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9日 星期六

利潤、不確定性與人生的價值

來看一篇文章,文章出處: 萬維鋼·精英日課 「利潤」究竟是什麼


這一講不是要講經商,我們小小地梳理一個大大的話題:從經濟學角度看,人生應該追求什麼

簡單地說,最值得追求的東西是「利潤」

我不信你會不想要利潤。利潤是收入減去成本剩下的那一部分,是收穫比付出多出來的部分。利潤是正的,說明你的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說明瞭社會對你的肯定。利潤要是負的,就說明你創造的價值配不上你的一番折騰。
但你要是細想,利潤是一個神秘的東西。

你必須直接去市場上買賣點什麼東西才談得上利潤。上班拿固定工資是沒有利潤的。哪怕你工資再高,那也只是你的勞動所得,都是根據你這個水平,你應該得的,是市場認為正好等於你的付出的回報 這表現在你要是不上班就沒有收入。(呵,對於上班族與打工仔而言,最大的利潤=領薪水不做事)




利潤則是「不該得」的東西,可以說是躺著賺的錢。這個性質曾經使得有些思想家認為拿利潤是不道德的。

馬克思譴責利潤。你開個工廠,買了機器和廠房,雇了工人,進了一批原材料,工人生產出產品,你把產品賣掉。然後你一算賬,賣產品的收入減去工人工資、機器廠房和原材料的花費,還多出來了一筆錢,這就是利潤。你欣然把這筆錢放入自己口袋。馬克思說且慢!工人累死累活工作才拿那麼一點工資,你幹什麼了就拿這麼多錢,你那叫剩餘價值!你無償佔有了別人創造的價值。

你當然不服氣。你說不是啊,我管理工人,我組織生產,我聯繫了進貨和銷售,我安排廠裡的大事小情,這怎麼不是創造價值呢?

馬克思會告訴你,你做的這些事兒的確也是勞動,你可以拿一份高工資,但你的工資不會像利潤那麼高。你完全可以雇一個職業經理人替你管理工廠。你把職業經理人的工資發了,還會剩下一筆錢,這筆錢才是真正的利潤。

這個計算讓馬克思深感憤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咱們還是單說資本主義這邊對此是怎麼想的。崇尚市場的經濟學家也算了這個賬,但結果是利潤好像不應該存在。

我們假設老張開工廠賺了一萬塊錢的「淨」利潤。這個是把老張本人付出的管理勞動該拿的那部分報酬去掉之後剩下的錢,是老張「躺賺」的錢。那如果是這樣的話,市場上就應該出來一個老李:老李說既然是躺賺,我不用那麼高的利潤,我躺賺五千元就行,我願意把商品賣便宜點,給工人工資高點。那你說老張能幹過老李嗎?

你很容易想到老張繼續存在的理由。比如老張有資本而老李沒有。或者老張跟政府關係好,壟斷了這塊業務。或者老張掌握一個技術護城河,老李學不會。但是對經濟學家來說這些都不是本質問題:資本可以貸款,跟政府的關係可以用一個更好的條件重新談,技術可以請人研發。事實上,經濟學家的推理是,哪怕現在還沒有一個具體的老李,只要市場存在老李出現的可能性,老張就不敢壓榨太高的利潤,他必須用比較低的價格和比較高的工資預防老李的出現。

要這麼算的話,市場充分競爭的結果一定會把利潤變成 0。總會有一個老王出來,說我就當自己是個職業經理人跟大家交朋友算了,我拿個應得的工資就行,利潤我不要。

那真實世界里的利潤是從哪來的呢?當然市場不可能是充分競爭的,總會有些老張偶爾能享受到利潤……但市場力量應該讓利潤越來越薄才對。經濟學家必須找到一個產生利潤的過硬的機制,否則解釋不了為什麼總有人拿那麼高的利潤……甚至解釋不了為什麼有人願意開公司。

利潤從哪裡來這個問題的解決,在經濟學史上是一個里程碑。1921年,美國經濟學家弗蘭克·奈特(Frank Knight, 1885-1972)出版了《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一書
原先的觀點,利潤來自於:
1.承擔風險、決策與賭一把
2.老闆自己的工資
3.支付各種利息與租金
4.市場需求增加
5.生產效率改善
6.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提出了一個傳世的洞見:利潤來自不確定性。

組織生產、採購和營銷、日常的管理,企業中一切常規的操作都可以由拿固定工資的人做,只有一件事必須由企業家本人做,那就是風險決策

比如說,為了在今年秋季上市一批新女裝,我們必須在夏天就定下來款式,備工備料,展開生產。可是秋天還沒到,現在誰也不知道到時候流行哪個款式,那我們生產什麼呢?這個決策,必須由企業家本人做出。為什麼?因為他是承擔決策風險的人。

如果你賭對了,秋季正好流行這款女裝,因為別的服裝廠沒生產只有你生產出來了,你就佔據了稀缺,你就可以要一個高價,利潤歸你。你要是賭錯了,到時候服裝賣不出去,工人和經理們還是會拿同樣的工資,損失也歸你。
生產、日常管理、冒險,是三種不同的能力。為什麼企業家要開公司?因為他敢冒險。為什麼工人和經理人選擇拿固定工資?因為他們不想冒險。

這個道理聽著挺簡單,但是其中有個大學問。奈特之前的經濟學家也想到了企業家承擔風險,但是他們沒搞清楚到底什麼是風險

如果女裝只有比如粉色和綠色兩個選擇,而且你明確知道它們流行的可能性都是 50% 那這個風險其實不用企業家承擔。因為你可以買保險!概率已知的風險都是可以管理的。銀行可以給生產兩款女裝的工廠都提供貸款,到時候肯定一個賠錢一個賺錢,只要利息和保險合適,銀行和企業雙贏。有這個保險機制在,大家誰都不用冒險,可以各自拿一份固定工資,根本不需要企業家。

奈特的真正貢獻在於,他把風險給分成了兩種

第一種就叫「風險(risk)」,但是特指那些已知概率大小的風險。這種可以用保險解決,不需要企業家。

第二種叫「不確定性(uncertainty)」,是指那些無法評估概率大小,可能是從來沒出現過的新事物,甚至是現在人們根本無法想像的東西。這個不確定性,才是企業家存在的理由,才是利潤的來源。

現代經濟學家把這個不確定性特別稱為「奈特不確定性(Knightian uncertainty)」。
(無法被估計期望值、或然率,無法被預知)
我們專欄講過,統計學家有個更科學的說法。已知概率大小的,叫做「偶然不確定性(Aleatoric uncertainty)」, 也叫統計不確定性。不知道概率大小的,叫做「認知不確定性(Epistemic uncertainty)」,也叫系統不確定性。前者發生的事情都是你事先能想到的,後者則是你想不到的。比如「黑天鵝」事件,就是一種認知不確定性。

你開一個賭場。賭場每天都在跟賭徒們賭博,但是因為輸贏的概率是固定的而且有利於你,所以你的日常經營本身並不是冒險。真正的冒險是要不要開這個賭場:你能預測客流量足夠讓你收回投資嗎?你能擺平當地黑社會嗎?你能確保政府發展博彩業的政策不會變嗎?這些事兒沒法計算概率。

搞定這些不確定性,才是企業家該幹的事兒,也是企業家的回報所在

流行趨勢通常不能用以往的經驗判斷。有個企業家認准了一個全新的款式,說我非得生產這個,銀行能給他擔保嗎?這個不確定性沒法系統化管理,他自己必須承擔 —— 這才是企業家存在的意義。你要是願意給這樣的項目投資、分擔不確定性 —— 而不是把錢交給銀行拿固定的利息 —— 你也是企業家。

要做服裝這一行的企業家,你肯定得對流行趨勢有個很好的感覺才行。不過企業家本人不一定非得特別懂女裝 —— 他完全可以請人來給他設計,只是設計師不承擔不確定性,人家拿固定的設計費,風險還是要由企業家承擔。
簡單說,企業家,是市場上的 player。他拒絕聽別人的安排,非得按照自己的想法決定做什麼,然後他安排別人也按照這個想法去做,最後他獨自承擔後果。

奈特找到了公司存在的最根本理由。市場競爭再充分也不可能是絕對可預測的,未來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需要企業家在各個方向上大膽探索。奈特後來成為經濟學的大宗師,他本人沒得過諾貝爾獎但是他有五個弟子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是「芝加哥學派」的祖師爺。

奈特之後,別的經濟學家又找到了公司存在的其他理由。比如科斯說公司減少了交易成本能起到協調作用。張五常說公司提供了合約。還有人說公司解決了監督、提供了資源獨特性……等等等,但是奈特這個「不確定性」的說法,是最根本的。

如果從某一天開始,世界上再也沒有不確定性了,那麼市場的力量就會迅速把公司利潤變成 0:市場經濟和馬克思主義殊途共歸,企業家就不需要存在,大家都應該拿固定工資。

其實現在企業家的日子也不好過。我們看街上那些餐館,開了關關了開,真正能長期賺錢的沒有幾家,可能大部分老闆都是賠錢。沒有稀缺是不可能賺到錢的,但是利潤只發生在你剛剛掌握某種稀缺、而別人還沒有跟上的那個時間段。別人跟上了,模仿了,你就必須再去尋找新的不確定性。

一切賺錢的生意都有不確定性。你把一大筆錢放銀行裡拿利息,那叫躺著花錢不叫躺著賺錢。哪怕是買幾套房子收租金,你都得面對房產市場的不確定性。

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利潤,也沒有真正躺著賺錢的企業家。
那你說平均而言,企業家的收益是正的還是負的呢?我到底該不該去做個企業家呢?沒有答案。有答案就不叫不確定性了。

不確定性都是從哪來的呢?一個有意思的不確定性是中國經濟學家張維迎說的。他說中國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之中,商業活動最大的不確定性,是「體制的不確定性,政策的不確定性,政府行為的不確定性。」這體現在政府對資源的調配非常隨意,使得「只有有政府關係、有政府背景的人才真敢去做企業。」

張維迎說正是這個不確定性加劇了中國的貧富差距。在中國市場化程度高,體制不確定性低的地區,比如浙江省,人們更富裕,收入差距反而更低:因為利潤分布更均勻。

這個規律是不確定性越大,利潤就越高 —— 企業家為利潤而奮鬥,但是市場看不見的手恰恰在降低總利潤。是那些看得見的手(尋租、壟斷與管制),提供了額外的不確定性,才給人帶來不合理的利潤。
那你說如果我們把體制給理順,讓競爭越來越公平,未來的不確定性會不會越來越少呢?不一定。

奈特列舉了不確定性的好幾種來源,比如未來人口的變化資源的供給等等。其中我們現代人最關注的肯定是創新創新本質上是不可預測的,你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麼新技術出來,你也不知道一個新技術出來會不會被市場接受。一切創新都有強烈的冒險成分,關於這一點已經有太多經濟學家討論了。

而奈特更厲害的一個洞見,則是「價值」的不確定性。說白了就是人的慾望的不確定性,你不知道未來的人喜歡什麼。奈特 1924 年發表了一篇文章叫《經濟學中科學方法的局限性》,說經濟學不僅僅是什麼資源的有效調配,把一個什麼價值函數最大化的問題,因為人的價值觀是會變的 ——
人生在根本上是對價值的探索,是努力發現新價值,而不是照著現有的價值觀把生產和享受最大化。」

一百多年前整天坐馬車的人沒有想要一輛汽車。2006 年以前的人並不期待智能手機。今天的多數人不能理解馬斯克為什麼非得讓人去火星。人生的終極任務不是滿足某種價值,而是發現和創造新價值。

因為這個見識,奈特後來被認為是個道德哲學家,而不僅僅是個經濟學家。

也因為這一點,你不需要非得是個企業家,也不一定非得拿金錢利潤。藝術家、教育家、每個工人和管理者、包括每個消費者,都可以是價值的發現者和不確定性的製造者。

只要把周圍的世界往你想的那個方向上推動一小步,就算是你的成功。

---------------------------------------------------------------------------------------
利潤=收入-成本
收入取決於總體面的f(供,需)與交易價格=>不確定性、隨機變異、群眾集體慾望(效用)與市場競爭=>不可預測(不存在穩定的均衡解)
人的欲望/心智、科技的進展、市場的結構、國家的政經規範、社會的人口組成與風向,時時刻刻不斷改變與變化,有無限的可能=不可預測

成本由個體面的f(生產效率,競爭優勢)所決定=>個人的機會成本、獨特的資源組合=>可以進行調適、取捨與抉擇
風水輪流轉,只要理性、也只需要考慮自己,參與市場與貢獻心力(活出獨特的人生與用你的方式生活與工作,就有存在價值)


想起彼得杜拉克旁觀者一書當中的以下故事
摘錄:
亨利伯伯出身自德國小鎮一個小小的猶太社區。家中的兄弟姊妹很多,因為太過窮苦,家裡的孩子一長大,就得離家,亨利伯伯不到十五歲就離鄉背井到美國闖天下。

他用襯衫換來一輛單輪手推車,就這麼做起生意來了。十五年後,亨利伯伯在中西部小鎮開了家小百貨店。那可是該鎮的第一家。又過了十五年,亨利伯伯已飛黃騰達,原本的小百貨店已成了十二樓的建築。

如果有人問亨利伯伯的職業,他會說:「 我是個小販。」這可是他的肺腑之言。他最愛的,莫過於進行交易。不管到何處,他都會留心機會。

身為一個真正商人,他認為有責任以低於市價的價格銷售。

他說:「零售只有兩個原則:一是,只要便宜兩分錢就可使其他店家最忠誠的顧客動心;二是,不把東西上架,永遠都賣不出去。其他,就靠你的努力了。」

他也說過:「沒有不理性的顧客,只有懶惰的商人。如果顧客的行為不像你心中預期的,不可說『 他們失去了理性 』。不要試著去『 再教育』你的顧客,這並不是商人的工作。商人的工作就是使顧客滿意,使他們再度上門。若是你認為他們不理性,出去看看,用顧客的眼光來看街上的商品和貨品。最後,你一定會發現,消費者還是理性的,只不過商人看到的現實往往和顧客不同 。」

亨利伯伯曾是美國零售業的改革者。他是採取「君滿意, 否則退款」策略的第一人。我問他:「如果顧客買了一件衣服,穿過且洗過之後才拿回來 要求退款,怎麼辦?」「當然退給她錢囉,不這樣她怎麼知道那件洋裝有沒有問題?」

一九五○年左右,他的孫子以非常好的價錢把他的伯恩翰百貨賣給一家大型百貨連鎖店。亨利伯伯雖年事已高,還是喜歡到市區走動,於是花了幾天拜訪那家大型百貨連鎖店人員,回家之後就宣布要把自己的股份賣掉。

他的孫子問他:「您看過他們的財務報表了嗎?」

「我聽了那家公司十幾個採購說的話。他們是很聰明,不過他們採買貨品不 是為顧客,而是為了公司。這是錯誤。這樣下來,他們會失去顧客、東西賣不好,也無法獲利。」

結果就在兩年內,易主經營的伯恩翰百貨果然顧客減少、業績日益下滑,轉盈為虧。

那些只會追逐金錢的人,無法明瞭亨利伯伯的話,認為他的觀念很奇怪 若是一家公司的採購方針只為公司著想,而不是為了顧客,就不值得投資;在獲利的同時,還要有所貢獻,而不只是靠一點小聰明,以大賺其錢為樂。

亨利伯伯代表的文化正漸漸凋零。我們的社會還是繼續朝著認知與形上學前進。我們已經把「符號」看做是「真實:如金錢、買賣、交易、利率和國民生產 毛額等等。用中古世紀邏輯學家的話來說,整個社會的認知就是—符號取代了實質,實體成了影子

亨利伯伯的孫子念了MBA,抱怨上一輩連自己賺多少(毛利率/EPS)都不知道
他帶著孫子到自家百貨公司,從頂樓一路往下走、逐樓逐層巡視不發一語,最後到了地下室小房間,他指著當中的一小捆布匹,說:
扣除這批布,剩下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我賺來的


的確,從永續經營的角度來看,沒有利潤這檔子事=>利潤會投入購買生財器具、擴大營業或是投資創新,要不生意越做越大=需要更多資金,要不投資創新失敗=賠光先前的獲利與利潤
利潤與獲利只是一時,而交班、結束與死亡則是必然。

再從政治的角度來看,所謂的利潤大小或薪酬高低,其實也沒有道理可言:
背後是一種角力與演化的結果=>看誰比較需要誰?誰的拳頭大/議價力強?乃至於背後的產業/權力結構、政治與政商關係。
利潤不是承擔風險或是創新創造價值,而是攀龍附鳳與水仗船高=搭上便車與風頭,創辦人或商學院個案分享的成功經驗不過是往自己臉上貼金(=光環效應)與穿鑿附會
https://eshmanager.blogspot.com/2011/12/blog-post_25.html

地球、人類與你的存在都是免費午餐,Just Enjoy, Relax and Be Yourself. 


投資最重要的事

工作的意義

智慧與慈悲的思維

1 則留言:

timngtim2002 提到...

寫得非常好!
當一家公司愈做愈大,瑣碎事務繁多,主管人、一般員工已由過去的職責有所轉變。
人們已忘記了當初企業開展時的目的。
舉個例子:有家企業最初成立,是想為他人提供新鮮而價格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