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日 星期六

底層邏輯4(與明茲柏格的blog)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9211




PART4. 理解他人的底層邏輯


理解What、Why、How,才能知行合一

https://vocus.cc/article/657710b6fd8978000132d25c 

https://www.feiku6.com/read/s3-dicengluoji/19570212.html#google_vignette 


很多人的提問直接跳到Why and How

而非一開始的問體根本- What


你/公司是做什麼的- what

你/公司的商業模式-how

為什麼是這個模式- why





What=>Why=>How1=>How2(親手做過與親身經歷過會更清楚Why and Why not)



幽默,是溢出的智慧


給管理者的睡前故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5039 


幽默的三種方法

1.被虧的時候,(不是嗆回去,而是)反過來貶低自己,讓對方有優越感

e.g., 

讀者:你的文章寫得真爛

你:是啊,我讀自己的文章都會想吐


2.(腦筋急轉彎)讓對方錯愕

e.g., 

讀者:如何投資才能有1000萬

你:這很簡單,不要問基金經理人,你隨便選個幾檔股票,很快你的一億就會病成只剩一千萬


3.釋放感

e.g., 

讀者:我的公司是否還有救 

你:你得公司狀況確實很危急,但我剛剛看到你公司的財務報告,帳上現金尚還有OO億




身心都很有餘裕的人,才能夠有幽默感




所謂洞察本質,就是會打比方


打比方的三個步驟

1.洞悉複雜、陌生現象的本質

2.匹配到大家熟悉的事物上

3.用熟悉解釋陌生








邊界感的本質,是對所有權的認知


不同人有不同的邊界感與權責的認知




越界

同學同事朋友彼此可能誤判了對方的邊界

老闆覺得員工要盡心盡力,員工覺得自己只是用時間勞力來換取金錢

剛認識的朋友問你的薪水

同事三更半夜打電話給你求助



守住邊界

打工仔只能提供建議,而非幫老闆作決定=>可以表達意見與建議,但裁決與下決定是老闆的權利

你雖然不認同老闆的決定,但你不能唱反調,必需要按老闆的決策方向執行=履行工作職責


溝通表達亦然,每個人都可以表達個人想法與意見,但彼此可以不同意對方的看法,而非命令對方該OO或XX




每個創業者背後,都有大量多巴胺的支撐


其實每個人與每項需求的背後動機,都是多巴胺與追求成就快樂




從生理機制看誘因機制

  1. 本能的趨利避害/好逸誤勞(短時間的刺激與反應),偏好高糖高油飲食+斗音短片=>血清素
  2. 人性與生理本質的忌妒炫耀長時間運動鍛鍊的生理內分泌=>内啡肽
  3. 動機導向與挑戰困難的=>多巴胺






---------------------------------------------------------------------------------------------------

亨利明茲柏格的網站(包含他的blog)

https://mintzberg.org/


身為一位管理學博士,我發現所謂的現代管理與科學管理,其實觀念與水準停留在百年前的泰勒鏟子科學,只不過有各種統計與財務分析

遑論各種以管理之名的詐欺與自欺欺人 

  • 商學院的學程主任自稱為執行長,EMBA班淪為大老闆的俱樂部(下課後可以跟老師一起去酒店續攤)
  • 業界的執行長假裝自己有在管理,其實本質是演員、專長是表演PUA(巴結董事、操弄奴役下屬)
  • 宣稱把員工當成資產與人力資源的HR,其實還是把人當成工具在管理+當成自己是管理囚犯的獄卒
  • 所謂的最佳化,其實只不過是有限與局部最佳化(很多無法衡量的變數視而不見)
  • 財務管理其實就是避稅+朝四暮三比朝三暮四好+不去衡量看不見的風險與機會
  • 各種的獎金激勵措施其實助長對立與恐懼,而非合作與成長



https://mintzberg.org/blog/not-noble-the-fake-fact-of-economics 

摘錄

每門社會科學都有其核心概念,例如政治學中的權力、人類學中的文化、經濟學的市場。綜合考慮,它們提供了關於人類行為的一系列觀點。單獨考慮時,每一個都會縮小我們的視野,最終變成教條。我們應該主要從權力還是文化的角度來看我們的行為?

健康的社會在三個部門之間保持平衡:公共部門中受人尊敬的政府、私營部門中負責任的企業以及所謂多元部門中的強大社區。許多表面上的民主社會變得不健康,尤其是美國和英國。在國際舞台上,經濟全球化成為新的霸權。在沒有對抗力量的情況下,它使政府相互競爭,以犧牲公共服務為代價來壓低稅收。 

這種不平衡的後果非常明顯,例如收入差距促使許多沮喪的人投票支持川普和英國脫歐等人;加劇氣候變遷的生產和消費水準;即使在我們的日常用語中,也將人類視為“人力資源”,將公民視為政府的“客戶”。

恢復平衡從哪裡開始?我們很難指望企業放棄他們所累積的權力。修復資本主義,無論多麼必要,都無法修復破碎的民主國家,就像修復共產主義無法修復東歐破碎的社會(東歐社會在公共部門方面失去了平衡)。我們怎麼能指望被私人利益拉攏的政府能夠恢復平衡呢?

這就留下了多元化部門,因為文化比市場更重要。如果我們要阻止自我毀滅,就必須從這裡開始某種形式的改革。



五個簡單摧毀公司的步驟

https://mintzberg.org/blog/five-easy-steps 

1、把人當作人力資源。當公司沒有達到目標時,就大量解僱他們,即使那是你的錯。

2.忽視公司的過去-歷史、文化、策略和結構。引入一個全新的“頂級團隊”,對你感激不盡,他們不了解這個地方或這個行業,會瘋狂地進行測量(並四處宣揚諸如“如果你無法測量它,你就無法管理它”之類的廢話”)

3.調動所有的管理人員,讓他們除了熟悉這種管理之外,什麼都不懂。作為首席執行官,把自己踢上樓,在那裡你可以成為一家大企業集團的偉大領導者,而不僅僅是一家真正企業的經理。 

4. 隨著所有這些問題的不斷增加,尋求快速解決方案。 (顧問們已經滿載而歸,隨時準備提供幫助。)只要確保在修復失敗之前帶著你的獎金逃走即可。

5. 最後…一定要透過五個簡單步驟完成所有事情。


半真半假的管理

https://mintzberg.org/blog/half-truths-management


沒有靈魂的管理盛行

https://mintzberg.org/blog/soul 



敝人超愛明茲柏格的以下反諷文章

https://mintzberg.org/blog/ye-gods-an-efficient-orchestra 

一群年輕、熱情的 MBA 學生(或麥肯錫顧問)終於有機會應用所學的知識(與個案診斷分析討論)。

他們被要求對一個不熟悉的群體(行業或公司)進行調查分析調查,並就如何提高其效率提出建議。

他們選擇了一支交響樂團作為研究對象目標。在查閱讀該行業的相關文獻與研究報告後,他們進行了音樂會與樂團練習的實地考察與作業研究,每個人攜帶碼表、觀察記錄表+全程錄影

經過一整個月的詳盡分析後,他們提交了以下分析報告:

  1.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四位雙簧管演奏者無所事事。因此,應該減少雙簧管的數量,並將作品更均勻地分佈在整個音樂會節目中,從而消除活動的高峰和低谷。
  2. 所有二十把小提琴都演奏著相同的音符。這似乎是不必要的重複,因此該部門的人員應該大幅削減。
  3. 設備陳舊是另一個值得進一步調查的問題。該樂團首席小提琴家的樂器已有數百年歷史。現在,如果應用正常的折舊表,該工具的價值將降至零,並且早就該買更現代化的設備。
  4. 半八分音符的經確演奏練習耗費了很多精力,這似乎是不必要的改進。建議將所有音符四捨五入到最接近的十六分之一。如果這樣做的話,就可以更廣泛地使用實習生和低階樂手,有效降低樂團營運得人事成本。
  5. 最後,某些音樂段落似乎重複過多。因此,應該對於樂譜進行修剪與簡化。在喇叭上重複已經被琴弦處理過的東西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據估計,如果去掉所有多餘的段落,整場音樂會兩個小時的時間可以縮短到二十分鐘,而且不需要中場休息。

以上這份針對交響樂團的分析報告與結論建議,相信大家會嗤之以鼻與啞然失笑;但如果這群MBA與麥肯錫顧問選擇的研究對象是一般工廠或營利公司,那麼沒有人會笑,尤其是工廠與公司裡的所有人。換句話說,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大家都知道,這些外人的報告會決定某些內人的生死)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