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8日 星期六

找人543

是說工作夥伴有了更好的出路(要離職),留不住人只好再度把時間花在找人才與interview上

以下紀錄分享一些心得



先前的文章
履歷與自傳怎麼寫
http://eshmanager.blogspot.tw/2010/10/blog-post_03.html






感覺先前的這一篇文章,似乎有發揮小小的作用(往自己臉上貼金),這次在奴隸人力銀行的應徵資料中沒有再看到戴墨鏡比Ya 的旅遊大頭照;只是自傳用心寫/寫得好的還是不多





第二點感想是:風向變了

幾年前來應徵的人很少,甚至需要上人力銀行的資料庫,看看有沒有符合資格的候選人選,cold call給人家,拜託人家過來面談

這次職缺開了之後,不少人選主動表示意願,顯示目前整體就業市場景氣狀況不好;甚至有一線國立大學的理工碩士想來應徵環安職缺(推薦人還是中研院院士,好怕~~)

備註:
就個人所知,環安職衛相關系所的老師,沒有人是中研院院士(可知這位求職者念的也是一線的科系,而非不入流的環安本科)



感想三是以下這張圖片:



一些先前外派到大陸的台幹,在這幾年左岸當地人才漸漸取代台幹的大勢所趨下,想要回來台灣,不要再過拋妻棄子的生活;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儘管這些人有屈就的心理準備,然而台灣資方所願意開出的薪資水準跟他們當初被墊高的薪資水平一比,一來一往之下,這個落葉歸根的期望顯得奢侈與機會成本高昂(他們找外派的職缺會比較有競爭優勢)

大陸的環安消法規雖然比台灣更嚴,然而關鍵都在於對於執法者的理解與適法性的拿捏,而以上這部份卻是非常local的





感想四是資訊不透明之ㄧ分錢一分貨

有求職夥伴問到,公司此一職位的薪資水準大約是多少,我坦白回覆:就用人單位主管而言,只能判斷應徵人員是否符合此一職務所需的要求,乃至於排出幾個合格候選人的志願順序,剩下要看人資方面的意見

而人資的角色扮演其實很像採購:用最低的價碼與薪資待遇找到最好的人才

所以應徵人員或許應該先設定與想好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最低薪資水準所在,免得萬一錄取報到時有被騙&委屈的感覺(所謂的試用期滿調薪通常只是一個不切實際說詞….)

如果interview的時候,有感覺到自己是用人公司的第一志願,而且對方的各項需求與疑難雜症都能夠處理的話,不妨幫自己喊一個理直氣壯的價碼吧。

But, 難就難在有點符合卻也有些不足的時候,該如何拿捏與談判。



感想五:職涯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這也是非常現實與殘酷的一點,當過主管與幹部的,不要想再回去應徵工程師的職缺(除非可以接受打對折以後的薪資水平與做好歸零的心理準備)
                                                            (回不去)的二次方






感想六: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用人一方會通知您過去面談,一定是看到了您的經歷當中有些吸引他們的地方,而人家的需求與在他們眼中您的優點與長處或多或少反映在職缺條件上,就看您有沒有自知之明,與認清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利用價值所在



想到以前一位愛好熱衷釣魚老師講的話:釣竿一定有一端是笨蛋=>魚被人釣,這尾魚是笨蛋
;釣不到魚,則釣魚的人是笨蛋

這個道理用在求職找人這檔事上來看,好像也是這樣的
(就這點來看,那位中研院院士的學生是個沒有自知之明的笨蛋)



自己剛出社會找工作的時候,憑著剛退伍的一股傻勁,把應徵當成增廣見聞,學到很多/也暴露很多自己的盲點與弱點;現在變成找人的一方,其實也很感謝有這個機會和緣分可以聆聽同業的經歷和心路歷程,一些可以提醒與回饋協助對方的,都會盡可能在言談當中去暗示,至於是否受用與有沒有聽進去,就看緣分吧。



感想七 在人資眼中,環安專業與態度積極不值錢,證照與聽話才值錢
熟悉這個版的潛水客們,一定知道版主批判考試與證照制度的立場偏見與意識形態
就小公司的人資主管而言,對於環安的期許就是能夠搞定相關的繁雜法規與規範,讓公司不要惹上麻煩,所以她們看重的是證照,而非真正能否解決問題的能耐
其次如同前面講的資訊不透明之ㄧ分錢一分貨
人資主管往往期待用低廉的薪資成本來找物美價廉的勞工,儘管還是有些笨蛋會上鉤,但是當人家笨蛋搞清楚狀況與市場行情(終有那麼一天)的時候,下場就是用腳表達立場;惡性循環的結果是人資更加看重會不會跑掉的忠誠度,而非職務的核心能耐(順便highlight用人的部門主管帶人能力不佳?)

呵呵,能夠看到和自己完全對立的想法和觀點其實也蠻好的。
(真理一定存在於兩者之間,自己不見得站在"對"的那一方....)

在此向熱衷於考證照的朋友們致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