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種哲學觀點
一種是可以比較,另一種哲學觀當然是不能比較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異業觀摩-內稽內控怎麼做
以下轉載 內部稽核協會資訊網路委員會委員 曾啟光先生的超讚大作
可以把"內部稽核"與"稽核"等字句置換成"工安環保"或"安全衛生"來讀以下文章,或許會心有戚戚焉。
這篇文章深刻描述出環安與內稽等支援性職務在業界實務的困境
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換工作抉擇的依據與邏輯
最近遇到幾位以前的工作夥伴,先後來諮詢關於職場轉換跑道與如何抉擇的事宜(感覺自己變成腥海羅盤與張老師之類的角色了…XD)
在這個景氣不佳鬧哄哄的時間點,幾位伙伴還能夠有轉換跑道的機會,值得慶幸
以下整理一些個人的想法聊供參考
在這個景氣不佳鬧哄哄的時間點,幾位伙伴還能夠有轉換跑道的機會,值得慶幸
以下整理一些個人的想法聊供參考
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圈內方向校正與指引
先前的文章提到明茲伯格的大作
以下站在大師的肩膀,看看目前圈內偏差的觀念如何校正與所欠缺和需要的思考方向
一、對於安全文化的駁斥
(參閱明茲伯格策略管一書 文化學派page368-396)
實務界與官方官員談安全文化,可謂只是”安全第一”口號的另一種說法
而學術研究單位談安全文化與氣候,又似乎流於構念定義與信效度測量
文化是一種組織的心態與詮釋外在事物的(偏見)眼光,背後包含一堆(集體)難以察覺的行為模式、意識形態和理所當然的假設
如果能夠仔細觀察感受的話,每家公司都會有自己的文化,如同每個人都會有獨特的喜怒哀樂與情緒反應;關係企業間的文化還是有所差異,如同雙胞胎兩個人的個性不同。
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筆記:內容分析(限制與注意事項)
有太多研究方法,每個方法各有其適用情境與前提假設,內行人只看以下幾點門道:
1. 題目是否有趣、有意義?題目是否應該這樣問?
2. 這樣的題目是否適合使用這樣的方法來研究(該方法適用此一假設前提和情境)
3. 研究過程的信效度?
4. 前後推理論述的連貫/一致性、內容完整性與結論正確性(可信度/有效度)?
外行人與新手類似鐵鎚人,只用自己會的那幾種方法胡亂套用到所有問題上面…XD
知識的疆界有如膨脹的宇宙,不是心力智慧有限的渺小個人所能追趕(學海無涯,唯勤是岸….溺斃的應該佔絕大多數吧…XDD)
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
Disclaimer : 以下均為節錄內容,非個人心得
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工安該怎麼做-標竿公司觀點的text mining
原始資料來源
http://safety.cla.gov.tw/upload/files/1001027.pdf
對象包含國家工安獎的得獎公司、業界專家學者和勞工團體代表,主持是安衛處傅處長
針對國家工安獎得獎公司代表發表看法進行歸納與詞頻分析
Text Mining部份使用以下工具和網址
中文斷詞系統
http://ckipsvr.iis.sinica.edu.tw/
中文詞頻統計軟體
http://web.bp.ntu.edu.tw/Webusers/ftlin/PCount/index.asp
Disclaimer:這不是嚴謹的研究,結果僅供參考
http://safety.cla.gov.tw/upload/files/1001027.pdf
對象包含國家工安獎的得獎公司、業界專家學者和勞工團體代表,主持是安衛處傅處長
針對國家工安獎得獎公司代表發表看法進行歸納與詞頻分析
Text Mining部份使用以下工具和網址
中文斷詞系統
http://ckipsvr.iis.sinica.edu.tw/
中文詞頻統計軟體
http://web.bp.ntu.edu.tw/Webusers/ftlin/PCount/index.asp
Disclaimer:這不是嚴謹的研究,結果僅供參考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筆記:預見未來/王伯達
筆記:預見未來/王伯達
作者的部落格在這裡:
司徒大老的推薦序言摘錄
許多人長期質疑,為何世界上經濟學者人才濟濟,學術理論十分高深,學術論著極度豐富,但卻很少有人可以或敢於從事類似的預測。從以上分析,可能得到的一項答案是:經濟學術的知識領域深入而專精,任何學者的論述必須承襲一定的學術傳統,而且理論的提出必須經由大量的統計資料來驗證。因為專精,就難免犧牲了廣博;因為師門傳承嚴謹,使年輕學者在思想上不敢突破前人的思考模式;嚴謹的統計分析造成大部分推論都建立在歷史資料上,因而無法藉著簡單的邏輯來想像未來不同典範的世界。這樣一來,在思考與論述上反而不如像王伯達 先生這種非經濟專業出身,但敏於觀察,勤於思考的作者如此活潑而敢言。事實上不僅是經濟學,其他許多歷史悠久而歷代大師輩出的社會科學領域,都有類似的情況。
要判斷這個勢,需要一個基本態度,還有一些基本功力。「態度」,就是作者書中講的「懷疑」。對一些資訊懷疑,才會驅動我們去找更多的資訊。「懷疑」應該是一個習慣。現在年輕人在網路上接收到太多資訊,這些資訊有真有假,如果從不懷疑,照單全收,又怎麼可能發展出獨立的思考與判斷?
可是懷疑卻必須有基礎,那就是必須有基本的知識。沒有基本知識,怎麼去懷疑對方所說的真假?知識裡面,數字的資料應該佔了滿大一塊。所以作者在書中也討論到如何處理數字,如何解讀,如何分辨數字的謬誤。這非常重要。我們常說:「數字會說話」,其實數字並不會。會說話的,是解讀數字的人。數字解讀錯誤,對整個「勢」的判斷就錯誤,不可不慎。
作者序摘錄:
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曾自比為牛虻,他認為他的職責就是不斷的提出問題讓更多的人思考,藉以刺激雅典這匹馬不斷的前進。一個國家與社會的發展,確實有賴於人民的思考與自省的能力,而我也期待,透過這本書能夠刺激每一位讀者,刺激我們的國家不斷的前進。
寫給每一個希望改變自己、改變社會、讓這個國家與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人。
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
安全理論走到盡頭了嗎?
安全理論走到盡頭了嗎?
工安理論與實證研究的未來方向
是說在研討會上談論工業安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大放厥詞,有些心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思考與反省:”應該怎麼做” (比較對得起自己所剩不多的良心與良知)
Disclaimer: 以下觀點言論偏激、有害身心,圈內同業勿入
工安理論與實證研究的未來方向
是說在研討會上談論工業安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大放厥詞,有些心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思考與反省:”應該怎麼做” (比較對得起自己所剩不多的良心與良知)
Disclaimer: 以下觀點言論偏激、有害身心,圈內同業勿入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答客問-安全意識問題
底下是以前工作夥伴來信問到的實務問題與疑惑&敝人回覆的參考看法
版上先進如有好的見解尚請不吝留言分享,感謝!
如果不排斥的話可以進來賞味&感受一下真實的工廠情境
Disclaimer : 部份內容情節已經修改,以避免不必要的困擾,請勿對號入座與過份聯想。
版上先進如有好的見解尚請不吝留言分享,感謝!
如果不排斥的話可以進來賞味&感受一下真實的工廠情境
Disclaimer : 部份內容情節已經修改,以避免不必要的困擾,請勿對號入座與過份聯想。
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筆記: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未完)
當集體行為不只是個體行為的單純總和時,會發生什麼狀況?
為什麼社會成員經常無法察覺他們的個別決定所造成的整體結果?
為什麼以集體現象來推斷個人意圖,是一種弔詭且根本行不通的做法?
謝林設計了一些不算艱澀深奧但也非可以一目了然的模型,或稱之為基本分析系統,用以探討因為種族、性別、年齡和收入的區隔現象所行程的社會問題。
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是誤診過失亦或型一型二風險?
http://surgeon.pixnet.net/blog/post/37585994
摘錄:
這些飯桶不是魔術師,也不能未卜先知,都只能用有限的資訊做出選擇與判斷
這位外科醫師寫的真是太帥、太誠實了(也太趣味了,文末還有養眼清涼圖片...XD)
聯想到敝人任職的領域,可對比/比喻為"處處都非法、天天都過失"
常常有的專家、學者和官員非常自信的跳出來宣稱有一套"正確與標準"的手法,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世界觀、環安哲學與系統性思考
先來看兩篇轉載的好文
摘錄:
這個世界是由每個人 (包括造物者) 的「價值觀」所產生的「心智模型」,相互影響、磨和之後所產生出的各種「結構」,互相碰撞再產生出的各種「規律」,互相交錯而產生出大大小小無數的「事件」所組成。所以當你眼睛看到一個「事件」時,你必須要能夠再往下挖四個層次,才能找到這個事件發生的真正原因,每個事件最終都是由某一或多個人格,和他們的價值觀所造成。
摘錄:
人世間大小事都是許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無論發生什麼事,自己的行為其實只不過是一連串因緣、條件的其中一項因素罷了。
以上摘錄出來的部份,可謂敝人的世界觀(要說成是詮釋世界樣貌與實像的偏誤觀點亦無不可)
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
策略的本體(Ontology)與策略是什麼
近年來,”策略”這個字眼,有如病毒滲透入各種領域,感覺”策略”有如銀色子彈或奇門遁甲般神奇,可以把成敗原因都歸咎給”策略”,很多半調子(特別是官員、作家與商學院的MBA),喜歡滿口”策略”唬爛其對於未來的想像願景(掩飾其無知與對於未來的不確定);太多談論策略的書籍可謂老王賣瓜與只是描述策略的樣貌(而非其精隨),看了書以後,會搞糊塗的應該比搞清楚的多
關於策略的本體,明茲伯格提出的十種角度與洞見,用來描述策略的本質與策略規劃的執行方式相當清楚
亨利‧明茲伯格 Henry Mintzberg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安全教條文章觀摩
是說想用股溝大神找找看有沒有一些比較深刻討論安全哲學觀點的文章
結果找到左岸國營企業的樣板唬爛文章,許多政治人物的講話也都是類似調性(沒營養,全部都是重點=沒重點)
以下奇文聊供大家欣賞,
另外想到一個關於"大師養成三部曲"的笑話:
1.被別人騙
2.被自己騙
3.去騙別人
祈願板上同業永遠不需要藉用以下充滿華麗字句但內容空洞的樣板文章來自欺欺人、裝模做樣;圈內應該多一些相互漏氣(=批判)求進步、少一些相互吹捧與作文唬爛大賽,或許才是比較健康的生態
結果找到左岸國營企業的樣板
以下奇文聊供大家欣賞,
另外想到一個關於"大師養成三部曲"的笑話:
1.被別人騙
2.被自己騙
3.去騙別人
祈願板上同業永遠不需要藉用以下充滿華麗字句但內容空洞的樣板文章來自欺欺人、裝模做樣;圈內應該多一些相互漏氣(=批判)求進步、少一些相互吹捧與作文唬爛大賽,或許才是比較健康的生態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安全氣候大師談安全氣候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Thirty years of safety climate research: Reflec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42 (2010) 1517–1522
Dov Zohar
這位以色列安全氣候大師的真面目與介紹
http://ie.technion.ac.il/Home/Users/dzohar.html
http://ie.technion.ac.il/Home/Users/dzohar0.html
大師談組織氣候與文化差異的Youtube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g5LbzNElkw
Disclaimer:
以下內容摘錄可能僅為片面理解的斷章取義,而敝人亦非安全文化與氣候學派的信徒(文末有一些作對的見解)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42 (2010) 1517–1522
Dov Zohar
這位以色列安全氣候大師的真面目與介紹
http://ie.technion.ac.il/Home/Users/dzohar.html
http://ie.technion.ac.il/Home/Users/dzohar0.htm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g5LbzNElkw
Disclaimer:
以下內容摘錄可能僅為片面理解的斷章取義,而敝人亦非安全文化與氣候學派的信徒(文末有一些作對的見解)
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為何系統與因果關係的研究很困難
環保與職安的議題,也是屬於系統和因果關係研究的一種
(其實很難,宣稱可以有一套規則與藥方的專家學者,通常是自欺欺人或裝模作樣;犯下見樹不見林與頭痛醫頭的毛病,一點都不意外、不用覺得不好意思)
圖片來源:
Dynamics of safety performance and culture: A group model building approach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48 (2012) 118– 125
(其實很難,
圖片來源:
Dynamics of safety performance and culture: A group model building approach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48 (2012) 118– 125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基本工資爭議的背後...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7391565.shtml
右派要放寬限制、自由競爭,強調競爭雖然產生不公平的結果,但會共同提升社會的繁榮與生活水準
左派要公平均富、社會福利保障,強調不能放任大者恆大,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要保障基本人權
基本上左右爭議背後,是公平與效率兩難之間的取捨,自有其動態的平衡與循環
右派要放寬限制、自由競爭,強調競爭雖然產生不公平的結果,但會共同提升社會的繁榮與生活水準
左派要公平均富、社會福利保障,強調不能放任大者恆大,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要保障基本人權
基本上左右爭議背後,是公平與效率兩難之間的取捨,自有其動態的平衡與循環
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Paper: Occupational injury and accident researc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Paper: Occupational injury and accident researc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Source:Safety Science 50 (2012) 1355–1367
Authors:Vivek V. Khanzode, J. Maiti, P.K. Ray,
真是太感激這三位印度大德先進了,如此有條理與架構性的整理過去近百年的相關理論,讓人反省自己所持觀點與背後的哲學觀(Again, 自己想做的議題被捷足先登,而且做得比我想像還要好)
Source:Safety Science 50 (2012) 1355–1367
Authors:Vivek V. Khanzode, J. Maiti, P.K. Ray,
真是太感激這三位印度大德先進了,如此有條理與架構性的整理過去近百年的相關理論,讓人反省自己所持觀點與背後的哲學觀(Again, 自己想做的議題被捷足先登,而且做得比我想像還要好)
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職災情境分析工具方法
目的:了解意外事故發生的原因與背後各項因素的關連性情境,是預防職災災害的基礎
參考文獻(有pdf電子全文):
- 重大職災暨營造業墜落職災之情境分析與預防措施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92/博士 研究生:張庭彰 指導教授:紀佳芬
- 製造業職災情境分析與致災行為研究 IOSH99-S316 研究主持人:曹常成、謝賢書、蔡永銘
- 中小企業重大職災特性探討 IOSH100-S318 研究主持人:曹常成
Disclaimer : 內容著重於使用的統計手法,未提及上述研究之管理義涵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職涯自我盤點
是說上班族的願(怨?)望很單純,不外乎升官發財,只是關於How卻往往沒想清楚,轉載以下好文,其實想傳達的是相同的意義與fu
40歲! 你憑什麼留下來?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53&f_SUB_ID=1118&f_ART_ID=410768
身為資深上班族,工作幾年後,你會為了興趣和理想,勇於跳脫原本的行業,開創一條新路?還是寧願遺憾,留在雖然穩定但平淡無味、缺乏熱忱的老本行?好不容易在專業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你可曾攤開履歷,看看還欠缺什麼能力,願意到別的單位歷練?抑或不願放下老鳥的身段,把自己當菜鳥從頭學起?而就算再怎麼經驗老到,你會習慣回頭檢視上一份工作或專案時自己的缺點?或者刻意忽略自己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求職勝出,先問自己兩個問題?http://www.projectup.net/blo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415:2012-05-10-08-14-57&catid=9:life&Itemid=25
你未來想在職場上達到什麼成就?要達成這樣的成就與職位,需要具備什麼的條件?
老屁股履歷健檢
http://eshmanager.blogspot.tw/2011/01/blog-post_30.html
40歲! 你憑什麼留下來?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53&f_SUB_ID=1118&f_ART_ID=410768
身為資深上班族,工作幾年後,你會為了興趣和理想,勇於跳脫原本的行業,開創一條新路?還是寧願遺憾,留在雖然穩定但平淡無味、缺乏熱忱的老本行?好不容易在專業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你可曾攤開履歷,看看還欠缺什麼能力,願意到別的單位歷練?抑或不願放下老鳥的身段,把自己當菜鳥從頭學起?而就算再怎麼經驗老到,你會習慣回頭檢視上一份工作或專案時自己的缺點?或者刻意忽略自己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求職勝出,先問自己兩個問題?http://www.projectup.net/blo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415:2012-05-10-08-14-57&catid=9:life&Itemid=25
你未來想在職場上達到什麼成就?要達成這樣的成就與職位,需要具備什麼的條件?
老屁股履歷健檢
http://eshmanager.blogspot.tw/2011/01/blog-post_30.html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2012年9月2日 星期日
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實務導向的環安衛課程(4)
是說覺得學校教育和業界實務差距落差太大,來幻想一下自己會如何安排相關的銜接課程
教學方法是個案教學與蘇格拉底式的問答,教案教材幾乎已經是現成
對象是大四或碩班的學生
重點有三個
一是法規與實務的彈性(=扭曲變形),讓學生認清現實的社會樣貌二是邏輯問題分析的提升(=基於數據事實與統計分析,外加一些人類與社會學田野研究的觀察和訪談技巧,校正學生白目與無厘頭的毛病)
教學方法是個案教學與蘇格拉底式的問答,教案教材幾乎已經是現成
對象是大四或碩班的學生
重點有三個
一是法規與實務的彈性(=扭曲變形),讓學生認清現實的社會樣貌二是邏輯問題分析的提升(=基於數據事實與統計分析,外加一些人類與社會學田野研究的觀察和訪談技巧,
三 習形以忘形(讓學生跳脫學過的法規條文與統計,看見這些工具的用法與背後呈現的意義)
2012年8月26日 星期日
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不入流的企業經營思維
在這個年代企業管理思維的主流與崇拜是:
成長、獲利、世界第一、從A到A+、創新創業、永續經營與基業長青
這些關鍵字也正是一堆管理暢銷書的書名
為了追求以上的持續、卓越與第一,整個世代產官學界的人如同希臘神話當中著名的悲劇性人物薛西佛斯(Sisyphus)般,永無休止的把沉重的巨石推上陡峭斜坡,而每當石頭被推上坡頂時,它卻會立刻滾下坡,因此只好不斷的重複著相同的動作,接受這個懲罰。
以上觀念成為整個世代的枷鎖與詛咒
我來拋磚引玉提出會被丟石頭的異端邪說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筆記-金錢實驗室的人性考驗
金錢實驗室的人性考驗:為什麼行為經濟學可以幫你做對商業決策
Secrets of the Moneylab: How Behavioral Economics Can Improve Your Business
1-3章人們想要的東西 4-7章他們真的會那麼做?
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再論環境教育的偏誤
環境教育誰來教?怎麼教?主要的學生與對象是誰(誰是應該要來接受這個訓練?)? 他們的需求與水準為何?
以上這四個問題是牽連在一起的,沒有辦法拆開來看
對象不同改變的時候,適合的教法、教材也需要有所調整
目前會擔任環境教育授課講師的似乎都來自於教育界(國高中老師或大學教授)
似乎主要的授課對象是在校生或家庭主婦類的社會人士;用學校老師來教導前述對象不會有太大問題(反正只是愛地球觀念的傳達,教得不好其實也沒什麼傷害)
但是面對真正需要接受這個課程的(製造污染與面臨兩難的)業界人士的時候,以下教材與課程安排將是浪費時間、沒有實質意義的虛應故事(授課老師甚至會被修理與羞辱)。
以上這四個問題是牽連在一起的,沒有辦法拆開來看
對象不同改變的時候,適合的教法、教材也需要有所調整
目前會擔任環境教育授課講師的似乎都來自於教育界(國高中老師或大學教授)
似乎主要的授課對象是在校生或家庭主婦類的社會人士;用學校老師來教導前述對象不會有太大問題
2012年8月12日 星期日
危機處理與緊急應變成敗的秘辛關鍵
東電公開核災會議影片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276466.shtml
真實重大事故的當下,不存在一個萬能與全知英明的指揮官
現行一些危機處理與緊急應變體系下,背後仿效軍方與官僚體系的觀念非常不適用=>因為那只是單向的命令下達和資訊回報,資訊回報給非專業的指揮官,其實也沒有意義、發揮不了作用;專業技術幕僚的部份,卻又因為權責與平時個人的認知和格局的關係,不敢逾越表達意見。
2012年8月11日 星期六
Cost Down的因果循環
先前的文章
http://eshmanager.blogspot.tw/2012/07/blog-post_22.html
提到
景氣好壞與事故發生率之間的存在著關連性
=>同向相關,景氣好職業災害率高、景氣不好職業災害率低
以下這篇文章甚至引經據典來評論與解釋此一現象
http://eshmanager.blogspot.tw/2011/01/paperassociation-between-business-cycle.html
日前看了國家地理頻道-重返危機現場5的墨西哥灣漏油事故: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QWHe-Ms_MiYJ:www.fictw.com/ngc_content.php%3Fid%3D369+%E9%87%8D%E8%BF%94%E5%8D%B1%E6%A9%9F%E7%8F%BE%E5%A0%B45%E2%94%80%E5%A2%A8%E8%A5%BF%E5%93%A5%E7%81%A3%E6%BC%8F%E6%B2%B9%E4%BA%8B%E6%95%85&cd=1&hl=zh-TW&ct=clnk&gl=tw
深水地平線鑽油平台完成了英國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馬康多油井的鑽鑿工作。這個油井從海底一千五百公尺處延伸到海底四千公尺。工作人員完成測試,確認油井已安全封妥,準備移走深水地平線鑽油平台,讓其他鑽油平台接替鑽油工作。就在油井通過安全測試數小時後,易燃氣體和原油突然噴出油井,平台被熊熊烈火包圍,造成11名工人死亡。本節目將調查災難背後的一連串決策與失誤,詳細檢視世上最大的海洋漏油事故。
(大概只有工安和消防的人,會特別認真看這種節目XD)
http://eshmanager.blogspot.tw/2012/07/blog-post_22.html
提到
景氣好壞與事故發生率之間的存在著關連性
=>同向相關,景氣好職業災害率高、景氣不好職業災害率低
以下這篇文章甚至引經據典來評論與解釋此一現象
http://eshmanager.blogspot.tw/2011/01/paperassociation-between-business-cycle.html
日前看了國家地理頻道-重返危機現場5的墨西哥灣漏油事故: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QWHe-Ms_MiYJ:www.fictw.com/ngc_content.php%3Fid%3D369+%E9%87%8D%E8%BF%94%E5%8D%B1%E6%A9%9F%E7%8F%BE%E5%A0%B45%E2%94%80%E5%A2%A8%E8%A5%BF%E5%93%A5%E7%81%A3%E6%BC%8F%E6%B2%B9%E4%BA%8B%E6%95%85&cd=1&hl=zh-TW&ct=clnk&gl=tw
圖片來源同上 |
(大概只有工安和消防的人,會特別認真看這種節目XD)
2012年8月4日 星期六
2012年7月29日 星期日
風險管理的哲學與需求
一般談風險管理,不外乎風險辨識,風險評估及因應策略研擬三個程序。
風險辨識,在於盤點與掌握企業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事件與情境,進而預測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與衝擊,研擬風險管理策略。
其次是風險評估,主要包括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分析及損害嚴重度評估。因為各類風險發生的機率並不相同,需要進一步評估其可能發生的機率及其可能對企業產生的衝擊,以協助排出風險處理及資源投入的優先順序。
最後是因應策略。主要有幾個思考方向,如避免風險,預防風險及風險轉移等。
就實務的立場與角度,以上這套程序,某種程度上是在自欺欺人,最大的效果在於減緩老闆對於經營環境變化不確定的恐懼。
風險辨識,在於盤點與掌握企業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事件與情境,進而預測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與衝擊,研擬風險管理策略。
其次是風險評估,主要包括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分析及損害嚴重度評估。因為各類風險發生的機率並不相同,需要進一步評估其可能發生的機率及其可能對企業產生的衝擊,以協助排出風險處理及資源投入的優先順序。
最後是因應策略。主要有幾個思考方向,如避免風險,預防風險及風險轉移等。
就實務的立場與角度,以上這套程序,某種程度上是在自欺欺人,最大的效果在於減緩老闆對於經營環境變化不確定的恐懼。
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
台灣製造業職業災害特性的變遷
應用的工具和方法是對應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
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這篇
Disclaimer:
1. 用的是政府的二級統計資料(資料可能不夠乾淨…)
2. 結果可能只是個人誤謬的猜想和詮釋
2012年7月21日 星期六
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好書好文分享
暑假來臨,讓傷腦筋、沒有標準答案的ISEP&RM枯燥議題也一起放暑假
來看看想想人生裏面更重要的一些事
來看看想想人生裏面更重要的一些事
摘錄:
七個問答題的人生考卷
第一題 你是誰?(你認識自己嗎)
第二題 人為何而活?(找到你的信仰了嗎?)
第三題 誰是你靈魂的主宰?(誰影響你最深?)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環境污染保險
對岸的創見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4/7173902.shtml
摘錄:
中新社報導,作為一項責任保險,環境汙染責任保險是以企業發生汙染事故對第三者造成的損害,依法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為標的的保險,使汙染受害者在被保險人無力賠償的情況下也能及時得到賠償。目前,該意見已在粵全面試行。接下來,廣東將在五大行業率先開展環境汙染責任險試點。
據悉,五大行業的企業基本覆蓋廣東環境風險較高的行業,包括化工類企業、從事危險廢物處置經營的企業;鉛蓄電池和再生鉛企業;涉重金屬排放企業以及鋼鐵、有色金屬冶煉、礦山採選、石油化工等被列為國家和省重點汙染源監控的企業。企業在投保後,最低保障額將達100萬元人民幣。
個人想法:
2012年6月23日 星期六
從適配(fitness)的角度來談人員的篩選、培育與評價
先看人資前輩巨人的成果:
海氏(Hay)工作評價系統又叫“指導圖表—形狀構成法”(Guide Chart-profile)
http://wiki.mbalib.com/zh-tw/%E6%B5%B7%E6%B0%8F%E5%B7%A5%E4%BD%9C%E8%AF%84%E4%BB%B7%E7%B3%BB%E7%BB%9F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從教室逃走的天才看教育與人才養成問題
從教室裡逃走的天才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2815&page=1
我問老師:「波義耳是誰?」又很想知道,安培和焦耳是誰,因為我相信他們一定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某些因素讓他們寫下這些公式。但老師要我不要再問這些問題了,因為聯考不會考,只要把公式背下來就好了。但我還是一直追問,就一直被處罰,有一次我反射性揮手擋了回去,就被當做毆打老師,後來就被學校開除了。
備註:
敝人有位老師要求=>寫報告必須找出相關作者的照片
理由如下:
1.看看大師長的樣子,說不定以後各位會在研討會上遇到,(要認出這些大師)
2.圖像化、增加自己記憶與讀者的興趣
現在回想起來,這真是深化與幫助學習的好要求,這位老師恐怕也是我遇過所有老師裡面最學識淵博、調理清晰和(恐怖)嚴以律己的...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2815&page=1
我問老師:「波義耳是誰?」又很想知道,安培和焦耳是誰,因為我相信他們一定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某些因素讓他們寫下這些公式。但老師要我不要再問這些問題了,因為聯考不會考,只要把公式背下來就好了。但我還是一直追問,就一直被處罰,有一次我反射性揮手擋了回去,就被當做毆打老師,後來就被學校開除了。
備註:
敝人有位老師要求=>寫報告必須找出相關作者的照片
理由如下:
1.看看大師長的樣子,說不定以後各位會在研討會上遇到,(要認出這些大師)
2.圖像化、增加自己記憶與讀者的興趣
現在回想起來,這真是深化與幫助學習的好要求,這位老師恐怕也是我遇過所有老師裡面最學識淵博、調理清晰和(恐怖)嚴以律己的...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Complexity and Safety
複雜性與工安Complexity and Safety
(From MIT Nancy Leveson)
http://www.csdm2011.csdm.fr/IMG/ppt/3-_Nancy_Leveson.ppt#256,1,Complexity and and Safety
Safety Research (期刊)在去年針對複雜性出了一個special issue,
(From MIT Nancy Leveson)
http://www.csdm2011.csdm.fr/IMG/ppt/3-_Nancy_Leveson.ppt#256,1,Complexity and and Safety
Safety Research (期刊)在去年針對複雜性出了一個special issue,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戰略角度的危機處理與政治角度的情勢分析
來看看戰略與政治本行專家的洞見與看待分析大環境的方式
張榮豐http://www.cier.edu.tw/lp.asp?xItem=34&type=pro&CtNode=215
經濟困局與經濟學家(張榮豐)2010年05月15日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00515/32513829
以下這段話,對比出了行政官員與學術學者間的差異
張榮豐http://www.cier.edu.tw/lp.asp?xItem=34&type=pro&CtNode=215
經濟困局與經濟學家(張榮豐)2010年05月15日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00515/32513829
以下這段話,對比出了行政官員與學術學者間的差異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父子騎驢之豬八戒裏外不是人
父子騎驢這則寓言故事或許大家都聽過:
有一對父子牽著一頭驢要進城,在城郊的路上,路人看著兒子說:「你明明有驢,為何不讓你爸爸坐?讓他不會這麼舟車勞頓的,不是很好嗎?真是笨蛋耶!」
父子聽了聽,也對,於是爸爸坐上了驢背,向前走了一段路,另一邊的路人就對著兒子說:「你為何讓你爸坐驢背?驢是低賤的駝獸,你應該讓你爸坐馬背才對呀!真是不孝子!」
兒子聽了,嚇得趕快請老爸爸下驢,畢竟驢很低賤,那麼就讓自己來承擔吧!便一屁股坐上了驢背,又走了一段路,又是另一批路人對著老爸爸指指點點,說:「這個爸爸真不慈愛,居然讓寶貝兒子騎在驢上!」
父子倆想了想,兩個人不騎驢被唸,一個人騎驢也被唸,那兩個人騎驢總可以了吧?於是老爸爸也坐上了驢背,正當父子倆高興的找到了解決方法時…
又有一群路人指著父子倆大罵,「一頭瘦小的驢,上面載著你倆,想壓死牠啊?你們還有沒有仁心!!!」
父子倆一氣之下,兩個人下驢,並把驢扛在肩上,氣呼呼的進城去了。
小弟野人獻曝一則虛擬情境聊供圈內人玩味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An Interesting Meeting-氣候變遷公民咖啡會議
全國氣候變遷會議:公民咖啡館」徵求隊員
報名網站: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viewform?formkey=dDZnN1ZudWxvdnZmN256cExLaHR4cXc6MQ
意者請自行報名明參加
這會是有建設性的Brain Storm 亦或只某種讓人抒發民怨的形式會議,5/19有參加的朋友或許可以回饋一下心得...
報名網站: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viewform?formkey=dDZnN1ZudWxvdnZmN256cExLaHR4cXc6MQ
意者請自行報名明參加
這會是有建設性的Brain Storm 亦或只某種讓人抒發民怨的形式會議,5/19有參加的朋友或許可以回饋一下心得...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
工地安全管理543
如果說製造業是血汗工廠,那麼營造業可謂超級血汗
建廠工地,主要作業包含有鋼樑等建材吊掛、鋼筋綁紮與板模組立,乃至於土木營建造與機電之間又分屬不同包商、有著界面衝突與協調問題;工地現場隨著趕工需求,往往只能設臨時施工架,看著工人表演蜘蛛人特技(很難去設安全網、欄杆)….營造工地發生工安事件並不令人意外….
工地安全管理的一個爭議是關於工人是否能更飲用維士比等含酒精的飲料
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
台塑控告學者與六輕致癌爭議(102/07更新)
台塑委任律師吳雨學表示,台塑提告主要的原因是,莊秉潔在很多場合(主要是2010年到2011年在國光石化相關的環評會、聽證會、民間反國光場合)多次不斷強調「六輕建廠跟台灣癌症死亡人數增加有關聯」。
台塑集團認為,癌症發生與遺傳、生活、飲食習慣都有關,以六輕建廠為分隔點,是刻意誤導六輕建廠與癌症增加有關。
2012年5月5日 星期六
產學間的隔閡與對立(下)
•學術研究強調與要的是牛頓式的線性因果邏輯歸納方程式,所宣稱的R-Square/解釋力通常是簡化的因果關係研究(說不定還變數之間只是相關性而非因果關係!),內部效度越佳(驗證結論的確定性越高) /但外部效度差(只能針對所用的樣本與變數範疇聲稱,不能一般化/擴大解釋)
•實務面臨的情境則是多因多果,其交互作用的結果往往是非線性,另外事件本身隱含的背景脈絡情境因素也往往錯綜複雜、各說各話,難以量化進行學術實證(預測!)
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產學的對立與隔閡(上)
最近又熱起來的新聞議題之一
一樣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來看則新聞報導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20424/34180830
朱敬一和翁啟惠都認為關鍵在於學術與產業的結合太差。
他們舉美國為例,一流的大學都有互動良好的產學關係。產業界出現科技瓶頸或困難,就丟給學術界去解決,產業界則回饋以研究獎金。這對產業界和學術界都是很好的成長機會,可謂互蒙其利。
學界根本瞧不起產業界,認為那是基層初級產業,不過是黑手罷了。自然科學的教授學者避之唯恐不及,怎能降貴紆尊與黑手合作?儒家的這個思想就成為產學合作的玻璃障礙。學者視產業為奇技淫巧之末,加上產業界又唯利是圖,更令自戀嚴重的學者們聞銅臭而輕鄙。
此外,我們學者們動手做實驗的習慣很差,完全不能跟實證主義為主流的西方科學界相比,產業界提出的問題太實際、太技術性,學者們沒有能力解決,只好不理不睬。
產業界對學術界一方面有自卑感,一方面也看不起學界,認為他們脫離現實,只會講理論,現實上百無一用。當時最有名的業界一句話是:台大電機系畢業生連工廠裡的電燈壞了都不會修。如此互相輕視,怎能合作無間?
一樣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來看則新聞報導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20424/34180830
朱敬一和翁啟惠都認為關鍵在於學術與產業的結合太差。
他們舉美國為例,一流的大學都有互動良好的產學關係。產業界出現科技瓶頸或困難,就丟給學術界去解決,產業界則回饋以研究獎金。這對產業界和學術界都是很好的成長機會,可謂互蒙其利。
學界根本瞧不起產業界,認為那是基層初級產業,不過是黑手罷了。自然科學的教授學者避之唯恐不及,怎能降貴紆尊與黑手合作?儒家的這個思想就成為產學合作的玻璃障礙。學者視產業為奇技淫巧之末,加上產業界又唯利是圖,更令自戀嚴重的學者們聞銅臭而輕鄙。
此外,我們學者們動手做實驗的習慣很差,完全不能跟實證主義為主流的西方科學界相比,產業界提出的問題太實際、太技術性,學者們沒有能力解決,只好不理不睬。
產業界對學術界一方面有自卑感,一方面也看不起學界,認為他們脫離現實,只會講理論,現實上百無一用。當時最有名的業界一句話是:台大電機系畢業生連工廠裡的電燈壞了都不會修。如此互相輕視,怎能合作無間?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Inside Job(黑金風暴)觀後感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side_Job_(film)
HBO Inside Job(黑金風暴)觀後感
以往的風險管理觀念比較從個體角度切入(看單一企業的信用評等、存款準備率、內控內稽機制..)
就此一案例而言,而幾個利害關係人之間的互動形態pattern形成了共犯結構:
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2012年4月7日 星期六
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2012年3月24日 星期六
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外勞基本工資爭議觀察與思考
是說本週外勞工資是否脫鉤的新聞熱門躍上頭版: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971256.shtml
外勞基本工資是否與本勞脫鉤?經濟部與勞委會立場大不同,勞委會近日強烈表態脫鉤絕不可行,更有和經濟部槓上的意味。經濟部長施顏祥今強調,上周是在接受立委質詢時,表態支持外勞基本工資與本勞分開處理。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971256.shtml
外勞基本工資是否與本勞脫鉤?經濟部與勞委會立場大不同,勞委會近日強烈表態脫鉤絕不可行,更有和經濟部槓上的意味。經濟部長施顏祥今強調,上周是在接受立委質詢時,表態支持外勞基本工資與本勞分開處理。
面對立委質詢,施顏祥說,雖理解勞委會的立場,但站在產業界的角度,他支持外勞與本地勞工的基本工資應該要脫鉤。但他也坦言有難處,這不是單純的經濟議題,還牽涉到我方對國際間的承諾,且勞基法已有對基本工資的規定。
以下稍微整理了近日劇情的演變與轉折
以下稍微整理了近日劇情的演變與轉折
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
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
緊急應變543
是說在環安業務當中,緊急應變與ERT的運作可謂最接近軍隊模式,國家級的毒災與區域聯防應變演練,儀式常常都是各單位排好隊,稍息立正後,由帶隊官向指揮官敬禮、報告說明目前狀況後,由英明的指揮官下達作戰指示….
以前我的老闆對這種緊急應變的官樣文章非常不以為然,理由在於:
意外狀況發生時,誰會有那個美國時間集合搞那種官僚禮儀,不要說著裝(現場同仁可能第一時間就鳥獸散了),可能連狀況是如何都搞不請楚了(更遑論事故的原因),除了演練以外,實在不可能會有人可以很清楚跟高階主管報告來龍去脈與如何因應。
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
員工自殺預防543
像富士康那種的跳樓事件如何預防?
提供兩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Yes, We Can!Something Can Be Done to Prevent the Tragedies.
第二種:Nothing Can Be Done. 跳了一個小王,後面還有千千萬個小王
提供兩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Yes, We Can!Something Can Be Done to Prevent the Tragedies.
第二種:Nothing Can Be Done. 跳了一個小王,後面還有千千萬個小王
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
統計誤用案例
二○○三年三月,護士迪柏克(Lucia de Berk)因謀殺及預謀殺人被荷蘭法庭起訴,一九九九年至二○○一年在醫院工作的迪柏克,涉及這家醫院數起死亡的案件。調查人員證實之中有幾件發生時,她曾出現在現場;統計數字顯示的證據對她極為不利,統計專家艾爾佛(Henk Elffers)針對這個案件所提出的報告中指出,案發時迪柏克正好在現場的機率只有三億四千兩百萬分之一。
基於這個數字,再加上有限的證據;兩具屍體中發現殘餘毒物,法庭認為迪柏克有罪,判她無期徒刑。
基爾與阿姆斯特丹國家電腦與數學研究院任職的葛蘭華(Peter Grunwald)共同對調查此案的司法委員會送出的一份報告指出,最早出現的三億四千兩百萬分之一這個數字如果不是有誤,最少是不宜做為訴訟依據。本案最初調查工作起始於對海牙朱莉安兒童醫院病房活動的觀察,而這時迪柏克正好在這家醫院工作,而被列為嫌犯,基爾與葛蘭華認為,這些觀察數據不應列入是否為嫌犯的計算。
在荷蘭法律改良與犯罪研究院工作的艾爾佛舉出的數字,是將迪柏克在朱莉安醫院工作情形與之前在另家醫院的工作做對比,計算出來的;基爾與葛蘭華則堅持分析有誤,「這種已設定前提後做出的分析沒什麼道理。」基爾說:「正確的做法是重新出發,找出沒有牽扯關聯的資料數據。」
基爾自行計算出的相關機率不是三億四千兩百萬分之一,而是四十八分之一,甚至少到五分之一;這種數字無法符合認定有罪所必要的「超越合理懷疑」標準。
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如何練就耳聰目明
以事故調查為例,很多工安的教科書都有寫,乃至於提到要區分直接原因、間接原因與真正原因;一些報告與書籍常常只是把造成事故發生的相關因素丟入這三個分類,看不出邏輯、各項因素的先來後到與深淺;最糟的還很自以為是/沒有認知自己的誤謬及盲點、也聽不進去別人的提醒。
長眼(不要白目)與觀察力足夠,是在這行討飯吃的生存基本條件,以下轉載住在巷字內的專家的心法供大家參考:
如何"看"到背後意義Part 1
資料來源:
http://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0/03/blog-post_09.html
長眼(不要白目)與觀察力足夠,是在這行討飯吃的生存基本條件,以下轉載住在巷字內的專家的心法供大家參考:
如何"看"到背後意義Part 1
資料來源:
http://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0/03/blog-post_09.html
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轉載文章-How many lives do smoke alarm really save?
請參照以下橘子蘋果經濟學Blog的文章
http://www.freakonomics.com/2012/02/06/how-many-lives-do-smoke-alarms-really-save/
看看經濟學家和消防專家的對話交流
http://www.freakonomics.com/2012/02/06/how-many-lives-do-smoke-alarms-really-save/
看看經濟學家和消防專家的對話交流
2012年2月11日 星期六
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MIT 福島核災lessons learned
2011/07/26 麻省理工學院核子科學與工程系專家發表的報告
http://mitnse.files.wordpress.com/2011/08/fukushima-lessons-learned-mit-nsp-025_rev1.pdf
作者包含以下九位(很多是MIT核工土生土長的 1-3次方):
J. Buongiorno, R. Ballinger, M. Driscoll,
B. Forget, C. Forsberg, M. Golay,
M. Kazimi, N. Todreas, J. Yanch
從技術的角度來反省這樣一個災難的發生,從學到的教訓來思考如何預防和改善
摘要報告的頭尾部份內容,試著評論與揣測這些人的思維模式(或許這些靠核能吃飯的聰明人,在心態上必須為自己的專業辯護)
Disclaimer: 以下僅為台籍半調子工安外行的個人報告觀摩心得,請讀者注意
http://mitnse.files.wordpress.com/2011/08/fukushima-lessons-learned-mit-nsp-025_rev1.pdf
作者包含以下九位(很多是MIT核工土生土長的 1-3次方):
J. Buongiorno, R. Ballinger, M. Driscoll,
B. Forget, C. Forsberg, M. Golay,
M. Kazimi, N. Todreas, J. Yanch
從技術的角度來反省這樣一個災難的發生,從學到的教訓來思考如何預防和改善
摘要報告的頭尾部份內容,試著評論與揣測這些人的思維模式(或許這些靠核能吃飯的聰明人,在心態上必須為自己的專業辯護)
Disclaimer: 以下僅為台籍半調子工安外行的個人報告觀摩心得,請讀者注意
2012年2月4日 星期六
2012年1月29日 星期日
2012年1月26日 星期四
生物機電與生態工程
是說某日亂轉電視,在國家地理亦或Discovery Channel 看到一個介紹國外生態農場的節目,
節目裡面有一個農場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
循環水池養魚=>養魚廢水拿來灌溉種植有機蔬菜,好像後面就沒再拿那些剩餘於蔬菜根莖來養雞鴨
一整完全是工程的的玩法
不知道這樣的農漁牧的生態農場系統,有沒有可能用工廠運作的方式整合在一起,成為類似NASA的密閉生態圈?經濟上可不可行?
節目裡面有一個農場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
循環水池養魚=>養魚廢水拿來灌溉種植有機蔬菜,好像後面就沒再拿那些剩餘於蔬菜根莖來養雞鴨
一整完全是工程的的玩法
不知道這樣的農漁牧的生態農場系統,有沒有可能用工廠運作的方式整合在一起,成為類似NASA的密閉生態圈?經濟上可不可行?
2012年1月22日 星期日
當上主管以後該怎麼辦?
是說以前的弟兄在過完年後有晉升的機會,徵詢一些想法和建議;
回想到自己一路走來,遭遇很多自作孽與腦筋鬼打牆的moment ,所幸遇到的老闆都相當寬容,也才能夠勉強存活下來,
將一些心路歷程在此紀錄和聊供參考。
回想到自己一路走來,遭遇很多自作孽與腦筋鬼打牆的moment ,所幸遇到的老闆都相當寬容,也才能夠勉強存活下來,
將一些心路歷程在此紀錄和聊供參考。
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
2012年1月14日 星期六
風險管理的思維與哲學543
這裡談的不是作業面與戰術執行面
而是主事者與企業主面對風險的態度和觀念
大致可分成兩種理念與哲學,而這兩派,由於其對風險和不確定性的認知和假設前提天差地別,所以基本上是互斥、不相容的
2012年1月8日 星期日
六輕大戲觀察(107/11更新補充)
牽扯出很多利害關係與權責界面的灰色地帶,更讓人看見不同利害關係人背後的企圖和政治操弄。
應該將此一事件寫成教案,幫助有治投入環安事業的學生與企業經營階層認清:工安事故不只是工安事故,事情沒有那麼單純...
Disclaimer:以下評論僅為個人的不專業揣測與偏激批判,新聞依日期由舊到新排序,請讀者注意
應該將此一事件寫成教案,幫助有治投入環安事業的學生與企業經營階層認清:工安事故不只是工安事故,事情沒有那麼單純...
Disclaimer:以下評論僅為個人的不專業揣測與偏激批判,新聞依日期由舊到新排序,請讀者注意
2012年1月7日 星期六
總經風險預測543
2012肯定是驚心動魄、刺激的一年,不管馬雅人的世界末日預測是否準確,光是想到整個世界金融體系的連動與不可分割,就讓人感覺需有火燒連環船的黑天鵝心理準備
Disclaimer:風險管理的重點不在於預測的準確性(因為預測多半不準),而在於做好準備(能夠想像情境與可能的誇張演化)
先來回顧幾則報導
Disclaimer:風險管理的重點不在於預測的準確性(因為預測多半不準),而在於做好準備(能夠想像情境與可能的誇張演化)
先來回顧幾則報導
訂閱:
文章 (Atom)