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暴力、競爭、利他,人類行為背後的生物學
BEHAVE:THE BIOLOGY OF HUMANS AT OUR BEST AND WORST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7326
前言
本書的核心
人類不討厭暴力
隱諱的運動對抗競賽乃至於商業割猴,到直接的強制規定、槍決犯人、發動戰爭、把大規模性侵或種族徒殺當成軍事策略
人類討厭的是錯誤脈絡下的暴力
家庭暴力/虐待兒童、職場霸凌/仗勢欺人、恐怖攻擊、無預警差別殺人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探索暴力、攻擊與競爭的行為,這些行為在什麼時候是好事?什摩時候又是壞事?
乃至於合作、歸屬、和解、同理心和利他行為
本書的理論取向
1.在生物學的基礎下了解攻擊和競爭、合作跟同理心(行為不單是一種社會規範,背後有生物學的基礎) e.g., 腦部的化學機制、荷爾蒙/內分泌、遺傳基因
最直接與表層的解釋:
荷爾蒙x大量釋放,造成神經物質y濃度上升,於是產生z這個行為
納粹走火入魔優生學與人種學背後的思維誤區或者透過神經阻斷來改變人的行為
2.在社會學的脈絡下了解行為(不能單靠生物學的基礎來解釋)
e.g., 童年的創傷或者成長的經驗
第二層與深一點的解釋
這個人的生長環境、基因差異或者飲食習慣,使得他/她的大腦容易釋放神經物質y,以回應某些刺激,進而產生了這個行為
隨機挑選一個人,然後把這個訓練培育成某種指定的專家或者透過心理測驗來篩選適合的人(走火入魔行為主義者的夢想)
3.「生物」、「心理」與「文化」三個層面交織在一起影響了行為
一個行為無法歸因為單一基因、一種荷爾蒙或一樁同年創傷,沒有單一與簡單的解釋=>不要被過度簡化的解釋所愚弄。
以上走火入魔的理科腦神經專家或者行為科學都是有頭有臉甚至拿過諾貝爾獎,他們提出的理論被視為圭臬寫入教科書、形塑了我們所受到的教育與看待問題的觀點,只可惜他們違反當事人的意志、毀了對方的大腦與人生,而他們提出與期待的解決方案根本無法解決問題(過於簡化塑造行為的因果關係)
呵呵呵,還好我對於行為主義者的ABC理論一直抱持質疑與批判的態度,視那些信奉上下樓梯手扶扶手/指認複訟的安全行為有如中猴與感染謎因病毒般的喪屍。本書讓人更清楚認知到ABC理論的盲點與缺陷(只不過EHS的領域充滿無知、人云亦云的笨蛋與壞蛋騙子,遠離笨蛋與騙子永保安康)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7/06/abc.html
身為動物具備攻擊獸性的我們
身而為人的兩個智識上的挑戰
1.保持多學科的思考方式(不要落入單一簡單解釋的陷阱)
2.釐清人類身而為靈長類哺乳動物的意義=>搞清楚人什麼時候跟動物一樣,哪些時候又跟動物完全不同會是一大挑戰。
e.g.,
人類在害怕時分泌的荷爾蒙跟魚類遇到獵食者時分泌的荷爾蒙相同
人類神經元的運作方式跟豐年蝦相同
人類女性室友月經同步的現象跟兩隻同居母鼠同時排卵的現象一樣
我們跟其他猿猴一樣:會赤手空拳揍人
而人類的不同在於文化
e.g., 傳遞上千年的宗教教條與儀式,各種相互照顧與傷害的獨特規範:用模糊的讚美來罵人、用高高在上的關懷來貶低他人、發動戰爭與屠殺的時候帶著樂器與樂隊以讓整件事情變得更美…
第一章 行為
本書探討與解釋行為的架構
事發前一秒=>什麼觸發了這個行為? 神經系統的範疇
事發幾秒到幾分鐘=>什麼觸發了神經系統? 感官刺激或內在認知與潛意識
幾小時到幾天=>是什麼因素讓神經系統對於某個刺激特別敏感?
內分泌或遺傳差異
以此不斷往前推,到人類的演化
討論行為的困難與注意事項
行為由各種字詞構成與描繪
e.g., 攻擊、暴力、慈悲、同情、競爭合作、忌妒、幸災樂禍、怨恨、原諒、互惠、why not?...
這些詞句牽扯到內心感受或他人的感覺、細膩而且充滿意識形態,難以清楚定義與界定,不同學科有不同的構念定義與配方(=不同學門雞同鴨講)
e.g., 「攻擊」是指?
言語反駁?行為動作還是戰爭入侵?還是孩子的行為與個性?
「攻擊」行為的涵義與分類?
動物行為學者把「攻擊」區分成:侵略式或防衛式?同類同種(狒狒爭奪領導地位)或是抵抗入侵者(保護鳥巢)?
犯罪學者把「攻擊」區分成:衝動性還是預謀性?
人類學家從階層的角度來看「攻擊」:是謀財害命?家族世仇?還是種族戰爭?
生理學家從內分泌角度來看「攻擊」:是母性攻擊、病理病態還是儀式性攻擊(鬥魚)?
鄉民把攻擊區分為冷熱血:因親人遭謀害要殺害兇手報復?還是冷血為殺而殺?
案與恨之間背後的生理機制非常相似,攻擊的對或錯取決脈絡:扣下坂機跟跳出來救人是非常的行為,同一個人可以同時開槍射殺其中一人(敵人)與搶救某一人(同袍)
當思考「什麼是對的」行為或事情時,大腦運用的是擅長抽象思考與理解脈絡的前額葉皮質。
單看行為很難分辨「善良」還是「邪惡」、「利他」或是「反社會」。
e.g.,
如何解釋伊斯蘭極端份子的行為?
如何解釋代理孟喬森症徵狀?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ctitious_disorder_imposed_on_another
第二章 一秒之前 (從神經系統反應的角度看行為)
腦的三個層次
第一層(原始生物的基本功能)=>自動化歷程
位於大腦底部,自動調節各項生理功能與自動反應
第二層(哺乳動物後才增加的區域與功能)=>情緒
各種感官(味道、聲音、景象)引發情緒反應
第三層(靈長類大腦有較多比例屬於此一部份)=>思考
位在大腦上層的皮質層,負責認知、記憶儲存、抽象概念與推理
以上三層相互重疊、訊號相互傳遞(以上三層的分類只是方便理解的比喻,整個運作其實很複雜)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20/01/14.html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20/02/24.html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20/02/34.html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20/02/44.html
第一層和第二層的交界是下視丘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B%E4%B8%98%E8%84%91
第二層和第三層的交界是額葉皮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efrontal_cortex
杏仁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F%E4%BB%81%E6%A0%B8
在調節攻擊行為上具有核心地位
1.當動物具有攻擊性時,杏仁核耗氧量最大
2.切除杏仁核,動物攻擊性下降(注射藥物使杏仁核平靜,亦可減少攻擊行為)
3.一些史上著名的暴力份子,死後解剖發現杏仁核受到腫瘤壓迫
杏仁核除了主導攻擊行為,也和當事人恐懼與焦慮有關
恐懼活化杏仁核,杏仁核活動增多時,預見更多恐懼的跡象=>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對於恐懼刺激過度反應,要花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平靜下來
杏仁核還跟以下情緒與行為反應有關
1.面對風險與不確定情境下的焦慮情緒
2.從眾(比較沒有壓力)或不從眾(杏仁核會活化)
3.調節先天或後天習得的恐懼(恐懼都會活化杏仁核)
先天恐懼(e.g., 看到蛇)活化的是演化中較古老的中央杏仁核
後天恐懼(e.g., 看到刺青刀疤的壞人) 活化的是較近期才演化出來的基底外側杏仁核
4.在最後通牒賽局中,越糟的提案會讓受試者的杏仁核活化,想要報復對方,拒絕提案的可能性越高(杏仁核受損的受試者相對慷慨大方、面對不合理提議,拒絕機率不會提高)
5.人類先天的預設心理狀態是要信任他人,後天經驗透過基底外側杏仁核的反應,學會了保持戒心
杏仁核是大腦網路的一部份(第一部份)
接收的輸入
1.眼耳鼻皮膚等各種感覺
相對準確的輸入:視覺刺激=>視覺皮質轉換為可辨識的圖像=>杏仁核=>產生情緒反應
相對不準確/走捷徑的輸入:有些感覺皮質的突觸神經直達杏仁核,直接造成情緒反應(耳朵聽到恐怖音樂就起雞皮疙瘩…),痛的訊息或口腔的噁心嘔吐反應
2.皮質層的輸入:e.g., 聯想到死亡或想像自己吃下一隻蟑螂(=幻想與聯想),也可以激發情緒反應。
來自杏仁核的輸出(就是拉警報)
1.透過與海馬迴連動,學會恐懼
2.傳遞訊息給運動神經=>逃跑
3.活化腦幹構造,動員腦神經=提高警覺
(第二部份)額葉皮質
額葉皮質的特徵
最晚直到靈長類出現才演化出來的腦區
是人一生中最晚才完全成熟的腦,人類要到二十歲中期,額葉皮質才發育完成
人類的大腦之所以特別並不是因為我們演化出獨特的神經元、神經傳導物質和酵素等等。實際上,人類和蒼蠅的神經元相似得驚人:人類的特別之處在於「量」蒼蠅和人類的神經元數量比是一比無數。再加上数不清的神經連結。
額葉皮質與認知
「選擇比較困難的事去做,只要那是對的事。」(對不對指的是生理神經上的意義,而非道德層面)
認知的定義是「根據內在目標,來組織思考與行動的能力」
e.g.,
記憶與撥打電話(聯想區域號碼)
打算橫越馬路,你會注意交通狀況,評估自己能否安全過馬路
考量各種訊息,搜尋當中的共同模式(把資訊貼標籤與分類)
額葉皮質的新陳代謝與脆弱性
不斷發出警告「如果我是你、不會這麼做」=>十分消耗能量
控制自我不要隨意大小便、看到餅乾就吃=認知負荷與社會行為程度
誠實對於額葉皮質而言是相對省事的反應(說謊要耗費能量)
不能將「認知」與「情緒」一刀切二分化
調節想法很難,調節情緒更難,(=很難透過調節想法來控制情緒)唯一的例外是安慰劑效應
(第三部份)中腦與皮質多巴胺系統
是否愉悅的酬賞系統
多巴胺的釋放
1.性
2.勝利成功,或者報復懲罰對方
3.男人看到跑車、女人看到美食
4.忌妒的人遭遇壞事(=幸災樂禍)
5.多巴胺的分泌以scale free的方式:第一次量最大或隨著變動程度而調整,之後遞減
6.古代野人見到金字塔或聽見聖歌合唱
7.多巴胺分泌的多寡源自對於獎酬的預期,而非獎酬本身(得逞後反而分泌不多,越是不規則與不確定,期待反而更高)
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
行為衝動或者不同的風險偏好(=不同的折現率),源自於每個人大腦與多巴胺系統的反應斜率
有的偏好立即的獎賞與成就(看到成果才有多巴胺分泌)=>馬上吃糖
有的覺得持續努力就是獎賞與成就(多巴胺有分泌)=>努力認真吃苦讀書,以求考上公職/找到工作或者上天堂
血清素是以上酬賞系統的一部份
結論
1.神經系統的狀態和我們的行為與情緒只是相關性,而非因果關係(不是神經狀態導致情緒與行為反應)!
2.神經經濟學、神經行銷學與神經倫理學等冠上「神經」之名的學科,都是偽科學與對著稻草人射箭
3.不要把神經當成代罪羔羊與二分法,e.g., 某個衝動罪犯做了壞事,斷層掃描顯示他的前額葉皮質與神經元消失=歸咎他腦神經異常導致犯罪行為。
欸,好深入的解說與深奧的因果邏輯推理
第三章 數秒到一分鐘之前
感官刺激或內在認知與潛意識,從動物行為學談起
動物行為學
如同動物一般思考以理解動物的行為是怎麼一回事
開山祖師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_F._Skinner
操作條件與學習聯想過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perant_conditioning
觀點:人如同動物,對各種誘因反應(這個基本論點大致正確)
不正確的是
1.有些行為不是透過後天誘因機制學習而來,而是先天演化而來
2.無法解釋未何受虐的孩子會更加依賴與迷戀對自己施暴的母親
3.誘因機制無法充分解釋行為的多樣性
觸發動物行為的感覺
氣味、叫聲或視覺刺激可以觸發生物的性衝動、恐懼或者憤怒
看到影子(杯弓蛇影)、聽到有人叫你的名字與某樣東西碰觸到你,可以快速改變你的大腦=>聯想與觸發潛意識(時間短於0.1秒)
e.g., 白人警察看到黑人掏皮夾,下意識覺得對方是掏槍,因此逕行開槍射殺對方(如果對方是白人或小孩婦女,則不會有此一聯想;種族歧視與刻板印象內建在大腦中)
內感受訊息
你根據自己身體的訊號來決定自己的感受
人在饑餓的時候,變得相對不仁慈與攻擊性強(額葉皮質沒有獲得足夠的能量)
痛苦讓本來就具有攻擊性的人,更具攻擊性;相對溫和的人痛苦造成效果相反
潛意識中的語言作用
隨機的話語、標語或者宗教教條,可以在潛意識中改變想法與感覺
「恐怖份子」與「自由鬥士」其實是同一人
政客爭用「價值」、「奮鬥努力」、「美好未來」等字詞
95%的成功率比5%的失敗率更吸引人
其他更細微的潛意識作用
被搶劫或強姦的婦女尖叫,無人報警=>聽到人以為情侶爭吵+旁觀者效應:越多人聽到,大家越覺得有別人會去報案(自己無需多事)
破窗理論:某項道德或法律規範被打破時,自己會變得更沒有道德觀與法律約束感=>軍隊姦淫擄掠其實才是常態!黑道或流氓治國其實也是一種破窗效應
法規不是越多越嚴越好,越多越嚴卻越選擇性執法的法律,人民與民眾對於法律的尊重與執法者的信任就會打越大的折扣(=傳遞大家可以把法律當參考用的訊息)
結論:
大腦不是在真空中運作,在幾秒到幾分鐘的時間內,豐富資訊湧入腦中,影響了一個人產生合群利他行為亦或反社會行為的機率,在對某些行為做出重大決定前,我們的理性與自主程度比我們所期待的更低。
第四章 數小時到數天之前
內分泌與荷爾蒙的影響
睪固酮的冤屈
相關與因果
睪固酮濃度高時,雄性動物容易出現攻擊行為,錯誤的推論是:睪固酮造成攻擊行為
否証的線索與證據
1.去勢閹割之後,攻擊性的平均值下降,但攻擊行為沒有完全消失
在去勢之前,有越多攻擊行為的,去勢之後有越高的可能繼續有攻擊行為
2.睪固酮的濃度差異,能否做為預測攻擊行為的指標?
研究顯示相關性低且關聯性不一致
3.有的研究顯示服用與睪固酮類似的類固醇的,有較多的攻擊行為
會服用類固醇的本來就是相對具攻擊傾向的運動員(sampling bias)
這章對於內分泌與荷爾蒙的作用有繁雜的說明,我沒有能力消化吸收
結論
1.荷爾蒙很棒,輕易就打敗了神經傳導物質;就功能多樣性與作用長度而言,荷爾蒙大大超越了神經傳導物質,而這些作用包括影響了與本書主題相關的行為。
2.睪固酮和攻擊行為的關係遠比多數人以為的更低。在正常範圍内、睪固酮濃度的個別差異無法用来預測誰會産生攻撃行為。此外,個體一直以來的攻擊性越強,越不富要靠睪固酮來產生攻擊。就算睪固酮真的與攻擊有所關聯,它扮演的也是促進的角色―睪固酮不會「創造」攻擊,而是讓我們對可以觸發攻擊的東西更加敏感,在攻擊傾向最強的人身上尤其如此。並且,只有在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時,睪固酮含量上升才會促進攻擊。
最後也很重要的是,在地位受到威脅時,睪固酮增加了,這不必然造成攻擊性提高,而是能夠增進任何維持地位所需的行為。如果有這麼一個世界―當我們展現最好的行為,就能獲得地位作為酬賞,那麽,畢固酮就會是現存的荷爾蒙中,最能促進利社會行為的一種。
3.催產素和抗利尿素促進母親與嬰兒建立聯結及單偶制動物的配偶連結,降低壓力與焦慮,增進信任與社會歸屬感,並使人變得更樂於合作又慷慨大方。不過,只有面對「我群」、催産素和抗利尿素才增進利社會行為。和「他群」打交道時,這兩種荷爾蒙就讓我們變得既仇外又充滿種族中心主義。催產素並非隨時隨地都是愛的荷爾蒙,只限定於某些時空。
3.保護後代而產生的雌性攻擊通常具有適應性,雌性素抗利尿素和催產素都助長了這種攻擊。重要的是,雌性動物在其他具有演化適應性的情況下也有攻擊行擊則有賴於雌性體内的雄性素協助,以及透過複雜的神經內分泌伎倆,在雌性動物腦中關閉於「攻撃」的部分產生雄性素訊號,而非「母性」或「親和」的部分。經期前後心情和行為的變化是生物學上的事實(儘管我們目前對此所知甚少,只在枝微末節的層面),將這些轉變病理化是種社會建構。最後,除了少數極端案例,經前症候群和攻擊之間的關聯性微乎其微。
4.持續性壓力有種種不利的影響。杏仁核反應過度、與習慣化行為的路徑連結更深;學會恐懼更簡單,「反學習」恐懼比較難。我們以較快的速度較自動化地處理情緒顯著的資訊,但準確度較低。額葉功能―工作記憶、衝動控制、執行性的决策、風險評估以及在不同的作業之間轉换―在此時失靈,而且額葉皮質對杏仁核的控制减少,我們的同情心和利社會行為減少。對我們和我們周遭的人來說,減輕持續性壓力是雙贏局面。
5.「我那時喝了酒」不是攻擊行為的藉口。
6.在幾分鐘到幾小時之間,荷爾蒙的影響主要是伴隨效應和促進的作用。荷爾蒙不會決定、命令、導致或創造行為,而是讓我們對於某些社會性觸發事件(能引發帶有情緒的行為)更敏感,並在這些範疇放大原有傾向。
7.原有傾向請參照後續章節。
欸,見識了人家如何推論與探討形塑行為的根本原因
相較之下,一些事故調查可謂只是探討表層關聯與穿鑿附會因果關係+最後套上應為能為而不為的大帽子定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