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二)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2512

 
這本書幫我補修了政治學分,讓人腦洞大開與釋懷😈
1.為政治服務的法律與政府
2.各種政治現象與亂象
3.各種制度背後的人性與社會脈絡

 
不同章節介紹的不同國家,彷彿走入時空隧道與另一個平行世界,讓人思索不同發展的樣貌與可能性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Battle for Commanding High

是說ESH的業務執行要依據法規,
因此誰能夠制定法規,誰就掌握了致高點
commanding high

(概念如同灌籃高手赤木剛憲對櫻木花道說:控制籃板球的人控制整場比賽)


以下修法的資訊,在賴的專業群組上引發run away炸鍋的討論

從群組內的討論發現許多值得學習與思考的地方

只是所謂的風險評估,是基於統計與機率推論,大家能夠理解?
  • 結果的涵義?相對值(比較基準是?)或絕對值?當事人(一般員工)對於結果的認知與詮釋?
  • 數據的可信度、不確定性與型二型二誤判風險?
  • 風險的詮釋與是否可接受 是 政治(公說公有理、清官難斷家務事)而非科學!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High Reliability Organization and Resilience Engineering

Journal paper of High Reliability Organization and Resilience Engineering

 
學習一套新的理論,最好先看看對立的批判 


Disclaimer:  乏味學術期刊文章筆記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查勘的層次與Sully機長的啟發


所謂的安全與風險往往只是觀察者的主觀感受,也難以客觀與直接測量 

以下是套用不安全的行為與不安全環境的543心得

 

 

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一)

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2512

 

人權天賦,政府的存在就是保障人權,政府侵害人權即失去存在的正當性,應該被推犯(各種歧視e.g., 種族/性別/投票權差異/次等公民=剝削人的平等,米國爭辯蓄奴是否違憲內戰 在南北戰爭中傷亡的雙方士兵可以理解背後的意義與道理有趣的是百年後米國政府為了爭取自己國家的利益/保障自己國民的人權與安全,而去侵犯他國!)
 

法律必須要得到被統治管轄者的同意,否則只是一群少數人剝削大多數人的工具(制定與詮釋法律的權力需要去爭取)
繳稅是人民的義務,繳稅義務就有(推派代表)監督政府如何使用稅收的權利
中外都是透過流血革命才促成立法機制保障人民產權、約束國家徵稅濫權
獨立的司法制度背後是現代文官行政與教育體制 

產權的保障與可預測的司法行政體制讓人民願意因自力而努力、國家經濟得以發展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人力資源政策與組織權力結構


觀察到兩種不同的人力資源政策與組織權力結構,發想其背後脈絡與優缺點

 

 

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

專家的自我要求

是說偶而有機會以所謂"專家"的身份發表觀點影響他人,其實收穫最多的總是自己:
  • 見識不同了不同利害關係人的認知、心態與能耐
  • 拼湊出整個事情了來龍去脈與圈子的樣貌
  • 反省了自己的盲點與想法的偏誤、找出可以既續往前探索的的方向與補強的地方
 
 
幾個回合下來,覺得自己膽子越來越大,敢在一堆博士與大咖面前表達許多未經證實的個人觀點,而且舉例反駁大咖們的觀點
 
 

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Logic of Accident Analysis

1.事故分析有兩種,一種找責任、另一種找改善機會
2.因果關係的詮釋不是A導致B(確定性),而是A對B的發生有貢獻(機率與因果不確定)
3.事故是學習的機會而非挫敗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政治秩序的起源(上卷)(三)

政治秩序的起源(上卷)

 

 

第三部:法治

十七、法治的起源 

歐洲的特別之處在於其國家建造者的正當性來自於公正解決紛爭的能力,而非調度軍力的能耐 

公正解決紛爭不必然需要制定法律,若非源自於宗教就是根植於部落與地方社群的習慣

 

(Law)
一組將社群結合在一起的抽象正義規則,法 源自某個比人間立法者地位更高的權威=神或遠古的祖先(來自於迷信與宗教信仰or人腦先天的道德觀/罪惡感) 

(legislation)
制定有賴於政治權力(=國王、軍閥、總統或立法機構)與其執法的強制力量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2016年10月1日 星期六

管理理論實務應用的反思與領悟

借用程天縱老師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文來反省與發想

Disclaimer: 所謂的實務應用,主要是指業界環安與風險管理

 

2016年9月24日 星期六

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筆記-大崩壞(下)

大崩壞

 

第三部 現代社會  

第十章 非洲的人口悲劇:盧安達的種族屠殺  

馬爾薩斯

人口論

第一位政經學家的洞見
以往高出生率被認為有利於經濟,因為會提供更多的勞力。然而,馬爾薩斯卻從一個新的視角看待出生率,指出即使高出生率可以增加總生產量,它更趨於降低人均生產量。
1.人口數量嚴重受限於生存手段
2.當生存手段增加後,人口也相應增加
3.人口壓力刺激生產增長
4.生產增長反過來也刺激人口增長
5.從長遠來看,生產增長不能與人口的增長潛力保持同步,人口數量與供養能力之間必將出現巨大裂痕
6.性、勞動和子女等影響人口和生產力的諸多因素由個人的收支決定所影響
7.當人口增長超過供養能力時,正面的抑制因素會發揮作用
8.這些抑制因素的本質將對生物社會系統的其他部分產生影響
 

人口問題解決方式-減少人口成長率

增加死亡
戰爭
飢荒
疾病

減少出生
避孕
晚婚
一胎化

欸,讓人有尊嚴、沒有痛苦的自我了斷會是近代社會面對相同人口壓力問題,更文明的一種作法嗎?

 

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

筆記-大崩壞(上)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23100
 




本書的核心問題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兩個牧場的故事  

今日最富有、科技先進的社會,其環境與經濟問題都日益嚴重 

過去人類文明的生態自殺(共有地悲劇)
1.山林濫伐與生態棲地破壞
2.土壤流失、鹽化
3.水資源管理
4.過度放牧
5.過度捕撈
6.外來物種引入
7.人口膨脹
8.每人耗用資源與生態衝擊漸增
 

人口增加放大以上生態災難,生態災難造成飢荒,飢荒造成戰亂,災民推翻菁英政府,政府崩壞/文明褪色。

 

2016年8月27日 星期六

化學品暴露評估與分級管理的問題

前情提要


結論:

1.不能用過去的檢測數據(sample)推論作業環境的濃度分配(population)=>現場的製程/作業/原物料一直在改變(不能用過去推論未來)

2.要用過去檢測數據(sample)推論作業環境的濃度分配(population),有幾個假設前提
  • 現場的製程/作業/原物料沒有改變
  • 不同作業狀態(平日假日、PM/正常運作、日間/夜間....),要視為不同的相似暴露族群(SEG)加以分開
  • 異常洩漏或緊急狀況視為離群點outlier排除

3.用過去數據(sample)推論作業環境的濃度分配(population),只能告訴我們超標(PEL/OEL)的或然率,卻沒有辦法告訴我們超過的濃度會有多高/時間會持續多久=>就健康危害而言,暴露濃度與暴露時間比超標機率更關鍵

4.整個制度可批判為:學者專家(透過嚇外行人的統計推估模式)玩數字遊戲

5.現場人員健康風險的管理,關鍵在於掌控高暴露風險的作業,不用透過環測與統計模式,其實很清楚哪些作業情境是關鍵。(工廠不大會需要透過環測與統計模式去評估作業暴露的健康風險)


Disclaimer: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鄙人不是職業衛生方面的專家,但是對於統計方法與方法應用前提假設的認知與能耐應該還可以)


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影響交通事故率高低的因素與因果推論?

原始資料來源

交通部統計查詢網
http://stat.motc.gov.tw/mocdb/stmain.jsp?sys=100



Idea 構想:
看看交通事故率的高低,是否和以下因素有關 與 猜想背後的因果關係

1. 新手駕駛=>看駕照數的增減
2. 景氣好壞 =>失業率/進出口金額
3. 空氣品質 =>看環保署空氣汙染指標
4. 天候氣溫 =>氣溫日照天數
5. 官方稽查 =>稽查開罰件數


Disclaimer: 僅為統計Kuso應用
 
 

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老外的安全觀念

是說有緣向某位派駐台灣的老外高階主管互動交流,以下是一些片段的想法紀錄

 

2016年7月30日 星期六

悼念典範前輩

敝人尊敬的李廉雄前輩於上週日(7/24)晚間辭世,特此紀錄致意
 

以下是兩年前向他請益時,他特地花時間給我的答覆紀錄。

 

2016年7月23日 星期六

感想-乞食於眾生

偶然看到以下這句話,給自己相當的震撼與啟發
上乞法於佛,下乞食於眾生
 
 

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筆記-七堂簡單物理課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7360




來補修20年前,高中課堂上沒學好的物理與化學觀念(以免荼毒的自己的孩子)

謎之音:
這七堂課其實一點都不簡單(+翻桌/摔書)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筆記-顧問成功的秘密(下)


這真是本好書,用許多看似冗長多餘、不知所云的故事來傳達許多吊詭的哲理與實戰經驗/智慧。

作者是一位有著深厚系統性思考功力的達人(鄙人的心靈導師與典範偶像+1)

 
 

2016年7月2日 星期六

筆記-顧問成功的秘密(上)





作者

Gerald Weinberg was born and raised in Chicago. In 1963 he received a PhD in Communication Scienc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Weinberg started working in the computing business at IBM in 1956 at the Federal Systems Division Washington, where he participated as Manager of Operating Systems Development in the Project Mercury (1959–1963), which aimed to put a human in orbit around the Earth. In 1960 he published one of his first papers. Since 1969 he has been consultant and Principal at Weinberg & Weinberg. Here he conducts workshops such as the AYE Conference The Problem Solving Leadership workshop since 1974, and workshops about the Fieldstone Method. Further Weinberg has been an author at Dorset House Publishing since 1970, consultant at Microsoft since 1988, and moderator at the Shape Forum since 1993.

 
 

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Factory Fire Risk Estimation

工廠火災風險評估 

不看有沒有認證、得獎與美輪美奐的lobby
不聽以偏概全的唬爛簡報
不說打高空的空話 

 

Disclaimer:
僅為個人心得筆記,亦僅適用於電子廠或科技廠房的火災風險與損害防阻評估;不含地震等天災或人身安全。

 

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心境與心路歷程

是說每年產險核保前,各保險公司都會派人來實地查勘,而陪同查勘與介紹工廠是鄙人的工作之一。 

這種查勘,理論上應該要非常嚴謹與詳盡,而實際上大概可謂按表操課行禮如儀(查勘人員看得越認真、點出越多問題,不但會遭到客戶的白眼,回到公司後,內部核保人員也只是行屍走肉般地查表估算保費…) 

幾年下來,終於碰到一位用心與認真的保險公司查勘人員
成大職醫所畢業,在勞研所歷練過
行前作了很多功課,問了不少製程、設備與化學品的問題
 

我想敝人一定也令他印象深刻,因為他脫稿問到敝人的心路歷程與交流職涯建議。

 

2016年6月4日 星期六

緊急應變知識補帖與感想

ICS事故現場救災指揮體系應用

官方角度應變指揮體系-各平行單位的需求,要反應給指揮官,再由指揮官命令權責單位支援(典型Commend and Control)

問題與罩門在於是事故情境的演變是動態的(指揮官要是超人一刻都不能懈怠...)

如何能夠讓各單位直接聯繫?指揮官與主管只是被副知?(以利快速反應-米軍的實戰經驗)

官員來來去去VS職業軍人

爭功諉過的心態VS系統性思考與反省

 

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

Risk Management- from Micro to Macro

借用姚大鈞博士的All Risk Spectrum來構思自己的風險管理邏輯




光譜有兩端

一端是已知、可預見

另一端是未知、無法想像與預料

 

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

產險&瘋狂世界

1.全台巨額保單的工廠比例

2.草率與形式上的查勘

3.產險是工廠一種略盡企業社會責任的方式

 

火災綜合險費率計算書

 

舊文-保險543

 

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

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組織裏的人性與人格試煉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老師教大家要在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同理心與將心比心 

退伍進入了社會、開始工作上班,當小工程師的時候,往往沉迷於工程技術,自我期許與迷思於所謂就事論事,被打槍釘在牆上的經驗多了之後,慢慢懂得聆聽、觀察與換位思考,不要一下子一股腦地講那些自己想講與自以為是的543 

於是當工程師的時候,揣摩課長的想法、邏輯與想要的東西 

等到當上課長的時候,換成揣摩經理、處長的方向、考量與意圖 

再到單位主管的時候,揣摩與想像公司總經理、董事長,乃至於外部利害關係人的立場與如何拿捏,又更加有趣。 

 

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

ILO與勞動趨勢風向觀察

慶祝五一勞動節,看看國際勞工組織ILO也是合情合理的...
看看人家怎麼搞國際政治組織

ILO ( a specialized agency of the United Nations187個國家會員組成(台灣不是成員))

Slogan:
Promoting Jobs, Protecting People

 

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

職衛風險分級與暴露評估


嚴格說 CCB化學品分級管理應該稱為化學品"健康"危害分級管理
因為主要是考量毒性、致癌或刺激的健康職衛issue,完全忽略化學品火災爆炸的issue
亦僅適用於固態與液態的化學品,不適用氣態的化學品 

CCB的前身是國際勞工組織( ILO)-國際化學品控制工具( ICCT)
 
 

 

需要做環測的相對單純,比較麻煩的是有PEL卻沒有做環測的401(其他的大概用CCB的方便法門即可交差),要用"科學"方法(=嚇鼠人的統計推論或建模modeling)做暴露評估



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再保公司文章評論與實務打滾感想

細看了姚博分享的風險管理觀念文章
 
 
感想心得如下:
1.Accountability的觀念
不要拿黑天鵝、壞運與意外來當成失敗與出錯的藉口理由
"My argument is that the supposed unpredictability of events all too often serves as an excuse for the lack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is way, human error becomes force majeure, recklessness becomes bad luck, and irresponsibility becomes fate. "
 
風險是成就事業的一部分,不能分割也無法切割...
 
 

2016年4月16日 星期六

RM思辨與Road Map

槍砲病菌鋼鐵一書的作者Jared_Diamond在他個人的網頁當中
提到一則他在新幾內亞叢林學到的一則關於風險管理的啟發故事-當地土著絕對不會睡在枯木下,摘錄:
One of the basic lessons of life that I learned from New Guinea is an attitude towards risks -- specifically, towards doing things that involve very low risks each time you do them, but that you're going to do hundreds or thousands of times.  A "Eureka moment" came one afternoon when I picked a campsite in the jungle underneath a tall, dead tree.   I was surprised how frightened the New Guineans with me were of sleeping under that dead tree that night. When they said that the tree might fall down, I answered, "Look, it's not going to fall down tonight."  But after hearing stories of New Guineans killed by dead trees, and after hearing trees fall down in the jungle, I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if you're going to spend every night of your life in the jungle and you are not careful about dead trees, sooner or later that low-risk event of a dead tree falling on you will catch up with you.


故事的涵義與啟發=>
如果你忽視那些微小的風險-早晚這些風險會找上你  


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工安版-羅賓漢悖論

當一個社會的貧富不均狀況愈嚴重的時候,理論上,人民應該會要求更多重分配政策、更加重視社會正義;但是說也奇怪,大部份時候,實際上愈是不平等的地方,人們愈不喜歡重分配、國家整體的社會福利水準也愈低。經濟學家把這個現象稱做「羅賓漢悖論」。


形成「羅賓漢悖論」現象的一些解釋:

1.在愈不平等的社會中,政經社會地位高的階層菁英們,有較大的發言權及對政策的影響力,影響了整個社會的言論與價值觀風向。 

2.在愈不平等的社會中,越是弱肉強食,強得欺負弱的,弱的欺負更弱勢的 

3.愈不平等的社會,越會強調團結、民族與國家榮耀(以紓緩貧富差距的社會內部壓力)

 


工安版-羅賓漢悖論:
越需要建立安全文化的組織越不可能產生安全文化
 



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

從小燈泡母親領悟學習到的三件事

整件事情

從邏輯與常情看來,最讓人驚訝的不是精神異常的兇嫌犯下此一隨機殺童的殘酷罪行

是小燈泡的母親,親眼見到事情過程,還能保持理智冷靜地接受訪問、有條理地訴說、自我剖析、安撫社會大眾/拒絕相關人士的消費,糾正、要求甚至控制嗜血的媒體與廣大鄉民。
 

小燈泡的母親是鄙人近期的偶像、讓人萬分欽佩,也讓人好奇她心裏深處小宇宙的運作….


從這位偉大母親身上領悟與學習到的三件事情如下:

 

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脆弱度(vulnerability)與回復力(resilience)


很多高明的想法,其實早就已經有人想過,而且已經做出來,自以為獨創或高明其實是井底之蛙與見識不夠廣(書讀得不夠多) 

來看兩篇文章 

From Risk to Resilience: Learning to Deal With Disruption


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安全、脆弱性與風險的量測

安全不能直接被測量。

判斷「安不安全」的方法往往是看該情境當中存在多少危害因子與重大性(危不危險),有沒有注意與重視這些危害


觀念上類似"健康檢查"(正確的說法是:疾病篩檢)

檢查結果OK=>不等於健康,而是是沒找到疾病或健康出現異常的訊號,不代表健康沒有問題或疑慮(可能是潛伏期或者癌細胞尚未異常增生)



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

工廠半調子人類學家

Wiki人類學
摘錄:
文化人類學是對於文化的研究,而且大多以民族誌為基礎,民族誌可同時用來指稱研究法與研究產物,換言之,就是一本專著或書籍。民族誌是一種實地的、歸納的研究法,大量依賴參與觀察。民族學包括對不同文化的有系統比較研究。在某些歐洲國家,所有的文化人類學都稱為民族學。文化人類學的分支學科及相關領域包括心理人類學、民俗學、宗教人類學、族群研究、文化研究、媒體人類學與網路人類學,以及對於社會實踐與文化形式的傳播研究。對親屬與社會組織的研究是文化人類學的一個核心焦點,這是由於親屬是一種人類普同性(human universal)。文化人類學也包括下列各項:經濟政治組織、法律與衝突調解、消費與交換模式、物質文化、技術、下層結構、性別關係、族群、兒童養育與社會化、宗教、神話、象徵、價值、禮節、世界觀、運動、音樂、營養、休閒、遊戲、食物、節慶與語言等等。(語言也是語言人類學的研究課題)。

 

麻省理工開放課程 人類學相關課程
http://www.myoops.org/twocw/mit/Anthrop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