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1日 星期六

世俗的成功與失敗

我這個年代-五年級後段班與六年級前段班的成功樣貌

聽歌吧! 從高三看到三高的電影

 

 



第一人生(求學階段)

6-12歲上小學

12-18歲上中學

18-24歲上大學研究所,取得國立大學碩士學歷

男生接著當兵2年,退伍26

除了有小聰明會念書+肯努力準備考試外,算是一出生的運氣就不錯:好手好腳好腦袋+出生家境就還可以(讓孩子專心讀書+爸媽不希望孩子將來再工地作工)

求學期間也算平順,至少沒有行偏踏錯,吸毒混幫派/未婚生子

 

其實還看不出所謂的成功或失敗

比較可以看出得是幸運或不幸

=>人生起跑點的差異:有沒有含著金湯匙出生,或一出生就身心障礙,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外籍配偶?

或有沒有行偏踏錯或交到壞朋友

 

 

接著

第二人生

分流往產官學界、不同領域,主流體制內發展的大致可分以下三塊

 

1.業界服務工作

假設退伍從製造業基層幹起,每五年獲得/取得一次晉升

31歲升上課長(年薪百萬+)

36歲升上副理(年薪150+)

41歲升上部門經理(年薪200+)

45歲取得EMBA學位

48歲升上處長(年薪300+)

55歲升上協理/副總/總監(年薪500+)

60-65歲退休

私人機構公務的薪資結構差距大

低福利、競爭壓力高+退休後低保障(所得替代率低)

 

 

2.學校學界發展的

32歲取的博士學位

32-35歲擔任博士後研究員與兼任助理教授

35歲取得助理教授職位(年薪150)

https://personnel.kmu.edu.tw/images/donload/teacher/%E6%95%99%E5%B8%AB%E8%96%AA%E8%B3%87%E5%90%AB%E5%BD%88%E6%80%A7%E8%96%AA%E8%B3%87%E4%B8%80%E8%A6%BD%E8%A1%A8.pdf

41歲通過升等取得副教授職位(年薪200)

48歲通過升等取得教授職位(年薪250)

55歲擔任特聘教授、講座教授(300)

55-65支援行政,擔任院長、教務長、甚至校長(薪水300+)

65歲退休

 

或者碩士畢業後擔任中小學老師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7648

http://www.nibar.net/salary/tsalary.htm

27歲起薪27270+24780=52050

之後碩士學歷最高薪51910+33390=85300

如果兼任行政可領5500(組長)-12000(校長)

學校的薪資結構接近公家單位,差距小

自由度高、競爭壓力高+退休後保障高

 

 

3.公職公部門發展的

https://www.pcsr.com.tw/sr-nationalexam/salary#a04

https://www.civilgroup.org/viewtopic.php?t=1997

退伍後花兩年準備高考+幸運通過考試

28(委任第五職等本俸五級) (本俸2.6萬,專業加給1.8)

31歲薦任六職等科員(本俸3.2萬,專業加給2.1)

35歲薦任七職等股長(本俸3.6萬,職務加給0.5萬,專業加給2.3)

37歲薦任八職等課長

40歲薦任九職等科長(本俸4.5萬,職務加給1萬,專業加給2.5)

44歲簡任十等簡任技正

50歲簡任十一等主秘(本俸5.2萬,職務加給1.8萬,專業加給3.3)

54歲簡任十二等地方政府處長(本俸5.6萬,職務加給3萬,專業加給3.7)

57歲簡任十三等中央署長/直轄市局處首長

60歲簡任十四等常務次長(中央,本俸6萬,職務加給4萬,專業加給4)

公務體系的薪資結構差距小

高福利、競爭壓力相對小+退休後高保障(所得替代率高)

 

 

業界、學界與公部門相同的地方

都是金字塔型:越往上待遇越好職缺越少

入門通常是通過考試/取得證照,低階晉升要靠會作事(學界是發表文章),爬得越高要越會作人與廣結善緣+政治風向敏感+遇到機會/掌握機會(學界擔任行政職亦然)

眼界都很窄:業界的人聚焦在自己公司內的派系/業界得合縱連橫,學界的人聚焦在自己的學術領域,公部門的人聚焦各種法令規範與政府部門運作

 

以上可謂為是如同鐘型分布的中間,多數中產階層的樣態(資產數千萬到上億)

所謂的成功就是五子登科般的世俗價值觀點+自我感覺良好的沾沾自喜

業界的經理階層、學界的教授、公部門的簡任技正

付出的代價,其實是自己的青春與庸俗+被工作所馴化

差別了不起職稱差個兩級,年薪差兩個零

扣除學界清流,公私部門本質都是打工仔,聽命行事,為資本家與政治人物效力

唯唯諾諾,唯恐犯錯出錯,無法成就大事,沒有創業精神與當家的擔當

 

 

第二人生沒有在主流體制內發展的(如同鐘型分布的兩端)或可區分如下

 

下流階層(燃燒自己的生命)

在學期間或第一人生相對不順遂的,會從事

批發零售業、小吃餐飲業、營造業藍領勞工、服務業門市人員、外送快遞人員、農漁牧業、流浪教師/助理教授/博士生、安親班、家教班、保全保險、殯葬業

+獨居的老人、留在鄉下照顧孩子,乃至於黑道幫派/詐騙集團、宗教團體/宮廟+中年失業閒賦在家等非主流族群

以上下流階層襯托出主流群體的所謂成功

 

上流階層(玩錢權交易與政治規則)

含著金湯匙出生或身在望族世家(家族資產數十億乃至於上兆)

留學國外名校、繼承家業、政二代/富二代,搞創業創投、金融地產、政治與選舉、全球化的錢權交易

以上上流階層襯托出主流群體所謂成功的粗鄙與老土。

 

 

 

第三人生

身體與心理健康(不要一身是病、憂鬱症躁鬱症)

兒女有成

無事一身輕(沒有債務訴訟纏身)

活得有尊嚴與樂趣

 

 

程天縱:人生真正的贏家,是懂得要輸什麼的人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3901

 

 

人生在世,得失守恆是天理

幼稚的打工仔幻想錢多事少離家近

幼稚與貪婪的大人們,又何嘗不是想著名、錢、權 全都要

要想秉持良知、追求理想或學術的樂趣,就不要碰政治與名利

當個商人,可以搞錢搞女人,但不要想家庭美滿、妻賢父慈子孝,又想從政

當個政治人物,搞權搞錢搞女人可以三選二,三個都要的下場通常是身敗名裂

 

要拿學術界的桂冠諾貝爾獎

除了要天資聰穎,每天研究不間斷之外,基本上就是生活乏味=>要犧牲所有生活樂趣(唯一的樂趣就是作研究)

 

想當個精彩與眾不同的創業家、作家、網紅,除了有本錢與本事天賦外,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有如樂透般得萬分之一的存活機率

 

而想當個政治人物出來魚肉鄉民,除了要能夠能言善道舌粲蓮華顛倒是非外,要能夠犧牲立場與良知+被放大檢驗,只問選票與算計利益

 

與其討論與定義人生的成功,其實人生應該反過來思考與規劃:

如何不要失敗? 還有看看與想想:那些所謂「成功」的背後,付出的代價為何?

e.g., 家庭離異、派駐在外、失去純真與理想(窮得只剩錢)、長期活在壓力與壓抑之中….

 

我們很難定義人生的成功,特別是自己的成功- 人生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人生渴望與成功

國小:不要被爸媽或老師體罰

國中:考試成績pass

高中:考上好大學

大學:考上研究所、交到女朋友

當兵:抽籤抽到涼的單位

退伍:找到好工作

工作:升官加薪

工作一陣子(20):不要中年失業、不要失眠、不要出差忍受時差

 

年輕時對於成功的定義往往是得到什麼,例如:

得到第一名、取得名校入學許可、找到好工作、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獲得晉升

 

上了年紀之後對於成功的定義轉為沒有失去的是什麼,例如

沒有失眠、沒有病痛、牙齒與爸媽健在、還有一份工作(沒有失業)、持續被(家人與社會)需要

 

拿到諾貝爾獎的那種人生成就,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其實是超級乏味與苦不堪言的人生

 

多數人想要活得精采,然而卻沒有跳出窠臼思考亦或拿出勇氣冒險承擔風險,終究只能在忙忙碌碌、茫茫然與羨慕他人當中度過一生;沒有認清哪些是自己人生的可能與不可能,遑論評估自己人生的得失成敗。

 

可以吃飽太閒寫blog廢文,表彰的正是敝人的成功與失敗XD

 

王浩一改寫被離職的人生

用轉彎來順應人生,用好奇來抹飾人生的崎嶇坑洞,以自我實踐的心情來完成他認為值得的事。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815000026-260405?chdtv

 

呂捷談張榮豐的書

他說張榮豐老師41歲的時候在國安會幫總統籌劃18套劇本,肩扛台灣的安危

自己41歲的時候在考慮晚上要不要吃滷肉飯,吃滷肉飯要不要配碗貢丸湯(乾脆死一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l2oxxgAXtM 

 

41歲的時候,搞14064與建廠、讀博班與投稿文章奮戰+拿了工業區績優人員,工作讀書以外跟呂捷一樣考慮晚上要不要吃滷肉飯,吃滷肉飯要不要配碗貢丸湯X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