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不入流的企業經營思維


在這個年代企業管理思維的主流與崇拜是:

成長、獲利、世界第一、從A到A+、創新創業、永續經營與基業長青

這些關鍵字也正是一堆管理暢銷書的書名


為了追求以上的持續、卓越與第一,整個世代產官學界的人如同希臘神話當中著名的悲劇性人物薛西佛斯(Sisyphus)般,永無休止的把沉重的巨石推上陡峭斜坡,而每當石頭被推上坡頂時,它卻會立刻滾下坡,因此只好不斷的重複著相同的動作,接受這個懲罰。

以上觀念成為整個世代的枷鎖與詛咒


我來拋磚引玉提出會被丟石頭的異端邪說





永續經營與維持獲利和成長是不切實際的=>永續經營只是會計準則的前提與假設、維持獲利和成長則是老闆與投資人的妄想。



一家公司如同人的生老病死一般,有其生命週期,不可能永遠每年成長30%,而且毛利率維持在30%。

衰敗與死亡是上天維持天地秩序與賜與的禮物(讓人解脫)。



今日的主流也只專注在企業的出生和創立階段,崇拜創業家/大老闆;乃至於能夠幫助企業起死回生/營收回春的經理人和企管巫醫被視為英雄。



如同人一般,年輕人與新創公司會有很多想法,去碰撞與挑戰既有世界的樣貌與可能性,絕大部份會碰得一鼻子灰/傷心失望收場,少數在因緣際會下存活長大,成為世界的主導者與既有利益者。

無法抗拒的是這些主導者與既有利益者,雖然很強大,但也在無形當中慢慢的被自己成功過程中建立的習慣和制度所限制、逐漸僵化無法靈活因應外在世界與環境的變化,這些過去形成與累積的價值觀和信念天條,逐步變成自我的盲點。





如果我們接受組織會老化與衰敗的觀念,那麼針對生命週期後半段老年安養與臨終照護的企業管理需求會是什麼?

企業的mission statement & 經營理念應該為何?


是否會是更負責任的使用取自於世界的資源,更努力的對待利害關係人,更長遠的思考所謂獲利與利潤(不是指財報上面的)這件事,乃至於更深刻的反省自己的存在價值與意義
(所以如果以這個角度來思考,當今台灣的電子代工事業,雖然養活一堆勞工/溫飽很多家庭,然而其產品的生產,過程壓榨勞工、污染環境,應該少做一些才是合理的!=>因為這些公司的損益表如果加入勞工與社會環境的真實成本後,將會是虧損的!…背後更隱含了一整套以自由市場之名行殖民剝削之實的西方經貿理論和一堆留學被洗腦的學者)



過去百年的思潮天平,明顯偏向市場與經濟,或許接下來百年,會再偏向社會與環境;現在這些空口談論企業社會責任、社會企業的學者,其實正是先知?

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很有效率,但會有弱肉強食/劫貧濟富、過度反應與不公平等副作用

想靠政府這支看得見的手來校正貧富不均與不公平的副作用,政府卻又效率不彰乃至於更多人假民主之名在上下其手與操弄扭曲。(令人失望)



或許社會企業這另一支看得見的手會有機會來取代政府這支效率不彰的手&抗衡市場這隻只講求效率的無形冷血的手。



新的管理理論會接受無效率是必要的觀念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