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日 星期六

不用數字的研究(3)

 老師的好書第五版(我買的是第四版TAT)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4199 

 

當個文抄公摘錄剪貼老師blog當中的文字

雖然也有追 不用數字的研究的blog

但是依據書本的架構,把格文組合起來更有收穫。

 

本書第二部份的招式篇可謂是社會科學與質性研究版的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

自然科學組的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請參照彭明輝老師的書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9/02/13.html

 

 

 

招式篇

 

論文的起源:內心緩而無形的成就

第六章介紹論文的起源。很多到研究所就讀的學生往往不理解為什麼要寫論文,多數人草草了之,很多人走捷徑,只有少數人扎扎實實地完成。也因為這種狀況,竟然有人要廢除撰寫論文的制度。然而,這是因噎廢食的思考。本章簡要回顧碩博士學位發展的過程,解釋學術論文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對社會的關鍵影響。

 

學位的起源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9/11/blog-post_22.html



歐洲傳統下學術發展是在教堂,鼓勵獨立思考以及建立科學性知識。

中華文明的學術發展是在殿堂,依附於皇家,核心工作是文典整理,比較像是高級圖書館員兼人腦Google,讓皇帝能夠隨時諮詢,而比較少獨立科學創作。

到了唐代,正式成立翰林院,博士成了文書官,協助皇帝起草詔書。學術的著作似乎多在民間,像是莊子,棄官後寫出《齊物論》;或是像是老子,隱居寫出《道德經》。官僚體系下,知識份子雖有文學創作,但是卻少建構理論。

 

演變到現代呢?現代的高等教育變成什麼樣子?是更好,還是更壞?

 

 

理想與現實

 

現實

台灣碩士教育實際運行的結果是學生拼命修課而不是貫注於一項專業,深入而後廣涉。碩士教育只是延長大學課堂式學習。老師講課,學生聽課,與實務脫節甚多。上課前會先預習,課堂中會認真討論,論文會紮實做的學生自然也不多見。多數碩士教育畢業出來,知識學得甚多,懂得卻甚少,能動手做的寥寥可數,這是高等教育當前的挑戰。

 

博士班由於發表制度過於氾濫,訓練過程也整個被扭曲。很多學校竟然要求博士班學生還在學習的階段,就要發表兩篇國際會議論文、一篇期刊論文,學生當然達不到,於是只好造假或者粗製濫造,成為教育的亂象。

 

理想

英國碩士教育制度是期望學生能夠透過論文研究來貫穿所學,進而對專攻的主題有深刻的理解。論文成績佔50%,其他各科成績總計占50%。這個制度的目的是讓學生專注在論文研究,了解研究方法論,進而觸類旁通,未來能夠掌握其他的研究問題。學生修課的目的是由每個學科學習寫案例、寫小論文,去練習歸納與推理的思辨技巧。聚焦到論文研究後,演化成為辯證的思考能力。最好完成的論文還可以到國際學術會議發表。

 

理想上,博士學位的培育制度不應該過於貪心,什麼方法論都要學。其實,在四年的時間中能夠精通一種研究方法,有能夠接觸這樣的方法去建構知識,已經是不容易了。如果我們將研究方法大分為兩類:量化研究方法以及質性研究方法,不管選的主題是什麼,在博士學位訓練一開始的時候就可以分流。千萬不要奢望兩種方法同時都要學會,畢竟有些學生強於數字的操作,有些學生則是熟於文字的敘述。

 

然當前的教育,不管是在國內或在國外,都面臨了極大挑戰。學術界漸漸失去了嚴謹求真的精神,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傳統也漸漸不復再。只能期待更多新一代學者投入高等教育的創新。理解碩博士教育的理想,雖然不一定能做到,卻可以明暸什麼儘量不要去做,並且有了向前邁進的目標。

 

 

論文架構的五步驟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9/11/blog-post_24.html?q=%E8%AB%96%E6%96%87%E7%9A%84%E8%B5%B7%E6%BA%90%EF%BC%9A%E5%85%A7%E5%BF%83%E7%B7%A9%E8%80%8C%E7%84%A1%E5%BD%A2%E7%9A%84%E6%88%90%E5%B0%B1%E4%B8%8B%E9%9B%86

 

步驟一:產生疑惑,建立研究問題。

研究開始於疑惑,先提出研究問題,然後透過主題選擇論文指導老師,或透過指導老師選擇主題。

1.1首先你要選定主題的背景。(大方向)

你可以選擇電子業、機械業、汽車業、製藥業或服務業。但是,你對所選擇的產業熟悉嗎?你大概需要多少時間才可以弄懂這個產業呢?

1.2其次你要確定研究主題背後的專業。(大方向中的聚焦範疇)

在科技管理的領域,涵蓋創意、創新、創業等主題,也涵蓋了文創、科創、資創三個專業領域。因此,你可能不會選擇財務相關的主題,也可能不會研究廣泛的策略或行銷等主題,因為那些跟科技管理沒有直接的關係。

1.3 選擇研究方法。(依據食材與題目,選擇料理手法)

你可以選擇用單一個案做深入的分析,也可以用跨案分析。你可以用採訪的方式,也可以用焦點團體或則用實地觀察來收集資料。論文進行之後,一定會不斷地調整主題。

1.4 依據種種限制,來回調整研究題目、方法甚至指導教授

 

步驟二:決定主題與研究方法之後,就展開研究設計、文獻回顧以及田野調查。

2.1針對研究問題尋找相關文獻,分析過去相關的研究有哪些成果,又有哪些不足,有時找出理論缺口

2.2一篇篇地閱讀「核心」學術論文,不要唸很多,但要唸很精。練習將文章的精華歸納為三個心得,是基本的訓練。心得寫多了,論文通常就會逐漸成形。論文應該是「有論點的文章」,而不是剪貼他人的話語,更不是說一些常識性的結論。平常練習把心得寫下來,慢慢地,在寫論文的時候便可以自成一家之言,寫出令人驚嘆的亮點之作。

2.3理解文獻有助於修正研究問題與分析架構,從而決定如何進行田野調查,選擇哪些公司做為案例,選擇哪些人進行採訪,問哪些問題。

 

步驟三:歸納研究發現、討論意涵、做出結論。

3.1搜集到的資料,透過分析架構重新整理,嘗試將研究發現以嶄新的方式呈現。3.2千萬不能夠用分析架構硬梆梆地套入研究發現,而是要運用分析架構來實驗與探索各種理解的方式。

3.3提出觀念的啟發以及實務的意涵,解釋該案例如何提出新的觀念,也就是理論啟發,或稱為學術貢獻。這個新觀念又如何會改變企業的策略或作法,就是提出實務的貢獻。在結論時,解釋這項研究帶給科學社群(也就是研究同樣主題的同儕)的洞見。

 

步驟四:論文合體、安排口試、論文修訂。

4.1將論文各章節整合在一起,最後再次修訂論文

4.2特別要注意學術的格式,引述文獻的方式是否錯誤,或參考文獻一節中忘記加入論文中所引述過的文獻。若是學生會使用Endnotes這類軟體,這類錯誤比較不會出現。

4.3論文初稿完成後,要讓指導老師有至少一個月的時間檢查一遍

4.4論文送出去審查之前,需交由校方行政人員將論文上傳至Turn-It-In系統檢查,這是一套防範抄襲檢查系統,會對比之前發表過的論文,辨識出類似重複的內容。通常,10%以下是可以接受的,超過20%以上的重複率就必須要重新檢查,了解問題出在哪裡。有些學校讓學生自己上傳,去跑防範抄襲檢查系統,這是不對的,也將會缺乏合法性。

4.5邀請口試委員,理想上,學生至少要給考官三個月的時間審閱論文。

4.6口試。學生簡報大約40分鐘,之後考官就會展開口試。首先會針對論文內容、邏輯推理、分析架構等提出質疑,學生必須針對考官的問題逐一回答。這樣一來一往大約需要兩小時的口試時間,有時會長達四、五小時。最後,考官針對論文作整體的評論,提出要修改的重點。之後,學生要根據考官的問題進行歸納,統整為七到十題,然後製作答覆稿,一問一答,說明在論文中是如何修正;有哪些問題可能無法進行大的變動,而又採取哪些權宜的做法。將修正後的論文以及答覆稿讓指導老師看過之後,一併寄給考官,若沒有意見,程序就算結束。

 

步驟五:上傳與送印,領畢業證書。

 

 

論文的六招式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9/12/blog-post_2.html?q=%E8%AB%96%E6%96%87%E7%9A%84%E5%85%AD%E6%8B%9B%E5%BC%8F

招式一:雕塑浮睿明。

第一章是「緒論」,要讓讀者一目了然,也就是為論文做一個精彩的摘要說明,像是電影預告片一樣。在這一章中,學生要說明研究動機,點出實務界問題與背後的理論問題;要定義論文中所提到的相關名詞;要清楚點出具學術味道的研究問題;「研究問題」必須呼應「浮睿明」(framing,也就是文章的佈局),點出研究缺口;要具體解釋研究目標,可以被執行並與研究問題相扣,最後請楚點出論文預期的貢獻

 

招式二:思辨正反合。

第二章是「文獻回顧」,需考量「正反合」佈局的合理性。文獻回顧要以創意的方式梳理該理論的脈絡;點出「浮睿明」佈局,先平衡呈現正方觀點與反方觀點;清楚說明正方觀點之優缺;也清楚說明反方觀點之優缺;解釋正反觀點的思維,同時批判正反觀點,藉此點出「合」的觀點,超越正反觀點的綜效性看法,然後提出理論缺口。

 

招式三:專業陌生人。

第三章是「研究方法」,需思考案例選擇與理論取樣原則;思考如何依據「合」的觀點設計分析架構,而不是「套」一個已知的架構;思考如何蒐集以及分析資料,像是受訪者的角色、採訪問題、拜訪日程、次級資料的應用、分析步驟以及資料驗證。

 

招式四:脈絡以敘事。

第四章是「研究發現」,需要注意的重點是:背景需聚焦、架構要契合、論點不偏離、證據必解讀。這需著重以真實、有趣、豐富、知識性的方式來分析案例,以闡釋合方觀點。這包括要清楚說明案例背景,聚焦於論文主題;要契合分析架構,以原創方式呈現資料;陳述論點需配合分析架構,不可偏離合方觀點,卻不可「套用」分析架構;然後,要提出具體、相關的證據,像是提供受訪引言、相關數據或是圖表來支持你的論點,提出的數據要逐一解釋與解讀。如此,研究發現便可以順著推理邏輯走,配合分析架構呈現,凸顯合方觀點。案例需讓人感到真實、精彩、驚喜,又令人感動。

 

招式五:捭闔提論述。

第五章是「討論」,需有亮點,要解釋這項研究如何能提供企業借鏡。捭是開,闔是關。探討研究貢獻的時候,要重返之前的辯證議題,照顧正方與反方觀點,讓讀者知道這項研究與過去有何不同。解釋理論貢獻,也就是點出過去不知道的新觀念;提出研究的核心論述,並對照理論缺口。說明實務貢獻,可以提出病理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或具體的實踐原則。最後,不要忘記解釋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招式六:經典求雋永。

第六章是「結論」,也是最後一章,要告訴讀者你的研究有何驚人之高見,也就是提出沒聽過、沒看過、沒想過的論點。其實,多數學生論文都很難有「高見」,因為孕育時間太短,所以只能儘量提出一些新看法。但千萬不要重複「摘要」與「緒論」的內容,做出簡易式的總結。要嘗試由更高的格局去點出該研究的貢獻,以令人驚喜的方式來總結論文的發現,提出給企業或社會的啟發。論文最好能提出批判的構想,點出當代管理作法的迷思,給出一個經典之句來總結全文。

 

欸,好高的評價標準

 

 

 

 

論文之前段構成:研究設計與布局

第一招是雕塑浮睿明,談的是如何佈局一篇文章的辯證;第二招是思辯正反合,解釋如何以辯證的方式歸納現有的文獻;第三招是專業陌生人,解釋如何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

 

第一招 雕塑浮睿明(第一章 緒論)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7/02/24.html?q=%E6%8B%9B%E5%BC%8F%E4%B8%80+%E6%B5%AE%E7%9D%BF%E6%98%8E

 

緒論就像電影預告花絮一樣,要簡單扼要,要吸引別人,又不能告訴讀者太多東西。你必須要告訴讀者這篇論文將要提出什麼樣的新作法或新觀念,對企業可能有什麼幫助,給出一個懸念。

 

這其中可以包括四項議題:

1.研究動機:提出研究問題。解釋所要研究的管理現象(問題),簡述當前的做法與想法;還有舖梗,先說明產業動機,再說明理論動機。

2.研究目的:點出研究問題,歸納三點研究目的,要具體可行。

3.預期成效:說明觀念上以及實務上可能的貢獻,這些承諾必須在第五章兌現出來。

4.論文結構:說明各章節大概會包含那些東西,但是不要照本宣科。

 

難度與挑戰在於

1.首先,提出一個好的「研究問題」就是一項挑戰

你必須要理解產業上正在發生哪些事,發生過哪些事,為什麼現在要來分析這個議題。

2. 接著動機還要與文獻結合,解釋觀念上我們要如何處理這篇論文。

之前解釋過,浮睿明(framing)就是思考上的佈局,將正反合呈現出來,讓讀者有依歸。學生一開始寫論文時大概還不會知道要如何架構浮睿明,因為文獻仍不熟,議題也還未掌握好。因此,一般第一章都是最後才寫,當研究有雛形的時候。

3. 說明由哪一個角度切入?

 

 

第二章 思辨正反合(第二章 文獻回顧)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9/12/blog-post_5.html?q=%E6%8B%9B%E5%BC%8F%E4%BA%8C

「文獻回顧」,不只是列出一堆讀過的參考作品,而是注重的是「正反合」佈局的合理性。

浮睿明:佈局正反合

說明操作

步驟一是先點出企業所面臨的實務問題。

步驟二將實務現象轉換為觀念性的研究問題。

步驟三,找出正方的觀點,通常可以由文獻中找出三個關鍵字,並且找出正方觀點的意見領袖。

步驟四,找出反方的觀點,通常可以由文獻中找出三個關鍵字,並且找出反方觀點的意見領袖。

步驟三、四是相對應的,從而展開步驟五,由正方與反方的觀點去找出雙方的缺點或迷思,進而找出理論缺口。

步驟六,有正反方觀點的衝突中找到缺口,找出相關的支援觀點,呈現「合方」的觀點,這需要在某層面上超越正反方的看法。

 

 

第一步:提出研究問題。

論文中所提到的關鍵名詞都必須加以定義。

一份研究通常只有一個核心問題,然後再延伸出細部的討論。如果你訂出三至五個研究問題,這樣的研究通常不好處理,也很容易失去焦點。在質性研究中,一項研究問題的背後通常隱含著更複雜、令人深思的議題。

在設計研究問題的時候,要同時考量到這篇文章要如何安排正方的觀點以及反方的觀點,同時也暗示「合」的觀點。一個好的研究問題希望能夠讓正方與反方的觀點產生衝突性的張力,藉以襯托「合」的觀點,幫助我們重新定義問題,破解當前的迷思。

 

第二步:呈現正反觀點。

接著,依據研究問題,點出正方觀點與反方觀點。通常正方觀點應該是主流觀點,多數學術社群的人都知道而且認同的觀點。

 

第三步:點出理論缺口。

讓讀者了解正方與反方的觀點以及其中的衝突後,就可以提出「合」的切入點,解釋有哪些機會可以建構新理論。

 

欸,以上三點,正反合不過三個字,實際上卻是字字珠璣與血跡斑斑,寫得流汗、流淚再到流血。

 

 

文獻整理技巧

技巧一:核心文獻始於七。

一般來說,論文在初步發展的時候,只需要七篇文章。在架構正反合的時候,正方觀點的文獻通常不會超過三篇核心作品。反方觀點的文獻也差不多三篇。每一篇通常代表那個作者的獨特想法。正方與反方通常就是作者的敵方,每一方大約也就三個主要的對手。

第七篇是合方的參考作品,也就是找一位朋友,支持你在「合」的觀點上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由此參考點,便可以說明所提出觀點相對於正反觀點的貢獻。

 

技巧二:期刊慎選需正派。

期刊在每個學術領域大約可以分為三級,並不是以等比的概念分類。第一級,通常遙不可及。第二級,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第三級是初試啼聲。第四級以後的期刊通常不會被國家單位認同,也很有可能是山寨型的期刊。因此,在投稿之前,千萬要小心,將編輯委員的名單看過一遍,就可以知道大約是哪一級的期刊。最保險的方法是參考科技部(或是各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推薦的期刊。

開始找尋文獻的時候,千萬不要到資料庫裡面隨便打入關鍵字,在茫茫大海中搜尋。你應該要從前兩級的期刊找起。博士論文通常會需要比較學術化的期刊;碩士論文會比較需要實務導向的期刊。

 

技巧三:引用文獻的三項禁忌。

禁忌一:不找谷歌上的通俗文章、雜誌或新聞,這些只當參考,不能引述。這些網路資料往往只是個人意見的表達,而非經過科學性的收集與分析,缺乏學術研究所需的真實度。我們雖可以由Google Scholars找學術期刊相關文章;不過,這還不如直接找學校的電子期刊資料庫來得快。資料來源是否可信,是論文品質評量的重點。

禁忌二:碩博士學生的論文(因為都是未發表,品質尚未經檢驗),可用來批評,不可用來當作立論。除非,我們所引述很特殊的佳作,像是一位丹麥學生曾寫過的一篇論文《一個城市的好貓》(A City of Good Cats,探討「會抓老鼠就是好貓」的經濟政策),就是不錯的作品,值得做為正方或反方觀點來引述。一般而言,引述的文章便是正反觀點的呈現,核心思想需來自第一、二級的學術期刊為佳。

禁忌三:只找名門正派,非必要不引述三級以下期刊,更不可以引述「偽期刊」,或是山寨期刊。詢問指導老師就會知道每個領域有哪些不良期刊。許多學生並不知情,某些學術期刊其實是被列入「黑名單」,其作品缺乏嚴謹度,而且有論文舞弊的嫌疑,因此若引述反而會影響到自己的聲譽,會讓評審覺得學術修煉不夠。如果必須引述最新的觀念,而期刊上還未出現,可以找第一、二級國際學術會議的文章引述。引述前,也必須查清楚作者的來源,還是以名門正派為主。

 

欸,理工科學生的參考文獻,有些就是網路媒體報導或者廠商網頁的(廣告)資料,還檢附了網址。

 

想想業界一些抬轎與帶風向的頭人,引用的多半是官員的講話/發表的文章乃至於官網上的政策宣示與PTT簡報從立論可信度的角度來看,就是垃圾資訊與浪費彼此的時間。(官員與大咖很久沒讀書,讀的通常也是一些無病呻吟的書或騙取經費的研究報告,因此發表的看法多半只是被觀念迷因附身的人云亦云)

 

技巧四:善用科技省力氣。

許多論文引述參考文獻的格式多不正確。許多學生不了解軟體的使用方式,就把文獻逐一地打入文字檔中,一旦需要修正的時候,則全部都要重新整理一遍,勞神又費工。其實,有很多現成的軟體可以供使用,有效地儲存、檢索與管理文獻,像是Endnotes

 

技巧五:歸納三點理文獻。閱讀文章時,千萬不要只是剪貼文章中的內容,列入一張長長的表單中,只舉出每篇的主題,這是被動的閱讀。每篇文章看過之後都可以整理出三點,並且判斷這篇文章的論述到底是屬於正方的觀點,或者是反方的觀點。然後,根據這篇文章的論點,你要點出作者的論述有哪些優點,又有哪些缺點。你所要做的不是逐字整理文章內容,而是點評這篇文章的說法與研究問題有什麼關聯。

 

 

招式三 專業陌生人(第三章 研究方法)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9/12/blog-post_6.html?q=%E6%8B%9B%E5%BC%8F%E4%BA%8C

這一章需交代如何設計整個研究調查過程,約分五項要素撰寫

 

要素一:宣告方法論

第一是方法論,說明為什麼會使用質性研究法,採用哪一類的質性研究法。通常會採用個案來進行質性研究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在探索某種創新的過程,或某類未知的思維模式,或某種特殊行為,或某樣精采實務。我們需說明為何需要採用某類的質性研究法,而不是量化或實驗型研究法。大致而言,常見的質性研究有三種方法。

 

招式三:田野找真相─研究方法如何寫【蕭瑞麟】

蕭瑞麟|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研究專長:質性研究、跨領域創新、少力設計。

 

 

第三章是「研究方法」,著重於說明推理方式。先要說明理論抽樣原則;依據「合」的觀點設計分析架構,而不是「套」一個已知的架構;要說明資料蒐集方式,像是受訪者的角色、採訪問題、拜訪日程、次級資料的應用等;最後說明資料分析步驟以及如何驗證資料。這一章需交代如何設計整個研究調查過程,約分五項要素撰寫(參見圖7-4)。

要素一:宣告方法論

 

第一是方法論,說明為什麼會使用質性研究法,採用哪一類的質性研究法。

通常會採用個案來進行質性研究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在探索某種創新的過程,或某類未知的思維模式,或某種特殊行為,或某樣精采實務。我們需說明為何需要採用某類的質性研究法,而不是量化或實驗型研究法。

 

大致而言,常見的質性研究有三種方法。

第一類是理論補強(theory enhancing,由某個理論著手,找尚未完善的觀念,由原先的理論架構加以闡釋與增強。例如,本書《擾人的例規》是由科技導入理論著手,探討科技與組織之間的相容問題。《決策失速陷阱》要分析的是決策理論,但是創意的運用系統動態學的分析架構來了解決策是如何導致經營上的惡性循環。

第二類是紮根法,這類的質性研究不是由既有理論去提出分析架構,而是從資料本身歸納出理論的樣貌。例如《劍橋的晚餐》透過三個層次的歸納,分析劍橋大學教授與學生於正式學院晚餐的儀式,因為得出儀式展演、個人轉變、地位轉移三個觀念,了解這所大學能夠維持百年制度的原因,對機構理論提出全新的看法。

第三類是歷程分析,除了改善既有理論去提出新的分析方式,更加注重組織改變的過程。例如,本書《愛迪生計中計》,分析創新者與機構之間的策略回應,透過七個階段去了解創新者與機構之間的攻防過程。

 

 

要素二:理論取樣

 

接著,解釋案例選擇的原因。我們可能會選一個案例深入分析,或一組案例倆倆相對比。或者,你可以選三至六個案例來呈現多樣化,或是十多個案例來呈現某種樣貌。你選擇案例的原因必須與理論有關。以專業的術語來說,你必須要用「理論取樣」(theoretical sampling)法則。你可能注意到,在質性研究中,我們用理論取樣而不是理論抽樣,這是希望能夠與量化研究的區別。量化研究方法是統計抽樣,質性研究是理論取樣。理論取樣的過程中其實就是理論跟案例之間的對話。一方面,好的案例可以提供全新的素材,從而提煉出好的觀念。另一方面,選取案例時需要配合所運用的理論視角,適當的理論可以帶出好的角度,於是就可以收集到好的案例資料。理論與案例誰先誰後並不要緊,哪裡開始或結束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兩者之間不斷對話,以取得理論飽和。

 

由「1-2-3原則」來理解理論取樣

原則一,一個案例可包羅萬象:一個案例求深度、兩個案例比落差、三個案例尋樣類型、多個案例找樣貌。

原則二,案例與理論,兩者需對話:用案例帶出理論可以尋找新的意義,用理論帶出案例可以看到新的機會。

原則三,正反合,三方缺一不可:凡事必有正反,正反則生張力。有張力,就會找到缺口,由缺口尋找合方觀點,超脫正反的意見;但千萬不可以掉入「折衷」的陷阱,只是在正反觀點之中去尋找妥協的方法。如果我們要彰顯案例的洞見,不斷修改研究的「浮睿明」便可幫助我們思辨的更深、更遠。

 

要素三:分析架構

 

然後,我們必須說明分析架構,也就是研究是依據怎麼樣的邏輯來分析這個案例,又如何有系統地搜集資料與分析證據。這就像在實驗室中,我們會用不同的顯微鏡片來觀察細胞的活動。不同的鏡片所帶來的觀察清晰度自然不同,細膩程度也不同。鏡片的穿透性不同,得到的數據自然也更不同。

分析架構要如何產生?通常我們會由既有理論中找到一個合宜的架構,加以修訂或調整,以便用來分析所要調查的問題。分析架構可以用既有的理論來改良,也可以從其他的領域借鏡過來。只不過,分析架構必須點出新的調查內涵,而不是將資料套到分析架構中。很多學生喜歡將類似波特的「五力分析」這樣的架構拿來套用,然後將收集到的資料「擠」進去,以為這就是完成論文了。這不完全是正確的。這種規範性的分析架構並不適合做為分析架構。這是套用已知的理論去整理已知的資料,這樣只是完成作業,並不是創作論文。你只是學習如何使用一項工具或方法,而不是透過一個新視角去觀察未知的現象,再從新的證據中產生一套論述。碩士論文需要有「研究」的要素,要探索未知,而不是重複已知。

 

要素四:資料收集

 

有了分析架構,下一步就是要說明資料搜集的方式。你要說明資料收集的方法以及在調查中問過那些問題。個案研究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進行田野調查。研究者必須到企業中搜集跟研究相關的資料。整個過程跟偵探辦案很相似。研究者並不是問一般性的問題,像是該公司都做哪些產品或者主攻那些市場。這些資料網路上都有。

不過,我們不是要問「意見性」(opinion)的問題,例如某主管對於該公司成功的看法。搜集資料必須要跟分析架構相契合,不可以讓問題過於發散,或者流於報導性的採訪。資料收集必須要有理論來驅動,從一個特定的理論角度,用一個嶄新的方式,針對一個特定的課題,收集現場的資料。因為很重要,再次提醒:理論不是用來套用已知的資料,而是要去發覺未知的資料。

 

要素五:資料分析

 

接下來要交代資料分析的過程。搜集好的資料必須要用分析架構所發展出的分析步驟,以創意的方式呈現證據。你要避免掉進「套套邏輯」,也就是把已知的東西,透過一個分析架構,以案例重新再解釋一遍這個架構。分析架構不是公式,將資料套進去即可。分析架構是一種探索的指南針,帶領我們去發掘未知的情報。資料收集與分析都必須扣連分析架構,才能夠具備可性度,令讀者信服。

 

論文之後段構成:案例呈現與啟發

第四招是脈絡以敘事,分析如何說出有脈絡的故事;第五招是捭闔(音:擺合)提論述,理解如何提出一項研究的論述;第六招是雋永求經典,解釋如何總結研究的洞見。

 

第四招 脈絡以敘事(第四章 研究發現)

第四章要呈現研究發現,需將所有的資料以真實、有趣、豐富、知識性的方式來鋪陳案例。這像是濃縮我們所知道的一切,拍成一部兩小時以內的電影,目的在呈現案例分析後所得到的亮點。有創意的呈現資料是具挑戰性的,就像要拍一部好電影是不容易的。許多電影拍攝手法不對,最後就變成枯燥無聊的故事。如果拍攝超出兩小時,預算則負擔不了。研究發現雖然像在說故事,但必須要鎖定某種分析的脈絡,由案例中呈現出來,要注意三個要點:案例背景需契合理論、以理論解讀證據、說故事要有脈絡。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20/08/41.html?q=%E6%8B%9B%E5%BC%8F

 

背景需契合理論

 

案例背景需扣住論文主題。需以分析架構解讀案例,以原創方式呈現資料,而不是以案例「套入」分析架構。要提出具體、相關的證據,像是受訪者的引言、相關數據或是圖表來闡釋合方的論點,並與分析架構相扣,提出的數據要逐一解釋。研究發現要跟著推理邏輯走,呈現有意義的脈絡,讓案例令人感到真實、精彩、驚喜,又能令人感動。

 

以理論解讀證據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20/08/42.html?q=%E6%8B%9B%E5%BC%8F 

第三章所提到的,分析架構是發展出來的,不是套用進去的。這裏面有一項寫作原則:就是要用「已知來帶領出未知」。如果只是用已知的架構,推導出已知資料,做出已知的結論,就是「套理論」,那就無法凸顯這篇論文的價值。研究發現所帶出的資料一定是要別人不知道的,最好還可以帶給讀者驚喜。

 

一邊呈現證據時,也要一邊分析這些證據對案例的意義,並且解讀這些資料背後的深層涵意,這就是讓資料跟理論開始「對話」。用理論去呈現不容易看到的資料,用資料來深化理論的內涵。

 

說故事要有脈絡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20/08/43.html?q=%E6%8B%9B%E5%BC%8F

讓資料與分析架構有所「對話」,案例的故事也就更具邏輯性。

 

 

 

第五招 捭闔提論述(第五章 討論)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9/12/blog-post_16.html?q=%E6%8B%9B%E5%BC%8F

 

第五章是「討論」,要解釋這項研究可以提供怎樣的新觀念,或者是新作法,能提供企業借鏡。形式尚需要考量三項要素:理論意涵、實務啟發以及研究限制。「理論」(theory)就是一種有系統整理出的知識。你必須說明從你所整理出的知識,可以建構什麼樣的理論。捭是開,闔是關,可以利用捭與闔、正與反來解釋這份研究的論點,點出觀念與作法上的貢獻。說明理論貢獻的時候,要重返之前的辯證議題,照顧正方與反方觀點,讓讀者知道這項研究與過去有何不同。說明實務貢獻,可以提出病理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或具體的實踐原則。最後,不要忘記解釋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要點一:理論要有意涵

解釋理論貢獻,也就是點出過去尚不知道的新觀念;說明論文中補充那些理論、批判那些理論或者提出一套全新的理論,從而回應理論缺口。例如,如果我們要談的是「開放式創新」,過去的理論大部分都在討論技術專利要怎麼交換,但比較少談到伙伴要怎麼樣合作,以及如何引進外部資源。於是,我們可以提出一個「資源流」論述:外部資源引進到企業後,需要配合在地脈絡,促成內部資源與外部資源相結合,以產生綜效。這便都一種理論的論述,一項觀念的貢獻。

 

要點二:實務要有啟發

第二部分是企業「實務啟發」,也就是說企業可以能借鏡這份論文。例如,你分析的是研華科技在面臨強大競爭者的時候如何創新,那麼在這部分你要說明研華科技可以從你的案例學到什麼,其他科技業又可以從你的案例學到什麼。擴大一點,當各行業的組織面臨劣勢時,應該怎麼創新,可以從這份論文得到什麼啟發。回答這些問題,就是提出你的實務啟發。

 

要點三:研究限制與未來方向

第三部分要點出這個論文的「研究限制以及未來發展」。這需要我們整理這篇中文還有哪些地方沒有做好,未來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像是如何增加資料的真實度,改善推理的過程,或是增加論文的批判度(也就是深度)。如果以後有人想要由你的論文基礎上繼續發展下去,他們可以學到什麼,這些問題都需要在這一節說明。以下接續以梵谷策展案例來說明,先看這篇論文如何凸顯理論貢獻,再提出實務貢獻,最後點出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第六招 雋永求經典(第六章 結論)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9/12/blog-post_90.html?q=%E6%8B%9B%E5%BC%8F

 

「結論」是總結所有的想法,提出一個洞見,延展而不重複前面所講的內容,然後畫龍點睛地提出一個雋永的收尾。論文第六章是結論,很多人卻是草草結束,這是很可惜的。我們在這一章要避免重複「摘要」與「緒論」的內容。結論跟討論不一樣,前一章「討論」是分析這篇論文所做出的貢獻。結論則是要總結整個研究的經驗,讓讀者知道這篇論文令人佩服的推理角度,以及發人深省的箴言。寫作時需注意三點:選擇雋永或反諷的風格、將洞見嵌入結論、檢視章節關連性。

 

要點一:選擇雋永或反諷的風格

 

「結論」這一章中是整份論文中篇幅最少,但也最難寫的部分。我們要再次歸納整份論文,由更高的格局去提出過去沒看過、沒聽過或與眾不同的見解,總結該研究的貢獻。強而有力的洞見難求,但需要努力追求,點出前所未見,令人拍案驚喜的之看法。其實,多數學生論文是很難有「高見」的,因為孕育時間太短,所以只能儘量提出一些新看法。要達到這樣的目標,質性研究產出不能求多,而是要求精緻。

 

結論有許多風格,可以參考本書風格篇選錄的案例。要提出令人啟發的洞見,或點出當代的迷思,我們可以引經據典,也可以善用中外文學,旁徵博引,來強調論文的核心論點。主要就是要向讀者說明,論文有什麼原創性,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代工產品,或者拾人牙慧想法,甚至於是山寨版的論點。好的結論要能提出發人深省的洞見。

 

要點二:將洞見嵌入結論

 

做出好結論,要由已知帶出未知,由未知對照已知與無知。讓一知半解變成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最後成為真知灼見。好的結論必須要以雋永結尾,發人深省、震撼人心。當然這是專業期刊的理想,對研究生來說,只要趨近這個理想就很不錯了。

 

要點三:檢視章節關連性

 

最後,寫結論時,要藉機檢視論文六個章節之間的關係(參見圖8-2),以便檢驗所寫出的結論是否邏輯上說得通,可以分為七個步驟來理解。第一,經過一番探索後,論文會由一個正反合的辯證架構開始,由實務現象定義出研究問題,說明研究動機。研究問題發展出正反,由正反觀點找出合的觀點,摘要說明重點,這便是第一章「緒論」。第二,由合的觀點,發展出分析架構,透過訪談與次級資訊收集資料,這是第三章所說明的「研究方法」。第三,由「文獻回顧」(第二章)詳細展開辯證過程,說明浮睿明的設計重點,陳述正反觀點,並點出合的觀點,此時第二章與第三章展開互動,初步由理論發展新視角,進而啟發新的資料偵查手法;接著由案例資料啟發新觀念。如此來回思考,便能深化辯證的設計(第二章)與改善分析的方法(第三章)

 

欸,一份論文,是作業還是作品可以一目瞭然

而這份作品有沒有用心:來回修正勉為其難了10次,還是嘔心瀝血改寫了上百次,其實明眼人也看得出來,只不過很多笨蛋研究生以為老師或口委都是眼盲腦殘的笨蛋看不出來。

以上期待與水準或許在博班才看得到吧?!(雖然已經沒什麼人會想去就讀博班,就讀博班的很多心智不成熟+沒有做好付出代價的心理準備&只想沽名釣譽)

 

 

 

專業陌生人

第八章將「專業陌生人」主題獨立出來,分享一些田野調查時需要用到的技巧。資料沒有收集好、收集對,後面的分析就會完全失去意義。然而,初學者到了現場往往不知道如何採訪、如何設計問題、如何預防被受訪者蒙騙、如何整理採訪稿。雖然沒有辦法詳盡的介紹各種資料收集的方法,但是我們會從實戰歸納一些簡易的法則,讓初學者上場之前可以做好準備。

 

回頭來了解資料分析的技巧。蒐集的資料品質不好,連帶分析的品質不佳,整份論文就難以有亮點。管理學中,資料分析要透過田野調查,而田野調查大多得靠面對面的訪談。田野調查會讓人想起穿起獵裝帶著捕蝴蝶網,到山間去採標本的畫面。到田野之間,呼吸山的氣息、草的濃郁、花的芳香,才會有「調查」的感覺。著名的社會學者安瑟姆・史勞斯(Anselm Strauss)便說道:「唯有在現場看著事件的發生,我們才能了解組織內受影響的全貌,與變革將如何的發展。」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9/12/blog-post_18.html?q=%E5%B0%88%E6%A5%AD%E9%99%8C%E7%94%9F%E4%BA%BA

 

科學家應該要由「精彩的人生中抽身」而出,才不會使自己的觀察受到各類主觀的不良影響。這種看法對質性研究而言不一定對的。

進行田野調查,必須要讓自己成為專業陌生人,深入其境。調查的時候必須保持中立的角色,用陌生人的眼光去看習以為常的現象,才能以全新的方式解讀問題。

 

 

陌生人起源:民族圖誌學

既然資料分析最核心的工作就是田野調查,那田野調查是如何來到商學院的呢?田野調查(fieldwork)其實源自人類學,用來瞭解原住民文化時所採取的一種研究方法。研究原始人類(如非洲原始部落土著)時所使用的方法,就稱之為民族圖誌學(ethnography)。這種方法涉及到現場觀摩,把某一民族的生活、民俗風情等以圖文並茂的日誌詳細記載下來。Ethnography這個字原意為「記錄不識字(非現代文明者)民族的活動」。人類學家花了約一世紀才發展出這套作法,然後被管理學給轉移過來

 

1960年後二十年,在芝加哥大學有位教授叫朱爾斯.亨利(Jules Henry)把學生全部派駐到都市的各個角落,去研究各種社會問題。另一位城市社會學教授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更強調:「知道現象是一回事,但熟悉現象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學生被要求必須親身參與,浸淫在該文化之中,才能完成田野調查,撰寫論文也才鏗鏘有力。

這種作法已接近記者式的調查報導以及偵探式的滲透。重點是在挖掘資料以便將故事真實重播於讀者之眼前。這些芝加哥學派的學生畢業之後也把這種方法帶去不同大學,他們把主題更擴大下層社區,如計程車司機、妓女、吸毒者、幫派與弱勢移民等。後來,研究也涉及上流社會,包括去研究醫生、老師、政客、警察、工程師等。

不管是把自己當作訪客,或是跑去棲息地停車暫借問,人類學與社會學的作品強調的是要去現場,才算得上是嚴謹的社會科學。這種田野精神也為兩個學域帶來寫作文體上的差異。人類學作品強調感性的參與人群,呈現優雅與挑釁兩種截然不同的寫作風格社會學作品則比較像記者風格,或是傳記,呈現如政經、公共事務般評論的文體管理學則呈現「診療式」的寫作風格。管理學者在進行田野研究與人類學者和社會學者並無太大差異。管理學者研究的是「商人」,各式各樣的「經理人」,在組織內發生的各式問題。但在管理學中特別注重「啟示」:這研究對原有觀念有何衝擊?對企業究竟有何實質效果?對政策之擬定與實施有何啟發?所以光是說故事、寫報導而缺乏一些理論與實務的啟發,在管理學是不易被接受的。田野調查在管理學界仍不盛行,加上管理學領域的學者多半為工程師、科學家與數學家,所以田野研究不易取得合法性。

 

技巧一:做好進入田野準備

在田野中,我們要成為「專業陌生人」(professional stranger),要懂企業實務,也要像陌生人一樣去觀察企業,以全新的眼光去看公司的各種作法。身為專業陌生人一腳在組織內、一腳在組織外,要進入、融入,而卻不被同化;要理解、諒解,而卻不被洗腦[vii]。進入田野時,首先要注意三件事:合法進入田野、簽署保密協定、彙報專案進度。

1.合法進入田野:你得選定一家公司做為個案研究的對象,取得該企業的允許。

2.簽署NDA (Non-Disclosure Agreement)NDA是一項保密協定,要求研究者不可泄漏公司內機密的資料,並規定不可擅自刊登所完成的文章。

3.彙報(回饋)專案進度: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別忘了主動彙報進度,主動提供口頭報告、為該公司辦幾場研討會或是成果簡報。一方面可以與業主維持好關係,一方面也可以多收集一些資料。完成研究時,也別忘了附上一份商業報告或學術論文。然而,不是所有的研究都會有圓滿的結局。質性研究者常常進入組織、深入動態,也很可能被牽入企業內的政治鬥爭之中。研究者應儘量不要涉入家務事。萬一不小心掉進政治陷阱,也只能急流勇退了。

 

技巧二:採訪不可能超然

在社會科學研究,「超然」所代表的也可能是無知。存在於組織中的現象亦如此。人與人之間永遠存在錯綜複雜的關係,想到超然的觀察是不太可能的。唯有跳進去,有限度地去感受現象,才能夠對問題有深刻的瞭解。所以,採訪調查至少要分兩階段,第一階段找出現象,第二階段找出現象背後的隱情。當然,這並不代表你要沉溺於現象中,直到無法自拔。

 

技巧三:問證據,不是意見

記得偵探小說中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s)曾說過:「以不充分的資料形成不成熟的理論的誘惑,是我們這行的大忌。」這句話用在質性研究上正也恰到好處。有許多個案研究被批評為不科學,像科幻小說一般,而否定所有的質性研究作品[ix]。其實這樣的批評有時是恰如其分的,只是那樣的否定也是以偏概全。追根究底,就是因爲有太多的研究者經不起「不充分資料」的誘惑。質性研究要提出精彩的資料與豐富的論證。難就難在當研究者搜集一大堆訪談資料後,往往發現所問的問題不切重點,所答的問題也言不及意。因而當研究報告截止日期到時,「不充分資料」的誘惑也就愈來愈大。

小技巧

1.不要問太大的問題,要以轉折點具象化。請問:要如何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千萬不要問這麼大的問題。這樣對方一定會很模糊的回答,而且絕對不是你要的答案。

2.避免「未問已知」的問題,轉而用事件去勾勒出內涵。當然,除非你需要扮豬吃老虎,把一些大家原本都懂的問題問他,可是背後隱藏著一些批判性的問題,要挑戰這幾位主講人。如果不是的話,可以嘗試用某個事件去引導出你想探索的答案。

3.提問要注意文化脈絡,以客觀代替主觀。採訪的時候必須要對文化脈絡有一定的敏感度。有些國家對宗教問題特別敏感,有些國家對政治問題會有強烈反應。提問時都要盡量避免。其實,如果我們的重點是了解以色列人為何能夠常常打破現有制度的規範,找出解決方案。我們可以不用提到猶太教的教義,而可以問他,你在為醫院建構大數據的時候,以色列的健保政策如何讓你創業初期吃盡苦頭呢?

 

技巧四:不要問引導問題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9/12/blog-post_20.html?q=%E5%B0%88%E6%A5%AD%E9%99%8C%E7%94%9F%E4%BA%BA

進行田野研究時,研究者的任務是儘量問「對的問題」,與受訪者互動中逐漸呈現社會現象。有人會覺得,這不就是儘量提問題,然後把受訪者的話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就行了。這乍看輕鬆的工作,其實背後的過程是很複雜的。我們往往忽略「人心」是難測的。有很多受訪者很難告訴你「真相」的。他們可能對現象不理解,可能他們在說謊,也可能他們也是受難的一群。不瞭解此中奧妙,一趟費時耗力的田野調查所搜集到的資料,就會變成一本科幻小說,雖有劇情,卻與事實不合。你也可能收集到的資料都是正確的,但整個故事(個案)卻凡善可陳。所堆磚出來的事件也只是「句句都對,但段段毫無意義」。

 

技巧五:運用明查暗訪,找到詮釋性資料

在調查一家食品公司的資訊系統失敗個案中。我們發覺資訊人員似乎對業務部之配合度有很大的抱怨。業務部經理也不允許任何人採訪。我們後來和業務人員一起吃午餐,一邊打橋牌。不消一刻,所有資訊系統的問題就浮上檯面。但由於研究倫理之故,在報告中不能透露這段情報。

在進行田野調查時,我們會將現場搜集的資料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表徵性資料(presentational data,是受訪者告訴你他對某件事情的看法,通常主觀性較強。

第二類是操作性資料(operational data,這是研究者可以透過受訪者在社會情境中的動作、反應而觀察到的資訊。

第三類是詮釋性資料(interpretation data,是當受訪者說明他們爲何有如此的看法,以及爲何如此做時所給予的解釋。這三類資料的關係有點似洋蔥,需層層撥開後,研究者才能打開受訪者的心門,直入趨近事實的「真相」。

要搜集到表徵性與操作性資料,研究者只要進行個人訪談與現場觀察即可。但是要收集到詮釋性資料,研究者通常就必須求助於「理論」。在進行田野調查時,不只是一直採訪及觀察而已,更重要的是如何善用「理論」去取得詮釋性資料。

 

技巧六:記憶猶新快錄音

要特別注意,你要錄音或錄影整個採訪過程,必須要先徵得受訪者同意。通常受訪者看到錄音機往往就退避三舍。研究者可以不經意地將一張紙蓋在錄音機上,可穩定受訪者情緒。不管如何,研究者要謹記在心—你所採訪到的只是受訪者所相信的情節,不一定是事情真正的發生的經過。

 

採訪後,首要之務便是謄寫逐字稿(transcription)。若無法錄音則只好以重點摘要筆記。由於田野調查動輒需採訪數十(或數百)人,田野調查筆記累計上百頁是很平常的事。這些筆記有時記錄所見所聞,有時記載研究者心得與感想。有些研究者則習慣以電腦(例如NUDIST 程式)去綜合分析其內容。也有人靠直覺去「嗅出」資料中的璞玉,而成其大作。現在有許多軟體應用程式與手機結合,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整理逐字稿,當我們一邊採訪,軟體就會自動把採訪過程轉換成文字,準確率可以達到七成,這已經可以大量節省謄寫的時間了。不過,有些採訪並不適合運用逐字稿整理,而是需要地將採訪內容智慧化,去蕪存菁的摘要,留下最重要的證據即可。

 

研究者更需勤做研究日誌(research diary),將自己對現象的一些觀察與省思記錄下來,往往理論就在字句斟酌之間醞釀出來。寫研究日誌需要毅力,千萬不可寫上三天就收筆。在日誌中除了省思之外,還可記錄討論過什麼事,讀過什麼文章,有哪些想法對你的觀察產生影響。在回首自己的研究過程時,便可以回顧知識的累積、對問題的認識以及詮釋的演變過程。

 

 

技巧七:用物件引出隱情

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9/12/blog-post_21.html?q=%E5%B0%88%E6%A5%AD%E9%99%8C%E7%94%9F%E4%BA%BA

透過物件,找出「黃金點」,也就了解這一類計程車司機的工作秘訣。採訪的時候不僅要注意周遭的環境,更要注意受訪者身上有什麼物件,也許就可以從物件去引導出調查的線索。

 

技巧八:小心資料厭食症

田野調查的後期,一個常見的問題便是「資料厭食症」(data asphyxiation)。得此症者,看到資料就想吐,可是又不得不繼續收集資料,但資料愈多反而愈不知有何用,因而愈加「厭食」(資料的收集)。要跨幾個時空點收集資訊與訪談,所需耗費的工夫更大。更沮喪該算是當一、兩百份訪談記錄整理下來時,竟然一點見解都沒有。

一位同事在英國研究教育管理與高層決策,她每天要如影隨形的跟蹤(shadow)三位校長的行程,瞭解每位校長背後決策的動態。三個月下來,研究室堆滿兩百多份訪談資料。在研究初期,這些資料看起來好像一堆八卦常識,與理論扯不上關係。她失望好一陣子,也在辦公室哭了好幾次。她一看到資料晚上就吃不下飯,這下資料厭食轉為真的厭食。

 

後來突發奇想,將每個校長的行事曆中所有見過的人及談過的事,以網狀圖繪出之後,才看到原來每個校長做最後決策時,會依其領導統御風格而建構社會網路,即行事曆中所決定見的人。她也終於發覺到過去蒐集的八卦資料開始變的很有意義了

 

技巧九:三角交叉驗證

資料就是證據,而呈現證據不可以偏概全。所以,我們還要呈現三方驗證。例如用不同的來源取得資料,聽聽不同角色如何解讀同一個事件。研究者要確保資料品質,常用的技巧是三角交叉檢定法。這原是古代水手航海時利用兩個星座定位找到第三點(即航船所在的位置)。在質性研究中,三角交叉檢定法是指利用不同資料來源來瞭解資料的可靠度。研究者可以找不同部門的人、對同樣的問題、如何做不同的詮釋,以瞭解問題的深度與多面性。另外,研究者可由不同的資料來源(例如公司內部報告)來檢驗受訪者談話的真實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