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奈曼(Daniel Kahneman)與特佛斯基(Amos Tversky)1979年所提出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原本是心理學的創作,透過腦神經生理的分析和實驗方式,找出人性因素與認知偏誤如何影響人的決策行為,預定投稿心理學刊,但卻在一念之間轉投經濟學期刊,結果不僅引起了廣大的回響,還因而獲得了2002諾貝爾獎的殊榮,改變震撼了經濟學中最基礎的理性假設。
以下剪貼Google對展望理論中的一些論點,也用自己的話來詮釋環安實務的一些盲點,不三不四之處,尚請版內能人大德不吝給予指正、同業高人不吝分享
1. 確定性效應(Certainty Effect):指人們會有加重被認為確定性結果的傾向或趨勢;如人們在面對獲利時,通常會因為已經獲利的確定性,而在投資的態度上會傾向比較保守,而不願冒險,因此,當人們追求確定性時,便會因為過於偏愛,以致於陷入不理性的決策行為而不自知,如投資人為了追求確定,常會不合理地付出過高的代價,而放棄過多潛在獲利的機會。
EX:
投資人賺10%就跑(已經確定賺錢=>所以行為見好就收=趨於保守),反而留下的是滿收套牢慘賠50%以上的股票(沒賣就沒賠、不確定未來多空走勢,反而寧願繼續持有,奢望有招一日會逆轉勝)
工安事故與環保罰鍰由於發生機率的不確定,所以事業單位的老闆與決策者,也往往會寧願賭一把=>等出事或被抓到再說。
對於環安從業人員的涵義:
要估計出相關可能性與或然率,很明確的告知老闆與決策階層(然而這點卻也是實務上最困難與無法突破的地方,除了石化業勉強有相關失效機率資料庫外,其他行業或危害類型很少有定量的參考資訊),幫助決策階層在心理態度上保守
解藥:
2. 決策權數函數(Decision Weighting Function):指人們心理會對於客觀的機率分佈給予不同於客觀機率條件下的主觀評價,其主要特性是人們對於極小機率及機率為1的主觀評價會高於它們的客觀機率值,而對一般機率或很大(但不為1)的機率之主觀評價會低於其客觀的機率值,如人們對於極小的機率,在心中的主觀上通常會給予過高的評價。
EX:
高估坐飛機失事的風險
高估火災爆炸的風險(發生機率低/嚴重度高)=>所以公司不但花大錢買火險附加營業中斷險,更投資購置各項華而不實的應變器材
低估工作傷害的風險(發生機率高/嚴重低)=>不重視日常的教育訓練與運作管理
對於環安從業人員的涵義:
要依據風險=f(嚴重度, 發生機率)的函數來進行各項業務,這也意味著環安的預算與投資往往被錯誤分配在那些嚴重度高/發生機率低的事故情境上。
3. 敝帚自珍效應或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指人們對於買進和賣出同一件物品時,其所訂定的價格有明顯上的差異,亦即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時,則其對該項物品的評價,會比未曾擁有該項物品的評價高出許多;而這種對於本身擁有的物品之訂價或評價,會遠高於其未擁有該項物品評價的人性傾向,即所謂的敝帚自珍效應或原賦效應,而人類的敝帚自珍效應,會造成許多決策行為的不理性。
4. 正負展望下的決策行為:指人們在面對獲利或損失時的決策選擇時會有所不同,一般人在遇到損失時,其投資的決策行為通常會傾向於不理性。
同1.確定性效應&7.框架效應
5. 反射效應(Reflection Effect):指負展望的決策選擇偏好順序與正展望正好相反,二者呈現出反射性的效果,因此,人們在面對獲利時,會有風險趨避的傾向,而面對損失時,會有風險偏好的傾向,而這也是在股票市場中,為何大多數的投資人都會在獲利時,便會傾向於獲利了結,而在損失時,卻會長抱股票的原因。因此,投資人對於風險態度同時存在有風險趨避與風險偏愛的雙重性。
同1.確定性效應
6. 處分效果(Disposition Effect):指人在面對投資獲利或損失時所處理的模式,即投資股票而若有損失時,為了規避損失,會選擇繼續持有該股票;反之,若有利得時,為了規避股價可能反彈下跌而遭受損失的風險,會選擇先行賣出股票,以求獲利了結。
同1.確定性效應
7. 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指人究意是風險的趨避者或偏愛者,並無定論,完全視其所面對的情境是獲利或損失而定,亦即決定在一件客觀事實的陳述是正展望或負展望。
EX:
甲醫院說:這個手術很危險,有10%的失敗率…病人:那我還是不要進行這個手術好了
乙醫院:這個手術的技術已經很成熟,有90%的成功率….病人:趕快幫我排刀吧….
同樣的風險,導致不同的決策選擇
對於環安從業人員,應盡量採用甲的說法….比較有利於說服決策者
8. 孤離效應(Isolation Effect):指人們在面對特殊型態的風險時,由於不了解其來龍去脈,因而在作選擇時,會習慣將其認知的過程簡化,忽略了先前條件所可能產生的影響,以致無法綜觀前景來作判斷。此一效應指出人性不可能知道所有全盤的過程,因為綜觀全局並非是人的本性,而這種選擇性地“局部”注意一些重大事務的傾向,是人類經常造成決策錯誤的原因。
說穿了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出了事,先責怪犯錯的人,然後再牽拖運氣不好
不太能夠宏觀思考整個複雜系統因素間的關連乃至於交互作用
解藥:
9. 短視(Short Views):是指人類對於長短期判定不同所產生的一種衝突行為,是一種人類的本性,因為根據心理學家的認定,人類心理本來就是有些分裂的;一般而言,在人類的人格特質中,對於某些事情的規劃會同時存在兩種不同的看法,一部分的人格特質是長遠的規劃,堅持所有的決策必須以長期眼光來作規劃,著重於未來,而另一部分的人格特質是要求立即的滿足,因此,若從股票股資的觀點,長期投資的觀點是理性的,但少有投資人作長期的投資;短期投資的觀點是不理性的,但卻是一般人在股市中較為常見的本性。
這個部份就不必再多談,老闆跳出來做生意,要的是賺錢,不是做慈善事業,所以對於(商業)風險算的很精,加上商業環境詭譎多變,因此投資回收期越短越好(一年損益平衡、兩年回本…)
以上的心態當然不是吃大鍋飯的官員與環安人員能夠意會
搞環安與風險的從業人員,最好不要學人資講一些企業文化/員工向心力等空話
直接告訴老闆投資報酬率、IRR&NPV才是說服老闆的王道
專案投資的策略規劃
10. 過度自信(Over Confidence):指人們經常過度相信自己判斷的正確性,而當人們覺得自己對於事情的結果有控制力時,過度自信的傾向會更明顯;過度自信會使人高估自己的知識,誇大自己控制事件的能力,從而低估可能存在的風險。
這個部份的毛病最常在一些老鳥員工&高階主管身上見到,要說服這些人改變觀念與行為,真是應驗了俗話說的:狗改不了吃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或許只能等到這些人見到棺材吧
這點倒是可以跟軍隊或監獄來取經,邀請一些出過事被法辦的高層來現身說法,相信會比較有說服力
11. 盲目樂觀(Optimism):指誇大自己對命運的控制能力,而低估可能產生的風險之現象;盲目樂觀會使人們低估外在環境出現不好的狀況之可能性,從而造成更大的風險。
這點同10
當然人的自信和樂觀往往建築在過往經驗上,用去過經驗要去預測未來發展,已經一再證明是不可靠的。
12. 後見之明(Hind sight):指由於人類記憶的不可靠,而在許多事件發生時,讓一般人存有「我早已知道」的感覺;以心理學而言,記憶是一個重組的過程,很容易被增加,刪除或改變,而且只要加上一些暗示或建議,便很容易產生期待中的幻覺或假記憶,因此,後見之明會加強人們過度自信的傾向,也會誇大其先前預測的正確性。
這點也可說是事後的穿鑿附會,當事人用自己個人淺薄的知識架構,來”合理化”解釋這些意外
13. 近鄉偏誤(Home Bias):指人們對於其所熟悉的情況有所掌握時,會有過度自信及厭惡模糊的傾向;如投資人會比較喜歡投資在其熟悉的標的上,而且因為熟悉,而會有過度自信的傾向,這也是人們對於不熟悉股票會有不理性偏好的原因。
14. 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指人們為了解其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事件,會試圖去解釋並找出原因的一種理論;大體而言,若把事件發生的原因歸因於外在環境的因素,稱為外在歸因,而若把事件發生的原因歸因於個人的能力所能控制的行為,則稱為內在歸因;由於在歸因的過程中,容易產生誤差,如個人對於自己的成功,會傾向於內在歸因,對於自己的失敗則傾向於外在歸因,反之,對於他人的成功傾向於外在歸因,而對他人的失敗則傾向於內在歸因,而這些誤差就是偏見或偏誤的來源,容易引發判斷錯誤所產生的決策風險。
實務上最常碰到的就是:
很多事業單位拜拜賄賂神明、乞求鬼神的保佑,不論是否有意外發生,都歸因於鬼神乃至於地基主的因素;加上很多沒有專業的人資總務推波助瀾、行政單位的村姑愚婦鄉野傳奇口耳相傳,更佳導致環安業務的信效度&科學力不敵民間信仰…
如果說:真要搞安全文化與氣候的話,或許先從公司不要拜拜下手吧;另外也想到台灣很多勞工團體與勞委會,談論到職業災害,往往都會引用國際勞工組織的以下信念:所有的災害都是可以預防的。
不知道就國際勞工組織而言,認不認可:宗教是一種”合理&有效”的職災預防手法?
另外想到的問題是:為什麼左派的共產主義往往是無神主義論者?扯遠了。
15.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指個人的態度及其心中的信念與其實際的行動不一致時,或當個人對其所面臨的狀況和其心中的想法不同時,所產生的一種心理衝突現象。一般而言,人們會習慣於採取行動來降低認知失調,但在投資上會產生極度不理性的行為,如不願面對投資股票失利的事實而長抱股票的現象。
16. 決策後悔(Regret of Omission and Commission):指投資人因為決策錯誤而產生的利得減少或損失之增加之現象,又可分為該做而沒有做的後悔(regret of omission),以及做錯事的後悔(regret of commission);由於人類的本性會特別專注於異常或特殊的事件,而這種對於特殊事件專注的傾向會加重後悔的情緒,做錯事的後悔尤其明顯,因此,做錯事的後悔比該做而沒做的後悔更為強烈。
17. 沈沒成本(Sunk Cost):指己投入而無法恢復或回收的成本。從經濟學的觀點,一個理性的決策過程不應受沈沒成本(即固定成本)的影響,只要考量邊際收益是否大於邊際成本即可,然而,在現實社會中,由於人們的決策過程很難理性,所以沈沒成本對個人的決策行為會產生影響。
18. 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指個人或家庭用以評估,組織或登記財務記錄的一套心理認知的過程;一個人在做決策時,並不會綜觀所有可能的現象,而是將決策分為幾個小部分來觀察,也就是分成好幾個心理帳戶,且每一個人對於不同的帳戶會有不同的因應態度。而這種把錢或資金分類而形成的心理帳戶效應,會造成人們在不同的情況下,對於其所使用的金錢會有不同的看法,造成用錢不合邏輯,不合理性,也缺乏一致性。
19. 賭資效應或私房錢效應(House Money Effect):指人們對於面對未來風險的態度,會受到先前損失或利得的影響,特別是在「大賺」或「大賠」,在「連續獲利」或「連續損失」後,對於往後相對較小金額的利得或損失,都不會覺得有那麼多或那麼值錢的感覺,而這種效應會讓投資人產生低估往後額外利得或損失的傾向。
20. 接近性(Availability):指容易讓人聯想到的事件,且會讓人誤以為此一事件是經常會發生的事件;由於人性經驗法則的不可靠,人們常無法完整地從記憶中,獲得事件處理的所有相關的訊息,以致會過度依賴最接近身旁的所有相關的訊息與經驗。因為接近性現象無所不在,因而會使投資人對許多事件的發生有反應過度的情形。
21. 定位效應(Anchoring Effect):指人們在某些事件發生後,會預估其可能產生的衝擊有多少,並會在心中產生一個預估值,而此一起始值的設定,就是所謂的定位;由於人們在估計缺乏清楚概念的數字時,心中並無明確的數值,因此,很容易受到已出現或甚至沒有關聯的數字的影響,而造成判斷上的錯誤,此外,人們對於不確定的事件或重大的事件發生時,其起始值的調整幅度通常不夠,而低估其可能衝擊的程度。
22. 代表性原則的偏誤(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指個人會傾向於利用過去的印象或經驗法則來作判斷,而以小樣本錯誤地解釋母體而產生的一種偏誤;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在評估某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時,常會過度依賴自己感受到的經驗,或其他類似的經驗,來判定某一事件的產生,而不重視母體的狀況,甚至忽略母體己經改變的事實。
以上僅為個人不自量力地把展望理論穿鑿附會套用到環安實務現象上,很顯然如果環安要升級玩風險管理、亦或想要有效地改變事業單位老闆的認知和觀念,勢必要先更深刻的認識人性&認清人在生理構造上的先天限制(無法理性、短視近利)。
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已經提供我們一些指引,認識自己(的人性、偏見與盲點)也正是幫助事業單位解決光怪陸離問題的開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