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文章
延續下去談碳足跡的侷限性,而這次從「碳稅」的角度切入
先來看看稅基有多大
引用圖表資料出處:
Carbon footprint: current methods of estimation
Environ Monit Assess (2011) 178:135–160
由以上圖表可知:碳稅和奢侈稅非常相似=>國民所得高、已開發區域的國家,相對的碳足跡高
針對富裕的族群加稅,看來似乎符合時下(左傾)的政治風向
而收稅這件事,從右派的觀點來看,與黑道收保護費沒有兩樣;巧妙之處在於適可而止&不能殺雞取卵。
所以要很小心地搞清楚哪些才是真正的排碳大戶,針對這些排碳量貢獻80%的少數20%下手,才能避免民意的反彈與反撲。
而上次的文章當中已經提到,這是目前碳足跡盤差的罩門所在=>那個盤查出來數據到底能不能用?具不具備可信度?
目前的碳足跡盤查的方法論,大概會把碳足跡切成三大塊,請參下圖
最大的爭議與不確定性在於Tier3 這一塊
同樣的問題回到碳稅這個議題上,到底課徵碳稅的依據與計算基礎為何?
是上圖當中的哪一圈與範疇?
這樣是否合理與公平?
亦或整個碳足跡的計算方法論應該被整個推翻、砍掉重練=>
改採會計記帳的學理,區分資產與收入費用
相對的碳稅可以
- 徵收所得稅=>依據用水用電的大小來徵收一定比例的碳稅
- 徵收資產稅=>依據公司工廠土地面積或資本額來徵收一定比例的碳稅
加稅這個議題非常敏感與政治
有的朋友會說,商人無國界,哪個國家敢加稅,哪個國家就準備接受商人出走與國家經濟衰退。
這個講法短期來說當然沒錯,但我的意思在於,碳稅應該是一種政策工具與手段,用來落實國家的環境政策、導引廠商走向。過去五十年,台灣沒有國家環境政策,只有重商經濟政策,能否在這個時間點(DRAM、LCD、LED等產業被打趴,也不知道未來產業方向),勇敢的藉著為不足道的碳稅來宣示與鼓勵產業和廠商轉型,雖然會被批判是落井下石與雪上加霜,但這應該是短空長多、有利於下一代該做的事;不只可以改變台灣的碳足跡,或許也能減少投資人的血跡。
2 則留言:
總算有人去正視碳足跡的矛盾!
台灣企業一窩峰投入碳足發證,獲利單位竟然是外國驗證公司?
產業出口毛利那麼低,賺了老半天,一次就拿回去了。
證明了碳足跡又怎樣?
也沒有企業要去進行改善。
只是告訴大眾說:「我會算碳足跡而已」
政府喊喊、企業喊喊,跟選舉的政治人物一樣。
實驗碳稅的白老鼠出現了,可以觀察其藥效與後遺症
澳洲開徵碳稅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706044.shtml
汙染企業每排出1公噸的碳就必須支付23澳元(約台幣716元)的碳稅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