性研究最終目的是對社會現象做詳盡的描述,勾勒出事件脈絡,讓我們能夠看到社會現象中的「深層結構」(deep structure),近而理解問題全貌,這需要考慮三個層次。

 

第一,使原來沒注意到的事,被注意到。例如,如果你想研究科技導入的問題。大多數人都知道複雜的技術問題是導入科技的一大難題。但你卻讓人注意到,導入科技更難的其實是結構轉型問題,像是如組織文化產生的抗拒。

 

第二,使原來已被注意到的,重新被認識。例如,「導入資訊科技應該與組織成員事先進行充分的溝通,以減少其抗拒」,這是一般共識。因此,民主式的領導風格與參與式的決策程序,比較能促成系統的成功導入。但你的研究卻指出,有時,繼位的主管要採取集權模式,讓員工還來不及消極時,迅速地導入新系統[3]

 

第三,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making invisible things visible。目標是將一些無形的宰制,如文化的制約或政治的控制,呈現出來,讓人恍然大悟,使人豁然開朗。

 

 

以上兩種質性研究方法誰對誰錯?

 

教授與教授雙方的論爭,點出了當今對質性研究的誤解。常見的批評是,只以單一個案就建立理論是不夠嚴謹的,試想量化研究好歹也有幾百個樣本。所以,教授才會提倡以多一些案例來提升可信度。另一方面,教授認為單一案例的質性研究比驗證型質性研究好,因為單一案例才能提供豐富的描述,詳加交待過程,使人有深刻啟發。

 

其實,這不是孰好孰壞的問題,而是誤會。誤會是在於,多數人不瞭解研究背後的「靈魂」(假設)教授所提倡的方法,是以質性資料去驗證假說,擁有的卻是量化的靈魂,也就是實證主義教授所提倡的,是以質性資料去說明,擁有的卻是的質性(解讀)的靈魂,也就是詮釋主義(詳見第五章解釋)。對後者而言,建構理論不是去驗證公式,而是根據現象歸納令人啟發的故事,藉而發展出新理論。

 

因此,去比較兩種方法的優劣意義並不大。質性研究是一種科學方法,毋庸質疑,我們擔心的只是偏見。正如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伯西.布立基曼(Percy Bridgman)所言,其實「沒有所謂科學或不科學的方法,方法存在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心靈的極限,而非將心靈之門閉塞。」詮釋型的質性研究提供另一種拓展心靈的門徑。它所關心的是意義而非測量,是說明而非證明,是解讀而非解答,是辯證而非驗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